http://art.cqnews.net/html/2014-05/30/content_30911979.htm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
王俊松在西安美院学习过中西融合体的绘画。他的画吸收西方的体面造型,也有中国画笔墨的功力,他是很用功地在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自觉地提高笔墨的格调。王俊松那些厅堂的山水画,一些地方政府,中央的某些机关很愿意挂的。我看这次展示的作品比印刷品还好。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
看了王俊松的展览后感觉结实有气魄,他画昆仑、黄河,带有时代性,民族性,能代表国家正大气象。他的画面有充足的光线,写实主义的因素运用得蛮好,黄河水流浪花、奔腾咆哮,是他自己发明的独特技法。就像李可染先生画的松树,说是镶了金边、逆光,跟古人不一样,王俊松所作皴法的努力探索也是很有收效的,已取得的成绩和他更宏伟的抱负在诸位的期望之间。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克:
王俊松先生画展得到邵大箴先生的支持,这很重要。建国以后傅抱石先生、关山月先生的《江山如此多娇》,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幅作品。王俊松先生的作品也很有特色,他的作品既有山河壮美的意味,也有自己的表现风格和方法,他的画给你感觉蛮有新意,跟古人不同,跟现在许多画家也不同,笔墨有自己的面貌,感觉作品很浑厚很有力量,在他的许多大画里,把画风追求的驾驭能力都发挥出来,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也是很不简单的,这是要赞许和肯定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前任副所长、研究员王镛:
我看他画山水、会写书法、会写文章、会素描、会日语,整个文化艺术修养全面,这么全面的画家是不多的,作为艺术家综合指数比较高。他的山水画是追求大气势,尤其是把黄河激流画得动势比较大,这个题材很多画家都在画,往往容易画得俗,王俊松先生的山水画就力求出新,格调高雅。他文章中提要创造一种“光影山石皴法”,甚至他的树法、水法也都吸收了光影的表现,尤其是他的山石创造出了“光影山石皴法”的表现特点,效果不错。他书法行草也有功力。厅堂山水是他总的山水画风格,把平面构成和立体的表现结合在一起,适合现代厅堂的布置。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前任主编夏硕琦:
王俊松先生文章写得蛮不错,好多画家做不到这一点。他是画自己审美感性的,有亲历性的感动,在画里面抓住了灵魂性,有这个没这个,应该说是否是艺术的分水岭。吴昌硕有一句话叫“苦铁画气不画形”,我看他是画气又画形,而且画得很结实,有岩石的浑厚、积健为雄的艺术结构,有给山石造像的劲头。我们是一个诗度的国家,杜甫的诗歌就是非常讲气象,今天我运用到王俊松这里,气象很宏大,给人精神感染的震撼和崇高感,特别是他光影表达的探索创造精神也是应该重视和肯定的。相信他在厅堂画方面更有大成。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资深编审刘龙庭:
王俊松的画气韵生动,浩荡豪迈,很有分量,能够镇得住。他的昆仑山有开创性,在大幅山水画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有代表性,王俊松的画受到了许多单位领导的欢迎,有人民大会堂、部队的部委的,天安门城楼都有他的大画,能画这么大的画也是基本功。我认为他在安徽也好,在西安也好,到日本也好,他是受现代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临摹的《富春山居图》长卷,能够从头到尾地画下来也不容易。我也是高兴的对他充满着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工:
我觉得王先生确实对艺术对笔墨有很高领悟力的,具有探索精神的画家,他注重书法练习,对光影作用的探索,在视觉上浑然一体,这种探索是很有价值的。看他的《中华浩气》中出现纵向的,升腾起来或者灌注下来的光,而且这种光和气结合在一起(或是他画黄山的论文也提到的腾云),这在某一点上进行了突破,视觉上是很张扬很突出的。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
第一,王俊松艺术综合能力很强,作品有用水墨的,有突出光影的,也有突出写实的优势,而且还有书法和不少的文章,在现代构成方面也下了工夫。第二,他很动脑筋,胆子大,不守常规,他的野气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展览中感觉特别好的是《前门远眺》,吴冠中先生也画了不少城市山水作品,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这幅作品用水墨来画,挺有前门的气势。他画黄河瀑布追求大气魄大境界,挺难得的就是他的山水里面还有人的气势。第三,我出乎意料的就是他的书法有气势有力度。王先生一定能画出更多的好作品。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罗世平:
他在绘画、书法有过很全面的基本功训练,把这些手段也运用到山水画求新的过程中,他有意识地选择气象宏大的题材去展开自己的探索,有意识地在破俗、破小气,这非常可贵,用山石大斧劈画大山水,有体面关系、光影关系等等造型的长处。古来水法不太容易,从古到今的画家,也没有把急流的壮气画出来,像他画黄河壶口瀑布急流的感觉怎么画?这是他给自己出的一个大难题,他画大波浪有跳起来的水与气象之间的交合的笔墨感觉,真是一个新尝试,王俊松在这个大水法上积累出一套法理程式来供大家享用是值得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中国书协国家机关分会原常务副会长、著名书法家邹德忠:
我和王俊松先生是书法结缘的朋友,是他在书画方面具有的全面修养,才能形成今天这么宏大崇高的气象,他的不少巨幅山水画正气浩然、阳刚壮阔,反映了我们伟大的时代精神,得到了各方面的领导、行家、欣赏者的赞赏,他还有一定的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个人的宏大气局。他自幼对传统书法结构章法的研习,恐怕说是废纸三千也不夸张,正如明代李日华所言:“学画必在能书,方知用笔之妙”,这是他一直重视学书的根本所在。俊松很聪明,现在60岁画成这样,非常了不起,愿俊松百尺竿头,创作出更多书画的佳作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