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重庆新诗的一本影集 ——序蒋登科《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18-01-18

读书时代的登科很勤奋,在我的印象里,他的双眼总是布满血丝。这睡眠不足的样子,活生生地印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

大概是2010年吧,有一天,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老兄给我发来一条手机短信。他说,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必须在70岁以下,这是无法逾越的规矩,“所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你就不参加了,让你的大弟子蒋登科进初审班子吧”。

认为登科是我一个人的弟子,其实是学术界和文艺界的普遍误判。登科的老师可多了,他的硕士生导师是方敬和邹绛,我只是负责具体指导的第三导师;博士生导师除了我,还有苏州大学的范培松。当年登科博士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主席是严家炎,委员除我和培松以外,还有陆耀东、黄修己、黄曼君、朱德发;他的博士后导师是黄希庭,在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时的专家组长才是我。登科在美国做了一年富布莱特学者,导师是加州大学的叶维廉。显然,除我比较单薄以外,登科的指导者都是人品高洁、才学俱佳。完全可以用北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的名言来赞美:“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人们说:名师出高徒,这“众星”捧出的月亮,它的银辉应该比较耀眼才是吧!

不过,充当过登科的本科老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的确是我。我和他往来已经远远超过了30年,所以,我可能更熟悉他,更了解他,更懂他。读书时代的登科很勤奋,在我的印象里,他的双眼总是布满血丝。这睡眠不足的样子,活生生地印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

中国古代诗歌存在南北对峙的两立式“风骚”构架。说来奇怪,新时期以来的现代诗学也存在着南北构架。比如:南方说,新时期诗坛是由中老年的归来者诗群和资深诗群以及年轻的“新来者”诗群和朦胧诗群共同组成的,北方说,新时期诗坛是朦胧诗的时代;南方说,新诗的诗体建设是自由体新诗与格律体新诗的双轨发展,北方说,自由是对新诗诗体的命名;等等。黄亚洲曾经写诗说“中国诗歌的半个灵魂在重庆山城”,他其实说到了一个诗学的大题目。

重庆新诗在两立式构架里的位置非常重要,这里可是中国新诗的南方重镇。2004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新诗发展史,受到关注和好评。中国文联的《中国艺术报》和中国作家协会的《文艺报》都曾辟出专版加以评论。

在重庆的诗评家里,登科不但对国内的重大话题发言,而且长期关注重庆诗坛。他和重庆诗人保持了广泛联系,并且用“南方话”对重庆诗坛进行求实、出新的研究与点评。在不断地探索、突破、创新中,坚持“南方话”是登科的诗学底线。他就读博士的第一年是在苏州大学度过的。范培松教授后来半开玩笑地给我说:诗坛流行“北方话”,一年里,一些年轻人尽量去影响他,想让他改说“北方话”,但是不成功,“他还是始终信奉你的理论”。

2013年,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登科撰写的厚厚的一本《重庆诗歌访谈》。重庆诗歌遇到这样一位密切关注、细致追踪的年轻学者,说实话,是一种幸运。现在,登科又捧出了《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这是他多年来写的关于重庆新诗、诗人研究的专题文集,很像重庆新诗的一本影集。对于这本文集,我相信,读者,尤其是重庆读者,可能会感兴趣。

新诗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是众说纷纭。其实,这个时间是不言而喻的。1917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白话诗八首》,那是用白话写的古体诗。白话诗古已有之,和新诗是两个概念。1918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4卷1期刊登的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九首诗,就是第一批完全意义上的新诗了。这种评价,朱自清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导言里说过,我在《中国现代诗学》第一章里也说过,胡适自己同样说过。所以,到2018年1月,新诗的历史就满百年了。对于诗歌史,百年只是一瞬间。我感觉,古诗是长出来的,新诗是嚷出来的,现在的一些诗是仿出来的,一些理论是想出来的。所以下一个百年赋予我们的使命很多,中心是:让新诗和现代诗学尽快成熟起来。

好的诗歌和诗学一定是在宁静中产生的。诗歌拒绝功利,它的主要品质是形而上。诗让人能够抵御外界的浮躁,给心灵以滋润与安宁。当下名目繁多的诗会、花样百出的诗选、圈子气味浓厚的诗歌评论和诗歌史撰写、此起彼伏的诗歌评奖,虽然也许可以为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的新诗刷刷存在感,但是对于新诗的健康发展,对于新诗新人的培育,更多的是负面效应。

所以,在这焦躁地寻求功利的风尚里,在人生最能做事的阶段,我希望登科又要接地气,又要拥有静气: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尽量做一个干净、沉静的学者。有一天,登科能够“如见万相非相”,那就跳了一个层级,成了“乃见如来”的大家了。

(作者吕进,著名诗歌评论家,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蒋登科的《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65万字,2017年12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艺术> APP资讯
重庆新诗的一本影集 ——序蒋登科《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
2018-01-18 06:56:33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读书时代的登科很勤奋,在我的印象里,他的双眼总是布满血丝。这睡眠不足的样子,活生生地印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

大概是2010年吧,有一天,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老兄给我发来一条手机短信。他说,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必须在70岁以下,这是无法逾越的规矩,“所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你就不参加了,让你的大弟子蒋登科进初审班子吧”。

认为登科是我一个人的弟子,其实是学术界和文艺界的普遍误判。登科的老师可多了,他的硕士生导师是方敬和邹绛,我只是负责具体指导的第三导师;博士生导师除了我,还有苏州大学的范培松。当年登科博士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主席是严家炎,委员除我和培松以外,还有陆耀东、黄修己、黄曼君、朱德发;他的博士后导师是黄希庭,在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时的专家组长才是我。登科在美国做了一年富布莱特学者,导师是加州大学的叶维廉。显然,除我比较单薄以外,登科的指导者都是人品高洁、才学俱佳。完全可以用北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的名言来赞美:“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人们说:名师出高徒,这“众星”捧出的月亮,它的银辉应该比较耀眼才是吧!

不过,充当过登科的本科老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的确是我。我和他往来已经远远超过了30年,所以,我可能更熟悉他,更了解他,更懂他。读书时代的登科很勤奋,在我的印象里,他的双眼总是布满血丝。这睡眠不足的样子,活生生地印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

中国古代诗歌存在南北对峙的两立式“风骚”构架。说来奇怪,新时期以来的现代诗学也存在着南北构架。比如:南方说,新时期诗坛是由中老年的归来者诗群和资深诗群以及年轻的“新来者”诗群和朦胧诗群共同组成的,北方说,新时期诗坛是朦胧诗的时代;南方说,新诗的诗体建设是自由体新诗与格律体新诗的双轨发展,北方说,自由是对新诗诗体的命名;等等。黄亚洲曾经写诗说“中国诗歌的半个灵魂在重庆山城”,他其实说到了一个诗学的大题目。

重庆新诗在两立式构架里的位置非常重要,这里可是中国新诗的南方重镇。2004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新诗发展史,受到关注和好评。中国文联的《中国艺术报》和中国作家协会的《文艺报》都曾辟出专版加以评论。

在重庆的诗评家里,登科不但对国内的重大话题发言,而且长期关注重庆诗坛。他和重庆诗人保持了广泛联系,并且用“南方话”对重庆诗坛进行求实、出新的研究与点评。在不断地探索、突破、创新中,坚持“南方话”是登科的诗学底线。他就读博士的第一年是在苏州大学度过的。范培松教授后来半开玩笑地给我说:诗坛流行“北方话”,一年里,一些年轻人尽量去影响他,想让他改说“北方话”,但是不成功,“他还是始终信奉你的理论”。

2013年,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登科撰写的厚厚的一本《重庆诗歌访谈》。重庆诗歌遇到这样一位密切关注、细致追踪的年轻学者,说实话,是一种幸运。现在,登科又捧出了《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这是他多年来写的关于重庆新诗、诗人研究的专题文集,很像重庆新诗的一本影集。对于这本文集,我相信,读者,尤其是重庆读者,可能会感兴趣。

新诗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是众说纷纭。其实,这个时间是不言而喻的。1917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白话诗八首》,那是用白话写的古体诗。白话诗古已有之,和新诗是两个概念。1918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4卷1期刊登的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九首诗,就是第一批完全意义上的新诗了。这种评价,朱自清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导言里说过,我在《中国现代诗学》第一章里也说过,胡适自己同样说过。所以,到2018年1月,新诗的历史就满百年了。对于诗歌史,百年只是一瞬间。我感觉,古诗是长出来的,新诗是嚷出来的,现在的一些诗是仿出来的,一些理论是想出来的。所以下一个百年赋予我们的使命很多,中心是:让新诗和现代诗学尽快成熟起来。

好的诗歌和诗学一定是在宁静中产生的。诗歌拒绝功利,它的主要品质是形而上。诗让人能够抵御外界的浮躁,给心灵以滋润与安宁。当下名目繁多的诗会、花样百出的诗选、圈子气味浓厚的诗歌评论和诗歌史撰写、此起彼伏的诗歌评奖,虽然也许可以为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的新诗刷刷存在感,但是对于新诗的健康发展,对于新诗新人的培育,更多的是负面效应。

所以,在这焦躁地寻求功利的风尚里,在人生最能做事的阶段,我希望登科又要接地气,又要拥有静气: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尽量做一个干净、沉静的学者。有一天,登科能够“如见万相非相”,那就跳了一个层级,成了“乃见如来”的大家了。

(作者吕进,著名诗歌评论家,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蒋登科的《重庆新诗的多元景观》,65万字,2017年12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戴文彬
更多热点新闻
·解放军军乐团来渝联袂盲童学生演奏精彩乐章
·重庆涞滩古镇惊艳亮相央视 30分钟"秀"让...
·新书《空山竹语》《雨荷茶楼的主人》在 ...
·2018部分艺术类院校校考时间确定
·看重庆新锐摄影师 如何用镜头让传统手工...
·重庆涞滩古镇今晚将亮相央视纪录片《记 ...
·重庆舞台艺术亮相第61届美国演艺出品人年会
更多收藏拍卖
·甘肃大堡子山文物回归中国
·英国公共艺术品用度遭质疑
·法国路易王朝珍品
·美石与巧匠的邂逅
·砚台:方寸中的大市场
·和田玉冷知识知多少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QQ:2330236491
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