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致远舰出水文物在辽博展出侧记

来源:光明网2018-04-11

    “再现致远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日前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幕。

    123年前,邓世昌与“北洋水师最先进军舰之一”的致远舰一同在弥漫的硝烟中沉入海底,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浩叹响彻海天。如今,在海水下沉睡的致远舰部分文物重见天日,引来众多观众参观。

孩子们正在展厅里参观。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摄/光明图片

    致远舰是晚清政府于1885年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埃尔斯维克船厂订购的一艘穹甲防护巡洋舰,在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的黄海海战中沉没。在世界海战史上,中日甲午海战是进入蒸汽时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钢铁战舰之间的直接交锋。

    自1938年到1997年,国内外有关机构根据历史文献提供的相关信息,先后对致远舰进行了5次水下调查,虽然取得了一些数据,探查出致远舰沉没的大致海域和粗略位置,但都没有取得科学、系统、可靠的考古学成果。2013年,为配合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海洋红港建设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了历时三年的艰苦水下调查工作,并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吴炎亮说,经过三年的细致工作,联合考古队在水下发现了沉没战舰的舰体,基本弄清了船体结构,提取水下文物计60个种类、180余件文物。其中,主炮、副炮残件,格林机关炮及子弹,鱼雷引信,方形舷窗,带有“致远”文字标识的生活用具,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名字的单筒望远镜等一批珍贵文物不断被打捞出水。在水下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对第一手考古资料进行细致梳理,依据沉船位置、船体长度、船体结构、武器用具等几个关键证据,经过与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丹东一号”已经明确指向为甲午海战沉舰“致远号”。

致远舰上的圆形舷窗。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摄/光明图片

    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有文物、军事等有关方面专家参加的专题论证会,根据水下物探成果、考古实物资料、结合文献档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渠道证明,“丹东一号”即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对致远舰的考古工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和世界海军舰船技术史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这一水下考古成果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此次展览分为“重整山河——致远舰的水下考古”“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海战”“与子同袍——致远舰将士遗物”“其惟春秋——海战历史评说”等五个部分,充分展现邓世昌和致远舰将士在甲午战争中宁死不屈誓死御敌的英雄壮举,彰显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的优良传统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此外,展览还以图片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致远舰发掘过程,全面展示考古人员如何运用多波束声呐、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等设备,通过科学而细致的水下考古调查、测绘和摄影摄像,最终选取合适地点对致远舰进行局部试掘的详细过程。

    致远舰铁甲残骨安然陈列于静谧的辽宁省博物馆,大炮冷却、加特林枪沉默,展览最后一部分的屏幕上不断播放由林农导演,李默然、浦克等人主演的电影《甲午风云》,与电影《红海行动》形成鲜明对比。吴炎亮告诉记者:“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3年前的羸弱之国,国家的强盛让我们底气十足。致远舰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有力地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据悉,展览将于5月27日结束,随后致远舰出水文物将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转交给丹东市人民政府。丹东市拟成立相关主题博物馆,更好地还原历史、保护文物,激励爱国主义精神。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毕玉才)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艺术> APP资讯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致远舰出水文物在辽博展出侧记
2018-04-11 06:28:20 来源: 光明网

    “再现致远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出水文物展”日前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幕。

    123年前,邓世昌与“北洋水师最先进军舰之一”的致远舰一同在弥漫的硝烟中沉入海底,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浩叹响彻海天。如今,在海水下沉睡的致远舰部分文物重见天日,引来众多观众参观。

孩子们正在展厅里参观。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摄/光明图片

    致远舰是晚清政府于1885年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埃尔斯维克船厂订购的一艘穹甲防护巡洋舰,在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的黄海海战中沉没。在世界海战史上,中日甲午海战是进入蒸汽时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钢铁战舰之间的直接交锋。

    自1938年到1997年,国内外有关机构根据历史文献提供的相关信息,先后对致远舰进行了5次水下调查,虽然取得了一些数据,探查出致远舰沉没的大致海域和粗略位置,但都没有取得科学、系统、可靠的考古学成果。2013年,为配合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海洋红港建设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了历时三年的艰苦水下调查工作,并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吴炎亮说,经过三年的细致工作,联合考古队在水下发现了沉没战舰的舰体,基本弄清了船体结构,提取水下文物计60个种类、180余件文物。其中,主炮、副炮残件,格林机关炮及子弹,鱼雷引信,方形舷窗,带有“致远”文字标识的生活用具,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名字的单筒望远镜等一批珍贵文物不断被打捞出水。在水下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对第一手考古资料进行细致梳理,依据沉船位置、船体长度、船体结构、武器用具等几个关键证据,经过与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丹东一号”已经明确指向为甲午海战沉舰“致远号”。

致远舰上的圆形舷窗。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摄/光明图片

    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有文物、军事等有关方面专家参加的专题论证会,根据水下物探成果、考古实物资料、结合文献档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渠道证明,“丹东一号”即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对致远舰的考古工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和世界海军舰船技术史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这一水下考古成果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此次展览分为“重整山河——致远舰的水下考古”“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海战”“与子同袍——致远舰将士遗物”“其惟春秋——海战历史评说”等五个部分,充分展现邓世昌和致远舰将士在甲午战争中宁死不屈誓死御敌的英雄壮举,彰显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的优良传统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此外,展览还以图片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致远舰发掘过程,全面展示考古人员如何运用多波束声呐、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等设备,通过科学而细致的水下考古调查、测绘和摄影摄像,最终选取合适地点对致远舰进行局部试掘的详细过程。

    致远舰铁甲残骨安然陈列于静谧的辽宁省博物馆,大炮冷却、加特林枪沉默,展览最后一部分的屏幕上不断播放由林农导演,李默然、浦克等人主演的电影《甲午风云》,与电影《红海行动》形成鲜明对比。吴炎亮告诉记者:“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3年前的羸弱之国,国家的强盛让我们底气十足。致远舰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财富,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有力地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据悉,展览将于5月27日结束,随后致远舰出水文物将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转交给丹东市人民政府。丹东市拟成立相关主题博物馆,更好地还原历史、保护文物,激励爱国主义精神。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毕玉才)

责任编辑: 戴文彬
更多热点新闻
·全国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复评结果出炉
·一支考古队的十四年
·寻找重庆书刊发行“三美”比拼“颜值”
·巴县衙门归来记
·重庆书刊界代表共话互联网时代的出版发行
·当乐器从乐池走上舞台 将展现怎样的“大...
·各路大咖前来参与寻找"发行三美""比武"
更多收藏拍卖
·甘肃大堡子山文物回归中国
·英国公共艺术品用度遭质疑
·法国路易王朝珍品
·美石与巧匠的邂逅
·砚台:方寸中的大市场
·和田玉冷知识知多少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QQ:2330236491
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