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普图书再出力作 没错,它就是《动物知道人性的答案》
华龙网4月24日12时40分讯 没人知道这位母亲的心里到底充斥着一种怎样的情绪,只见她把死婴紧紧抱在胸前,就像孩子还活着一样对其照顾有加。在其后的几天甚至几周里,这位母亲走到哪里都会一直带着死婴,还对那些试图夺走尸体的威胁者进行猛烈反击。对于上述描述,我们本能地以为是发生在某个特定场合的人类身上。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滇金丝猴携带死婴猴的场景,而记载这个场景的图书名叫《动物知道人性的答案》,一部重庆科普图书序列中的又一力作。
像这样的场景在这部图书中还有很多,涉及的动物还有波斑鸨、红脚鹬、萤火虫、翠鸟、海豚、豆娘、墨鱼、大熊猫等50余种,作者从求偶策略、婚配制度、亲本抚育、合作利它的四个角度向读者娓娓讲述的是:动物也会使用工具,会合作分工,会思考,有感情。也就是说,几乎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在这些动物的身上找到答案。
据悉,该图书由我市科普图书权威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是4月23日揭幕的中国好书的入围图书,真实数据和颠覆性的观点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团队的认同。该书作者赵序茅,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中国濒危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100余篇。
日前,赵序茅来到重庆,在沙坪坝新华书店为读者奉献了一堂精彩的科普讲座。对于此次讲座赵博士表示,是对他的研究成果的一次很好的展示,也是对动物与人性的思考,他想让人们明白,生态文明的尺度在于人和动物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文/翁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