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递上一张文化金名片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走笔
“如果说26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上海是黑白胶片的老电影,那现在的上海就是彩色大片。”在上海大剧院的台阶下,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弗雷茂扶了扶眼镜,拾阶而上。
他的前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地标建筑,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所在地。这一次到访上海国际电影节,弗雷茂是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电影,认识更多的中国电影人而来的,上海这座城市丰富的肌理也令他着迷。“我是带着合作的愿望来的。在全世界的电影节格局中,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地位正迅速上升,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电影国家之一。”弗雷茂感慨,“上海有这么好的电影节、电影院和电影博物馆,这对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任何人也无法忽视。”
这也是越来越多全球电影人共同的感受——6月的上海,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光影之都。自1993年创办以来,作为中国唯一的、全球15个国际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的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参展影片数、放映场所数、观众人次等指标上均位居国际A类电影节前列。今年已步入第21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又为自己设定了新目标:未来三年,力争跻身综合实力前三。
可以说,上海电影与电影节在这座城市的生长,是中国电影成长史的一个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窗口,是中国向世界递上的一张文化金名片。诞生于改革开放澎湃浪潮中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时代的宽广河流中一路壮大前行,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举行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又以新时代再出发的精神状态,不断创新办节机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秉持对传统与创新的尊崇、对表达与聆听的热情、对交流与合作的真诚、对匠心和初心的求索,在光影之间书写新的时代故事。
窗口和“码头” 面向世界的上海主场
6月25日,为期十天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金爵奖获奖影片展映中徐徐落幕。本届电影节共展映中外影片492部,放映1600多场,观众购票数达46万余张。影迷的热情,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引以为豪的底气所在。
上海一直拥有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1895年12月底,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市中心的咖啡馆放映了他们拍摄的电影《火车进站》等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半年之后,《火车进站》等影片就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虹口区的徐园,人们第一次看到了“西洋戏”。上海与电影的缘分就此绵延至今。
时光荏苒122载,上海提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作为一张特别的文化名片,拥有丰厚积累的上海电影创作和产业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进一步提升,也被期待体现一种特殊的助力乃至撬动作用。
在很多人眼中,上海国际电影节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体现着这座城市最本质的精神——开放与规范,成就着这座城市的丰满色调。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稳步迈进的今天,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在形成具有独特标识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这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也是一个积聚力量的文化码头。今年的电影节征集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3447部,比去年的2528部报名影片跳跃式地增加了近千部。国际展映板块,492部中外优秀影片被列入30个不同的主题单元,在上海的45家影院放映,除了刚获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小偷家族》等一批最新热门影片,还有谢晋、路易斯·布努埃尔、詹姆斯·卡梅隆等中外电影大师的经典作品。“向大师致敬”、SIFF经典、4K修复、官方推荐、多元视角等影迷耳熟能详的单元,充分展现了世界电影的动态和各国文化的多元,从纵横两个轴线的策展布局,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首映机制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届电影节展映影片,共有47部为世界首映、24部国际首映、84部亚洲首映、118部中国首映。首映机制让中国优秀电影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国际,让世界优秀作品从这个平台被中国观众认识,通过“文化大码头”的集聚效应,打造首发、首映、首展的“上海主场”,也体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这块金字招牌的国际综合影响力和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
电影节期间举办的“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海报展”和“光影四十——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展映”活动中,205张海报和一段段电影片花,勾勒出四十年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发展脉络。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迅速崛起的坚实背景。本届电影节期间,著名导演谢晋生前执导的唯一喜剧片《大李小李和老李》,被重新制作了沪语配音版,生活气息扑面而来;4K修复版《画魂》的故事被导演黄蜀芹搬上银幕后,拂去岁月蒙尘;《护士日记》的2K修复版首映,让观众在“小燕子,穿花衣”的歌声中进行一次时空穿越……这是上海电影多年积蓄的力量。
在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眼中,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国家电影战略发展谋篇布局的重要篇章,“中国电影与中国改革开放一起,以崭新的形象和气质,在世界崛起”。如今,历经25年打磨,上海国际电影节依托中国电影产业的日趋成熟,不断充实办节内涵,展露蓬勃朝气。
平台与枢纽 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
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对于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前不久,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新成立的电影节委员会首批指定成员,大大提升了在国际组织中的专业话语权。
在连续多年开展“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上海国际电影节通过常态性的穿针引线,主动与沿线国家电影同行编织互通互鉴的合作之网,得到各国同行热烈响应。本届电影节共收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1369部报名参赛参展的作品,共选出154部影片列入金爵奖竞赛和展映单元;有26个沿线国家的电影节机构带来了26部最新优秀影片,在今年首次创办的“一带一路”电影周集中展映。本届电影节首日,来自29个国家的31家电影节机构,联合签约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促使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落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努力之中,产生推动上海成为国际文化交流枢纽城市的效应。
“一带一路”电影周期间,各国电影节机构代表、电影剧组演职人员、电影公司的买家卖家、电影媒体记者等,出没于影院、市场、论坛、发布会,与中国同行积极交流,相互沟通、推介产业,一个个合作创意和计划,也在交流中逐渐形成。电影节的观众在这些具有独特人文风情的影片观摩中,了解那些人、那些事所展现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文化的相通相融,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发生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如何发展?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的11场金爵电影论坛上,这个问题时常被现场嘉宾提及,来自国内外的电影界专业资深人士就此展开对话。“电影工业化之路”聚焦产业升级,通过与世界顶尖电影工业水平的对标,探索符合中国电影发展的工业化、专业化之路;“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电影的变革与发展,发布《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向全球电影人介绍了中国电影市场多元化、细分化的现状;“中国电影新力量:我的2035”由一批在影坛崭露锋芒的优秀青年影人,从不同侧面展望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的未来;“消费升级下的电影发行新渠道”探寻在新的产业环境下电影应该如何找到对的观众;戏曲电影论坛更是邀集一批知名演员、导演,为戏曲电影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电影产业正在从粗放型的发展,逐渐转为精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如果说金爵电影论坛搭建起的平台,是以敏锐的嗅觉和前瞻性的思考,为中外电影人提供交流对话、启发思路的绝佳机会,那么,在上海展览中心的电影市场首度设立的国际合拍片市场,则为中外电影人开展项目合作创造了务实联动的平台。今年,293家各国电影机构在电影市场设展,举办了“一带一路”主题馆项目推广、国际合拍片交流、拍摄图书等活动。电影项目创投举行了电影项目培训会、电影项目路演、制片人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共促成700多场项目进行洽谈,一大批新人新作的合作由此开始。电影市场的活跃,也体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助力中国电影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平台责任。
支点与龙头 一业强带动多业兴
扫描一张景点照,手机上便会“跳”出一段视频,以多角度的拍摄,带观看者“走”入图中。提供如此酷炫体验的,并非时髦的旅游类图书,而是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发的2018版《上海影视拍摄指南》。
已连续4年编制、不断更新的这本指南,详尽介绍了上海影视产业的政策和环境,以及覆盖上海16个区的影视摄制服务工作站和近200个影视拍摄取景地,为众多影视作品集聚上海、展示上海提供精细服务。指南的内容,体现了“上海服务”的内涵,而制订指南的本意,更呈现了上海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电影产业的一片温暖之心。
“来上海拍摄的剧组,多是冲着上海活力四射的都市魅力而来。”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志庆常常与剧组打交道,他说,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剧组将上海作为理想取景地,将上海这座城市蒸蒸日上、丰富多彩的真实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看来:“影视产业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着力点,抓住振兴上海影视产业这个龙头,能够取得一业强、多业兴的显著效果。”在上海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布局中,上海国际电影节正以自身的努力以及与方方面面的联动,推进“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打响。
“上海制造”历来有服务全国的传统,当年的上海产品、人才输送到全国,形成良好口碑。如今的上海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在进行着电影产品、电影人才的生产、培育和输送,用一些电影人的话来说:“上海是在制造电影的未来。”
推动新人新作走向成熟,上海国际电影节构筑阶梯式培育孵化体系,在办节实践中结出了“上海制造”的丰硕果实。一大批电影的新人新作,历经上海国际电影节各个环节的打磨,被刻上了“上海制造”的印记,正在或已经在中国、亚洲甚至更大的范围释放着更大的能量。
电影节是行业的盛会,也是影迷的节日。电影节本身,就是服务产业、服务专业、服务观众的大平台。透过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了解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动向、产业信息,这个平台更是上海电影界发布最新规划、政策的窗口。松江区“科技影都”计划在本届电影节期间一经发布,马上引起业界关注。这个旨在落实上海“文创50条”和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实施计划,将集聚大批新颖影视制作机构,推动影视产业“上海制造”的能级提升。
而戏曲电影的“上海制造”,更是本届电影节的一大亮点。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世界首映,首部3D昆剧电影《景阳钟》和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修复版越剧电影《红楼梦》等亮相戏曲展映单元,都鲜明体现了“上海制造”的品牌烙印。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