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被称为江北“张海迪”的脑瘫作家朱玲 用笔勾画出对生活的希望

来源:重庆日报2018-07-19

    盛夏的早晨,阳光洒在朱玲的肩上和脸上。一大早,她就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天的写作。

    她专注工作的神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但从她右手翻腕打字和坐姿的扭曲程度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平常人简单的动作,她实则很费力。

    她,就是人称江北“张海迪”的脑瘫作家朱玲。

    历经艰辛考上大学

    朱玲1985年生于江北区五里店,从小就被确诊为脑瘫,这注定她一出生,就没有办法和同龄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朱玲7岁时,母亲带她到小学报名,因为不能独立行走,她被老师“劝退”回家。

    眼看女儿就要失去受教育的机会,父亲一咬牙,开始对她进行“魔鬼训练”。每周4天,小朱玲跟着父亲,沿着一条叫“关山坡”的石板路走到观音桥,再原路返回。

    “我已经不记得在石阶上摔倒过多少次,只记得爸爸从来都不扶我,总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朱玲说。

    经历无数次摔倒受伤,两年后,朱玲奇迹般地学会了走路,如愿进了学校。

    身体的“特别”为朱玲带来很多委屈。有一次在学校有人骂她“笨蛋”,朱玲再也压制不住委屈,回家抱着妈妈痛哭许久,眼泪擦干后,她安慰自己:“你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在嘲讽与鼓励的交织中,2006年7月,朱玲顺利考上了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10余年完成50多万字创作

    小学二年级,朱玲参加一次春游。在这次春游后,她的一篇作文《记一次春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文学的世界没有残缺。那一刻,我体味到了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感觉。”此后,朱玲爱上了文学。

    大学毕业以后,她到一家敬老院工作了近两年,后来由于太喜欢文学,她又回到家中坚持写作。

    在10余年的时间里,朱玲完成了50余万字的创作,在《嘉陵江》《江北报》《同伴》等杂志、期刊、报纸发表数十篇文章,其中自传小说《风雨中的太阳花》长达35万字。

    “现在一天能打两三千字吧,有时手没力气了就休息一下。”朱玲说,“我想当作家,用我的笔勾画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如今,朱玲已是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她以写作为生,付出比常人多倍的努力。

    用爱心温暖更多的残疾人

    “谢谢你,有你做朋友真好。”6月的一个下午,朱玲收到一条短信,这是朱玲的朋友王龙龙发来的,王龙龙是一位重度瘫痪的残疾人,常年躺在床上。在一次助残活动中,朱玲和他相识。

    数月前,王龙龙向朱玲倾诉:“我最近很压抑,很迷茫,感觉远方迷雾重重,脚下荆棘丛生。”

    “看不见远方时,不妨看看眼下,我相信你也能找到人生的光。”朱玲告诉王龙龙,曾经她也极度绝望,即便如此,她相信总有一缕阳光,会照亮自己。

    相同的经历传递给绝望中的王龙龙一丝慰藉。在朱玲的鼓励下,王龙龙心情渐渐平复,如今,王龙龙在一个网络平台做直播,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

    朱玲经常参加助残活动,在活动中她不仅鼓励残疾人坚定生活的信心,还将自己的写作知识倾囊相授。她现在所住的社区要办宣传栏,她主动为宣传栏写稿子,从街道的拆违整治到征兵宣传,她都热心撰写文稿。

    社区的领导很感动,说要给她“稿费”,朱玲婉拒了,她在《理解》一文中写到:“也许,残疾让我们成为生活的弱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心态上的强者。”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艺术> APP资讯
被称为江北“张海迪”的脑瘫作家朱玲 用笔勾画出对生活的希望
2018-07-19 06:04:00 来源: 重庆日报

    盛夏的早晨,阳光洒在朱玲的肩上和脸上。一大早,她就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天的写作。

    她专注工作的神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但从她右手翻腕打字和坐姿的扭曲程度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平常人简单的动作,她实则很费力。

    她,就是人称江北“张海迪”的脑瘫作家朱玲。

    历经艰辛考上大学

    朱玲1985年生于江北区五里店,从小就被确诊为脑瘫,这注定她一出生,就没有办法和同龄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朱玲7岁时,母亲带她到小学报名,因为不能独立行走,她被老师“劝退”回家。

    眼看女儿就要失去受教育的机会,父亲一咬牙,开始对她进行“魔鬼训练”。每周4天,小朱玲跟着父亲,沿着一条叫“关山坡”的石板路走到观音桥,再原路返回。

    “我已经不记得在石阶上摔倒过多少次,只记得爸爸从来都不扶我,总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朱玲说。

    经历无数次摔倒受伤,两年后,朱玲奇迹般地学会了走路,如愿进了学校。

    身体的“特别”为朱玲带来很多委屈。有一次在学校有人骂她“笨蛋”,朱玲再也压制不住委屈,回家抱着妈妈痛哭许久,眼泪擦干后,她安慰自己:“你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在嘲讽与鼓励的交织中,2006年7月,朱玲顺利考上了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10余年完成50多万字创作

    小学二年级,朱玲参加一次春游。在这次春游后,她的一篇作文《记一次春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文学的世界没有残缺。那一刻,我体味到了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感觉。”此后,朱玲爱上了文学。

    大学毕业以后,她到一家敬老院工作了近两年,后来由于太喜欢文学,她又回到家中坚持写作。

    在10余年的时间里,朱玲完成了50余万字的创作,在《嘉陵江》《江北报》《同伴》等杂志、期刊、报纸发表数十篇文章,其中自传小说《风雨中的太阳花》长达35万字。

    “现在一天能打两三千字吧,有时手没力气了就休息一下。”朱玲说,“我想当作家,用我的笔勾画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如今,朱玲已是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她以写作为生,付出比常人多倍的努力。

    用爱心温暖更多的残疾人

    “谢谢你,有你做朋友真好。”6月的一个下午,朱玲收到一条短信,这是朱玲的朋友王龙龙发来的,王龙龙是一位重度瘫痪的残疾人,常年躺在床上。在一次助残活动中,朱玲和他相识。

    数月前,王龙龙向朱玲倾诉:“我最近很压抑,很迷茫,感觉远方迷雾重重,脚下荆棘丛生。”

    “看不见远方时,不妨看看眼下,我相信你也能找到人生的光。”朱玲告诉王龙龙,曾经她也极度绝望,即便如此,她相信总有一缕阳光,会照亮自己。

    相同的经历传递给绝望中的王龙龙一丝慰藉。在朱玲的鼓励下,王龙龙心情渐渐平复,如今,王龙龙在一个网络平台做直播,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

    朱玲经常参加助残活动,在活动中她不仅鼓励残疾人坚定生活的信心,还将自己的写作知识倾囊相授。她现在所住的社区要办宣传栏,她主动为宣传栏写稿子,从街道的拆违整治到征兵宣传,她都热心撰写文稿。

    社区的领导很感动,说要给她“稿费”,朱玲婉拒了,她在《理解》一文中写到:“也许,残疾让我们成为生活的弱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心态上的强者。”

责任编辑: 陈发源
更多热点新闻
·王雨短篇小说《产房》及同名电影文学剧 ...
·曾家岩书院创始人吕真挖掘传播重庆历史文化
·重庆市“书香润万家”家庭阅读活动举行 ...
·邹积平:尊重现实生活,坚守具象写实
·何洪元:《最后的棒棒》真的很棒
·《村里来了新闻官》江津拍摄 电影聚焦精...
·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千里乌江画廊》8...
更多收藏拍卖
·甘肃大堡子山文物回归中国
·英国公共艺术品用度遭质疑
·法国路易王朝珍品
·美石与巧匠的邂逅
·砚台:方寸中的大市场
·和田玉冷知识知多少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QQ:2330236491
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