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会客厅 | 国画家余成明:用山水式版画描绘祖国风采
艺术家简介:
余成明,号塔子山人,出生于重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美术创作中心终身教授,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馆藏艺术品鉴定专家,国家级画师,现任徐悲鸿故居重庆市磐溪书画院院长,文化部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国际文联授予“世界艺术名人”,中国文联命名“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 荣誉称号,《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艺苑名家专栏画家,中国书画院联谊会特授予“当代中国书画领军人物”称号,1970年中国文联和人民画报社邀请出席新中国成立21周年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国庆观礼庆典活动。作品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及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荣获金、银、铜奖。作品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典》等40多种画集和词典中,多副作品被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张大千纪念馆、重庆美术馆收藏。
自幼酷爱书画,勤奋好学,一生追随徐悲鸿先生的博学艺术风范,执着苦学徐悲鸿,李可染诸多名家大师的作品。年轻时代曾经得到牛文、岑学恭,林军,李文信,李有行等老一辈著名画家的亲授,并深受他们泼墨泼彩画法的影响,还借鉴西画绚丽明快的色彩和中囯画笔情墨趣相融合,用勾、破、皴、擦、点、染、烘诸技法囊括天地于笔端。在用墨中,墨分五色后各执一色,或清墨重泼,或重墨轻泼,或重墨重泼于无形之中,泼出有形山水。在梦与醒之间,山有山形,又不规则于自然造化,舟有舟形,又不同于人工雕琢,观其境变幻莫测,悟其意难以言喻,使国画极难表现的瞬间自然感,光的自我变化效果和自然界相互冲融转化的现象奇迹般地重现于宣纸上。余成明老先生青年时代倾心版画创作,中年专攻国画山水,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从作品中反映出他对艺术的追求与执着,他走遍了巴山蜀水和名川大山,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巴渝画派,总结出“六法”:一、起转开合;二、乱而不乱;三、笔法苍健;四、墨色新韵;五、传承中外;六、大气和谐。1993年,在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的支持关怀下,带领一批艺术家创建了徐悲鸿故居重庆市磐溪书画院。
其主要艺术成就:
1959年庆祝重庆解放10周年作品《造出汽轮机》刊登在重庆群众美术展览刊物封面
1969年至1970年受邀参加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美术创作,其中有三幅作品被纪念馆收藏。作品《毛泽东领导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毛泽民同志在敌人的法庭上》、《韶山人民处决团防局长汤俊岩》。
1999年参加全国美术书法民间工艺大展获奖,由中国文联命名“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2000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人民画报社在国家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大展,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
2001年参加日本第五届21世纪国际书画大展获“金奖”。
2004年参加在中国香港大会堂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家精品大展,国画长卷获“金紫荆大奖”,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美术展,作品获“金奖”。
2014年作品《激流勇进》被编入由重庆美术馆主编的美术作品集《回响》一重庆美术60年。
2010年,2018年二度主编《磐溪书画》美术作品集。
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最后一次截流前,余成明在大坝未尚未蓄水之时,竞不顾年近古稀,为抢先收集第一手资料,亲自赶赴三峡,在三峡各个景点和长江两岸沿途礁石前,用照相机抢得了几千个镜头,获取了几千张礁石原始照片,并用画笔速写记录了长江礁石和奇峰,其速写稿数量达数千幅。如今,夔门风箱峡,白帝城,依斗门⋯⋯不复存在。而余老先生手中保存的照片和资料却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画家和习作者提供参考资料。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余成明先生国画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峡江行旅图》长卷,从2003年构思,历时大半年,画稿盈盈,至到2018年底才完成创作了长25米,高一米的中国画长卷《峡江行旅图》。国画主要作品还有《神女应无恙》,《源远流长》。
部分作品赏析:
版画:捷报频传80cmX65cm:1967年作
中国画:青山高峡韵古今
中国画:神女应无恙
中国画: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