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叔用冰冷的烙铁 浓缩对山城的记忆

重庆大叔用冰冷的烙铁 浓缩对山城的记忆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2019-04-22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一支小小的烙铁,待铁尖升温,变身为画笔,在纸上勾勒开来。一来一去,一深一浅之间,城市风光、动物世界,都被浓缩在了这个小小的空间里。

41岁的任长松,做烙画已有二十多年了。在他手里,冰冷的烙铁仿佛拥有了新的生命力,与纸张相遇的瞬间,迸发出奇妙的火花。

从小喜欢画画的任长松,一开始只是临摹一下漫画人物,1996年,一次偶然的巧合,烙画走进了他的生活。

用来作画的纸张约一毫米厚,而烙铁的温度最高达四五百度,要做到恰如其分、浓淡相宜的境界,除了使用的技法,还需有一份收放自如的心境。有时候坐在桌前,一低头一抬头,一整天就过去了。

每个人对城市的记忆,都被写在老巷子的石板路上,老建筑的灰瓦砖墙上。有人说,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对于任长松来说,重庆就是这样一块海绵,他想要用烙画记录下那些记忆的涌流。


为了更好地还原山城风貌,任长松走街串巷,将镜头对准每一处街角、每一栋老建筑,再借助烙铁,将自己这份故土情怀,揉进画作当中。

保留老建筑的历史记忆,拍照也可,但任长松觉得,画出来的东西比拍出来的更生动。这些年来,他像个抢救者一样,在每一栋建筑即将消失之时,用烙画记录它们,给那些老建筑们告别。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涂念 李洋

原标题:重庆大叔用冰冷的烙铁 浓缩对山城的记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大叔用冰冷的烙铁 浓缩对山城的记忆

2019-04-22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一支小小的烙铁,待铁尖升温,变身为画笔,在纸上勾勒开来。一来一去,一深一浅之间,城市风光、动物世界,都被浓缩在了这个小小的空间里。

41岁的任长松,做烙画已有二十多年了。在他手里,冰冷的烙铁仿佛拥有了新的生命力,与纸张相遇的瞬间,迸发出奇妙的火花。

从小喜欢画画的任长松,一开始只是临摹一下漫画人物,1996年,一次偶然的巧合,烙画走进了他的生活。

用来作画的纸张约一毫米厚,而烙铁的温度最高达四五百度,要做到恰如其分、浓淡相宜的境界,除了使用的技法,还需有一份收放自如的心境。有时候坐在桌前,一低头一抬头,一整天就过去了。

每个人对城市的记忆,都被写在老巷子的石板路上,老建筑的灰瓦砖墙上。有人说,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对于任长松来说,重庆就是这样一块海绵,他想要用烙画记录下那些记忆的涌流。


为了更好地还原山城风貌,任长松走街串巷,将镜头对准每一处街角、每一栋老建筑,再借助烙铁,将自己这份故土情怀,揉进画作当中。

保留老建筑的历史记忆,拍照也可,但任长松觉得,画出来的东西比拍出来的更生动。这些年来,他像个抢救者一样,在每一栋建筑即将消失之时,用烙画记录它们,给那些老建筑们告别。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涂念 李洋

原标题:重庆大叔用冰冷的烙铁 浓缩对山城的记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