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 如何助推旅游升级
导航

演艺 如何助推旅游升级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6-22

核心提示

从市川剧院“开门迎客”,到《丽人行》《星光璀璨》“五一”试水,再到《归来三峡》《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上演,上半年重庆旅游演艺呈现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旅游演艺的发展欣欣向荣,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旅游演艺是释放消费需求、塑造城市特色品牌、促进经济增长、繁荣文旅产业的发展新引擎,提升城市气质,推动消费升级,创造高品质生活,旅游演艺任重道远。

20米高空蒙眼跳绳、自行车上“叠罗汉”、黑箱子变出大活人……5月19日晚,重庆国际马戏城,《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杂技秀震撼上演,超越极限的高空皮条、自行车技、大蹦床等节目,赢得观众满堂彩。

这,已是重庆上半年公开亮相的第五台旅游演艺。不仅在我市,近年来,以“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见”系列等为代表的演艺正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并以其生动、直观、表现力强等特质,成为目的地市场的标配。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旅游演艺市场实现繁荣有序,涌现一批有示范价值的旅游演艺品牌。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如何进一步创造美丽、传播美丽、分享美丽,让文化变得更加可亲近、可触摸、可体验,提升城市气质,推动消费升级,创造高品质生活,旅游演艺任重道远。

半年亮相5台剧

重庆旅游演艺多点开花

“太精彩了,这台演出颠覆了我的想像,惊险刺激的高空动作、逗趣滑稽的小丑互动、人偶巡演的沉浸式体验,加上声、光、电、3D技术、高空机械等科技手段辅助,每个节目都让我印象深刻,目不暇接……”5月20日,来自美国洛杉矶的游客劳伦斯第一次到中国,在地接社的安排下,走进重庆国际马戏城,看了《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杂技秀,他用“一台有国际水准的艺术盛宴”来概括其观后感。

在劳伦斯看来,一个游客达到一个城市,其实已进入一个大景区,旅游演艺是对这座城市一方山水、民俗风情的充分表达,是游客了解城市文化最便捷的通道。通过该杂技秀,他领略到了重庆这个西部大城的时尚、动感及国际化水平。

“该杂技秀是专门针对国内外游客和重庆市民量身打造的一台国际制作、国际水准的旅游演艺项目,自5月19日开演以来,每晚的上座率非常好,端午节预计每天下午还要加演一场。”重庆市杂技艺术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杂技秀只是今年上半年我市旅游演艺发展的一个缩影。3月28日,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在奉节开演。该剧以天地为舞台、以山水为幕布、以高新科技为支撑、以诗歌为主线,展现了三峡自然景观之美、巴渝风土人情之美及古诗词意境之美,被导演张艺谋定位为实景演艺项目的“换代之作”。

该剧开演至今,获得赞誉无数。5月19日,中国杜甫研究会授牌《归来三峡》大型诗词实景演艺为研学创作基地。下一步,奉节还要将其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文化地标,让《归来三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4月19日,重庆市川剧院迎来川剧旅游驻场演艺项目的首演仪式,200多名外国游客走进川剧院剧场,欣赏了《皮金滚灯》《金山寺》《拦马》等精彩剧目。“剧中人物的服装、表情、高难度动作让人震撼,尤其是川剧变脸太不可思议了。”第一次看川剧的加拿大游客安德森赞誉道。

此外,“五一”期间,重庆市歌舞团网络知名唐风舞蹈《丽人行》试水统景温泉,尝试文旅融合的带客效果,吸引游客泡温泉、看演出,三天景区接待游客8607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4.76%;《星光璀璨》杂技秀在重庆国际马戏城进行了驻场演出,上座率超过95%。

至此,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公开亮相5台旅游演艺剧,加上2012年上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印象武隆》、2016年上演的大型实景演艺《烽烟三国》,以及磁器口古镇的川剧表演、涞滩古镇的民俗表演、安居古城的龙舞表演、蚩尤九黎城的《苗祖·蚩尤》大型室内实景剧演出、万盛石林的大型情景剧《最后的夜郎王》等,重庆旅游演艺项目已从单一形态向复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故事讲述、视觉表现、舞台造型、裸眼3D视觉、全息投影、烟雾技术、监控系统等得到较大创新发展。

票房五年增128%

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

“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报告,旅游业已成世界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的动力引擎,2018年全球旅游业增长3.9%,已经连续第八年超过了世界GDP的增长率。”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称。

他认为,伴随全球范围内游客群体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旅游已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已升级为品山品水品文化。“旅”不仅是人们的空间移动行为,而被赋予“艺”“玩物适情”等文化元素。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或将是下一个新蓝海。

国内多家旅游机构数据证实了姚树洁的观点。据携程旅游大数据显示,今年1-4月,旅游演艺类门票订单量较去年同比增长25%,今年“五一”小长假旅游演艺类门票订单量更是同比增长200%;驴妈妈旅游网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4月,旅游演艺类产品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大型实景山水、文化主题剧目、马戏表演等产品火热,90后游客是旅游演艺消费的主力军。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旅游演艺观众从2789万人次增加到6821万人次,增长了145%;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从22.6亿元增长到51.5亿元,增长了128%。

市文旅委也统计显示,2018年,川剧《江姐》、京剧《天路彩虹》、话剧《红岩魂》《其香居茶馆》、歌剧《尘埃落定》、跨界融合舞台剧《大禹治水》等成功首演,演艺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然而,数字增长的繁荣背后,也存在一些“骨感”的现实。国内一研究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300多个旅游演艺项目,但大多数项目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项目不到10%。

“这其实反映了市场在日趋成熟过程中的曲折,我们要允许市场试错。”姚树洁说,从全球旅游演艺发展来看,中国大型旅游演艺起步较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萌发期、觉醒期,当时的演艺模式以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为龙头引领。

进入21世纪,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铁三角”结合景点特色和地域文化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让人眼睛一亮,掀起了一股“印象”热潮。再后来,旅游演艺市场进入集中爆发期,相继涌现“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见”系列等品牌旅游演艺节目。

而旅游演艺是以异地观众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演艺活动,片面强调视觉冲击力而忽略异地性文化味,一些游客走多了、看多了,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山水之城”期待更诗意表达

作为文旅融合的典型新业态,旅游演艺近年来发展欣欣向荣,一方面是游客消费升级后对“品文化”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创新促发展的发展需求。

“随着客流量井喷式增长,重庆旅游可谓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迫切需要一台高水平、国际化、具有广泛影响的旅游演艺产品。”市政府旅游发展高级顾问、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说。

据市文化旅游委相关数据,2018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5.9亿人次,接待量在全国排名中属第一梯队,但旅游总收入只有4300多亿元,不及北京、上海等地,也赶不上相邻的四川、贵州等地,因此来渝游客的消费潜力需要释放,人均旅游消费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再则,夜景是重庆旅游的一张王牌,如何向王牌要“含金量”?除了观光、游船外,旅游演艺是释放消费需求、塑造城市特色品牌、促进经济增长、繁荣文旅产业的发展新引擎。

对此,武隆旅游是尝到了甜头。2012年,武隆成功将荒芜的桃园大峡谷打造成了一个剧场,即《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演艺地。目前,项目运营7年来,演出2300多场,接待游客350多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近4亿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该剧,武隆把‘过境游’变成了‘过夜游’,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创收20多亿元,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武隆喀斯特印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军称。

旅游演艺风险与机遇并存,那重庆如何加以打造呢?

姚树洁认为,旅游需要演出,但绝不仅仅是演出。要想提升旅游演艺的吸引力,不仅要思考如何将地域文化“演”好,还应把着眼点放在城市生活本身,脱离生活的艺术算不上好艺术,除了有宏大震撼的场面外,更要有感动人心的神韵。

“旅游演艺属创意产业,游客初次观看受视觉冲击力影响较大,但在散客化时代,大多数游客平均出游超过3次,感官刺激需求已退位给文化精神需求,旅游演艺要回归到内容为王,可依托目的地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文化资源,追求演艺产品的定制性和独特性,让历史‘活’起来,才能留住游客。”罗兹柏表示。

在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看来,相比旅游市场蓬勃的需求和重庆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演艺的供给还有很大潜力,应当推进我市旅游演艺转型升级,形成有效供给。

首先,要提升创作生产水平,坚持内涵发展。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要通过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提炼主题、凝练特色,并推动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融合,不断提高演出质量。

其次,推进业态模式创新。鼓励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旅游演艺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供给体系。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利用室外广场、商业综合体、老厂房、产业园区等拓展中小型旅游演艺空间等。

最后,壮大演艺经营主体。推动旅游演艺经营主体与相关企业在创意策划、市场营销、品牌打造、衍生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等。

“旅游演艺市场方兴未艾,只有结合游客的需求,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方向,以创新促发展,努力提升创作水平、创新业态模式,才能提供高质量、受欢迎的新产品。”秦定波说。

记者手记》》

快中有慢

旅游演艺,融合了旅游的风景、人文的璀璨,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新风口。

时至今日,我市还有不少项目正在酝酿或筹备上马,旅游演艺正以积极态势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在驶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也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如项目“一窝蜂”、产品雷同、主题性差、内容粗制滥造,甚至造成“演员比观众多”的尴尬。

当前,我市旅游演艺的种类,与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还不够丰富;与文旅产业规模相比,旅游演艺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与日益提升的文旅消费需求相比,旅游演艺的水准还需不断提高。

那么,如何让旅游演艺融情于景、融情于故事,与观众形成有效的情感互动和连接?

让发展“慢下来”,不要“一窝蜂”似的都来搞旅游演艺,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让发展快起来之路。

坚持内涵发展,加大对区域文化挖掘力度,提高艺术水准和创作质量,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注重突出特色。

发挥好政府在规划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内容把关等方面的职能,营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发挥好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各类旅游演艺经营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把游客满意度作为评判旅游演艺质量的重要标准,推动优秀区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出融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独特性于一体的精品佳作。

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艺术>APP资讯>
演艺 如何助推旅游升级
2019-06-22 07:05:00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核心提示

从市川剧院“开门迎客”,到《丽人行》《星光璀璨》“五一”试水,再到《归来三峡》《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上演,上半年重庆旅游演艺呈现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旅游演艺的发展欣欣向荣,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旅游演艺是释放消费需求、塑造城市特色品牌、促进经济增长、繁荣文旅产业的发展新引擎,提升城市气质,推动消费升级,创造高品质生活,旅游演艺任重道远。

20米高空蒙眼跳绳、自行车上“叠罗汉”、黑箱子变出大活人……5月19日晚,重庆国际马戏城,《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杂技秀震撼上演,超越极限的高空皮条、自行车技、大蹦床等节目,赢得观众满堂彩。

这,已是重庆上半年公开亮相的第五台旅游演艺。不仅在我市,近年来,以“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见”系列等为代表的演艺正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并以其生动、直观、表现力强等特质,成为目的地市场的标配。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旅游演艺市场实现繁荣有序,涌现一批有示范价值的旅游演艺品牌。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如何进一步创造美丽、传播美丽、分享美丽,让文化变得更加可亲近、可触摸、可体验,提升城市气质,推动消费升级,创造高品质生活,旅游演艺任重道远。

半年亮相5台剧

重庆旅游演艺多点开花

“太精彩了,这台演出颠覆了我的想像,惊险刺激的高空动作、逗趣滑稽的小丑互动、人偶巡演的沉浸式体验,加上声、光、电、3D技术、高空机械等科技手段辅助,每个节目都让我印象深刻,目不暇接……”5月20日,来自美国洛杉矶的游客劳伦斯第一次到中国,在地接社的安排下,走进重庆国际马戏城,看了《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杂技秀,他用“一台有国际水准的艺术盛宴”来概括其观后感。

在劳伦斯看来,一个游客达到一个城市,其实已进入一个大景区,旅游演艺是对这座城市一方山水、民俗风情的充分表达,是游客了解城市文化最便捷的通道。通过该杂技秀,他领略到了重庆这个西部大城的时尚、动感及国际化水平。

“该杂技秀是专门针对国内外游客和重庆市民量身打造的一台国际制作、国际水准的旅游演艺项目,自5月19日开演以来,每晚的上座率非常好,端午节预计每天下午还要加演一场。”重庆市杂技艺术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杂技秀只是今年上半年我市旅游演艺发展的一个缩影。3月28日,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在奉节开演。该剧以天地为舞台、以山水为幕布、以高新科技为支撑、以诗歌为主线,展现了三峡自然景观之美、巴渝风土人情之美及古诗词意境之美,被导演张艺谋定位为实景演艺项目的“换代之作”。

该剧开演至今,获得赞誉无数。5月19日,中国杜甫研究会授牌《归来三峡》大型诗词实景演艺为研学创作基地。下一步,奉节还要将其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文化地标,让《归来三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4月19日,重庆市川剧院迎来川剧旅游驻场演艺项目的首演仪式,200多名外国游客走进川剧院剧场,欣赏了《皮金滚灯》《金山寺》《拦马》等精彩剧目。“剧中人物的服装、表情、高难度动作让人震撼,尤其是川剧变脸太不可思议了。”第一次看川剧的加拿大游客安德森赞誉道。

此外,“五一”期间,重庆市歌舞团网络知名唐风舞蹈《丽人行》试水统景温泉,尝试文旅融合的带客效果,吸引游客泡温泉、看演出,三天景区接待游客8607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4.76%;《星光璀璨》杂技秀在重庆国际马戏城进行了驻场演出,上座率超过95%。

至此,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公开亮相5台旅游演艺剧,加上2012年上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印象武隆》、2016年上演的大型实景演艺《烽烟三国》,以及磁器口古镇的川剧表演、涞滩古镇的民俗表演、安居古城的龙舞表演、蚩尤九黎城的《苗祖·蚩尤》大型室内实景剧演出、万盛石林的大型情景剧《最后的夜郎王》等,重庆旅游演艺项目已从单一形态向复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故事讲述、视觉表现、舞台造型、裸眼3D视觉、全息投影、烟雾技术、监控系统等得到较大创新发展。

票房五年增128%

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

“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报告,旅游业已成世界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的动力引擎,2018年全球旅游业增长3.9%,已经连续第八年超过了世界GDP的增长率。”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称。

他认为,伴随全球范围内游客群体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旅游已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已升级为品山品水品文化。“旅”不仅是人们的空间移动行为,而被赋予“艺”“玩物适情”等文化元素。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或将是下一个新蓝海。

国内多家旅游机构数据证实了姚树洁的观点。据携程旅游大数据显示,今年1-4月,旅游演艺类门票订单量较去年同比增长25%,今年“五一”小长假旅游演艺类门票订单量更是同比增长200%;驴妈妈旅游网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4月,旅游演艺类产品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大型实景山水、文化主题剧目、马戏表演等产品火热,90后游客是旅游演艺消费的主力军。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旅游演艺观众从2789万人次增加到6821万人次,增长了145%;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从22.6亿元增长到51.5亿元,增长了128%。

市文旅委也统计显示,2018年,川剧《江姐》、京剧《天路彩虹》、话剧《红岩魂》《其香居茶馆》、歌剧《尘埃落定》、跨界融合舞台剧《大禹治水》等成功首演,演艺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然而,数字增长的繁荣背后,也存在一些“骨感”的现实。国内一研究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300多个旅游演艺项目,但大多数项目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项目不到10%。

“这其实反映了市场在日趋成熟过程中的曲折,我们要允许市场试错。”姚树洁说,从全球旅游演艺发展来看,中国大型旅游演艺起步较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萌发期、觉醒期,当时的演艺模式以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为龙头引领。

进入21世纪,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铁三角”结合景点特色和地域文化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让人眼睛一亮,掀起了一股“印象”热潮。再后来,旅游演艺市场进入集中爆发期,相继涌现“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见”系列等品牌旅游演艺节目。

而旅游演艺是以异地观众为主要欣赏对象的演艺活动,片面强调视觉冲击力而忽略异地性文化味,一些游客走多了、看多了,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山水之城”期待更诗意表达

作为文旅融合的典型新业态,旅游演艺近年来发展欣欣向荣,一方面是游客消费升级后对“品文化”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创新促发展的发展需求。

“随着客流量井喷式增长,重庆旅游可谓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迫切需要一台高水平、国际化、具有广泛影响的旅游演艺产品。”市政府旅游发展高级顾问、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说。

据市文化旅游委相关数据,2018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5.9亿人次,接待量在全国排名中属第一梯队,但旅游总收入只有4300多亿元,不及北京、上海等地,也赶不上相邻的四川、贵州等地,因此来渝游客的消费潜力需要释放,人均旅游消费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再则,夜景是重庆旅游的一张王牌,如何向王牌要“含金量”?除了观光、游船外,旅游演艺是释放消费需求、塑造城市特色品牌、促进经济增长、繁荣文旅产业的发展新引擎。

对此,武隆旅游是尝到了甜头。2012年,武隆成功将荒芜的桃园大峡谷打造成了一个剧场,即《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演艺地。目前,项目运营7年来,演出2300多场,接待游客350多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近4亿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该剧,武隆把‘过境游’变成了‘过夜游’,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创收20多亿元,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武隆喀斯特印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军称。

旅游演艺风险与机遇并存,那重庆如何加以打造呢?

姚树洁认为,旅游需要演出,但绝不仅仅是演出。要想提升旅游演艺的吸引力,不仅要思考如何将地域文化“演”好,还应把着眼点放在城市生活本身,脱离生活的艺术算不上好艺术,除了有宏大震撼的场面外,更要有感动人心的神韵。

“旅游演艺属创意产业,游客初次观看受视觉冲击力影响较大,但在散客化时代,大多数游客平均出游超过3次,感官刺激需求已退位给文化精神需求,旅游演艺要回归到内容为王,可依托目的地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文化资源,追求演艺产品的定制性和独特性,让历史‘活’起来,才能留住游客。”罗兹柏表示。

在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看来,相比旅游市场蓬勃的需求和重庆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演艺的供给还有很大潜力,应当推进我市旅游演艺转型升级,形成有效供给。

首先,要提升创作生产水平,坚持内涵发展。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要通过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提炼主题、凝练特色,并推动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融合,不断提高演出质量。

其次,推进业态模式创新。鼓励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旅游演艺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供给体系。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利用室外广场、商业综合体、老厂房、产业园区等拓展中小型旅游演艺空间等。

最后,壮大演艺经营主体。推动旅游演艺经营主体与相关企业在创意策划、市场营销、品牌打造、衍生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等。

“旅游演艺市场方兴未艾,只有结合游客的需求,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方向,以创新促发展,努力提升创作水平、创新业态模式,才能提供高质量、受欢迎的新产品。”秦定波说。

记者手记》》

快中有慢

旅游演艺,融合了旅游的风景、人文的璀璨,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新风口。

时至今日,我市还有不少项目正在酝酿或筹备上马,旅游演艺正以积极态势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在驶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也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如项目“一窝蜂”、产品雷同、主题性差、内容粗制滥造,甚至造成“演员比观众多”的尴尬。

当前,我市旅游演艺的种类,与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还不够丰富;与文旅产业规模相比,旅游演艺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与日益提升的文旅消费需求相比,旅游演艺的水准还需不断提高。

那么,如何让旅游演艺融情于景、融情于故事,与观众形成有效的情感互动和连接?

让发展“慢下来”,不要“一窝蜂”似的都来搞旅游演艺,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让发展快起来之路。

坚持内涵发展,加大对区域文化挖掘力度,提高艺术水准和创作质量,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注重突出特色。

发挥好政府在规划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内容把关等方面的职能,营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发挥好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各类旅游演艺经营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把游客满意度作为评判旅游演艺质量的重要标准,推动优秀区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出融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独特性于一体的精品佳作。

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责任编辑: 陈发源
更多热点新闻
·大型情景国乐音乐会《思君不见下渝州》今 ...
·重庆市爱上戏剧心理辅导走进学校
·重歌艺校获舞蹈考级工作“特别贡献奖”
·精彩纷呈 大渡口区举行全民艺术普及成果 ...
·德贡团队操刀 将要三千年秀丽巴渝文化打 ...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展”全新开启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展”全新开启
更多收藏拍卖
·甘肃大堡子山文物回归中国
·英国公共艺术品用度遭质疑
·法国路易王朝珍品
·美石与巧匠的邂逅
·砚台:方寸中的大市场
·和田玉冷知识知多少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QQ:2330236491
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