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伙把“中国传统戏法”融入魔术表演

重庆小伙把“中国传统戏法”融入魔术表演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9-07-26

每天晚上,在重庆国际马戏城《极限快乐SHOW》开演前,观众们都会在剧场外欣赏到精彩的魔术互动表演。

表演魔术的人名叫李昊,21岁,是重庆杂技艺术团的一名魔术师。小伙子虽然年轻,但是表演却十分娴熟,常常赢得观众叫好。

李昊的魔术之所以受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表演很接地气。三仙归洞、仙人摘豆、鸳鸯棒等这些中国传统戏法,都被他巧妙地融入进了魔术中。

就在前不久,李昊就将中国传统戏法——仙人摘豆进行创新,并带上了国际魔术舞台。

在“一带一路”云南省第三届国际魔术大会上,李昊凭借魔术作品《The fairy beans》(仙豆)获得了近景组魔术比赛的一等奖。

惊艳

中国传统戏法登上国际魔术舞台

李昊参加的这场国际魔术比赛,可谓是高手云集。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等国家的数十名魔术师轮番上台施展“魔力”。

轮到李昊上台表演了。他面带微笑,洋溢着自信,可是一上台却坐在座位上“睡着”了。正当大家感到纳闷时,现场音乐响起,李昊睁开眼,如梦初醒。

李昊看着面前桌上摆放的两个空碗,一脸好奇。他拿起一只碗,望向天空晃了晃,竟然晃出了几颗种子。从碗里变出种子,这个技法就是中国的传统戏法——仙人摘豆。

之后,李昊把种子握在手里,手再打开时,种子变成了一颗豆子。然后,李昊开始把玩这颗豆子,一会儿把它放在手里,一会儿又把它放进碗里。

在这个过程中,豆子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样跟李昊玩耍嬉戏。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最后,李昊将五颗豆子变成了一个大圆球,再往桌上一扔,圆球又变成了一大片的种子。李昊随手拿起几颗种子放入碗中,没想到种子在碗里竟然发芽开花。

李昊的表演获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评委们用“惊艳”来形容李昊的表演。

创新

让上千年的传统戏法焕发新魔力

李昊凭借《The fairy beans》获得了此次比赛近景组的一等奖。评委称赞李昊的表演形式推陈出新,表演风格不落俗套、技术手法有创新,视觉效果显著。

“《The fairy beans》其实是现代版的仙人摘豆,它的精髓与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技艺是一样的。”李昊说,自己是将中国传统戏法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然后与魔术结合。

仙人摘豆是中国经典的传统戏法之一。它是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来。在中国古代,用于表演的豆子有丹药、泥丸,被称为“仙豆”、“仙丸”。

“这些传统戏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处于顶峰了,再想去超越和突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李昊说,这件事虽然很困难,但必须要去做。

在李昊看来,中国传统戏法需要创新,这样才能实现超越和突破,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他以传统的仙人摘豆为例,这个戏法没有故事线,与观众的互动也仅是猜一猜哪个碗里有豆,有几颗豆。

“中国传统戏法虽然很经典,但是需要有更多魔力。”李昊说,自己创作的《The fairy beans》在保留仙人摘豆使用的代表性道具基础上,从音乐、服装、流程、手法、效果、故事线、意境都进行了全新设计,让这个上千年的传统戏法在魔术的舞台上“开花结果”,焕发出新魔力。

传承

将更多中国传统戏法带上国际舞台

李昊与魔术结缘是在2009年。“我当时看到春晚上刘谦表演魔术,就觉得魔术太神奇了!”李昊说,从那以后,他就开始自学魔术。

李昊14岁时,在河北保定的一家魔术店遇到了自己的魔术启蒙老师。18岁时,他正式拜师学艺,成为了韩派戏法的第五代传人。

如今,李昊已经练习魔术7年。在7年时间里,李昊一边学习魔术,一边研究中国传统戏法。他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二者的本质都是在表现神奇,但是戏法更注重文化,魔术更注重魔感效果。”

3年前,李昊有了将中国传统戏法融入魔术的想法。于是,他选择了仙人摘豆进行尝试。3年里,李昊对仙人摘豆进行了多次创新,并带上了不同的舞台。每一次表演结束后,他都会根据观众现场的反应,对表演做进一步完善,力求完美。

李昊认为,魔术不仅仅是呈现技艺,更重要的是抓住观众的目光、牵动观众的情感。如果能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戏法与魔术融合,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目前,李昊还在研究更多的中国传统戏法,希望能够把它们与魔术创新融合,将更多中国传统戏法带上国际舞台。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实习生 龙茜卓 吴旭洋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小伙把“中国传统戏法”融入魔术表演

2019-07-26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每天晚上,在重庆国际马戏城《极限快乐SHOW》开演前,观众们都会在剧场外欣赏到精彩的魔术互动表演。

表演魔术的人名叫李昊,21岁,是重庆杂技艺术团的一名魔术师。小伙子虽然年轻,但是表演却十分娴熟,常常赢得观众叫好。

李昊的魔术之所以受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表演很接地气。三仙归洞、仙人摘豆、鸳鸯棒等这些中国传统戏法,都被他巧妙地融入进了魔术中。

就在前不久,李昊就将中国传统戏法——仙人摘豆进行创新,并带上了国际魔术舞台。

在“一带一路”云南省第三届国际魔术大会上,李昊凭借魔术作品《The fairy beans》(仙豆)获得了近景组魔术比赛的一等奖。

惊艳

中国传统戏法登上国际魔术舞台

李昊参加的这场国际魔术比赛,可谓是高手云集。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等国家的数十名魔术师轮番上台施展“魔力”。

轮到李昊上台表演了。他面带微笑,洋溢着自信,可是一上台却坐在座位上“睡着”了。正当大家感到纳闷时,现场音乐响起,李昊睁开眼,如梦初醒。

李昊看着面前桌上摆放的两个空碗,一脸好奇。他拿起一只碗,望向天空晃了晃,竟然晃出了几颗种子。从碗里变出种子,这个技法就是中国的传统戏法——仙人摘豆。

之后,李昊把种子握在手里,手再打开时,种子变成了一颗豆子。然后,李昊开始把玩这颗豆子,一会儿把它放在手里,一会儿又把它放进碗里。

在这个过程中,豆子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样跟李昊玩耍嬉戏。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最后,李昊将五颗豆子变成了一个大圆球,再往桌上一扔,圆球又变成了一大片的种子。李昊随手拿起几颗种子放入碗中,没想到种子在碗里竟然发芽开花。

李昊的表演获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评委们用“惊艳”来形容李昊的表演。

创新

让上千年的传统戏法焕发新魔力

李昊凭借《The fairy beans》获得了此次比赛近景组的一等奖。评委称赞李昊的表演形式推陈出新,表演风格不落俗套、技术手法有创新,视觉效果显著。

“《The fairy beans》其实是现代版的仙人摘豆,它的精髓与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技艺是一样的。”李昊说,自己是将中国传统戏法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然后与魔术结合。

仙人摘豆是中国经典的传统戏法之一。它是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来。在中国古代,用于表演的豆子有丹药、泥丸,被称为“仙豆”、“仙丸”。

“这些传统戏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处于顶峰了,再想去超越和突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李昊说,这件事虽然很困难,但必须要去做。

在李昊看来,中国传统戏法需要创新,这样才能实现超越和突破,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他以传统的仙人摘豆为例,这个戏法没有故事线,与观众的互动也仅是猜一猜哪个碗里有豆,有几颗豆。

“中国传统戏法虽然很经典,但是需要有更多魔力。”李昊说,自己创作的《The fairy beans》在保留仙人摘豆使用的代表性道具基础上,从音乐、服装、流程、手法、效果、故事线、意境都进行了全新设计,让这个上千年的传统戏法在魔术的舞台上“开花结果”,焕发出新魔力。

传承

将更多中国传统戏法带上国际舞台

李昊与魔术结缘是在2009年。“我当时看到春晚上刘谦表演魔术,就觉得魔术太神奇了!”李昊说,从那以后,他就开始自学魔术。

李昊14岁时,在河北保定的一家魔术店遇到了自己的魔术启蒙老师。18岁时,他正式拜师学艺,成为了韩派戏法的第五代传人。

如今,李昊已经练习魔术7年。在7年时间里,李昊一边学习魔术,一边研究中国传统戏法。他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二者的本质都是在表现神奇,但是戏法更注重文化,魔术更注重魔感效果。”

3年前,李昊有了将中国传统戏法融入魔术的想法。于是,他选择了仙人摘豆进行尝试。3年里,李昊对仙人摘豆进行了多次创新,并带上了不同的舞台。每一次表演结束后,他都会根据观众现场的反应,对表演做进一步完善,力求完美。

李昊认为,魔术不仅仅是呈现技艺,更重要的是抓住观众的目光、牵动观众的情感。如果能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戏法与魔术融合,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目前,李昊还在研究更多的中国传统戏法,希望能够把它们与魔术创新融合,将更多中国传统戏法带上国际舞台。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实习生 龙茜卓 吴旭洋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