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穿山甲造型石质佩饰 初步具备解剖知识 5000年前 三峡大溪先民很“酷”
导航

戴穿山甲造型石质佩饰 初步具备解剖知识 5000年前 三峡大溪先民很“酷”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8-06

5000多年前,三峡地区大溪先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解剖学”知识达到什么水平?近日,一篇学术研究文章引起大众热议。

这篇文章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期刊登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白九江撰写的《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廊道效应、互惠交换、在地精神和简单聚落》(以下简称《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一文。

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虽然地处大溪文化区的边缘地带,但该地区先民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独特的图腾信仰,对人体解剖也有初步的认识。文章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日前,重庆日报记者找到这篇研究文章,并采访了该文作者。

对不同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

记者了解到,大溪文化的遗址广泛分布于三峡地区、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年代距今6500-5300年。它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年代最早的水稻田遗址与史前城址,有与北方庙底沟文化相媲美的彩陶,有神秘的屈肢葬,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之一。

《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认为,在大溪文化圈内,环江汉湖盆和洞庭湖盆是中心地区或文化主体分布区,由于这两个地区一系列古代城址、发达稻作农业等的重要发现,相关研究较为深入,而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价值则长期遭到忽略。

该文指出,湖南城头山遗址稻田等遗存的发现表明,两湖平原地区的大溪先民主要生产水稻。这一地区的水稻生产历史悠久,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规模化水稻栽培地之一。然而,这一生产传统却没有在三峡地区得到传播。以巫山大水田遗址为例,该遗址中发现了尚未成熟的粟(小米)和黍,表明这两种作物产自本地。一种文化内具有稻作和旱作两种生产形态,说明了大溪人对不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

据了解,三峡地区多个大溪文化遗址均出土了石质小雕塑,塑造的形象有熊、猴、龟、野猪、穿山甲、鸟等动物,塑造富有较强的艺术张力。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的照片中看到,一件黑色的穿山甲造型雕塑圆润,形态与大自然中的穿山甲十分相似。

白九江认为,上述石质动物雕塑在平原地区基本看不到,表明这些雕塑是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先民,受到大自然启发后进行创作的。这体现出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先民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白九江认为,“这些雕塑应该不是当时的普通玩具或装饰品,佩戴者可能想表现他们的图腾信仰或万物有灵观念,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记者看到,一件人形石质雕塑表现手法抽象、大胆——双眼和嘴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整体呈椭圆状,制作手法粗犷、质朴。

生育崇拜在墓葬中也有体现。例如,大溪遗址发现多座随葬鱼的墓葬。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邓晓等撰写的《巫山大溪遗址鱼类随葬品及其内涵探析》一文指出,鱼的繁衍方式令先民羡慕不已,在万物有灵的原始认识下,具有明显的“再生与丰产”寓意。

除了鱼,有的墓主盆骨下放置禽蛋。据了解,生育崇拜较其他地区更盛行,与三峡地区山高水险导致的生产生活风险高、生存艰难、婴幼儿死亡率高有关。

具备初步的解剖和数理知识

考古发现表明,三峡地区的大溪先民具有独特的认知能力。在大溪墓地,工作人员在Ⅱ区147号墓发现了一位被处死的先民,体腔内从不同方向被插入6只骨镞。

令体质人类学家惊奇的是,这些骨镞分别指向逝者的五脏六腑,证明当时的人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解剖知识。

《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指出,大溪先民可能还掌握了一定的数理知识——许多骨匕周缘刻画有线槽,其中部分被认为是与刻骨计数有关;有的墓葬内摆放有多枚小鹅卵石,可能和远古的数术有某种联系。

此外,大溪先民的空间处理能力臻于成熟。例如,著名的大溪文化空心陶响球,其表面分布着细密的戳点纹,将一个完整的球面分割为多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令人叹为观止。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艺术>APP资讯>
戴穿山甲造型石质佩饰 初步具备解剖知识 5000年前 三峡大溪先民很“酷”
2019-08-06 06:05:00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5000多年前,三峡地区大溪先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解剖学”知识达到什么水平?近日,一篇学术研究文章引起大众热议。

这篇文章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期刊登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白九江撰写的《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廊道效应、互惠交换、在地精神和简单聚落》(以下简称《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一文。

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虽然地处大溪文化区的边缘地带,但该地区先民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独特的图腾信仰,对人体解剖也有初步的认识。文章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日前,重庆日报记者找到这篇研究文章,并采访了该文作者。

对不同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

记者了解到,大溪文化的遗址广泛分布于三峡地区、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年代距今6500-5300年。它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年代最早的水稻田遗址与史前城址,有与北方庙底沟文化相媲美的彩陶,有神秘的屈肢葬,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之一。

《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认为,在大溪文化圈内,环江汉湖盆和洞庭湖盆是中心地区或文化主体分布区,由于这两个地区一系列古代城址、发达稻作农业等的重要发现,相关研究较为深入,而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价值则长期遭到忽略。

该文指出,湖南城头山遗址稻田等遗存的发现表明,两湖平原地区的大溪先民主要生产水稻。这一地区的水稻生产历史悠久,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规模化水稻栽培地之一。然而,这一生产传统却没有在三峡地区得到传播。以巫山大水田遗址为例,该遗址中发现了尚未成熟的粟(小米)和黍,表明这两种作物产自本地。一种文化内具有稻作和旱作两种生产形态,说明了大溪人对不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

据了解,三峡地区多个大溪文化遗址均出土了石质小雕塑,塑造的形象有熊、猴、龟、野猪、穿山甲、鸟等动物,塑造富有较强的艺术张力。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的照片中看到,一件黑色的穿山甲造型雕塑圆润,形态与大自然中的穿山甲十分相似。

白九江认为,上述石质动物雕塑在平原地区基本看不到,表明这些雕塑是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先民,受到大自然启发后进行创作的。这体现出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先民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白九江认为,“这些雕塑应该不是当时的普通玩具或装饰品,佩戴者可能想表现他们的图腾信仰或万物有灵观念,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记者看到,一件人形石质雕塑表现手法抽象、大胆——双眼和嘴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整体呈椭圆状,制作手法粗犷、质朴。

生育崇拜在墓葬中也有体现。例如,大溪遗址发现多座随葬鱼的墓葬。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邓晓等撰写的《巫山大溪遗址鱼类随葬品及其内涵探析》一文指出,鱼的繁衍方式令先民羡慕不已,在万物有灵的原始认识下,具有明显的“再生与丰产”寓意。

除了鱼,有的墓主盆骨下放置禽蛋。据了解,生育崇拜较其他地区更盛行,与三峡地区山高水险导致的生产生活风险高、生存艰难、婴幼儿死亡率高有关。

具备初步的解剖和数理知识

考古发现表明,三峡地区的大溪先民具有独特的认知能力。在大溪墓地,工作人员在Ⅱ区147号墓发现了一位被处死的先民,体腔内从不同方向被插入6只骨镞。

令体质人类学家惊奇的是,这些骨镞分别指向逝者的五脏六腑,证明当时的人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解剖知识。

《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指出,大溪先民可能还掌握了一定的数理知识——许多骨匕周缘刻画有线槽,其中部分被认为是与刻骨计数有关;有的墓葬内摆放有多枚小鹅卵石,可能和远古的数术有某种联系。

此外,大溪先民的空间处理能力臻于成熟。例如,著名的大溪文化空心陶响球,其表面分布着细密的戳点纹,将一个完整的球面分割为多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令人叹为观止。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责任编辑: 陈发源
更多热点新闻
·剪纸说节气·寒露:露水凝寒,菊有黄华
·华龙读书荟·国庆特刊 | 拾一本好书, ...
·助力文博发展 “重庆云上博物馆集群”建 ...
·精品油画抢先看 “刘静油画”无底价专场 ...
·华龙音乐·为你写歌 | 原创歌曲《爷爷 ...
·重庆青年合唱团携川江地域特色作品荣获第 ...
·喜报!重庆斩获文华大奖群星奖 十四届中 ...
更多收藏拍卖
QQ:2330236491
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