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天机于自得 会群妙于一心——张健书画作品之印象

融天机于自得 会群妙于一心——张健书画作品之印象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8-09

古人云:“书贵得法”。彼发韧于篆籀,得益于晋、唐。虞、褚、颜、柳多有涉猎,卧“二王”于纸中,坐“苏、黄”于笔下。遇古人碑版墨迹则抚摹穷究,心摹手追,得其书法俯仰,辄心领而神契之。继采诸美,融会贯通,由约至博,变动弗拘。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终自闢门径,独树一帜。

观彼作书,往往秉笔思坐,澄神凝思至妙境之时,标拔志气,驰聘性灵,机巧心悟,喷涌难遏,率与挥运之际,发通身之气于笔端,提、按、擒、纵,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左右索指,在推、拖、拉、拽,逥腕运掌之中,不凝不滞,流畅如云行水流,情得以畅宣,物得以具露,啓与至巅,先散怀抱,如入化外之区,进自由恣性之境,体雄而不可抑,势逸而不可止。笔力娇奇透脱,在劲道中生骨,在虚和中取韵;用墨清疏淡雅,点画丰腴,清圆妙丽如引绳贯珠,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令观者舒爽畅达、情驰神怡。

(作者吴应骑系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鉴赏家、收藏家,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土生导师、教育部学位评审专家)


张健以行草书见长,尤以斗方少字作品为最。其行草书既有汉魏宗法之功底,又不墨守成规;既有充满现代审美情趣的大胆创意,又无急功近利的浅薄浮华之气。同时,他把旷达率真的情性和健康的审美取向融入作品之中,奉献给人们的是现代审美享受。我们再看张健对书法乐感颇具匠心的追求,他取汉隶魏碑的深厚沉稳,取象恢宏为节奏韵律之基调,在篆体中取其遒劲雄穆的节律,又融入纵横穿插、豁达洒脱的情调,形成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雄强浓烈的乐感, 由此可见一斑。人们从中可领悟到书法家丰富的人生阅历,萌发向上的情感世界,四川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书法家杨圭言这样评价他。

重庆日报高级编辑,重庆报业集团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朱晴方表示,张健的书法似乎有些另类,但他是遵守法度的。其法度之“度”,就是书法必須遵循的规则,不能离了传统, 所以,张健十分注重 “承传”二字。他承的是中国书法几千年积淀的精髓;他传的是时代审美情趣、时代精神。同时,他又大胆创新,敢为人先,把中国画的泼墨技法运用于书法创中,探索出了泼墨书的路子。观他的泼墨书作,有时如黑云压顶,有时如惊涛拍岸,有时如阵雨灌地,给人的感觉是强烈,是夺目,是独特的美。譬如其书作《悟》、《春雨》 等梦幻般的墨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以震撼。著名书法家、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杨开金看了张健的作品后慨叹道:“张健是中国书法界一位极富创新意识的书法家!”

艺术档案----

张健,1941年12月生于重庆,现为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受聘为四川美术学院兼职书法教师、重庆渝西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他早年习画,潜心书法,功底坚实。其书宗法秦汉,并求时代流变,一笔一画、一墨一幅,无不精巧构思,水墨并用,以画入书,泼墨铺张、水墨交融、气韵生动、淋漓天成;用笔不拘陈式而恣意挥洒,结构大开大合,节奏夸张强烈,布局随势纵横,大胆留白,创造出很有现代审美情趣、独特而新颖的书法艺术。权威人士评价曰:“其书法是现代的、民族的,是独具个性的。”

1989年应邀赴日本举办“中日友好书画展”,1993年和2005年两度赴新加坡举办书画展;在全国各类展览及大赛中多次获奖,国内外多位政要、展馆、商家和收藏爱好者收藏其作品;全国知名的大型刊物《中国书画》、《中华英才》、《世界知识画报》(名家风采版)、《中华文化艺术名家名作世界传播录》、《今日重庆》以及《重庆日报》等专题报道其艺术成就。作品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大家风范》、2005年10月“中华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翰墨典藏”一书;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名家张健作品集》。

其他作品欣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融天机于自得 会群妙于一心——张健书画作品之印象

2019-08-09 14:42:16 来源: 0 条评论

古人云:“书贵得法”。彼发韧于篆籀,得益于晋、唐。虞、褚、颜、柳多有涉猎,卧“二王”于纸中,坐“苏、黄”于笔下。遇古人碑版墨迹则抚摹穷究,心摹手追,得其书法俯仰,辄心领而神契之。继采诸美,融会贯通,由约至博,变动弗拘。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终自闢门径,独树一帜。

观彼作书,往往秉笔思坐,澄神凝思至妙境之时,标拔志气,驰聘性灵,机巧心悟,喷涌难遏,率与挥运之际,发通身之气于笔端,提、按、擒、纵,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左右索指,在推、拖、拉、拽,逥腕运掌之中,不凝不滞,流畅如云行水流,情得以畅宣,物得以具露,啓与至巅,先散怀抱,如入化外之区,进自由恣性之境,体雄而不可抑,势逸而不可止。笔力娇奇透脱,在劲道中生骨,在虚和中取韵;用墨清疏淡雅,点画丰腴,清圆妙丽如引绳贯珠,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令观者舒爽畅达、情驰神怡。

(作者吴应骑系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鉴赏家、收藏家,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土生导师、教育部学位评审专家)


张健以行草书见长,尤以斗方少字作品为最。其行草书既有汉魏宗法之功底,又不墨守成规;既有充满现代审美情趣的大胆创意,又无急功近利的浅薄浮华之气。同时,他把旷达率真的情性和健康的审美取向融入作品之中,奉献给人们的是现代审美享受。我们再看张健对书法乐感颇具匠心的追求,他取汉隶魏碑的深厚沉稳,取象恢宏为节奏韵律之基调,在篆体中取其遒劲雄穆的节律,又融入纵横穿插、豁达洒脱的情调,形成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雄强浓烈的乐感, 由此可见一斑。人们从中可领悟到书法家丰富的人生阅历,萌发向上的情感世界,四川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书法家杨圭言这样评价他。

重庆日报高级编辑,重庆报业集团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朱晴方表示,张健的书法似乎有些另类,但他是遵守法度的。其法度之“度”,就是书法必須遵循的规则,不能离了传统, 所以,张健十分注重 “承传”二字。他承的是中国书法几千年积淀的精髓;他传的是时代审美情趣、时代精神。同时,他又大胆创新,敢为人先,把中国画的泼墨技法运用于书法创中,探索出了泼墨书的路子。观他的泼墨书作,有时如黑云压顶,有时如惊涛拍岸,有时如阵雨灌地,给人的感觉是强烈,是夺目,是独特的美。譬如其书作《悟》、《春雨》 等梦幻般的墨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以震撼。著名书法家、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杨开金看了张健的作品后慨叹道:“张健是中国书法界一位极富创新意识的书法家!”

艺术档案----

张健,1941年12月生于重庆,现为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受聘为四川美术学院兼职书法教师、重庆渝西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他早年习画,潜心书法,功底坚实。其书宗法秦汉,并求时代流变,一笔一画、一墨一幅,无不精巧构思,水墨并用,以画入书,泼墨铺张、水墨交融、气韵生动、淋漓天成;用笔不拘陈式而恣意挥洒,结构大开大合,节奏夸张强烈,布局随势纵横,大胆留白,创造出很有现代审美情趣、独特而新颖的书法艺术。权威人士评价曰:“其书法是现代的、民族的,是独具个性的。”

1989年应邀赴日本举办“中日友好书画展”,1993年和2005年两度赴新加坡举办书画展;在全国各类展览及大赛中多次获奖,国内外多位政要、展馆、商家和收藏爱好者收藏其作品;全国知名的大型刊物《中国书画》、《中华英才》、《世界知识画报》(名家风采版)、《中华文化艺术名家名作世界传播录》、《今日重庆》以及《重庆日报》等专题报道其艺术成就。作品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大家风范》、2005年10月“中华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翰墨典藏”一书;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名家张健作品集》。

其他作品欣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