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造纪录片 《城门几丈高》 下月登陆央视

重庆造纪录片 《城门几丈高》 下月登陆央视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19-08-21

朝天门、城门开、潮水来、舵把子、龙门阵

上新街新码头34号是南滨路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地址,但如果大家循此而去,可以在树丛掩映下发现一栋一看就有些“年纪”的老房子:立德乐洋行。十年前,这里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前,它完成了诞生122年来的首次大修;如今,它又将凭借自己足够特别的“身世”现身一部“重庆造”纪录片,讲述自己“参与”其中的那段重庆开埠史——由央视纪录频道、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出品,国内资深纪录片导演、制作人徐蓓执导的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将从下月2日起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开篇就是“立德乐洋行”!

片名取自脍炙人口的童谣

纪录片《城门几丈高》是徐蓓和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的第二次大型合作。2015年,徐蓓任总导演的纪录片《大后方》播出后反响热烈,其总策划就是周勇。也正是在《大后方》播出后的一次校园分享后,周勇向徐蓓提出了可以关注重庆开埠史的建议,这便是本次《城门几丈高》创作的最初由来。次年,由《大后方》原班人马组成的拍摄团队开始了《城门几丈高》的拍摄。

可能不少读者第一次听到《城门几丈高》这个片名时,第一反应都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大家想得没错,早在两年前徐蓓做客精典书店分享该片拍摄及幕后故事时就证实过自己取名的灵感的确就源自这里。

分别讲了重庆的老龙门阵

去年,在重庆纪录片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徐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提到过,《城门几丈高》聚焦的是从重庆开埠到抗战的这段历史。更具体来说,她和团队把这一时期的断代史分成了五集来呈现。

其中,第一集《朝天门》,叙述清朝末期重庆的开埠历程:第二集《城门开》,介绍首批来到重庆的英国人对这座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第三集《潮水来》,讲述第一代民族资本家留学归来如何加快这座城市建设:第四集《舵把子》,展现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在北碚进行乡村建设实践对重庆近代化的推进:最后一集《龙门阵》,呈现了抗战时期各路人士汇聚重庆的景象。

众所周知,目前的北碚老城依然保留着当年卢作孚进行乡村建设时的街道规划、布局,所以像片中第四集《舵把子》就全程在北碚拍摄,北碚公园的卢作孚园、红楼、卢作孚纪念馆等4个场地全都入镜进行了航拍和拍摄。

此前,导演吴镝受访解读这一集时曾这样表示,“我们想通过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来讲述重庆、解码重庆这座城市的DNA,到底怎么从一个中古时代的城市、近代的城市变成一个现代的城市。”在吴镝看来,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就是卢作孚在北碚所做的乡村建设实践。“他实际上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现代化是什么?中国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或者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吴镝说,可以说他的实践把北碚从一个完全蛮荒时代带进了文明时代。“希望通过我们一点的努力,能够让我们今天的人一起来了解一点历史。因为我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未来同这个关系太紧密了。”

英国人和他重庆冒险的故事

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老房子“立德乐洋行”。它对《城门几丈高》的意义,徐蓓在精典书店分享创作心得时是这样说的:“在这部纪录片里,英国作为当时的西方之首,几乎占据了头两集的每一帧。”据徐蓓介绍,这也是第一次用影像的方式来展现立德乐当年初到重庆时的景象。

这背后必须从立德乐洋行的创始人、重庆开埠后第一个抵达重庆的英国人立德乐说起。立德乐全名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他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冒险家。早在1859年,立德乐就到了上海,并成了富商。1883年,立德乐逆长江而上,经过40天艰苦航行抵达重庆。他根据途中经历所著的《经过扬子江三峡游记》在西方引起轰动。1890年,“立德乐洋行”在陕西街开业,这就是重庆历史上第一家洋行。五年后,他又以“永租”的方式占下了如今龙门浩一带的地盘,修起了遗留至今的“立德乐洋行”建筑群。

和《城门几丈高》关系密切的还包括,公开史料显示立德乐也是第一个驾驶轮船通过三峡的人。1898年,身兼船长和工程师的他,驾驶10吨小轮船“利川”号从宜昌出发,穿越三峡,经过20多天的航行,抵达朝天门码头,成为经长江三峡逆水到达重庆的第一艘机动船。而像“利川”号这样的蒸汽动力船,当年都是应该在格拉斯哥克莱德河畔设计建造完成装配的。为此,徐蓓还带领摄制组远赴格拉斯哥探访了这个百年造船之都。

沿着史料来梳理,《城门几丈高》讲述的开埠史其实也是近代重庆逐步城市化的过程。为了寻找、确认标志“重庆开埠”的《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等条约、历史文件,《城门几丈高》摄制团队的足迹还遍布英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地。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造纪录片 《城门几丈高》 下月登陆央视

2019-08-21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朝天门、城门开、潮水来、舵把子、龙门阵

上新街新码头34号是南滨路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地址,但如果大家循此而去,可以在树丛掩映下发现一栋一看就有些“年纪”的老房子:立德乐洋行。十年前,这里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前,它完成了诞生122年来的首次大修;如今,它又将凭借自己足够特别的“身世”现身一部“重庆造”纪录片,讲述自己“参与”其中的那段重庆开埠史——由央视纪录频道、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出品,国内资深纪录片导演、制作人徐蓓执导的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将从下月2日起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开篇就是“立德乐洋行”!

片名取自脍炙人口的童谣

纪录片《城门几丈高》是徐蓓和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的第二次大型合作。2015年,徐蓓任总导演的纪录片《大后方》播出后反响热烈,其总策划就是周勇。也正是在《大后方》播出后的一次校园分享后,周勇向徐蓓提出了可以关注重庆开埠史的建议,这便是本次《城门几丈高》创作的最初由来。次年,由《大后方》原班人马组成的拍摄团队开始了《城门几丈高》的拍摄。

可能不少读者第一次听到《城门几丈高》这个片名时,第一反应都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大家想得没错,早在两年前徐蓓做客精典书店分享该片拍摄及幕后故事时就证实过自己取名的灵感的确就源自这里。

分别讲了重庆的老龙门阵

去年,在重庆纪录片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徐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提到过,《城门几丈高》聚焦的是从重庆开埠到抗战的这段历史。更具体来说,她和团队把这一时期的断代史分成了五集来呈现。

其中,第一集《朝天门》,叙述清朝末期重庆的开埠历程:第二集《城门开》,介绍首批来到重庆的英国人对这座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第三集《潮水来》,讲述第一代民族资本家留学归来如何加快这座城市建设:第四集《舵把子》,展现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在北碚进行乡村建设实践对重庆近代化的推进:最后一集《龙门阵》,呈现了抗战时期各路人士汇聚重庆的景象。

众所周知,目前的北碚老城依然保留着当年卢作孚进行乡村建设时的街道规划、布局,所以像片中第四集《舵把子》就全程在北碚拍摄,北碚公园的卢作孚园、红楼、卢作孚纪念馆等4个场地全都入镜进行了航拍和拍摄。

此前,导演吴镝受访解读这一集时曾这样表示,“我们想通过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来讲述重庆、解码重庆这座城市的DNA,到底怎么从一个中古时代的城市、近代的城市变成一个现代的城市。”在吴镝看来,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就是卢作孚在北碚所做的乡村建设实践。“他实际上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现代化是什么?中国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或者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吴镝说,可以说他的实践把北碚从一个完全蛮荒时代带进了文明时代。“希望通过我们一点的努力,能够让我们今天的人一起来了解一点历史。因为我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未来同这个关系太紧密了。”

英国人和他重庆冒险的故事

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老房子“立德乐洋行”。它对《城门几丈高》的意义,徐蓓在精典书店分享创作心得时是这样说的:“在这部纪录片里,英国作为当时的西方之首,几乎占据了头两集的每一帧。”据徐蓓介绍,这也是第一次用影像的方式来展现立德乐当年初到重庆时的景象。

这背后必须从立德乐洋行的创始人、重庆开埠后第一个抵达重庆的英国人立德乐说起。立德乐全名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他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冒险家。早在1859年,立德乐就到了上海,并成了富商。1883年,立德乐逆长江而上,经过40天艰苦航行抵达重庆。他根据途中经历所著的《经过扬子江三峡游记》在西方引起轰动。1890年,“立德乐洋行”在陕西街开业,这就是重庆历史上第一家洋行。五年后,他又以“永租”的方式占下了如今龙门浩一带的地盘,修起了遗留至今的“立德乐洋行”建筑群。

和《城门几丈高》关系密切的还包括,公开史料显示立德乐也是第一个驾驶轮船通过三峡的人。1898年,身兼船长和工程师的他,驾驶10吨小轮船“利川”号从宜昌出发,穿越三峡,经过20多天的航行,抵达朝天门码头,成为经长江三峡逆水到达重庆的第一艘机动船。而像“利川”号这样的蒸汽动力船,当年都是应该在格拉斯哥克莱德河畔设计建造完成装配的。为此,徐蓓还带领摄制组远赴格拉斯哥探访了这个百年造船之都。

沿着史料来梳理,《城门几丈高》讲述的开埠史其实也是近代重庆逐步城市化的过程。为了寻找、确认标志“重庆开埠”的《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等条约、历史文件,《城门几丈高》摄制团队的足迹还遍布英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地。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