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父亲》中的圆珠笔为何而加

你知道吗?《父亲》中的圆珠笔为何而加

来源:重庆晨报2019-08-27

罗中立的油画代表作《父亲》,不论是在课本、画册还是美术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关于《父亲》的各种说法,大家听到的肯定也不少。但你可能不知道,有关《父亲》的很多传言也许都不准确!前不久,新书《父亲 罗中立传记》正式出版,这是第一本全方位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传记类图书,作者匡渝光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语言,给读者们讲述了一个懵懂少年如何成长为艺术大师的经历。

当然,《父亲》这件作品无疑是书中的重点,也最吸引读者的关注。近日,匡渝光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撰写这本传记背后的许多故事。

初衷 看到《父亲》时的震撼难以言表

谈到写作《父亲 罗中立传记》的初衷,匡渝光说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大学时期。“我和罗中立老师一样,都是1977级的大学生。”不过匡渝光不是罗中立在川美的同学,他是四川外语学院(现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他在采访中一直尊称罗中立为罗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看到《父亲》,那种感受真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真的,印象太深了!”

1991年,匡渝光结识了罗中立,两人之后成为挚友。10年前看到《父亲》时带给他的震撼渐渐让他有了一个想法:要写一本与《父亲》有关的书。2000年,匡渝光因为工作原因调到四川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工作,和罗中立成为了同事,两人也有了更多的交流。“如果说第一次看到《父亲》时自己的震动是想写这本书最原始的初衷,而在和罗老师不断地接触和了解过程中,让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写这一本书。”匡渝光对记者说道。

也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匡渝光开始为写作收集资料,这花了他25年的时间,直到约3年前才动笔正式写。“我在收集和罗老师、《父亲》相关资料的时候,也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这样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居然有很多关键资料是模糊的,甚至是错的。”匡渝光说,这使得他愈加认定有必要写出这本书,“它也应该成为一本有助于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资料性作品。”

挚友加同事的关系,让匡渝光和罗中立有更多时间的接触。高考时虽与艺术擦肩而过,但为了写好这本书,匡渝光后来也常常拿起画笔,去感受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那种状态。工作中,匡渝光多次和罗中立一起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留学的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看罗中立那时在学校的艺术工作室、他租住的小房子,也多次和罗中立一起走进大巴山里,走进《父亲》原型住过的邓家大院。稍有空闲,他们更会随意地交谈,这无疑为匡渝光写作本书提供、积累了大量素材。

揭秘 耳朵上的圆珠笔并非刻意加上

《父亲 罗中立传记》全书共56万字,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罗中立的人生成长和艺术成长历程,另一条则是关于《父亲》以及罗中立现在的创作。另外,除了书中精美的配图,读者还可以通过封底的二维码欣赏到罗中立数百幅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更是首次和观众见面。

可能很多读者都会认为,《父亲》这幅画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关于《父亲》的典故也听到了很多,还有必要花费大量笔墨来讲述这件作品吗?“其实大家之前听到的很多说法,可能都是误传。”在接受采访时,匡渝光这样对记者说,他还专门提到了《父亲》画中曾颇受人们关注的那支圆珠笔的故事。

油画《父亲》中,老人的左耳上夹有一支圆珠笔,从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罗中立最初完成的画中并没有这支圆珠笔,后来是听了著名版画家、时任四川省美协领导李少言的建议,为了不让人们把画面上的这个老人联想成解放前的农民,为了能够顺利去参加全国展览才加上了一支圆珠笔。“这件事情是有的,但罗老师其实并不是为了作品能够参赛才加的这支圆珠笔。事实上,罗老师创作这幅画的初衷,想要表现的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农民,李少言老师的建议正好契合了他的创作初衷,所以罗老师爽快地接受了建议。”如果要问何以证明罗老师创作时本来想的就是画一个身处新时代的农民,匡渝光拿出了当年罗老师在创作《父亲》时的手稿第三稿为证。“叫做《生产队长》的第三稿,画面也是一个农民形象,但重要的是,它背景的田地里写有一句标语‘农业学大寨’,这正是那一个时代的口号,而这也充分说明,罗老师本来要画的就是新时代的农民。”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孔令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你知道吗?《父亲》中的圆珠笔为何而加

2019-08-2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罗中立的油画代表作《父亲》,不论是在课本、画册还是美术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关于《父亲》的各种说法,大家听到的肯定也不少。但你可能不知道,有关《父亲》的很多传言也许都不准确!前不久,新书《父亲 罗中立传记》正式出版,这是第一本全方位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传记类图书,作者匡渝光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语言,给读者们讲述了一个懵懂少年如何成长为艺术大师的经历。

当然,《父亲》这件作品无疑是书中的重点,也最吸引读者的关注。近日,匡渝光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撰写这本传记背后的许多故事。

初衷 看到《父亲》时的震撼难以言表

谈到写作《父亲 罗中立传记》的初衷,匡渝光说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大学时期。“我和罗中立老师一样,都是1977级的大学生。”不过匡渝光不是罗中立在川美的同学,他是四川外语学院(现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他在采访中一直尊称罗中立为罗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看到《父亲》,那种感受真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真的,印象太深了!”

1991年,匡渝光结识了罗中立,两人之后成为挚友。10年前看到《父亲》时带给他的震撼渐渐让他有了一个想法:要写一本与《父亲》有关的书。2000年,匡渝光因为工作原因调到四川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工作,和罗中立成为了同事,两人也有了更多的交流。“如果说第一次看到《父亲》时自己的震动是想写这本书最原始的初衷,而在和罗老师不断地接触和了解过程中,让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写这一本书。”匡渝光对记者说道。

也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匡渝光开始为写作收集资料,这花了他25年的时间,直到约3年前才动笔正式写。“我在收集和罗老师、《父亲》相关资料的时候,也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这样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居然有很多关键资料是模糊的,甚至是错的。”匡渝光说,这使得他愈加认定有必要写出这本书,“它也应该成为一本有助于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资料性作品。”

挚友加同事的关系,让匡渝光和罗中立有更多时间的接触。高考时虽与艺术擦肩而过,但为了写好这本书,匡渝光后来也常常拿起画笔,去感受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那种状态。工作中,匡渝光多次和罗中立一起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留学的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看罗中立那时在学校的艺术工作室、他租住的小房子,也多次和罗中立一起走进大巴山里,走进《父亲》原型住过的邓家大院。稍有空闲,他们更会随意地交谈,这无疑为匡渝光写作本书提供、积累了大量素材。

揭秘 耳朵上的圆珠笔并非刻意加上

《父亲 罗中立传记》全书共56万字,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罗中立的人生成长和艺术成长历程,另一条则是关于《父亲》以及罗中立现在的创作。另外,除了书中精美的配图,读者还可以通过封底的二维码欣赏到罗中立数百幅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更是首次和观众见面。

可能很多读者都会认为,《父亲》这幅画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关于《父亲》的典故也听到了很多,还有必要花费大量笔墨来讲述这件作品吗?“其实大家之前听到的很多说法,可能都是误传。”在接受采访时,匡渝光这样对记者说,他还专门提到了《父亲》画中曾颇受人们关注的那支圆珠笔的故事。

油画《父亲》中,老人的左耳上夹有一支圆珠笔,从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罗中立最初完成的画中并没有这支圆珠笔,后来是听了著名版画家、时任四川省美协领导李少言的建议,为了不让人们把画面上的这个老人联想成解放前的农民,为了能够顺利去参加全国展览才加上了一支圆珠笔。“这件事情是有的,但罗老师其实并不是为了作品能够参赛才加的这支圆珠笔。事实上,罗老师创作这幅画的初衷,想要表现的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农民,李少言老师的建议正好契合了他的创作初衷,所以罗老师爽快地接受了建议。”如果要问何以证明罗老师创作时本来想的就是画一个身处新时代的农民,匡渝光拿出了当年罗老师在创作《父亲》时的手稿第三稿为证。“叫做《生产队长》的第三稿,画面也是一个农民形象,但重要的是,它背景的田地里写有一句标语‘农业学大寨’,这正是那一个时代的口号,而这也充分说明,罗老师本来要画的就是新时代的农民。”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孔令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