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地标大揭秘·第三期|
重庆城门“闭”与“开”,巴渝史诗滚滚来
——从纪录片《城门几丈高》说开去
9月2日-6日,以重庆开埠史为题材的五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闪亮登陆央视9套纪录频道黄金档,引无数观众竞倾倒。

重庆人文地标大揭秘·第三期|
重庆城门“闭”与“开”,巴渝史诗滚滚来
——从纪录片《城门几丈高》说开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9-09

上周,“8D立体魔幻城市”——重庆,在央视又“火”了一把。

9月2日-6日,以重庆开埠史为题材的五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闪亮登陆央视9套纪录频道黄金档,引无数观众竞倾倒。

从文化角度来说,这部纪录片的主角——重庆城门,正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重庆,身居群山大江间、地控千里山峡外,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的锁钥之地。

正因为地理位置重要,重庆城门的“闭”与“开”,也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今天,就让各位看官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一起插上岁月的翅膀,通过对《城门几丈高》主创团队的独家采访,凭借在浩瀚故纸中还原的历史线索,穿越重庆建城后二千余年的浩渺时光,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在重庆城门的一“闭”一“开”之间,去体味一城与一国命运跌宕的巧合与必然——

上篇·城门一“闭”锁千山

扼川江锁钥,镇巴峡关山。自诞生之日起,重庆的城门好像就是为“闭”而生。而这一“闭”,就是很多很多年……

坚城的崛起

著名纪录片导演徐蓓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曾拍摄过《大后方》《西南联大》等知名作品。

一次,徐蓓驾车从南岸前往渝北。

车过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两江环绕的渝中半岛映入徐蓓视线。

那一刻,她心头猛地一震。

彼时,在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倡议下,她正在筹备一部讲述重庆开埠历史的纪录片。

这一天,当江山环抱的渝中半岛赫然映入眼帘,徐蓓心里赫然开朗。

一句儿时经常和小伙伴吟诵的儿歌,突然在心头炸响:“城门城门几丈高,城门三十六丈高。骑匹马来么坐的轿轿,走进城来么到处绕绕……”

想到这,徐蓓当即决定,将这部正在筹备的纪录片命名为《城门几丈高》。

因为那个惊鸿一瞥的瞬间,让徐蓓深刻地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城门,就是重庆历史的缩影!

作为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资深导演,徐蓓的直觉堪称“神准”。

只要有城,就会有城门。因此,城门的历史也就是浓缩的“城事”。

从徐蓓的“惊鸿一瞥”上溯七百多年,重庆城门就见证了历史。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蒙古铁骑攻占了成都,兵锋直逼川东重镇重庆。

面对“上帝之鞭”,江西籍进士彭大雅临危受命,担任重庆知府。

蒙古军至城下,大将塔海领兵攻城。彭大雅虽为一介书生,却勇猛果敢,指挥宋军击退了塔海。

敌军如潮退去,彭大雅自感重庆城墙低沟浅,且多有战损,恐不能抵挡蒙军下一轮猛攻,于是发动军民抢筑土城,在势如累卵的渝中半岛上,硬是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土城。

此后,这座坚城不仅抵挡住了蒙古铁骑的多次猛攻,而且成为四川山城要塞防御体系的中枢,延续宋朝国祚达数十年之久。

这座英雄城池的五座城门,也在史册上留下了名字。

他们分别是“洪崖”、“千厮”、“太平”、“薰风”和“镇西”。

从战国末年重庆建城直至清末,重庆古城一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扩建。

彭大雅筑重庆城名列第三。

在彭大雅履新重庆前1500多年,秦将张仪、司马错率军攻灭巴蜀,在巴国故都所在的渝中半岛筑土城。这是重庆第一次筑城。

五百多年后的三国,蜀汉重臣李严镇江州(今重庆)。因觉得江州城小,战略回旋空间不足,李严于是扩建出一座依山而建的城池,城墙周长8公里。这是重庆第二次筑城。

而晚于彭大雅百余年,明将戴鼎来到了重庆。

走马上任之际,戴将军可能并没想到,自己即将“跨界”完成一件对重庆文化影响颇深的建筑学杰作。

帝国的余辉

如果你看过《城门几丈高》,一定会对片头曲记忆深刻——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

“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

“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

……

这首原创音乐由本土音乐人张蜀之谱曲,歌词取材自重庆民谣《重庆城门歌》。

民谣里唱的,是重庆古城著名的“九开八闭”城门。

而“九开八闭”,正是戴鼎大人的杰作。

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履新。

期间,戴鼎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修筑工程——他不仅加固了前人所筑之城,又依托渝中半岛的山形水势扩建了临江门等城门,使重庆成为一座拥有九座开门和八座闭门的不规则环形石砌要塞。

通过篆刻于东水门城墙上的《东水门及古城墙》一文,后人尤能一窥戴将军所建石城的盛况——其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有七丈,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征九宫八卦”。

至此,古重庆城“九开八闭”的城门体系正式形成。

此后数百年间,这座城池虎踞两江交汇之地,龙盘群山环抱之中,拱卫着重庆以及其身后广阔的大西南,被称作“古渝雄关”。

其间,虽经历明末清初兵乱,重庆城依旧岿然不动。

然而,连天战火都未曾撼动的重庆城门,却和古老中华的国门一起,被人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开启。

戴鼎筑重庆城后五百余年,明清二朝始终以“天朝上国”故步自封,竟然下出了“闭关锁国”的臭棋。

当文艺复兴的光芒照亮欧洲中世纪的长夜,当蒸汽机的轰鸣响彻西方的天空,曾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却依旧沉浸在旧日荣光中不可自拔,一点点落后于世界。

日月升降五百年,“九开八闭”屹立于两江潮头,迎风雨雷电,浴艳阳春风。

每逢残阳西沉的黄昏,赤红如血的阳光拂过固若金汤的长墙,那一抹灿烂夺目却又终将消失的光华,仿佛变成了一种必然应验的隐喻。

在这一抹古老帝国的余辉中,一场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正在迅速向重庆和他的祖国逼近。

下篇·开“门”求索破万难

不管是否情愿,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重庆城门被一点点打开,都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而能否把握这种“必然”,也就成为古老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一大关键。

被迫之“破”:抗争与成长

2019年,是周勇研究历史的第四十个年头。

1979年,周勇进入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的第一个课题就是“重庆开埠”。

整整四十年后,当年如痴如醉沉浸在故纸堆中的青葱少年,如今已经成为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会长。

在华龙网作客时,周勇提及重庆开埠,依旧唏嘘。

“重庆开埠,是列强对西南内陆经济侵略的开端,同时也是重庆近代化的起点。”他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的三百余年间,西方殖民主义进入高潮,欧美列强的舰队横行全球,争夺殖民地。面对殖民主义的狂潮,不管是曾经横扫亚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还是称雄南亚次大陆的印度莫卧尔王朝,又或是雄踞南非的祖鲁王国……一个又一个古老封闭的文明竞相沦陷。

东方的“老大帝国”清朝,自然也没能幸免。

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在轰开清帝国锁闭的国门、又攫取东部沿海的利权之后,开始觊觎长江上游辽阔的中国西南内陆。

锁钥川江的重庆,自然成为列强染指西南的关键节点。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其中规定重庆开放为商埠。

数年后,清帝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取得在重庆开埠的特权。

重庆城锁闭数个世纪的城门,至此被西方列强打开。来自国门外的产品、技术和资本开始逆长江而上,潮水般涌入重庆,又朝西南各地扩散而去。

面对列强的经济侵略,重庆城并没有屈服。

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相继出现了火柴厂、玻璃厂、银行、棉纺厂、煤矿、航运公司等一大批现代企业,遍布轻重工、金融、服务各行业。

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这些本应以“逐利”为第一要务的新生代渝商,坚守“实业救国”的信条,在实力悬殊的对垒中始终坚持“商战”,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为国争利权”。

和现代企业一起成长的,还有重庆城本身——开埠之后五十余年里,重庆人口增长了十倍,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川70%。

为开拓发展空间,重庆主动卸掉了束缚发展的“枷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城市改造中,“九开八闭”被相继拆除,仅存通远、东水二门。

然而重庆城“开门”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进取之“立”:开“门”迎全球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何智亚梦回儿时的家。

那是位于渝中区望龙门的一座砖石大院。青石板小巷从家门口一路通往江边。布满鹅卵石的江岸上,曲折的沿江梯坎下,滚滚长江一路东逝水。

多少年斗转星移,一座座高楼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设施简陋的老码头被繁忙的现代化船坞和堆场取代,破旧的木船也飘进了记忆,江海直通的巨轮取而代之……

何智亚和无数“老重庆”记忆中的家,渐渐变成了今天模样。

作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何智亚明白,这些令人震惊的巨变,都源自一场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

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到来前夕,作为《城门几丈高》学术顾问,何智亚作客华龙网接受独家专访。

在重庆城的历史长河中畅游多年,何智亚这样看待重庆“开门”的过程:“以前,重庆是被迫、被动、局部的开放;如今,我们是主动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1978年,年轻的新中国开始了“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

其后四十余年间,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也渐次加力。

作为长江上游的枢纽和西部重镇,重庆成为西部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当新时代全面到来,重庆也迎来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座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城市,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这两个“点”的特殊区位优势,正在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这两个“地”的建设。

其中的“内陆开放”,正是新时代重庆“开门纳福”的主动作为。

在这样的战略导向下,重庆通过实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正努力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仅以2018年为例——

截至2018年底,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已经形成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三种方式,“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657班,中欧班列(重庆)开行超过1000班。

重庆内陆开放前沿——两江新区,已经获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219亿美元,自贸试验区形成11项全国首创制度成果。

重庆江津综保区封关运行,涪陵综保区、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

……

在这些文字和数据背后,昔日的“古渝雄关”正在和自己的“母亲”一起,积极主动地敞开怀抱,自信而真诚地拥抱世界,并在这样的自信中,迈向民族复兴的梦想。

春风中、暖阳下,重庆城的“门”,再也不会关上了。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陆睿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人文地标大揭秘·第三期|
重庆城门“闭”与“开”,巴渝史诗滚滚来
——从纪录片《城门几丈高》说开去

2019-09-09 19:45:00 来源:

上周,“8D立体魔幻城市”——重庆,在央视又“火”了一把。

9月2日-6日,以重庆开埠史为题材的五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闪亮登陆央视9套纪录频道黄金档,引无数观众竞倾倒。

从文化角度来说,这部纪录片的主角——重庆城门,正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重庆,身居群山大江间、地控千里山峡外,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的锁钥之地。

正因为地理位置重要,重庆城门的“闭”与“开”,也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今天,就让各位看官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一起插上岁月的翅膀,通过对《城门几丈高》主创团队的独家采访,凭借在浩瀚故纸中还原的历史线索,穿越重庆建城后二千余年的浩渺时光,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在重庆城门的一“闭”一“开”之间,去体味一城与一国命运跌宕的巧合与必然——

上篇·城门一“闭”锁千山

扼川江锁钥,镇巴峡关山。自诞生之日起,重庆的城门好像就是为“闭”而生。而这一“闭”,就是很多很多年……

坚城的崛起

著名纪录片导演徐蓓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曾拍摄过《大后方》《西南联大》等知名作品。

一次,徐蓓驾车从南岸前往渝北。

车过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两江环绕的渝中半岛映入徐蓓视线。

那一刻,她心头猛地一震。

彼时,在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倡议下,她正在筹备一部讲述重庆开埠历史的纪录片。

这一天,当江山环抱的渝中半岛赫然映入眼帘,徐蓓心里赫然开朗。

一句儿时经常和小伙伴吟诵的儿歌,突然在心头炸响:“城门城门几丈高,城门三十六丈高。骑匹马来么坐的轿轿,走进城来么到处绕绕……”

想到这,徐蓓当即决定,将这部正在筹备的纪录片命名为《城门几丈高》。

因为那个惊鸿一瞥的瞬间,让徐蓓深刻地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城门,就是重庆历史的缩影!

作为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资深导演,徐蓓的直觉堪称“神准”。

只要有城,就会有城门。因此,城门的历史也就是浓缩的“城事”。

从徐蓓的“惊鸿一瞥”上溯七百多年,重庆城门就见证了历史。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蒙古铁骑攻占了成都,兵锋直逼川东重镇重庆。

面对“上帝之鞭”,江西籍进士彭大雅临危受命,担任重庆知府。

蒙古军至城下,大将塔海领兵攻城。彭大雅虽为一介书生,却勇猛果敢,指挥宋军击退了塔海。

敌军如潮退去,彭大雅自感重庆城墙低沟浅,且多有战损,恐不能抵挡蒙军下一轮猛攻,于是发动军民抢筑土城,在势如累卵的渝中半岛上,硬是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土城。

此后,这座坚城不仅抵挡住了蒙古铁骑的多次猛攻,而且成为四川山城要塞防御体系的中枢,延续宋朝国祚达数十年之久。

这座英雄城池的五座城门,也在史册上留下了名字。

他们分别是“洪崖”、“千厮”、“太平”、“薰风”和“镇西”。

从战国末年重庆建城直至清末,重庆古城一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扩建。

彭大雅筑重庆城名列第三。

在彭大雅履新重庆前1500多年,秦将张仪、司马错率军攻灭巴蜀,在巴国故都所在的渝中半岛筑土城。这是重庆第一次筑城。

五百多年后的三国,蜀汉重臣李严镇江州(今重庆)。因觉得江州城小,战略回旋空间不足,李严于是扩建出一座依山而建的城池,城墙周长8公里。这是重庆第二次筑城。

而晚于彭大雅百余年,明将戴鼎来到了重庆。

走马上任之际,戴将军可能并没想到,自己即将“跨界”完成一件对重庆文化影响颇深的建筑学杰作。

帝国的余辉

如果你看过《城门几丈高》,一定会对片头曲记忆深刻——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

“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

“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

……

这首原创音乐由本土音乐人张蜀之谱曲,歌词取材自重庆民谣《重庆城门歌》。

民谣里唱的,是重庆古城著名的“九开八闭”城门。

而“九开八闭”,正是戴鼎大人的杰作。

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履新。

期间,戴鼎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修筑工程——他不仅加固了前人所筑之城,又依托渝中半岛的山形水势扩建了临江门等城门,使重庆成为一座拥有九座开门和八座闭门的不规则环形石砌要塞。

通过篆刻于东水门城墙上的《东水门及古城墙》一文,后人尤能一窥戴将军所建石城的盛况——其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有七丈,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征九宫八卦”。

至此,古重庆城“九开八闭”的城门体系正式形成。

此后数百年间,这座城池虎踞两江交汇之地,龙盘群山环抱之中,拱卫着重庆以及其身后广阔的大西南,被称作“古渝雄关”。

其间,虽经历明末清初兵乱,重庆城依旧岿然不动。

然而,连天战火都未曾撼动的重庆城门,却和古老中华的国门一起,被人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开启。

戴鼎筑重庆城后五百余年,明清二朝始终以“天朝上国”故步自封,竟然下出了“闭关锁国”的臭棋。

当文艺复兴的光芒照亮欧洲中世纪的长夜,当蒸汽机的轰鸣响彻西方的天空,曾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却依旧沉浸在旧日荣光中不可自拔,一点点落后于世界。

日月升降五百年,“九开八闭”屹立于两江潮头,迎风雨雷电,浴艳阳春风。

每逢残阳西沉的黄昏,赤红如血的阳光拂过固若金汤的长墙,那一抹灿烂夺目却又终将消失的光华,仿佛变成了一种必然应验的隐喻。

在这一抹古老帝国的余辉中,一场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正在迅速向重庆和他的祖国逼近。

下篇·开“门”求索破万难

不管是否情愿,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重庆城门被一点点打开,都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而能否把握这种“必然”,也就成为古老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一大关键。

被迫之“破”:抗争与成长

2019年,是周勇研究历史的第四十个年头。

1979年,周勇进入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的第一个课题就是“重庆开埠”。

整整四十年后,当年如痴如醉沉浸在故纸堆中的青葱少年,如今已经成为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会长。

在华龙网作客时,周勇提及重庆开埠,依旧唏嘘。

“重庆开埠,是列强对西南内陆经济侵略的开端,同时也是重庆近代化的起点。”他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的三百余年间,西方殖民主义进入高潮,欧美列强的舰队横行全球,争夺殖民地。面对殖民主义的狂潮,不管是曾经横扫亚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还是称雄南亚次大陆的印度莫卧尔王朝,又或是雄踞南非的祖鲁王国……一个又一个古老封闭的文明竞相沦陷。

东方的“老大帝国”清朝,自然也没能幸免。

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在轰开清帝国锁闭的国门、又攫取东部沿海的利权之后,开始觊觎长江上游辽阔的中国西南内陆。

锁钥川江的重庆,自然成为列强染指西南的关键节点。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其中规定重庆开放为商埠。

数年后,清帝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取得在重庆开埠的特权。

重庆城锁闭数个世纪的城门,至此被西方列强打开。来自国门外的产品、技术和资本开始逆长江而上,潮水般涌入重庆,又朝西南各地扩散而去。

面对列强的经济侵略,重庆城并没有屈服。

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相继出现了火柴厂、玻璃厂、银行、棉纺厂、煤矿、航运公司等一大批现代企业,遍布轻重工、金融、服务各行业。

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这些本应以“逐利”为第一要务的新生代渝商,坚守“实业救国”的信条,在实力悬殊的对垒中始终坚持“商战”,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为国争利权”。

和现代企业一起成长的,还有重庆城本身——开埠之后五十余年里,重庆人口增长了十倍,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川70%。

为开拓发展空间,重庆主动卸掉了束缚发展的“枷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城市改造中,“九开八闭”被相继拆除,仅存通远、东水二门。

然而重庆城“开门”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进取之“立”:开“门”迎全球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何智亚梦回儿时的家。

那是位于渝中区望龙门的一座砖石大院。青石板小巷从家门口一路通往江边。布满鹅卵石的江岸上,曲折的沿江梯坎下,滚滚长江一路东逝水。

多少年斗转星移,一座座高楼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设施简陋的老码头被繁忙的现代化船坞和堆场取代,破旧的木船也飘进了记忆,江海直通的巨轮取而代之……

何智亚和无数“老重庆”记忆中的家,渐渐变成了今天模样。

作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何智亚明白,这些令人震惊的巨变,都源自一场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

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到来前夕,作为《城门几丈高》学术顾问,何智亚作客华龙网接受独家专访。

在重庆城的历史长河中畅游多年,何智亚这样看待重庆“开门”的过程:“以前,重庆是被迫、被动、局部的开放;如今,我们是主动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1978年,年轻的新中国开始了“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

其后四十余年间,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也渐次加力。

作为长江上游的枢纽和西部重镇,重庆成为西部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当新时代全面到来,重庆也迎来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座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城市,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这两个“点”的特殊区位优势,正在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这两个“地”的建设。

其中的“内陆开放”,正是新时代重庆“开门纳福”的主动作为。

在这样的战略导向下,重庆通过实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正努力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仅以2018年为例——

截至2018年底,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已经形成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三种方式,“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657班,中欧班列(重庆)开行超过1000班。

重庆内陆开放前沿——两江新区,已经获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219亿美元,自贸试验区形成11项全国首创制度成果。

重庆江津综保区封关运行,涪陵综保区、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

……

在这些文字和数据背后,昔日的“古渝雄关”正在和自己的“母亲”一起,积极主动地敞开怀抱,自信而真诚地拥抱世界,并在这样的自信中,迈向民族复兴的梦想。

春风中、暖阳下,重庆城的“门”,再也不会关上了。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陆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