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昨日举行

“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昨日举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9-2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6日18时讯(见习记者 杜典韵 摄影报道)9月25日下午,“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举行。作为全国美展雕塑展的重要活动,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专家们总结了新时代中国雕塑艺术取得的成就,并为推动中国雕塑艺术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研讨会中,围绕主题雕塑如何回应国家文化建设需求,中国雕塑发展现状及创新,在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社会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雕塑话语体系与发展路径等问题,与会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展开研讨。

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

现在,艺术家的表达和想法是否吻合,成为了评价雕塑艺术水平的新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雕塑发生了哪些变化?总的来说,我觉得主要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雕塑机制上。孙振华认为,有五个机制的改变导致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改变:研究机制解决雕塑理论问题;展览机制解决雕塑展示问题;空间机制解决雕塑的生产机制,决定着雕塑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产生;市场机制解决雕塑消费问题,包含收藏、拍卖、画廊、基金会等方面;传播机制解决雕塑推广问题。

二是雕塑创作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雕塑家的个人想法变得非常重要。”以前的雕塑就像建筑,造型准不准、合不合规矩是最重要的,个性化表达不足。而现在,艺术家的表达和想法是否吻合,成为了评价雕塑的新标准;此外,近四十年来,雕塑在写实的基础上发展出具象雕塑,在传统雕塑上出现器物雕塑和意象雕塑,出现抽象、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等新型艺术理念,在材料上也出现了金属焊接、陶瓷、纤维艺术等新材料,并与声光电等科技相结合。同时,架上雕塑和户外雕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乡村公共艺术、参与式艺术、雕塑公园等新的形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黎明:

雕塑家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所感受到的时代精神。

在重庆获奖提名作品中,《烈焰青春》用木雕来表现抢救森林火灾的消防战士,利用当代的语言同时又有保留有木头原本的痕迹、雕塑家处理的痕迹和颜色;《好消息》展示了一个众人宵夜的场景,各行各业不同职业的人对着手机各看各的“好消息”,运用彩塑的方式,具象化地展示了一个微小场景中的生动情景;《为新中国雕塑》用五十年代创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手法,表现了老一辈雕塑家为新中国雕塑的场景。“也许其中的雕塑语言并不是这些雕塑独有的,但是它们确实很好地表达了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达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教授吕品昌: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雕塑家需要意识到主题性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投入到主题性雕塑的创作中去。

“毫无疑问,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主题性雕塑创作是绝对主流。”主题性雕塑创作在中国当代雕塑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主题性雕塑创作涌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它们构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篇章。主题性雕塑除了自身艺术价值外,还有相当的社会意义。它是雕塑家积极参与国家形象与集体意义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雕塑家是用更加直观的形象来表达和抒情历史。近年来,主题性雕塑在重要的场馆、历史纪念地、高等学府等频繁亮相,越来越不可或缺。

在新时代背景下,雕塑家要意识到主题性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投入到主题性雕塑的创作中去。雕塑家如果不去探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内涵,创作就会变得僵化。雕塑家要看到主题性创作的巨大价值和空间,主题性创作需要对历史和时代的深刻理解,“我们倡导,主题性创作应该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鲜活的个性,保持思想的感染力,让人耳目一新。”对于雕塑艺术家来说,主题性创作既是机会,也是时代要求,还是转化雕塑语言的磨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

雕塑家要注意充分实现雕塑对空间的占有和对材料的展示。

雕塑会因为不同的展览会呈现不同的面貌。目前,全国雕塑界的共同点都是在突出学术的探讨,同时鼓励青年人成长。这次展出的雕塑中,部分参展作品反映出了中国雕塑的实力和基础,可以从展览中看出中国雕塑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

殷双喜提到:“磨炼对材料的把控和雕塑的技艺,对青年雕塑家来说是个必然的过程,但如果把这些作为一个目标,就会忽略很多更重要的东西。”雕塑从根本上来说,是具有象征性的,且雕塑本身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学生需要提升自己在历史和人文方面的修养,让作品更有内涵和感染力。

殷双喜还提到,雕塑作品展中部分参展作品尺寸较小,未充分利用雕塑的规定尺度,使得雕塑表达的表情力度被限制,让参观者站在远处感受不到其传递的思想内涵。所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质”,雕塑家要注意充分实现雕塑对空间的占有和对材料的展示,当有的雕塑达到了相应体量,才能表达出其中的精神内涵。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昨日举行

2019-09-26 18:51:5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6日18时讯(见习记者 杜典韵 摄影报道)9月25日下午,“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举行。作为全国美展雕塑展的重要活动,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专家们总结了新时代中国雕塑艺术取得的成就,并为推动中国雕塑艺术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研讨会中,围绕主题雕塑如何回应国家文化建设需求,中国雕塑发展现状及创新,在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社会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雕塑话语体系与发展路径等问题,与会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展开研讨。

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

现在,艺术家的表达和想法是否吻合,成为了评价雕塑艺术水平的新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雕塑发生了哪些变化?总的来说,我觉得主要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雕塑机制上。孙振华认为,有五个机制的改变导致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改变:研究机制解决雕塑理论问题;展览机制解决雕塑展示问题;空间机制解决雕塑的生产机制,决定着雕塑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产生;市场机制解决雕塑消费问题,包含收藏、拍卖、画廊、基金会等方面;传播机制解决雕塑推广问题。

二是雕塑创作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雕塑家的个人想法变得非常重要。”以前的雕塑就像建筑,造型准不准、合不合规矩是最重要的,个性化表达不足。而现在,艺术家的表达和想法是否吻合,成为了评价雕塑的新标准;此外,近四十年来,雕塑在写实的基础上发展出具象雕塑,在传统雕塑上出现器物雕塑和意象雕塑,出现抽象、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等新型艺术理念,在材料上也出现了金属焊接、陶瓷、纤维艺术等新材料,并与声光电等科技相结合。同时,架上雕塑和户外雕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乡村公共艺术、参与式艺术、雕塑公园等新的形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黎明:

雕塑家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所感受到的时代精神。

在重庆获奖提名作品中,《烈焰青春》用木雕来表现抢救森林火灾的消防战士,利用当代的语言同时又有保留有木头原本的痕迹、雕塑家处理的痕迹和颜色;《好消息》展示了一个众人宵夜的场景,各行各业不同职业的人对着手机各看各的“好消息”,运用彩塑的方式,具象化地展示了一个微小场景中的生动情景;《为新中国雕塑》用五十年代创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手法,表现了老一辈雕塑家为新中国雕塑的场景。“也许其中的雕塑语言并不是这些雕塑独有的,但是它们确实很好地表达了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达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教授吕品昌: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雕塑家需要意识到主题性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投入到主题性雕塑的创作中去。

“毫无疑问,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主题性雕塑创作是绝对主流。”主题性雕塑创作在中国当代雕塑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主题性雕塑创作涌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它们构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篇章。主题性雕塑除了自身艺术价值外,还有相当的社会意义。它是雕塑家积极参与国家形象与集体意义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雕塑家是用更加直观的形象来表达和抒情历史。近年来,主题性雕塑在重要的场馆、历史纪念地、高等学府等频繁亮相,越来越不可或缺。

在新时代背景下,雕塑家要意识到主题性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投入到主题性雕塑的创作中去。雕塑家如果不去探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内涵,创作就会变得僵化。雕塑家要看到主题性创作的巨大价值和空间,主题性创作需要对历史和时代的深刻理解,“我们倡导,主题性创作应该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鲜活的个性,保持思想的感染力,让人耳目一新。”对于雕塑艺术家来说,主题性创作既是机会,也是时代要求,还是转化雕塑语言的磨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

雕塑家要注意充分实现雕塑对空间的占有和对材料的展示。

雕塑会因为不同的展览会呈现不同的面貌。目前,全国雕塑界的共同点都是在突出学术的探讨,同时鼓励青年人成长。这次展出的雕塑中,部分参展作品反映出了中国雕塑的实力和基础,可以从展览中看出中国雕塑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

殷双喜提到:“磨炼对材料的把控和雕塑的技艺,对青年雕塑家来说是个必然的过程,但如果把这些作为一个目标,就会忽略很多更重要的东西。”雕塑从根本上来说,是具有象征性的,且雕塑本身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学生需要提升自己在历史和人文方面的修养,让作品更有内涵和感染力。

殷双喜还提到,雕塑作品展中部分参展作品尺寸较小,未充分利用雕塑的规定尺度,使得雕塑表达的表情力度被限制,让参观者站在远处感受不到其传递的思想内涵。所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质”,雕塑家要注意充分实现雕塑对空间的占有和对材料的展示,当有的雕塑达到了相应体量,才能表达出其中的精神内涵。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