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美丽乡村文艺秀”系列报道 | 在奋斗中守望幸福——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行记之励志篇
1月14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重庆市美丽乡村文艺秀走进綦江中坝村活动即将拉开大幕。

“重庆市美丽乡村文艺秀”系列报道 | 在奋斗中守望幸福——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行记之励志篇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1-0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0日19时讯(首席记者 陈发源 记者 王颖)父亲身患癌症,母亲生病行动不便,两侄女读书困难、重重压力之下……在外务工的他毅然返乡,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丈夫高位截瘫,卧床十五年,家庭陷入贫困,她不离不弃,一人撑起一片天。

......

在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有这样两则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身陷贫困。但面对命运的挑战,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上演了不平凡的故事。

1月14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重庆市美丽乡村文艺秀走进綦江中坝村活动即将拉开大幕。活动前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了这两位故事主人公身边,倾听他们为生活而奋斗的生命之歌。

蒋明伦

父母患病,他返乡奋斗,终成产业大户——

距中坝村便民服务中心不到200米,一栋新翻修的两层小楼格外亮眼。小楼旁新建了一间圈舍,家畜正在里面酣睡。小楼前,有家禽在竹林里嬉戏,房前屋后,正晾晒着做好的红苕粉条。

小楼大门上,“脱贫致富光荣户”“产业脱贫光荣户”两块鲜红的奖牌格外耀眼。

如果不是这两块牌子,外来的客人可能怎么也猜不到,这栋漂亮小楼的主人,竟是一位建卡贫困户。

小楼前,一位农民大哥整弓着背,正忙得不亦乐乎。

幸福的笑容,始终溢满了他黝黑的面庞。

他就是蒋明伦。

据中坝村第一书记钟萍芳介绍,如今蒋明伦可是村里的红人——他不仅自己创业,还带动了村里不少乡亲增收。

2019年,蒋明伦发展了10余亩生态蔬菜、10余亩有机水稻、4亩生态鱼塘,还养了27头土猪和160余只家禽,总收入达10余万元。因为努力发展产业,他还得到了党委、政府发放的3万元产业补助。

而就在几年前,蒋明伦一家的生活却是另一番模样。

2015年,蒋明伦父亲被查出患有癌症。而他母亲因为有脚伤,行动又一直不便,再加上他哥哥去世后,留下的两个女儿由他抚养,如今上大学需要学费——这一切,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登时陷入困境。

原本在外务工的蒋明伦,不得不回到家乡,一边照料父母,一边赚钱养家。

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干活,把家里的十几亩地全部利用起来种上了蔬菜。但一年仅靠菜的一两万元收入,仅能勉强糊口。

生活的重担压得蒋明伦喘不过气。2017年,他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成为了重点帮扶对象。

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他开始从单一的传统种植转向多元化产业发展。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流转了不少乡亲的土地——2018年,蒋明伦的菜园子从原先的十余亩扩大到二十多亩,种上了水稻、蔬菜、李子,又得到了政策资金补助将近2万元。

项目多,盈利面也就得以拓展——2018年,他收入了八万多元。

这一次,蒋明伦尝到了甜头。2019年,他再次扩展产业规模,“跨界”到效益养殖业,又因此获得了近3万元的产业补助资金。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蒋明伦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蒋明伦的侄女已经大学毕业,他的负担也减轻了。采访最后,蒋明伦告诉记者,2020年,他会进一步深耕产业项目,力争获得更好的收益。

言罢,他便转身看向眼前那一方幸福的田野,眼睛里熠熠有光。

蹇代秀

丈夫卧床15年不起,她一个人撑起一片天

进入中坝村的公路旁,一条蜿蜒的青石板小路若隐若现。石板上,青苔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变得有些湿滑。

沿着青石板路前行大约一公里,便来到了中坝村尖山子社贫困户蹇代秀的家。

离蹇代秀家还有一段距离,记者就碰到了正背着背篼往家走的蹇代秀。

只见她的背篼里,还放着一些新鲜的蔬菜。

记者问:“大姐,你这是到哪去了?”

蹇代秀笑道:“我才从场镇卖了菜回来,顺便把孩子读书的贷款申请了。”

一边说着,她一边领着记者一行朝家走。

进了屋,泥土砌成的斑驳墙壁和屋里简陋的家具,都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艰辛。

坐定后,记者与蹇代秀谈起了她的生活。

当提到“生活”这个话题时,蹇代秀的眼角泛出了若隐若现的泪光。

也许,她想到了这个词带给自己的艰辛——

2004年以前,蹇代秀一家的生活水平虽不算太好,但维持生计不成问题。但就在那年,她丈夫何银全在一次事故中造成节椎受损,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再也站不起来。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对生活充满向往的蹇代秀。

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孩子读书也成了问题。

面对命运的挑战,蹇代秀没有逃避。她主动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努力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

为此,蹇代秀起早贪黑,把家里的田地全部利用起来,种上了蔬菜。但因为传统农业利润薄,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收入仅能勉强糊口。

一晃,2018年来了。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各级党委、政府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关注不断增加,各种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也不断涌向仍旧被贫魔盘踞的偏远农村。

这样的大好形势,很快让蹇代秀尝到了甜头。

2018年6月,蹇代秀一家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成为了重点帮扶对象。他们的种植项目得到了补助。

在好政策的扶持下,蹇代秀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2018年,蹇代秀发展了中华蜜蜂17群、优质稻2亩、白猪4头、生态蔬菜2亩,还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天全合作,养殖了500只鸭子,年产值达到了8万元。

2019年3月,第一书记龙俊才履新中坝村。得知何银全一家的情况后,他当即决定制订帮扶措施,对蹇代秀一家进行定点帮扶。

“扶贫先扶志”——随后,中坝村支“两委”重点对何银全精神上的帮扶,鼓励他要有战胜困难、摆脱贫困的勇气。同时,也积极争取各种政策,助力蹇代秀发展产业。

“顶天立地男子汉,遭遇灾难只等闲;轮椅春秋何所惧,携妻带子昂首天……”龙俊才还与何银全成为诗友,通过写诗,引导何银全自强自信,积极向上努力奋进。

2019年8月,龙俊才联络了一家企业,为蹇代秀重建了猪圈,还为其儿子捐助了一万元学费。

如今,蹇代秀的儿子已经考上了研究生。随着产业发展,蹇代秀肩上的担子也渐渐减轻。

因为贫困,这个女人也曾愁眉不展。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奋斗。

如今,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她终于通过奋斗撑起了生活的“一片天”。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市美丽乡村文艺秀”系列报道 | 在奋斗中守望幸福——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行记之励志篇

2020-01-09 20:15: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0日19时讯(首席记者 陈发源 记者 王颖)父亲身患癌症,母亲生病行动不便,两侄女读书困难、重重压力之下……在外务工的他毅然返乡,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丈夫高位截瘫,卧床十五年,家庭陷入贫困,她不离不弃,一人撑起一片天。

......

在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有这样两则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身陷贫困。但面对命运的挑战,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上演了不平凡的故事。

1月14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重庆市美丽乡村文艺秀走进綦江中坝村活动即将拉开大幕。活动前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了这两位故事主人公身边,倾听他们为生活而奋斗的生命之歌。

蒋明伦

父母患病,他返乡奋斗,终成产业大户——

距中坝村便民服务中心不到200米,一栋新翻修的两层小楼格外亮眼。小楼旁新建了一间圈舍,家畜正在里面酣睡。小楼前,有家禽在竹林里嬉戏,房前屋后,正晾晒着做好的红苕粉条。

小楼大门上,“脱贫致富光荣户”“产业脱贫光荣户”两块鲜红的奖牌格外耀眼。

如果不是这两块牌子,外来的客人可能怎么也猜不到,这栋漂亮小楼的主人,竟是一位建卡贫困户。

小楼前,一位农民大哥整弓着背,正忙得不亦乐乎。

幸福的笑容,始终溢满了他黝黑的面庞。

他就是蒋明伦。

据中坝村第一书记钟萍芳介绍,如今蒋明伦可是村里的红人——他不仅自己创业,还带动了村里不少乡亲增收。

2019年,蒋明伦发展了10余亩生态蔬菜、10余亩有机水稻、4亩生态鱼塘,还养了27头土猪和160余只家禽,总收入达10余万元。因为努力发展产业,他还得到了党委、政府发放的3万元产业补助。

而就在几年前,蒋明伦一家的生活却是另一番模样。

2015年,蒋明伦父亲被查出患有癌症。而他母亲因为有脚伤,行动又一直不便,再加上他哥哥去世后,留下的两个女儿由他抚养,如今上大学需要学费——这一切,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登时陷入困境。

原本在外务工的蒋明伦,不得不回到家乡,一边照料父母,一边赚钱养家。

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干活,把家里的十几亩地全部利用起来种上了蔬菜。但一年仅靠菜的一两万元收入,仅能勉强糊口。

生活的重担压得蒋明伦喘不过气。2017年,他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成为了重点帮扶对象。

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他开始从单一的传统种植转向多元化产业发展。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流转了不少乡亲的土地——2018年,蒋明伦的菜园子从原先的十余亩扩大到二十多亩,种上了水稻、蔬菜、李子,又得到了政策资金补助将近2万元。

项目多,盈利面也就得以拓展——2018年,他收入了八万多元。

这一次,蒋明伦尝到了甜头。2019年,他再次扩展产业规模,“跨界”到效益养殖业,又因此获得了近3万元的产业补助资金。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蒋明伦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蒋明伦的侄女已经大学毕业,他的负担也减轻了。采访最后,蒋明伦告诉记者,2020年,他会进一步深耕产业项目,力争获得更好的收益。

言罢,他便转身看向眼前那一方幸福的田野,眼睛里熠熠有光。

蹇代秀

丈夫卧床15年不起,她一个人撑起一片天

进入中坝村的公路旁,一条蜿蜒的青石板小路若隐若现。石板上,青苔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变得有些湿滑。

沿着青石板路前行大约一公里,便来到了中坝村尖山子社贫困户蹇代秀的家。

离蹇代秀家还有一段距离,记者就碰到了正背着背篼往家走的蹇代秀。

只见她的背篼里,还放着一些新鲜的蔬菜。

记者问:“大姐,你这是到哪去了?”

蹇代秀笑道:“我才从场镇卖了菜回来,顺便把孩子读书的贷款申请了。”

一边说着,她一边领着记者一行朝家走。

进了屋,泥土砌成的斑驳墙壁和屋里简陋的家具,都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艰辛。

坐定后,记者与蹇代秀谈起了她的生活。

当提到“生活”这个话题时,蹇代秀的眼角泛出了若隐若现的泪光。

也许,她想到了这个词带给自己的艰辛——

2004年以前,蹇代秀一家的生活水平虽不算太好,但维持生计不成问题。但就在那年,她丈夫何银全在一次事故中造成节椎受损,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再也站不起来。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对生活充满向往的蹇代秀。

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孩子读书也成了问题。

面对命运的挑战,蹇代秀没有逃避。她主动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努力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

为此,蹇代秀起早贪黑,把家里的田地全部利用起来,种上了蔬菜。但因为传统农业利润薄,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收入仅能勉强糊口。

一晃,2018年来了。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各级党委、政府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关注不断增加,各种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也不断涌向仍旧被贫魔盘踞的偏远农村。

这样的大好形势,很快让蹇代秀尝到了甜头。

2018年6月,蹇代秀一家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成为了重点帮扶对象。他们的种植项目得到了补助。

在好政策的扶持下,蹇代秀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2018年,蹇代秀发展了中华蜜蜂17群、优质稻2亩、白猪4头、生态蔬菜2亩,还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天全合作,养殖了500只鸭子,年产值达到了8万元。

2019年3月,第一书记龙俊才履新中坝村。得知何银全一家的情况后,他当即决定制订帮扶措施,对蹇代秀一家进行定点帮扶。

“扶贫先扶志”——随后,中坝村支“两委”重点对何银全精神上的帮扶,鼓励他要有战胜困难、摆脱贫困的勇气。同时,也积极争取各种政策,助力蹇代秀发展产业。

“顶天立地男子汉,遭遇灾难只等闲;轮椅春秋何所惧,携妻带子昂首天……”龙俊才还与何银全成为诗友,通过写诗,引导何银全自强自信,积极向上努力奋进。

2019年8月,龙俊才联络了一家企业,为蹇代秀重建了猪圈,还为其儿子捐助了一万元学费。

如今,蹇代秀的儿子已经考上了研究生。随着产业发展,蹇代秀肩上的担子也渐渐减轻。

因为贫困,这个女人也曾愁眉不展。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奋斗。

如今,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她终于通过奋斗撑起了生活的“一片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