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从去年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探讨。

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2-07

编者按:2020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启动了,为了做好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从去年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探讨。当然这些研究也只是初步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甚至还有一些不准确、不深刻、不周全的地方。今发布出来,既是供大家参考,更是听取意见。

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的初步思考

侯路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重点依然是发展二字,不仅是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还要充分彰显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在分析重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把握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规律,依据重庆市情,按照“智慧、融合、生态、高质量”的规划理念,制定“十四五”期间公共服务、文化遗产、文艺创作、广播电视、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等任务;处理好文化和旅游、文化旅游、旅游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秉持“智慧城市和高质量服务”的工作理念,策划“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为构建重庆市成为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呈现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对“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预测

(一)对“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基本评价

《重庆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制定了6类19项量化指标,《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制定了3类18项量化指标。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有博物馆100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7%。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故事影片19部、电视动画片702分钟。出版各类报纸26737万份,各类期刊4466万册,图书15270万册(张)。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0.58册(张)。全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201.66万人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88.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90亿美元,分别增长8.3%和12.4%。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39个,其中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92个。全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同比增长6%;全市旅行社新增27家,总数达到580家,实现旅游总收入4343.5亿元,增速达31.3%。

总体看来,重庆文化和旅游在“十三五”时期前三年发展的总体进度符合预期。从量化指标体系的预期值和约束值来看,三年的完成率都比较高,大部分指标均已如期完成,甚至有指标超量完成,如均新创排演舞台艺术剧目指标的完成情况已经超出指标绝对值2台、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31%;珍贵文物藏品建档率和珍贵文物藏品环境达标率两项指标进度已提前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超出约束值指标0.16亿人次;精品特色旅游线路数量超出约束值23条。有少量指标完成进度不够理想,文化产业增加值632亿元,按照增长比例6%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标届时要突破10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缺口,差距较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完成率指标依然保持在“十二五”期末的53%,与约束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还面临着一些不平衡和不足:

1.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尚有提高的空间,偏远区县依然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上落后、基层仍然薄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施还不完善等不均衡问题,文化的有效供给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尚处在不平衡状态。

2.“一区两群”旅游业发展不均衡,“一区”的都市核心区旅游如火如荼,“一区”外围的旅游知名度和品牌效益还不够突出,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群的旅游发展相对“一区”都市核心区滞后,旅游收入和旅游产业对当地的GDP贡献略显不足。

3.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均衡,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跛脚”现象,新型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提供的文化和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文化和旅游产业“智慧化”服务发展在科学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存在滞后,全市拳头文化和旅游产品还不够强,产品供给还不够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三)“十四五”发展的初步预测

从我国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十三五”向“十四五”时期转变过程来看,文化和旅游在“十四五”期间会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阶段特征:

1.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推进文化艺术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建设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高质量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加快文化旅游产品、业态、开发模式、管理体制及市场监管机制创新,推进文化旅游各要素向新业态聚集,以大数据、智能化赋能,壮大新供给,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坚持美好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高质量的文化含量和提高人民的文明素养,为重庆市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的文化和旅游供给,呈现良好、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展实施有效的文化和旅游宣传,以提高人民享受生活的文化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

3.坚持文化和旅游协调推进。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力度、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协调推进文化事业、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4.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促进文化事业、文物事业、广播影视与旅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文化、文物、广播、影视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相嵌整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四)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为“十四五”规划提出新的规划整合要求,为重庆的文化和旅游业规划范围带来了新的变化。从十二五、十三五来看,由文化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合并为了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制定规划内容带了新的理论挑战,解决好文化和旅游、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首要理论基础。

1.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文化和旅游是两个相互包容和协作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是文化的衍生,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时间内前往非惯常环境而进行的观光、休闲等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从文化的概念和范畴来看,可以将旅游的这种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看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从而便有了“旅游文化”的提法。

2.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包容关系。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引申出来的“旅游文化”,即是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而形成的以旅游主体、客体以及发生的一种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文化行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是旅游者旅游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根据人类出行目的和社会行动的不同又分为了众多种类,其中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而选择的社会活动又称为“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即是以旅游为范畴,是人类在实行旅游行为过程中,为了以满足文化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门类。

基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以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界定,在制定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文化和旅游所形成的行业规则,尊重旅游在文化范畴内的发展规律,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所形成的特点充分融合起来,真正形成文化和旅游的整体性发展和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朝着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将面临着一些列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重庆区位优势独特,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全域已纳入国家实施的成渝双城经济圈,随着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发的格局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随着内陆开放高地及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构建起了口岸体系和国际合作关系,为重庆提供了展示文化历史、分享旅游资源、交流发展经验的平台,进一步推动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构建新型文化旅游产业业态带了新的契机;新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入重庆市场得到了更加便利的通道,为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智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需求提升了更高的要求;为重庆旅游功能国际化、整合国际国内旅游资源、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扩大国际旅游知名度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重庆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都市,是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有“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个方面的独特优势,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战略、振兴传统工艺战略的全面实施,为重庆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提供了重要抓手,为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为旅游业全面升级发展提供重要元素,为重庆旅游发展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的旅游精品开发提供了重要源泉,为重庆建设成为“山水之都·美丽重庆”“行千里·致广大”为统领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更加美好的愿景。

(二)挑战

“十四五”期间,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面临着问题挑战。在全市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过程中,与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在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公共服务、宣传交流等方面仍大有潜力可挖;文旅产业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企业间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文旅产品供给不足,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现象突出,旅游中高端产品不多;文旅设施配套不全,大型文化设施数量少、展示度不高,旅游交通集散能力有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偏低,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够完善等系列挑战。

三、“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线思考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深化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为主题,更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文化和旅游的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

1.高质量文化和旅游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要求和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发展也不例外,从十三五发展成效来看,我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速正在逐步放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庆自2018年开始,文化和旅游开始进入融合发展阶段,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高质量的文旅融合发展将成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题,从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开始,进一步摸索文旅融合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地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更加有效的优化和培育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和文旅市场,创新文化和旅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的经济政策,依托高新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和旅游进行深度融合,不断重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全新业态、内容形态以及产业生态,不断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催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2.高品质文化和旅游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发生的变化,对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更加关注高品质的民生需求。因此,在“十四五”期间,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应更深入的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时刻关注文化和旅游的需求侧,为民生需求提供更加有效地的供给产品和服务,使供需两端趋于平衡。

四、“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设想

(一)总体目标

在重庆中长期发展的建设“重庆文化强市”“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将完成阶段性目标,将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建设成为:先进文化的发展高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地、国际旅游消费城市。

1.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依照公共文化均等化要求,基本建立起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更加丰富多样,精准供给水平显著提高,文化和旅游阵地覆盖率、文化资源利用率、文化服务普及率、社会力量参与率、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新的水平;旅游景区数量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智能化服务,构建起现代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文化和旅游基础。

2.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产业化品牌。充分利用重庆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采用新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大力开发文化和旅游产品,增强文化和旅游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活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新业态,构建完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到202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1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500亿元,使文化和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市的支柱性产业。

3.旅游业发展在国内和国际上更加知名。更进一步打造以“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为主的旅游景区和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具有全国或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品牌项目。

4.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更加有效。深入挖掘重庆巴渝文化内涵,提炼重庆人文精神;大力实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工程,切实有效的实施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使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具彰力和魅力。

5.构建现代化融合媒体体系。深入推进融合媒体的建设,大力引导新技术在融媒体建设的应用,初步建成现代化的融媒体传播体系,更进一步扩大重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6.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索有效。进一步深化重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符合重庆市情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措施、模式,成为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点和全国高地。

(二)指标体系

主要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依据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主线为基本,充分彰显重庆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基于历次五年规划的成功经验,与“十三五”文化和旅游业规划进行衔接,延续性地保持了文化事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指标。根据我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构建起“十四五”期间重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共计35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为9个,预期性指标有24个。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主要指标


五、“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在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引下,为实现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需要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文化旅游精品、现代融媒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和系统谋划,实现我市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确保我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创良好局面。

(一)建设文化和旅游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高质量服务载体

“十四五”时期要处理好了文化和旅游两个行业之间公共服务的关系,紧紧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为载体的目标出发,构建起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持续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加快推进各项重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市国家A级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二是优化公共服务的内容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加大对公共服务内容的创作生产力度,因地制宜提供有效地文化和旅游服务,在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情提供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服务。深入开展免费开放,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文化权益。三是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的高品质生活。针对全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根据各民族的重要节庆,举办一些列的民俗文化活动,构建起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四是依托新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公共服务手段,以现代技术增加公共服务资源的数量、提高质量,全力打造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多渠道的访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五是增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互联互动。深挖地标性文化基础设施的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和旅游设施的文化形象,开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旅游价值,丰富旅游资源,促进公共服务的文旅融合发展。

重庆大剧院(图片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二)完善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体系,提供高质量文艺精品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粮食的重要基础。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变化,这就对文艺精品创作的质量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高质量提升文艺精品创作。营造浓厚的创作氛围,创新创作新式,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和创作者,创作更加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和精品。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基本前提,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表现主体,把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造实践,要反映迷人群众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打动观众心灵、引起情感共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三是要建立“深入生活、扎根群众”的创作机制,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精品,就需要建立起创作人员深入生活和扎根群众的保障机制,确保创作人员能做到沉新静气和专心致志的创作。四要努力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结合重庆本土特色,深入挖掘重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等题材资源,用重庆地方特色资源为源泉,努力创作和生产更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富有巴渝风格和重庆特色,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品质的文艺精品。

川剧精品剧目《金子》(图片由重庆市川剧院提供)

(三)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和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文化旅游产业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一是要发展重点突出领域,建设文化内容原创生产体系,努力提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影视、演艺等内容产业的发展水平;建设数字文化创新创意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业态和模式创新,重点培育数字阅读、影音动漫、数字技术前沿等产业板块;建设完备的文化用品装备制造体系,布局传统工艺、特色文化用品、文化科技设备、文物保护装备等产业,形成集约化优势产能;建立文化产业全域融合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城乡建设、工业制造、科教康养、旅游发展等全领域跨界融合,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融合的文创园区、基地、街区、小镇和艺术之乡,做强旅游演艺产业,举办文化旅游特色消费活动,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营造健康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建设文化产业开放共享体系,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引进来”“走出去”打造和内陆开放高地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开放歌剧,引导和活跃文化市场消费,推动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共建。二是要完善产业要素支撑。突出开放、集聚、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实施重点项目运行调度机制;实施文化市场主体孵化培育工程,扶持高成长性企业、高创新性企业,培育文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构建文化产业“双创”服务体系和大批“小而美”“小而优”的文化市场主体。实施文化产业大数据智能化工程,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加快培育数字内容、知识仓库、人机交互、全息成像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三是要实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提升工程,持续开展重庆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构建政府购买引导、商家让利优惠、市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四是注重旅游的全产业发展。旅游要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不能局限与门票,还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紧紧围绕旅游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丰富完善旅游的全产业链,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华生园城堡(摄影者:王钢;大渡口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四)推动巴渝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升高质量转换和发展

一是深入挖掘巴渝文脉资源,制定保护计划。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程,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重庆非遗三级名录体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工艺振兴名录,制定和实施好巴渝文化资源的保护计划,深入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大力开展生产性保护,选择优异的生产企业建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扎实推进文化生态区的建设工程,进一步实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加快推进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长江流域(重庆)文化生态区建设,完成规划纲要的审批;开展巴渝文化文物、巴渝历史文物、三峡文物、抗战和革命文物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针对不同系列文物的特征和重要价值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活态化利用方案,夯实文物保护法定基础,建立文物资源调查长效机制。二是扶持巴渝人文精神的传承。实施巴渝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开展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着力巴渝古建筑、大遗址、三峡文物、石窟寺及石刻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深入挖掘巴渝文化价值内涵,建立完整的重庆历史文化序列和巴渝文化谱系;加快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系建设,快速构建起科学规范、开放创新的传承体系;各地、各项目根据保护和传承实际,建立传习所和传习中心,并积极支持和扶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鼓励传承人开展进校园活动,在各中小学校建立起传承教育基地。三是创新巴渝文化的传播推广体系。加速构建非遗数据库及共享平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精品研究成果,建设“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和干部教育体系,完善中小学生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四是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进合川钓鱼城遗址、涪陵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完善保护规划编制、申遗文本等法定要件,加大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力度,开展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多渠道强化宣传推广。

(五)全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提升高质量旅游服务

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和“行千里·致广大”的特色优势上,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等五张牌,抓住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旅游品牌,促进旅游各要素协调发展,努力营造游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全域旅游环境,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一是结合我市全域旅游资源,作出具有重庆特色的旅游亮点。按照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从整体谋划好重庆全域旅游发展,丰富旅游的生态和人文内涵,推动旅游发展从单一景点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二是提升重庆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景区,建设一批具有震撼力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打造重庆旅游的“风景眼”。三是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的内涵。充分挖掘重庆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注重“功夫在诗外”,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魅力,打造具有区域性文化旅游走廊和线路,并讲好重庆故事,让景区、景点百看不厌。四是要将重庆的传统村落、文物遗迹、人文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及资源开展文化旅游,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城市文化空间。五是提升全域旅游全方位服务。要积极地、全面地梳理游客痛点,积极关注、及时回应游客的意见建议,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升重庆旅游美誉度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快完善“快旅漫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以及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运用服务等。

5A级景区酉阳桃花源(图片由酉阳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六)促进媒体融合现代化,提升高质量传播服务

一是加快媒体融合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进广播电视媒体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变;由大众传播方式向智能化、智慧化传播演进,不断探索创新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着力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矩阵,让主流价值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二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放大新闻传播效能。加快4K/8K、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广播电视融合媒体体系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视听产品智慧化生产、传播、反馈水平、不断提高视(听)体验,对各类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聚合共振效应。三是培育壮大新型传播平台,开展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项目建设。实施品牌提升,推出精品视听节目,推进区县融媒体中心规范化管理,创建4K/8K超高清电视产业试点示范,逐步实现应急广播互联互通,打造视听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渝版广播电视融合媒体节目“走出去”,推动西部广播电视融合媒体节目创作和集成中心建设,促进重庆音视频资源数字化保护开发和开展文旅产业发展新业态试点。四是加强媒体资源整合,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报、台、网、微、端”进行优化整合,一体化运作,形成全市融媒体新格局,探索文旅为本,广电为用的融合模式,不断推动广播电视和文化旅游在理念、业态、模式、渠道等全方位融合创新。

(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治理体系建设

改革是保障“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充分体现文化和旅游业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推动高质量的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展现文化和旅游行政机关的治理能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服务效能,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努力培育新型产业业态和消费模式。二是要继续深入推荐文化和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的注入,建立起有效的文化和旅游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三是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面推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四是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行业的标准化考核机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文化和旅游行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2020-02-07 15:26:04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2020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启动了,为了做好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从去年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探讨。当然这些研究也只是初步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甚至还有一些不准确、不深刻、不周全的地方。今发布出来,既是供大家参考,更是听取意见。

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的初步思考

侯路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重点依然是发展二字,不仅是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还要充分彰显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在分析重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把握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规律,依据重庆市情,按照“智慧、融合、生态、高质量”的规划理念,制定“十四五”期间公共服务、文化遗产、文艺创作、广播电视、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等任务;处理好文化和旅游、文化旅游、旅游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秉持“智慧城市和高质量服务”的工作理念,策划“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为构建重庆市成为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呈现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对“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预测

(一)对“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基本评价

《重庆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制定了6类19项量化指标,《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制定了3类18项量化指标。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有博物馆100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7%。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故事影片19部、电视动画片702分钟。出版各类报纸26737万份,各类期刊4466万册,图书15270万册(张)。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0.58册(张)。全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201.66万人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88.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90亿美元,分别增长8.3%和12.4%。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39个,其中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92个。全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同比增长6%;全市旅行社新增27家,总数达到580家,实现旅游总收入4343.5亿元,增速达31.3%。

总体看来,重庆文化和旅游在“十三五”时期前三年发展的总体进度符合预期。从量化指标体系的预期值和约束值来看,三年的完成率都比较高,大部分指标均已如期完成,甚至有指标超量完成,如均新创排演舞台艺术剧目指标的完成情况已经超出指标绝对值2台、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31%;珍贵文物藏品建档率和珍贵文物藏品环境达标率两项指标进度已提前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超出约束值指标0.16亿人次;精品特色旅游线路数量超出约束值23条。有少量指标完成进度不够理想,文化产业增加值632亿元,按照增长比例6%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标届时要突破10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缺口,差距较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完成率指标依然保持在“十二五”期末的53%,与约束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还面临着一些不平衡和不足:

1.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尚有提高的空间,偏远区县依然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上落后、基层仍然薄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施还不完善等不均衡问题,文化的有效供给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尚处在不平衡状态。

2.“一区两群”旅游业发展不均衡,“一区”的都市核心区旅游如火如荼,“一区”外围的旅游知名度和品牌效益还不够突出,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群的旅游发展相对“一区”都市核心区滞后,旅游收入和旅游产业对当地的GDP贡献略显不足。

3.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均衡,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跛脚”现象,新型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提供的文化和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文化和旅游产业“智慧化”服务发展在科学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存在滞后,全市拳头文化和旅游产品还不够强,产品供给还不够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三)“十四五”发展的初步预测

从我国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十三五”向“十四五”时期转变过程来看,文化和旅游在“十四五”期间会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阶段特征:

1.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推进文化艺术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建设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高质量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加快文化旅游产品、业态、开发模式、管理体制及市场监管机制创新,推进文化旅游各要素向新业态聚集,以大数据、智能化赋能,壮大新供给,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坚持美好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高质量的文化含量和提高人民的文明素养,为重庆市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的文化和旅游供给,呈现良好、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展实施有效的文化和旅游宣传,以提高人民享受生活的文化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

3.坚持文化和旅游协调推进。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力度、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协调推进文化事业、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4.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促进文化事业、文物事业、广播影视与旅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文化、文物、广播、影视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相嵌整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四)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为“十四五”规划提出新的规划整合要求,为重庆的文化和旅游业规划范围带来了新的变化。从十二五、十三五来看,由文化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合并为了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制定规划内容带了新的理论挑战,解决好文化和旅游、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首要理论基础。

1.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文化和旅游是两个相互包容和协作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是文化的衍生,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时间内前往非惯常环境而进行的观光、休闲等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从文化的概念和范畴来看,可以将旅游的这种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看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从而便有了“旅游文化”的提法。

2.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包容关系。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引申出来的“旅游文化”,即是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而形成的以旅游主体、客体以及发生的一种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文化行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是旅游者旅游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根据人类出行目的和社会行动的不同又分为了众多种类,其中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而选择的社会活动又称为“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即是以旅游为范畴,是人类在实行旅游行为过程中,为了以满足文化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门类。

基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以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界定,在制定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文化和旅游所形成的行业规则,尊重旅游在文化范畴内的发展规律,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所形成的特点充分融合起来,真正形成文化和旅游的整体性发展和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朝着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将面临着一些列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重庆区位优势独特,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全域已纳入国家实施的成渝双城经济圈,随着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发的格局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随着内陆开放高地及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构建起了口岸体系和国际合作关系,为重庆提供了展示文化历史、分享旅游资源、交流发展经验的平台,进一步推动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构建新型文化旅游产业业态带了新的契机;新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入重庆市场得到了更加便利的通道,为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智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需求提升了更高的要求;为重庆旅游功能国际化、整合国际国内旅游资源、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扩大国际旅游知名度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重庆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都市,是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有“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个方面的独特优势,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战略、振兴传统工艺战略的全面实施,为重庆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提供了重要抓手,为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为旅游业全面升级发展提供重要元素,为重庆旅游发展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的旅游精品开发提供了重要源泉,为重庆建设成为“山水之都·美丽重庆”“行千里·致广大”为统领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更加美好的愿景。

(二)挑战

“十四五”期间,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面临着问题挑战。在全市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过程中,与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在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公共服务、宣传交流等方面仍大有潜力可挖;文旅产业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企业间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文旅产品供给不足,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现象突出,旅游中高端产品不多;文旅设施配套不全,大型文化设施数量少、展示度不高,旅游交通集散能力有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偏低,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够完善等系列挑战。

三、“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线思考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深化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为主题,更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文化和旅游的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

1.高质量文化和旅游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要求和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发展也不例外,从十三五发展成效来看,我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速正在逐步放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庆自2018年开始,文化和旅游开始进入融合发展阶段,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高质量的文旅融合发展将成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题,从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开始,进一步摸索文旅融合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地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更加有效的优化和培育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和文旅市场,创新文化和旅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的经济政策,依托高新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和旅游进行深度融合,不断重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全新业态、内容形态以及产业生态,不断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催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2.高品质文化和旅游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发生的变化,对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更加关注高品质的民生需求。因此,在“十四五”期间,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应更深入的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时刻关注文化和旅游的需求侧,为民生需求提供更加有效地的供给产品和服务,使供需两端趋于平衡。

四、“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设想

(一)总体目标

在重庆中长期发展的建设“重庆文化强市”“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将完成阶段性目标,将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建设成为:先进文化的发展高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地、国际旅游消费城市。

1.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依照公共文化均等化要求,基本建立起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更加丰富多样,精准供给水平显著提高,文化和旅游阵地覆盖率、文化资源利用率、文化服务普及率、社会力量参与率、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新的水平;旅游景区数量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智能化服务,构建起现代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文化和旅游基础。

2.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产业化品牌。充分利用重庆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采用新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大力开发文化和旅游产品,增强文化和旅游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活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新业态,构建完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到202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1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500亿元,使文化和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市的支柱性产业。

3.旅游业发展在国内和国际上更加知名。更进一步打造以“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为主的旅游景区和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具有全国或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品牌项目。

4.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更加有效。深入挖掘重庆巴渝文化内涵,提炼重庆人文精神;大力实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工程,切实有效的实施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使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具彰力和魅力。

5.构建现代化融合媒体体系。深入推进融合媒体的建设,大力引导新技术在融媒体建设的应用,初步建成现代化的融媒体传播体系,更进一步扩大重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6.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索有效。进一步深化重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符合重庆市情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措施、模式,成为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点和全国高地。

(二)指标体系

主要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依据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主线为基本,充分彰显重庆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基于历次五年规划的成功经验,与“十三五”文化和旅游业规划进行衔接,延续性地保持了文化事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指标。根据我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构建起“十四五”期间重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共计35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为9个,预期性指标有24个。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主要指标


五、“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在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引下,为实现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需要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文化旅游精品、现代融媒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和系统谋划,实现我市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确保我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创良好局面。

(一)建设文化和旅游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高质量服务载体

“十四五”时期要处理好了文化和旅游两个行业之间公共服务的关系,紧紧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为载体的目标出发,构建起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持续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加快推进各项重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市国家A级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二是优化公共服务的内容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加大对公共服务内容的创作生产力度,因地制宜提供有效地文化和旅游服务,在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情提供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服务。深入开展免费开放,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文化权益。三是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的高品质生活。针对全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根据各民族的重要节庆,举办一些列的民俗文化活动,构建起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四是依托新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公共服务手段,以现代技术增加公共服务资源的数量、提高质量,全力打造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多渠道的访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五是增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互联互动。深挖地标性文化基础设施的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和旅游设施的文化形象,开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旅游价值,丰富旅游资源,促进公共服务的文旅融合发展。

重庆大剧院(图片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二)完善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体系,提供高质量文艺精品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粮食的重要基础。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变化,这就对文艺精品创作的质量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高质量提升文艺精品创作。营造浓厚的创作氛围,创新创作新式,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和创作者,创作更加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和精品。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基本前提,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表现主体,把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造实践,要反映迷人群众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努力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打动观众心灵、引起情感共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三是要建立“深入生活、扎根群众”的创作机制,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精品,就需要建立起创作人员深入生活和扎根群众的保障机制,确保创作人员能做到沉新静气和专心致志的创作。四要努力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结合重庆本土特色,深入挖掘重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等题材资源,用重庆地方特色资源为源泉,努力创作和生产更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富有巴渝风格和重庆特色,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品质的文艺精品。

川剧精品剧目《金子》(图片由重庆市川剧院提供)

(三)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和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文化旅游产业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一是要发展重点突出领域,建设文化内容原创生产体系,努力提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影视、演艺等内容产业的发展水平;建设数字文化创新创意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业态和模式创新,重点培育数字阅读、影音动漫、数字技术前沿等产业板块;建设完备的文化用品装备制造体系,布局传统工艺、特色文化用品、文化科技设备、文物保护装备等产业,形成集约化优势产能;建立文化产业全域融合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城乡建设、工业制造、科教康养、旅游发展等全领域跨界融合,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融合的文创园区、基地、街区、小镇和艺术之乡,做强旅游演艺产业,举办文化旅游特色消费活动,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营造健康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建设文化产业开放共享体系,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引进来”“走出去”打造和内陆开放高地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开放歌剧,引导和活跃文化市场消费,推动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共建。二是要完善产业要素支撑。突出开放、集聚、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实施重点项目运行调度机制;实施文化市场主体孵化培育工程,扶持高成长性企业、高创新性企业,培育文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构建文化产业“双创”服务体系和大批“小而美”“小而优”的文化市场主体。实施文化产业大数据智能化工程,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加快培育数字内容、知识仓库、人机交互、全息成像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三是要实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提升工程,持续开展重庆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构建政府购买引导、商家让利优惠、市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四是注重旅游的全产业发展。旅游要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不能局限与门票,还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紧紧围绕旅游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丰富完善旅游的全产业链,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华生园城堡(摄影者:王钢;大渡口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四)推动巴渝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升高质量转换和发展

一是深入挖掘巴渝文脉资源,制定保护计划。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程,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重庆非遗三级名录体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工艺振兴名录,制定和实施好巴渝文化资源的保护计划,深入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大力开展生产性保护,选择优异的生产企业建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扎实推进文化生态区的建设工程,进一步实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加快推进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长江流域(重庆)文化生态区建设,完成规划纲要的审批;开展巴渝文化文物、巴渝历史文物、三峡文物、抗战和革命文物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针对不同系列文物的特征和重要价值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活态化利用方案,夯实文物保护法定基础,建立文物资源调查长效机制。二是扶持巴渝人文精神的传承。实施巴渝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开展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着力巴渝古建筑、大遗址、三峡文物、石窟寺及石刻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深入挖掘巴渝文化价值内涵,建立完整的重庆历史文化序列和巴渝文化谱系;加快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系建设,快速构建起科学规范、开放创新的传承体系;各地、各项目根据保护和传承实际,建立传习所和传习中心,并积极支持和扶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鼓励传承人开展进校园活动,在各中小学校建立起传承教育基地。三是创新巴渝文化的传播推广体系。加速构建非遗数据库及共享平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精品研究成果,建设“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和干部教育体系,完善中小学生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四是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进合川钓鱼城遗址、涪陵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完善保护规划编制、申遗文本等法定要件,加大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力度,开展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多渠道强化宣传推广。

(五)全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提升高质量旅游服务

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和“行千里·致广大”的特色优势上,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等五张牌,抓住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旅游品牌,促进旅游各要素协调发展,努力营造游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全域旅游环境,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一是结合我市全域旅游资源,作出具有重庆特色的旅游亮点。按照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从整体谋划好重庆全域旅游发展,丰富旅游的生态和人文内涵,推动旅游发展从单一景点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二是提升重庆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景区,建设一批具有震撼力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打造重庆旅游的“风景眼”。三是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的内涵。充分挖掘重庆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注重“功夫在诗外”,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魅力,打造具有区域性文化旅游走廊和线路,并讲好重庆故事,让景区、景点百看不厌。四是要将重庆的传统村落、文物遗迹、人文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场所及资源开展文化旅游,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城市文化空间。五是提升全域旅游全方位服务。要积极地、全面地梳理游客痛点,积极关注、及时回应游客的意见建议,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升重庆旅游美誉度和吸引力;进一步加快完善“快旅漫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以及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运用服务等。

5A级景区酉阳桃花源(图片由酉阳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六)促进媒体融合现代化,提升高质量传播服务

一是加快媒体融合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进广播电视媒体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变;由大众传播方式向智能化、智慧化传播演进,不断探索创新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着力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矩阵,让主流价值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二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放大新闻传播效能。加快4K/8K、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广播电视融合媒体体系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视听产品智慧化生产、传播、反馈水平、不断提高视(听)体验,对各类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聚合共振效应。三是培育壮大新型传播平台,开展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项目建设。实施品牌提升,推出精品视听节目,推进区县融媒体中心规范化管理,创建4K/8K超高清电视产业试点示范,逐步实现应急广播互联互通,打造视听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渝版广播电视融合媒体节目“走出去”,推动西部广播电视融合媒体节目创作和集成中心建设,促进重庆音视频资源数字化保护开发和开展文旅产业发展新业态试点。四是加强媒体资源整合,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报、台、网、微、端”进行优化整合,一体化运作,形成全市融媒体新格局,探索文旅为本,广电为用的融合模式,不断推动广播电视和文化旅游在理念、业态、模式、渠道等全方位融合创新。

(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治理体系建设

改革是保障“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充分体现文化和旅游业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推动高质量的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展现文化和旅游行政机关的治理能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服务效能,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努力培育新型产业业态和消费模式。二是要继续深入推荐文化和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的注入,建立起有效的文化和旅游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三是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面推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四是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行业的标准化考核机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文化和旅游行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