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五
2020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启动了,为了做好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去年底以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了探讨。

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五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2-11

编者按:2020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启动了,为了做好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去年底以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了探讨。当然这些研究也只是初步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甚至还有一些不准确、不深刻、不周全的地方。今发布出来,既是供大家参考,更是听取意见。

重庆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初步探讨

文/张书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重庆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贯穿2021年至2025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中期规划,用以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此,要深入开展关于我市非遗保护工作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提出一些基本想法。

一、“十四五”发展基础概述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队伍不断壮大,非遗实践日益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在国际国内持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大环境下,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政策法规、保护项目、传承人、区域整体保护、基础设施和工作机制等六大体系建设整体推进,机构由无到有,力量由弱变强,政策机制日益健全,队伍规模逐步扩大,资金投入稳中有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传承实践日趋活跃,全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参与热情日益提高。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一)法律体系逐步建立。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重庆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保障了全市非遗工作依法高效推进。

(二)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建成。目前,我市共有4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0人;市政府已公布六批共70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99名;各区县(自治县)批准公布了近3000项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区县三级非遗名录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全市已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各1个,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7个,109个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非遗进校园广泛展开,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

荣昌夏布制作工序之刷浆 摄影:甘勇

(三)工作机构逐步完善。2014年市文化行政部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统筹管理、组织协调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年挂牌成立市非遗保护协会,率先在全国省级协会中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分会的牌子;全市38个区县,均已明确非遗工作承担单位,区县级非遗保护机构整体建设和运行情况整体较好。

(四)保障机制正在形成。市财政每年专项资金稳定在400万元左右。同时,按照《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自2014年起,市财政给予国家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配套补助增加1000元,达到6000元。各区县根据财政状况,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投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非遗财政投入将保持稳步增长。

(六)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各区县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理论研讨活动,《永城吹打乐》《秀山花灯》等一批富有学术史料价值的著作出版问世,各地形成了浓郁的学术研讨氛围。

(七)品牌工作逐步树立。成功举办四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打造了非遗的活动品牌。 举办了3届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星评选活动,形成了演艺类非遗项目的活动品牌。

总体上看,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机制有效,推进扎实,成绩显著。但是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一些地方对非遗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政策措施保障虽有加强但仍然不到位,缺乏科学的保护规划、具体的项目计划、有效的工作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经费投入;保护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较多,素质参差不齐,队伍不够稳定。这些问题都要在“十四五”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二、“十四五”规划理念的思考

“十四五”时期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为主要任务,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非遗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围绕国家提出的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科学保护,弘扬振兴”,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有些工作还要有本质性的突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做好认定、记录、建档等工作基础上,加强研究、传承和传播,不断提高保护水平,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保护中实现弘扬和振兴。

(二)发展原则

1.保护非遗实践、传承能力和实践环境原则。提高实践能力,确保非遗的存续力,促进非遗融入现实生活,实现发展振兴。

2.尊重主体地位、调动各方积极性原则。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表达权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非遗传承实践成为广泛的社会自觉。

3.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活力。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更加系统健全,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显著增强,社会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基本形成。着力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确保非遗的生命力,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达到六个方面的成效:实践活动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得到尊重;传承人群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加强传承人保护力度,建立科学的记录体系。到2025年,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全面记录和整理他们掌握的独到技艺。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累计培训3000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整体性保护力度,弘扬民族文化。按照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建设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长江三峡(重庆)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实行整体性保护。

——加强非遗传播力度,提高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到2025年,打造1个以上非遗传播品牌,提高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扩大影响力。

三、“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建议

(一)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

一是开展非遗资源深度调查。对名录保护工作进行复查验收,摸清传承现状和发展脉络,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全程、全景式收集整理,研究整理深度调查成果。二是加强三级名录体系建设。积极做好申报国家级、市级、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工作。三是加速构建非遗数据库及共享平台建设。建成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并以数据库为依托,构建以电脑、电视、手机为终端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网;创建普及教学、创作表演、发展研究、文化创意研发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平台。

(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科学规范的传承体系。在传统传承基础上,结合实际,发挥职业院(校) 专业优势,将口传身授民间技艺形成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开发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二是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新培育国家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优化传承人年龄结构,完善传承人动态管理、进退机制和保护激励机制。三是依托高等院校,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四是组建一批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和需求、懂专业、善管理、实干敬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团队,全面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老艺人正在向年轻学员讲授车灯表演经验 摄影:李喆

(三)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力度

高质量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实验区内的6区县按照总规尽快制定子规划,并严格按照总规划、子规划实施,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当地经济绿色发展的途径,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相协调,充分发挥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长江三峡(重庆)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成功列入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条件成熟时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参照国家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规划和建设工作。探索建立区(县) 区域性或以单个项目为中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融合发展

一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融合。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多样性,在旅游发展中提升文化品味、拓展文化内涵。在旅游线路、景区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活态展示区、生态博览馆等, 设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的展示体验区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俗活动、展演活动,传播传统知识和技能。二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建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研发中心”,大力研发民族服饰、特色美食、传统族医药、手工制品、纪念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项目入驻产业园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建成一批龙头企业、助推形成一批著名品牌。三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建设创业就业相结合。利用各种宣传展示平台,激励传承人、工艺大师提高技能,发现和培育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传承人、工艺大师等, 结合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优化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

一是举办好以非遗为主题的宣传展示活动。精心策划和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积极配合好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依托国家法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积极策划和组织以相关节日为主题的非遗专题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非遗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文化部和重庆市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文化周、重庆文化周等活动。二是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在尊重民间信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 重点选择一批代表性的民俗节庆活动, 扶植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重庆原生态民族节庆品牌。如“丰都庙会”“大足宝顶香会”“苗族踩山节”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日原真性,加大传播力度,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同时,打造好“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星选拔赛”和“重庆市非遗博览会”品牌活动,形成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活动品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生活之中,以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的展演、展销品牌活动为联结,逐渐在社会树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的保护理念。

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 摄影:张书源

(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一是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体系。综合发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文化艺术研究等机构作用, 办好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社会学术力量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论研究队伍。二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创作。推出一批以重庆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为重大题材的演艺精品。推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和系列丛书, 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口述史、调查报告、田野笔记、研究论著等。三是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利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创新作品的版权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生产性转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的版权、商标保护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

(七)加强非遗展示交流平台建设

加快“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规划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收藏、利用、展示、科普、教育、培训、交流、传播等的重要平台。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传播基地。积极规划建设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览馆或展示馆,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利用航空、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城际交通服务站点,建设一批展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组织传承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五

2020-02-11 23:52:20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2020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启动了,为了做好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去年底以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了探讨。当然这些研究也只是初步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甚至还有一些不准确、不深刻、不周全的地方。今发布出来,既是供大家参考,更是听取意见。

重庆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初步探讨

文/张书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重庆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贯穿2021年至2025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中期规划,用以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此,要深入开展关于我市非遗保护工作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提出一些基本想法。

一、“十四五”发展基础概述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队伍不断壮大,非遗实践日益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在国际国内持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大环境下,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政策法规、保护项目、传承人、区域整体保护、基础设施和工作机制等六大体系建设整体推进,机构由无到有,力量由弱变强,政策机制日益健全,队伍规模逐步扩大,资金投入稳中有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传承实践日趋活跃,全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参与热情日益提高。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一)法律体系逐步建立。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重庆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保障了全市非遗工作依法高效推进。

(二)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建成。目前,我市共有4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0人;市政府已公布六批共70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99名;各区县(自治县)批准公布了近3000项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区县三级非遗名录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全市已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各1个,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7个,109个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非遗进校园广泛展开,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

荣昌夏布制作工序之刷浆 摄影:甘勇

(三)工作机构逐步完善。2014年市文化行政部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统筹管理、组织协调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年挂牌成立市非遗保护协会,率先在全国省级协会中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分会的牌子;全市38个区县,均已明确非遗工作承担单位,区县级非遗保护机构整体建设和运行情况整体较好。

(四)保障机制正在形成。市财政每年专项资金稳定在400万元左右。同时,按照《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自2014年起,市财政给予国家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配套补助增加1000元,达到6000元。各区县根据财政状况,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投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非遗财政投入将保持稳步增长。

(六)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各区县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理论研讨活动,《永城吹打乐》《秀山花灯》等一批富有学术史料价值的著作出版问世,各地形成了浓郁的学术研讨氛围。

(七)品牌工作逐步树立。成功举办四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打造了非遗的活动品牌。 举办了3届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星评选活动,形成了演艺类非遗项目的活动品牌。

总体上看,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机制有效,推进扎实,成绩显著。但是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一些地方对非遗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政策措施保障虽有加强但仍然不到位,缺乏科学的保护规划、具体的项目计划、有效的工作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经费投入;保护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较多,素质参差不齐,队伍不够稳定。这些问题都要在“十四五”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二、“十四五”规划理念的思考

“十四五”时期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为主要任务,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非遗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围绕国家提出的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科学保护,弘扬振兴”,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有些工作还要有本质性的突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做好认定、记录、建档等工作基础上,加强研究、传承和传播,不断提高保护水平,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保护中实现弘扬和振兴。

(二)发展原则

1.保护非遗实践、传承能力和实践环境原则。提高实践能力,确保非遗的存续力,促进非遗融入现实生活,实现发展振兴。

2.尊重主体地位、调动各方积极性原则。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表达权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非遗传承实践成为广泛的社会自觉。

3.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活力。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更加系统健全,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显著增强,社会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基本形成。着力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确保非遗的生命力,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达到六个方面的成效:实践活动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得到尊重;传承人群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加强传承人保护力度,建立科学的记录体系。到2025年,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全面记录和整理他们掌握的独到技艺。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累计培训3000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整体性保护力度,弘扬民族文化。按照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建设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长江三峡(重庆)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实行整体性保护。

——加强非遗传播力度,提高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到2025年,打造1个以上非遗传播品牌,提高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扩大影响力。

三、“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建议

(一)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

一是开展非遗资源深度调查。对名录保护工作进行复查验收,摸清传承现状和发展脉络,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全程、全景式收集整理,研究整理深度调查成果。二是加强三级名录体系建设。积极做好申报国家级、市级、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工作。三是加速构建非遗数据库及共享平台建设。建成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并以数据库为依托,构建以电脑、电视、手机为终端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网;创建普及教学、创作表演、发展研究、文化创意研发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平台。

(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科学规范的传承体系。在传统传承基础上,结合实际,发挥职业院(校) 专业优势,将口传身授民间技艺形成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开发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二是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新培育国家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优化传承人年龄结构,完善传承人动态管理、进退机制和保护激励机制。三是依托高等院校,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四是组建一批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和需求、懂专业、善管理、实干敬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团队,全面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老艺人正在向年轻学员讲授车灯表演经验 摄影:李喆

(三)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力度

高质量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实验区内的6区县按照总规尽快制定子规划,并严格按照总规划、子规划实施,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当地经济绿色发展的途径,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相协调,充分发挥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长江三峡(重庆)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成功列入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条件成熟时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参照国家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规划和建设工作。探索建立区(县) 区域性或以单个项目为中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融合发展

一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融合。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多样性,在旅游发展中提升文化品味、拓展文化内涵。在旅游线路、景区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活态展示区、生态博览馆等, 设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的展示体验区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俗活动、展演活动,传播传统知识和技能。二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建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研发中心”,大力研发民族服饰、特色美食、传统族医药、手工制品、纪念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项目入驻产业园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建成一批龙头企业、助推形成一批著名品牌。三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建设创业就业相结合。利用各种宣传展示平台,激励传承人、工艺大师提高技能,发现和培育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传承人、工艺大师等, 结合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优化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

一是举办好以非遗为主题的宣传展示活动。精心策划和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积极配合好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依托国家法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积极策划和组织以相关节日为主题的非遗专题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非遗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文化部和重庆市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文化周、重庆文化周等活动。二是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在尊重民间信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 重点选择一批代表性的民俗节庆活动, 扶植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重庆原生态民族节庆品牌。如“丰都庙会”“大足宝顶香会”“苗族踩山节”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日原真性,加大传播力度,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同时,打造好“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星选拔赛”和“重庆市非遗博览会”品牌活动,形成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活动品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生活之中,以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的展演、展销品牌活动为联结,逐渐在社会树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的保护理念。

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 摄影:张书源

(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一是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体系。综合发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文化艺术研究等机构作用, 办好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社会学术力量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论研究队伍。二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创作。推出一批以重庆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为重大题材的演艺精品。推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和系列丛书, 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口述史、调查报告、田野笔记、研究论著等。三是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利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创新作品的版权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生产性转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的版权、商标保护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

(七)加强非遗展示交流平台建设

加快“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规划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收藏、利用、展示、科普、教育、培训、交流、传播等的重要平台。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传播基地。积极规划建设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览馆或展示馆,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利用航空、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城际交通服务站点,建设一批展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组织传承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