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控 众志成城·重庆文艺战“疫”系列报道】笔尖生情 汇聚战“疫”力量·重庆作家在行动(三十二)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重庆本土作家们虽然身“宅”在家,心却始终牵挂着前线。

【全民防控 众志成城·重庆文艺战“疫”系列报道】笔尖生情 汇聚战“疫”力量·重庆作家在行动(三十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3-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0日7时讯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重庆本土作家们虽然身“宅”在家,心却始终牵挂着前线。他们以笔为枪、著文为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和重庆文艺网持续推出相关作品展示。

今天,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重庆作家们如何以笔为枪、汇聚战“疫”力量——


退役不褪色 军装永着心

——追记牺牲在抗疫一线的退役军人、重庆民警潘继明

文/李燕燕

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场特殊而艰难的战役,每个奔忙于疫情防控一线的人,都是英勇的战士。2020年除夕开始,退役军人、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已经连续战斗了20多天。2月16日上午,和往常一样,他与同事到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0时30分许,在龙腾丰文小区向群众宣传引导加强自身防护时,突发心脏疾病倒地,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51岁。

潘继明牺牲的消息传来,大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一幕幕往事,纷纷浮现眼前。

潘继明在部队时的教导员,沙坪坝区委常委、区武装部政委刘星感慨道:“他是战斗英雄,长期扎根基层,初心不忘;他是军转楷模,服从组织安排,本色不改;他是警察先锋,坚守抗疫一线,誓死不退。”

主持工作的派出所副所长曾国华扼腕叹息,几度哽咽,“在部队,他作风过硬,是标兵。当警察,他本色不改,一如既往踏实工作,从不拈轻怕重,总是尽心尽力完成好本职工作,为年轻同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民警马骏飞是潘继明的搭档,面对老潘的突然离去,心如刀绞,“平时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问老潘,总能得到不厌其烦的讲解和帮助,是良师,是益友,多好的人啊!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社区居民罗清元和潘继明相识7年多,说起潘继明赞不绝口,“好人啊,不仅工作细心,还经常帮助我们,最后一次见他,他还不厌其烦地提醒我要戴好口罩。”

……

英雄的光辉闪耀在一瞬间,英雄的风骨铸就,却是千锤百炼。

部队经历练就铁骨硬汉

“他是我在老山前线的战友,作战很勇敢。”沙区西永街道人大主任谢珍华说。

潘继明是一位在真正的枪林弹雨中闯过的老兵。1968年8月,潘继明出生在云南省云县的一户白族农家。在他少年时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边疆烽火已经燃烧了将近十年。1987年10月,战势再起,一腔热血的潘继明毅然投军、火线入伍,新兵训练结束后随即前往文山平坝进行临战集训,1988年4月,潘继明就被分到最前沿的松毛岭阵地——松毛岭阵地位于老山主峰向纳拉口子延伸方向,地处越南境内,是地情最复杂,环境最艰苦,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之一。敌情复杂,险象环生,年轻战士潘继明机智勇敢,在四周布满地雷的环境里,出色地完成了坚守阵地、战斗值班、物资运输等任务。从1988年至1989年,潘继明一直战斗在老山前线,并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从火线下来的潘继明也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军事素质:仅仅半年时间,就以优异的军事技术被选派到南温河参加第一批战区班长骨干集训;集训结束后,回到连队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作为军事训练技术尖子,被选入团军事五项队,经常参加师团军事比武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1993年2月,潘继明从班长直接提干。在昆明陆军学院19中队集训半年后,于1993年8月回到6连担任排长,之后又在步兵第5连先后担任副连长,连长。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习,取得了大学文凭,从一个山村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

“潘继明带兵,特别注重以身作则,在战士中威信很高。在部队,他一手带出了一个优秀连队。”谢珍华说。

潘继明曾先后参加952、979、981、203等国家光缆工程建设。在大凉山铺设国防光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那里天气诡异多变,早上还是金黄的大太阳,下午就会迅速降温,毫无预兆地下起冰雹。在潘继明初到大凉山施工现场的头几天,一直都下着大雨。然而,不论天气如何变化,潘继明都坚持带着连队挖沟铺埋光缆。按照施工要求,挖沟的深度,“软土”至少一米二深,而充满石块的“硬土”至少也得有八十公分深。潘继明带着全连战士,每天从凌晨三、四点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满手都是血泡,三天衣服就全都磨破。连队负责的十多公里的线路,不论逢山逢水都要克服。遇到河流,潘继明第一个跳到河里施工;遇到冬水田,潘继明挽起裤脚脱掉鞋子第一个上。

“是部队的经历练就了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刘星说。

时刻不忘军人本色

2005年10月,37岁的潘继明从部队正连职转业后入警。牺牲前,他是一级警长,二级警督警衔。

其实,潘继明非常眷恋部队,如果可以,他愿意一直留在那里。但是,因为长期在基层连队,潘继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37岁正连职,已经大大超过这个职级的服役上限。最终他不得不离开。

“老潘是个兢兢业业、踏实做事的人,从来不为自己的事情去跑去要。”刘星说。

依照潘继明在老山前线的战斗经历,完全可以在安置时 “讨价还价”一番,然后分到政府机关“坐坐办公室”,但潘继明却选择服从组织安排,进入最为繁忙的公安系统。报到的第一天,他对战友说:“当警察,我是新兵,但我绝不掉队,绝不落后。”

那身军装已然穿在心上。十多年的从警生涯,和之前在部队一样,他不论在哪个岗位,承担什么职责,总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主动请缨战“疫”

2020年1月24日除夕,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就是警情,重庆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响应,全市公安民警停止休假、全员上岗。潘继明立即赶往丰文派出所报到,请缨战“疫”。潘继明和战友们一道写下请战书:疫情当前,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畏前行,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警徽增光!

丰文派出所辖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公租房、安置房小区居多,人员结构复杂,外来务工人员流动较大。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派出所决定抽组精兵强将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潘继明主动参加突击队,担负起入户排查和巡逻防控的艰巨任务。

突击队分成四个小组,对辖区展开全面排查。潘继明带领战友始终冲在最前面,仅用一周时间就排查3万余户,近8万人,较为准确的摸清了底数。

2月10日晚,辖区发现6名疑似病例,派出所需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得知这一消息,潘继明说,“我是党员,我先上!”随即,穿上防护服投入战斗。他和战友进入疑似病例家中采集血样、测量体温、收集信息、安抚情绪、宣传政策,确诊后又连夜护送至定点医院救治。来不及休息,他又和战友们投入到小区楼栋封闭隔离的战斗。挨家挨户,敲开了200多户群众的家门,了解人员情况,开展防疫宣传,告知隔离事项,一直到凌晨4点才回到所里。

第一轮排查完成后,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派出所拟在丰文山村、人和门村设置两个卡点,严防死守。所里在征求大家意见时,潘继明第一个站了出来,“让我去!”

两周多时间,潘继明每天铆在卡点上,共排查过往车辆近千辆,劝回欲外出群众300余人,有效防止了疫情输入和扩散。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疫情防控期间,辖区群众积极配合,自觉减少外出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生活也遇到了诸多不便。潘继明对战友们说,“疫情无情人有情,将心比心,越是在这种特殊时期,越是要把群众服务好。”

2020年春节前,辖区有十多个群众在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节后上班就可来领取,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群众有证难领。潘继明了解到这一情况,利用下班时间,挨家挨户送证上门,有时候一晚上要跑好几个小区,将十多个身份证全部送到群众手上。学府悦园居民张大姐手捧崭新的身份证,激动地说:“就等着身份证准备坐飞机回深圳上班,太及时了!”为了给群众送证,潘继明常常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连一顿热乎饭都吃不上,妻子石红梅埋怨他,“你去年7月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还没好利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得了?”潘继明总是说,“你放心,我挺得住!”

2月11日晚上10点,10名从湖南返回的租户,被辖区小区业主拒之门外,无法回家,十几个小时长途奔波,身心俱疲,进退两难,无奈报警求助。正在巡逻的潘继明听到消息立马赶了过去。了解情况后,他一面对租户进行安抚,通知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医学检测,严格居家隔离,打消业主的顾虑;一面对业主进行耐心教育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多方工作,将租户送回家中,叮嘱严格居家隔离要求后离去。租户们感动地说,民警的服务真是到家了。

辖区有两户群众因疫情居家隔离,潘继明每天两次上门,测量体温,安抚情绪,了解需求,帮助采购生活物资,让他们安心隔离;针对辖区老年人对疫情认识不足,自我防护不强的问题,潘继明自编顺口溜,在辖区反复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类似事情,潘继明做了很多,平时司空见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却显得弥足珍贵。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己常说的那句话——“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潘继明牺牲后,公安部发来唁电,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慰问家属。潘继明牺牲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市民和网友纷纷向这位退役军人致敬。2020年2月19日,市总工会向因公牺牲的潘继明追授了“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飘荡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义务“红马甲”

文/苏其善

手拉手细流可汇成江河,心连心小石能筑起长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铜梁区水口镇一群特殊的少云志愿者,身穿“红马甲”,自愿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与全镇党员干部一起,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他们都是义务服务,没有报酬,甚至没有一个盒饭……

坚守道路卡点的女大学生

“我从2月10日起,就到水口镇果园道路卡口参与车辆劝返和服务工作,每天都是第一时间接触进出车辆和驾乘人员,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没有退缩,这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简单的几句话,清晰展现了这位00后女大学生良好的责任担当。

无论是雾幕笼罩的阴天,还是细雨缠绵的雨天,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水口镇大滩村“水口果园”防控疫情道路卡口,总会出现一位身材娇小、穿着红马甲的女生,登记过往车辆,开展返回劝导,测量驾乘人员体温……忙得不亦乐乎。这位刚满19岁还是大一学生的小姑娘,名叫张开雯,就读于重庆科技学院大数据专业,是学校学生会干事。

张开雯并不是水口人,她家住铜梁城区龙城云州小区,按理说与水口没一点关系。她从水口镇政府工作的小姨那里,知道水口镇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天天都在开展疫情防控,她就主动赖着小姨,要她把自己带到水口防疫一线去。父母很担心她,舍不得心爱的独生女,当然一百个不愿意,是她的死缠烂打加撒娇,才让父母亲勉强松口。于是,在小姨的引荐下,她当上了大滩村道路卡口的一名义务少云志愿者。 

张开雯原本想在放假期间走亲访友,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让人没想到的是,疫情突然降临,严峻的疫情形势,激发了她心里浓浓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大滩果园路口,是铜梁进入水口的唯一通道,是疫情病毒流入传播的主要路径,承担着水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大责任。面对每天大流量的车辆,她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工作十分认真负责。每天天刚亮就出门,在深爱着她的父母无数次的倚门张望中,天黑尽才姗姗迟回。回到家来,往往累得周身酸痛,躺在沙发上不想动弹。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也不例外。特殊时刻,老党员、老干部和普通群众都踊跃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我身体素质比他们好,更不应该落后,更要勇敢地站出来,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力量。”张开雯有些羞涩但很坚毅地说。

场镇义务劝导的电器老板

“居民们和群众注意,现在正是疫情紧张的时候,没啥事就别出门了,现在镇政府已经临时取消赶场,大家都尽量在家呆着。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在中午12点后,到政府划定的超市和交易地点,进行有序购物。记住出门要戴口罩,办完事赶紧回家,不逗留不聚集,到家后马上洗手消毒。”

疫情防控开始以来,人们经常在街上看到一辆蓝色小汽车,行走在水口场镇的大街小巷和附近公路上,车前方贴着“少云志愿者疫情防控宣传”的标识,车载喇叭时时在播放着这样的疫情防控宣传警示。

这个宣传车的车主是铜梁区水口镇少云志愿者甘世平。甘世平今年45岁,是水口镇汪祠村3社的一名普通群众。他在水口场镇上,经营着一家小型电器商店。为了方便购销电器,他自己买了一辆小汽车。疫情的发生,时刻牵扯着这位个体电器经营者的心,他积极响应水口镇政府疫情防控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关闭了店门,中断了本来不错的电器生意,严防群众购买电器引发交叉感染。

“在疫情防控中,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与义务,我也是水口镇场镇的一名公民,我应该为场镇疫情防控出力尽责。”于是,他找到清泉社区居委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杨德琴一说,杨德琴马上向镇党委、政府报告,获得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社区党支部立刻安排他负责场镇的疫情防控宣传劝导工作,并将录制好宣传内容的小喇叭交给他。

于是,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甘世平总是早出晚归。他把小喇叭装在自己的小车上,每天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在场镇和附近公路边,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科普知识,劝导群众不赶场。那洪亮的喇叭声,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注意疫情防控,切莫串门、聚集和走亲访友……

一个人生活在水口场镇,他的生活简单而随便。因为要早出晚归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根本没有时间买菜做饭。渴了,喝几口矿泉水;饿了,泡一包方便面;实在困了,在简陋的床上倒头便睡……

乡村公路上宣传的夫妻搭档 

“外地回到家,居家要观察。关倒门隔离,少遭隔壁骂。全家都平安,整天笑哈哈。”“不要打麻将,不搞亲戚会。在家最安逸,天天睡瞌睡。出门戴口罩,千万莫嫌累。肺炎找上你,就是活受罪。不当撮锅漏,不得把时背。”

每天天刚刚蒙蒙亮,家住大滩村11组的康杨升就在睡梦中惊醒。他连忙揉揉惺忪的睡眼起床,叫醒妻子一起泡一包简单的方便面。吃完后便提上装着资料的布包,带上配有录音的小喇叭走出家门,和妻子一起开着自己家灰色的小汽车,来到乡村公路上。他们一边在公路边的院落发放宣传资料,一边按下小喇叭按钮,清晰的车载小喇叭,便传出播放着疫情防控宣传的方言顺口溜声音。

现年48岁的康杨升,和妻子常年在外做建筑工,是春节期间回家的返乡农民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夫妻被党员干部们不分昼夜坚持疫情防控的精神所感动,主动到村里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为了让疫情防控知识尽人皆知,人人明白,实现全村宣传工作全覆盖,他们坚持每天从早晨8时左右开始,就开着自己家的小车在大滩村所辖范围内的乡村公路上,绕圈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连汽油钱都从来没有报销过。

他们夫妻把全村的公路沿线宣传一遍,一般要一个多小时,而这样的绕圈开车每天都坚持走四至五趟,直到天黑为止。回到家来,还要抽出睡觉休息的时间,主动跟社长、院落长、网格员一道,到群众院落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排查外出返乡人员,劝导群众不宴请宾客,不打牌串门……

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为孩子做饭,就买回一大包饼干和方便面,供孩子饿了吃,也方便自己回家吃。只需烧一壶开水,一套碗筷,就可以草草对付一顿,简便而快捷。吃到后来,他们一看到这些干粮就反胃,但为了节约时间,只好强迫自己咽下肚去。

自从疫情发生后,他们夫妻每天都坚持在疫情防控宣传一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引领群众都遵守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全民防控 众志成城·重庆文艺战“疫”系列报道】笔尖生情 汇聚战“疫”力量·重庆作家在行动(三十二)

2020-03-20 07: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0日7时讯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重庆本土作家们虽然身“宅”在家,心却始终牵挂着前线。他们以笔为枪、著文为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和重庆文艺网持续推出相关作品展示。

今天,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重庆作家们如何以笔为枪、汇聚战“疫”力量——


退役不褪色 军装永着心

——追记牺牲在抗疫一线的退役军人、重庆民警潘继明

文/李燕燕

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场特殊而艰难的战役,每个奔忙于疫情防控一线的人,都是英勇的战士。2020年除夕开始,退役军人、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已经连续战斗了20多天。2月16日上午,和往常一样,他与同事到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0时30分许,在龙腾丰文小区向群众宣传引导加强自身防护时,突发心脏疾病倒地,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51岁。

潘继明牺牲的消息传来,大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一幕幕往事,纷纷浮现眼前。

潘继明在部队时的教导员,沙坪坝区委常委、区武装部政委刘星感慨道:“他是战斗英雄,长期扎根基层,初心不忘;他是军转楷模,服从组织安排,本色不改;他是警察先锋,坚守抗疫一线,誓死不退。”

主持工作的派出所副所长曾国华扼腕叹息,几度哽咽,“在部队,他作风过硬,是标兵。当警察,他本色不改,一如既往踏实工作,从不拈轻怕重,总是尽心尽力完成好本职工作,为年轻同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民警马骏飞是潘继明的搭档,面对老潘的突然离去,心如刀绞,“平时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问老潘,总能得到不厌其烦的讲解和帮助,是良师,是益友,多好的人啊!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社区居民罗清元和潘继明相识7年多,说起潘继明赞不绝口,“好人啊,不仅工作细心,还经常帮助我们,最后一次见他,他还不厌其烦地提醒我要戴好口罩。”

……

英雄的光辉闪耀在一瞬间,英雄的风骨铸就,却是千锤百炼。

部队经历练就铁骨硬汉

“他是我在老山前线的战友,作战很勇敢。”沙区西永街道人大主任谢珍华说。

潘继明是一位在真正的枪林弹雨中闯过的老兵。1968年8月,潘继明出生在云南省云县的一户白族农家。在他少年时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边疆烽火已经燃烧了将近十年。1987年10月,战势再起,一腔热血的潘继明毅然投军、火线入伍,新兵训练结束后随即前往文山平坝进行临战集训,1988年4月,潘继明就被分到最前沿的松毛岭阵地——松毛岭阵地位于老山主峰向纳拉口子延伸方向,地处越南境内,是地情最复杂,环境最艰苦,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之一。敌情复杂,险象环生,年轻战士潘继明机智勇敢,在四周布满地雷的环境里,出色地完成了坚守阵地、战斗值班、物资运输等任务。从1988年至1989年,潘继明一直战斗在老山前线,并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从火线下来的潘继明也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军事素质:仅仅半年时间,就以优异的军事技术被选派到南温河参加第一批战区班长骨干集训;集训结束后,回到连队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作为军事训练技术尖子,被选入团军事五项队,经常参加师团军事比武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1993年2月,潘继明从班长直接提干。在昆明陆军学院19中队集训半年后,于1993年8月回到6连担任排长,之后又在步兵第5连先后担任副连长,连长。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习,取得了大学文凭,从一个山村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

“潘继明带兵,特别注重以身作则,在战士中威信很高。在部队,他一手带出了一个优秀连队。”谢珍华说。

潘继明曾先后参加952、979、981、203等国家光缆工程建设。在大凉山铺设国防光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那里天气诡异多变,早上还是金黄的大太阳,下午就会迅速降温,毫无预兆地下起冰雹。在潘继明初到大凉山施工现场的头几天,一直都下着大雨。然而,不论天气如何变化,潘继明都坚持带着连队挖沟铺埋光缆。按照施工要求,挖沟的深度,“软土”至少一米二深,而充满石块的“硬土”至少也得有八十公分深。潘继明带着全连战士,每天从凌晨三、四点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满手都是血泡,三天衣服就全都磨破。连队负责的十多公里的线路,不论逢山逢水都要克服。遇到河流,潘继明第一个跳到河里施工;遇到冬水田,潘继明挽起裤脚脱掉鞋子第一个上。

“是部队的经历练就了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刘星说。

时刻不忘军人本色

2005年10月,37岁的潘继明从部队正连职转业后入警。牺牲前,他是一级警长,二级警督警衔。

其实,潘继明非常眷恋部队,如果可以,他愿意一直留在那里。但是,因为长期在基层连队,潘继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37岁正连职,已经大大超过这个职级的服役上限。最终他不得不离开。

“老潘是个兢兢业业、踏实做事的人,从来不为自己的事情去跑去要。”刘星说。

依照潘继明在老山前线的战斗经历,完全可以在安置时 “讨价还价”一番,然后分到政府机关“坐坐办公室”,但潘继明却选择服从组织安排,进入最为繁忙的公安系统。报到的第一天,他对战友说:“当警察,我是新兵,但我绝不掉队,绝不落后。”

那身军装已然穿在心上。十多年的从警生涯,和之前在部队一样,他不论在哪个岗位,承担什么职责,总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主动请缨战“疫”

2020年1月24日除夕,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就是警情,重庆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响应,全市公安民警停止休假、全员上岗。潘继明立即赶往丰文派出所报到,请缨战“疫”。潘继明和战友们一道写下请战书:疫情当前,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畏前行,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警徽增光!

丰文派出所辖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公租房、安置房小区居多,人员结构复杂,外来务工人员流动较大。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派出所决定抽组精兵强将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潘继明主动参加突击队,担负起入户排查和巡逻防控的艰巨任务。

突击队分成四个小组,对辖区展开全面排查。潘继明带领战友始终冲在最前面,仅用一周时间就排查3万余户,近8万人,较为准确的摸清了底数。

2月10日晚,辖区发现6名疑似病例,派出所需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得知这一消息,潘继明说,“我是党员,我先上!”随即,穿上防护服投入战斗。他和战友进入疑似病例家中采集血样、测量体温、收集信息、安抚情绪、宣传政策,确诊后又连夜护送至定点医院救治。来不及休息,他又和战友们投入到小区楼栋封闭隔离的战斗。挨家挨户,敲开了200多户群众的家门,了解人员情况,开展防疫宣传,告知隔离事项,一直到凌晨4点才回到所里。

第一轮排查完成后,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派出所拟在丰文山村、人和门村设置两个卡点,严防死守。所里在征求大家意见时,潘继明第一个站了出来,“让我去!”

两周多时间,潘继明每天铆在卡点上,共排查过往车辆近千辆,劝回欲外出群众300余人,有效防止了疫情输入和扩散。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疫情防控期间,辖区群众积极配合,自觉减少外出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生活也遇到了诸多不便。潘继明对战友们说,“疫情无情人有情,将心比心,越是在这种特殊时期,越是要把群众服务好。”

2020年春节前,辖区有十多个群众在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节后上班就可来领取,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群众有证难领。潘继明了解到这一情况,利用下班时间,挨家挨户送证上门,有时候一晚上要跑好几个小区,将十多个身份证全部送到群众手上。学府悦园居民张大姐手捧崭新的身份证,激动地说:“就等着身份证准备坐飞机回深圳上班,太及时了!”为了给群众送证,潘继明常常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家,连一顿热乎饭都吃不上,妻子石红梅埋怨他,“你去年7月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还没好利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得了?”潘继明总是说,“你放心,我挺得住!”

2月11日晚上10点,10名从湖南返回的租户,被辖区小区业主拒之门外,无法回家,十几个小时长途奔波,身心俱疲,进退两难,无奈报警求助。正在巡逻的潘继明听到消息立马赶了过去。了解情况后,他一面对租户进行安抚,通知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医学检测,严格居家隔离,打消业主的顾虑;一面对业主进行耐心教育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多方工作,将租户送回家中,叮嘱严格居家隔离要求后离去。租户们感动地说,民警的服务真是到家了。

辖区有两户群众因疫情居家隔离,潘继明每天两次上门,测量体温,安抚情绪,了解需求,帮助采购生活物资,让他们安心隔离;针对辖区老年人对疫情认识不足,自我防护不强的问题,潘继明自编顺口溜,在辖区反复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类似事情,潘继明做了很多,平时司空见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却显得弥足珍贵。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己常说的那句话——“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潘继明牺牲后,公安部发来唁电,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慰问家属。潘继明牺牲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市民和网友纷纷向这位退役军人致敬。2020年2月19日,市总工会向因公牺牲的潘继明追授了“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飘荡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义务“红马甲”

文/苏其善

手拉手细流可汇成江河,心连心小石能筑起长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铜梁区水口镇一群特殊的少云志愿者,身穿“红马甲”,自愿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与全镇党员干部一起,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他们都是义务服务,没有报酬,甚至没有一个盒饭……

坚守道路卡点的女大学生

“我从2月10日起,就到水口镇果园道路卡口参与车辆劝返和服务工作,每天都是第一时间接触进出车辆和驾乘人员,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没有退缩,这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简单的几句话,清晰展现了这位00后女大学生良好的责任担当。

无论是雾幕笼罩的阴天,还是细雨缠绵的雨天,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水口镇大滩村“水口果园”防控疫情道路卡口,总会出现一位身材娇小、穿着红马甲的女生,登记过往车辆,开展返回劝导,测量驾乘人员体温……忙得不亦乐乎。这位刚满19岁还是大一学生的小姑娘,名叫张开雯,就读于重庆科技学院大数据专业,是学校学生会干事。

张开雯并不是水口人,她家住铜梁城区龙城云州小区,按理说与水口没一点关系。她从水口镇政府工作的小姨那里,知道水口镇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天天都在开展疫情防控,她就主动赖着小姨,要她把自己带到水口防疫一线去。父母很担心她,舍不得心爱的独生女,当然一百个不愿意,是她的死缠烂打加撒娇,才让父母亲勉强松口。于是,在小姨的引荐下,她当上了大滩村道路卡口的一名义务少云志愿者。 

张开雯原本想在放假期间走亲访友,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让人没想到的是,疫情突然降临,严峻的疫情形势,激发了她心里浓浓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大滩果园路口,是铜梁进入水口的唯一通道,是疫情病毒流入传播的主要路径,承担着水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大责任。面对每天大流量的车辆,她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工作十分认真负责。每天天刚亮就出门,在深爱着她的父母无数次的倚门张望中,天黑尽才姗姗迟回。回到家来,往往累得周身酸痛,躺在沙发上不想动弹。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也不例外。特殊时刻,老党员、老干部和普通群众都踊跃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我身体素质比他们好,更不应该落后,更要勇敢地站出来,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力量。”张开雯有些羞涩但很坚毅地说。

场镇义务劝导的电器老板

“居民们和群众注意,现在正是疫情紧张的时候,没啥事就别出门了,现在镇政府已经临时取消赶场,大家都尽量在家呆着。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在中午12点后,到政府划定的超市和交易地点,进行有序购物。记住出门要戴口罩,办完事赶紧回家,不逗留不聚集,到家后马上洗手消毒。”

疫情防控开始以来,人们经常在街上看到一辆蓝色小汽车,行走在水口场镇的大街小巷和附近公路上,车前方贴着“少云志愿者疫情防控宣传”的标识,车载喇叭时时在播放着这样的疫情防控宣传警示。

这个宣传车的车主是铜梁区水口镇少云志愿者甘世平。甘世平今年45岁,是水口镇汪祠村3社的一名普通群众。他在水口场镇上,经营着一家小型电器商店。为了方便购销电器,他自己买了一辆小汽车。疫情的发生,时刻牵扯着这位个体电器经营者的心,他积极响应水口镇政府疫情防控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关闭了店门,中断了本来不错的电器生意,严防群众购买电器引发交叉感染。

“在疫情防控中,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与义务,我也是水口镇场镇的一名公民,我应该为场镇疫情防控出力尽责。”于是,他找到清泉社区居委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杨德琴一说,杨德琴马上向镇党委、政府报告,获得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社区党支部立刻安排他负责场镇的疫情防控宣传劝导工作,并将录制好宣传内容的小喇叭交给他。

于是,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甘世平总是早出晚归。他把小喇叭装在自己的小车上,每天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在场镇和附近公路边,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科普知识,劝导群众不赶场。那洪亮的喇叭声,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注意疫情防控,切莫串门、聚集和走亲访友……

一个人生活在水口场镇,他的生活简单而随便。因为要早出晚归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根本没有时间买菜做饭。渴了,喝几口矿泉水;饿了,泡一包方便面;实在困了,在简陋的床上倒头便睡……

乡村公路上宣传的夫妻搭档 

“外地回到家,居家要观察。关倒门隔离,少遭隔壁骂。全家都平安,整天笑哈哈。”“不要打麻将,不搞亲戚会。在家最安逸,天天睡瞌睡。出门戴口罩,千万莫嫌累。肺炎找上你,就是活受罪。不当撮锅漏,不得把时背。”

每天天刚刚蒙蒙亮,家住大滩村11组的康杨升就在睡梦中惊醒。他连忙揉揉惺忪的睡眼起床,叫醒妻子一起泡一包简单的方便面。吃完后便提上装着资料的布包,带上配有录音的小喇叭走出家门,和妻子一起开着自己家灰色的小汽车,来到乡村公路上。他们一边在公路边的院落发放宣传资料,一边按下小喇叭按钮,清晰的车载小喇叭,便传出播放着疫情防控宣传的方言顺口溜声音。

现年48岁的康杨升,和妻子常年在外做建筑工,是春节期间回家的返乡农民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夫妻被党员干部们不分昼夜坚持疫情防控的精神所感动,主动到村里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为了让疫情防控知识尽人皆知,人人明白,实现全村宣传工作全覆盖,他们坚持每天从早晨8时左右开始,就开着自己家的小车在大滩村所辖范围内的乡村公路上,绕圈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连汽油钱都从来没有报销过。

他们夫妻把全村的公路沿线宣传一遍,一般要一个多小时,而这样的绕圈开车每天都坚持走四至五趟,直到天黑为止。回到家来,还要抽出睡觉休息的时间,主动跟社长、院落长、网格员一道,到群众院落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排查外出返乡人员,劝导群众不宴请宾客,不打牌串门……

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为孩子做饭,就买回一大包饼干和方便面,供孩子饿了吃,也方便自己回家吃。只需烧一壶开水,一套碗筷,就可以草草对付一顿,简便而快捷。吃到后来,他们一看到这些干粮就反胃,但为了节约时间,只好强迫自己咽下肚去。

自从疫情发生后,他们夫妻每天都坚持在疫情防控宣传一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引领群众都遵守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