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控 众志成城·重庆文艺战“疫”系列报道】江津区文艺界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展示(二十四)
自从重庆市江津区文学艺术界联合发出《关于用文艺的形式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后,陆续收到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曲艺、诗歌等文艺作品,以此向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同志们致敬。

【全民防控 众志成城·重庆文艺战“疫”系列报道】江津区文艺界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展示(二十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3-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0日7时讯 自从重庆市江津区文学艺术界联合发出《关于用文艺的形式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后,陆续收到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曲艺、诗歌等文艺作品,以此向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同志们致敬。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第二十四期的文艺作品。

书法:蒋勇(重庆 白沙)

散文三则

1.《广播》

文/胡越

“在疫情期间一不拜年、二不串门、三不赶场、四不走亲访友……”在新冠肺炎发生后,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作出努力和贡献,而广播更是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广播是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宣传媒介,大到公社领导的讲话,小到大队里通知开会,无不通过广播来传达。广播里说的话就是代表上级,具有权威性。可以说,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农村广播是普通老百姓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那时每个公社都有一个广播站,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有线广播,喇叭高高的挂在电线杆顶上。每天早晨开机时都会先播放一段东方红,然后再是播音员给大家问好,开始一天的广播。播音员没有硬性要求说普通话,大多是操着方言广播,记得有个播音员的发音不太准,本来说的“广播站”,可我们却往往听成“鸡抱蛋”。“鸡抱蛋”是土话,意思是母鸡孵小鸡,听了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我们生产队的广播喇叭就安在我家屋旁的田埂上,距离不远,声音很大,我常常是躲在被窝里听广播,听着听着又睡过去了。爸爸妈妈听到广播后就起床开始忙活了,在那个没有手表、没有闹钟的年代,广播无疑是最好的时钟。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收工下班了,大家都跟着广播声走,仿佛号令一般。因此,广播也被大家比喻成了打鸣的“大公鸡”。广播一响,就戏谑说是“大公鸡”叫了。

广播里不仅有万千世界,而且还有一些好听的歌曲,在那个没有多少文化生活的年代,听广播无疑成为了老百姓最大的精神享受。广播里播放的新闻离大家的生活远了点,老百姓都不怎么感兴趣,但如果是播放评书、小说联播或者歌曲,大家都会认真听,时不时还哼上几句。记得我那时特别喜欢听联播,单田芳的评书听得是如痴如醉,常常是妈妈喊吃饭时都还舍不得离开。后来,随着港台流行音乐的兴起,一些人开始在广播里点播歌曲。哪家的小孩子考上学校了,哪家要办生日宴了,都要在广播里播放几首歌曲。听到了歌曲,大家也就知道哪家有喜事了,算好日期前去道贺。点播歌曲,其实发挥了请柬的作用。后来发展到店铺开业、乔迁新居等事项也去广播站点播歌曲。点歌是要收费的,但那时点歌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致于广播站都忙不过来。本来是中午12点正常开始广播,下午1点结束,往往是上午早早的就开始广播了,到下午两三点钟都无法结束,连正常的新闻播报都无法进行。印象深刻的是我小学的一位同学,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在那个年代是一件了不起的喜事,他的家人和亲戚在广播站给他足足点了播放三天的歌曲,确实风光了一阵。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在家里看更加精彩的电视节目,用上了手机,渐渐忽略了广播的存在。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我与老家更是渐渐疏远了。在移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家获取资讯的渠道也越来越方便快捷,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广播发挥的作用让人刮目相看。“肺炎疫情来势汹,劝你要待在家中。你走他家他心慌,他来你家你紧张……”这是街道社区流动广播播放的防疫宣传内容,疫情期间,这样的宣传每天都有。

面对疫情,广播发挥了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形势多样的广播,不但宣传了防疫的相关知识,而且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起,行动统一到了一起,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当前,防疫工作正处于最吃劲的时期,气不可泄、力不可松、民心更不可散。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中国画《等待春暖花开时》邹开甲(重庆 江津)



2.《一半是凡人,一半是英雄》

文/刘云霞 

在我简单的读书、教书的人生履历里,英雄不是凡人,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柏杨一般伟岸的身躯,有大提琴一般浑厚的嗓音,当需要他们拯救危难的时候,他们会从极目的地平线滚滚而来,耀眼得让人心甘情愿地匍匐于地。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是真实的平凡人,也是鲜活的英雄。

一个九五后的警察

刘钦松,九五后,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他的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做了一名普通的司机,母亲在一个事业单位做临聘会计。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学生。他手臂骨折,不巧我儿子也手肘被摔骨折。两个孩子恰好住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在那个时候,他穿着一件白背心,胳膊吊着绷带,安静腼腆得像个女孩子,任凭父母轮流着细致入微地照顾着他。当时还与他的父母感慨,独生子女士多么娇气多么经不起风浪。由此,与他们一家熟识并成为了朋友。

不知不觉,他就长大了,瘦瘦高高的,依旧安静腼腆。一年前,他在先锋派出所做了一名警察,活儿多且累,但不见他叫一声苦。想起当年他父母的感慨,不禁哑然:谁说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当年需要我们保护的孩子,现在长大了。

那天,与他母亲在微信里聊天。

“我们几天没下楼了,无聊时就到楼顶去放放风。”他们家住顶楼,我知道。

“你们不是备了口罩的吗?就用完了?”疫情防控一开始,一共同的开药店的朋友就为我们每家各准备了几十个口罩。

“都给了钦松,他值班要用。”

“派出所不是要发吗?”

“医疗资源紧缺,一线医护防护口罩也急缺……钦松值班,吃住都在单位,从过年起就没回来过。我们把口罩都给他了,我们不下楼不出门就行了。他说,他尽量不去单位领口罩,尽量把资源留给别人……”

我知道他妈妈所说的值班,疫情防控严峻,警察需要挨家挨户上门去走访排查。

至此,这个安静腼腆的九五后年轻人,与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公安、基层社区干部奔忙的身影,冲破了我虚设的“英雄”的栅栏,安静地义无反顾地在这场战役中扛起责任。

他是一名肛肠科医生

他的外貌并不起眼:个子不高,铜色圆脸,身材偏胖,言语不多。

他的头衔显赫:在国内外肛肠医学界颇为知名,现任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肛肠学会副秘书长、全国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肛肠教育知名专家等称号。

他就是江津土生土长的肛肠专家何朝刚。也许觉得自己太平凡,因有幸与他共过几次餐,即便他声名隆隆,也并不觉得他很特别。

他是医生。他是体制外的一名医生。他靠勤奋自学、拜师求艺、刻苦钻研成为了一名享誉国内外肛肠科的医生。

他的诊所很小,就在江津几江老城的南安街上,装修并不精致。偶尔从他诊所门口经过,总见有病人在与他交谈。难得一次见他有空,踏脚进去,我看见了满墙张贴着的各种奖状、各种国际国内交流,以及他与各级政要专家名流的合影。

疫情爆发之前,何朝刚被评为2019年度“感动江津十大人物”,获邀登台江津春晚。颁奖词说:“他躬耕医海34年,独创肛肠病非手术疗法,治愈国内外数十万名肛肠病患者;他济世救人、 传道授业,开办学校将绝学无私传授给国内外学员,培养优秀肛肠专科医师数千名,赢得了高度 赞誉;他是群众口中的“菩萨医生”,免费义诊9000余次,足迹遍布全国20个省市,为困难患者 减免医药费数十万元。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朝刚。工作上兢兢业业、临床中一丝不 苟、教学中勤勤恳恳,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用仁心妙术诠释了大医精诚。”

坐在观众席上,看着他在如雷的掌声中步履沉稳地走上舞台,我只是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世事常态。

但是这次,当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特别在江津区发现确诊病例,又通过大数据显示,春节前后从武汉来(返)津人员多达3200人,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何朝刚心急如焚,立刻请缨,投入战斗。

 “大疫当前就是大敌当前,没有国就没有家,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区政协常委,疫情就是命令。没得讲,我该上!”

“你们负责名仕城小区,我和他们负责三九厂这片区域,今晚一定要把小区这些户都走完,一个都不能落下。”

从1月29号开始, 58岁的何朝刚与护士、公安、社区等工作人员一起,对武汉返津人员进行入户排查,指导防护、体温检测、心理疏导,发放宣传资料。由于要“全副武装”对高危人群进行上门服务,出租车司机看见后心生畏惧,往往打不上车,走街串巷、登高爬楼,全靠步行。连续几天下来,脚掌磨出了血泡。他身体偏胖,膝关节又不好,每天累得双膝酸痛难忍,但一起参与防控的年轻护士没听到他叫一声苦、说一声累。

听闻17年前,他也说过这句看似平常的话。那一次,他同样主动请战,全身心投入到整整两个月的“非典”疫情防控。

我为自己先前的肤浅认识汗颜。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国家和民族危险的时刻,总要有人来表现,何朝刚选择了表现。这国家和民族危险的时刻,总要有人去承担,何朝刚与无数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一样,选择了承担。

迎刃而上,是英雄的选择。

逆向而行,是英雄们的原则。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商人

初识杨小平,是在几年前一次集体组织到延安的出差途中。参加活动的有六七十人,有来自区内各商会的商人,有来自学校的教师。他最开始留给我的印象是长相和言语都很有幽默感。瘦削的身材,格子花衬衫,友善的目光,狡黠的笑容,言语反应快。“会赚钱的商人大多一副聪明样。”我这样想。坐大巴车去黄帝陵时,恰好与他同座。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教师,可经常出去上课?”

“嗯。”我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声,因为对商人的成见,并不想多说很多话。

接下来,他的话匣子却打开了:“我也爱读书的。我经常告诉我的员工,要关心时事,要互相帮助,帮助需要的人,在帮助人之后再帮助自己,不要只盯着自己的碗里和锅里……”

杨小平的一席话让我联想起多年前看过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角乔致庸说的一段话:“我希望咱们生意人,不要心里只想着生意,你得心里装着天下,什么叫天下?天下苍生,你碰到的每一个人,你要想就是他一年四季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你老想着把什么东西卖给他最赚他的钱。”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后来,我知道他是鼎山商会的会长。

大概是2016年吧,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有人在问杨小平:“你的那条船什么时候经营?”

“计划2017年营业,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印象江津。”他回答时的语气很平和,像着力克制不轻意流露出喜怒的父亲,神情却像十月怀胎即将瓜熟蒂落、满怀喜悦的母亲。

后来,我知道他们说的那条船就是通泰门正在装修的五层餐饮船,从设计到施工已经几年时间了。回想杨小平说话的语气和神情,我想起了一个造船厂那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要做最好的船,顺便赚点钱。”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等待几年的时间,以做成“印象江津”留下一个新地标为目标,至于利润不过是之后的一个结果,这不就是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么?

2018年,政府结合国家相关法规条例,发布了关于开展辖区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的通告。面对才投入使用半年多的“印象江津”,杨小平多次流连江边心潮澎湃。怎么能够说抛弃就抛弃呢?那是他付出了多年心血的结晶啊!在他心里,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他已成才成家的女儿,一个就是“印象江津”。尽管情感上万分不舍,理智上他也坚定地支持政府保护长江环境、延续绿水青山的决定,只是在与外地买主商定协议的时候,要求添上这么一条:每年,允许我来看看,允许我到船上来住几天。

当“印象江津”在两艘拖轮护航下进行搬迁,很多人拍抖音短视频记录下那搬迁的瞬间,商会会员们纷纷给他留言:“会长别难过,到时我们陪你去看望她。”

为帮助贫困留守儿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和温暖而有意义的冬天,每到岁末,鼎山商会都要开展“鼎山之光.辉耀你我”捐助慰问鼎山街道贫困留守儿童活动。杨小平说:“捐助贫困留守儿童要成为鼎山商会的传统,让贫困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各界的关心。我们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给人予善,给人予爱,给人予鼓励,我们自己也得到善,得到爱,得到鼓励。”潘容芝是2018年新加入鼎山商会的新会员。她是鼎山疗养院的法人代表,正支援着江津琅山30多个特困残疾人,帮助50多个鼎山福利院特困五保户。2018年8月,得知她的疗养院有好些房间没有柜子,老人们存放衣物不方便,杨小平主动关心并带头为老人们献爱心。在他的带动下,鼎山商会共计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衣柜。

用政策武装头脑,用诚信守住底线,用服务赢得口碑,虽然企业微小,盈利微薄,商会里很多会员依然做得风生水起。一双手勤劳致富,一颗心回报社会。荣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涂荣、金星装饰有限责任公司陈相杰、隐涵的刘安梨、俸茂车城的王贞全、圆通物业的曹自华等都是江津知名企业主,他们积极拥护商会的公益善举。“人人可为,处处可为”如一颗种子,汇聚成鼎山商会一股股鲜活的道德中坚力量。

因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们也遭受了巨大损失。2月5日,鼎山商会却发布了爱心倡议书: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我们鼎山商会将用实际行动凸显社会责任,慷慨解囊,彰显大爱情怀!

4000、3000、1000、500……截止2月10日,商会共筹集捐款32400元。钱虽不多,但这是商会同仁的爱心,是对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和顽强与病毒做斗争的病人的一点心意和慰问。要把它用在实处。经杨小平会长多方了解后提议,商会常务副会长们商量决定:捐款首先用于给江津区中心医院油溪传染病分院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早餐,时间暂定一个月。

2月6日,鼎山商会副会长单位隐涵刘安梨在商会群里报告:疫情期间坚决按政府相关要求,尽好企业的责任,做好员工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思想,坚持不串门,不聚会,引领全体员工,在疫情期间不给国家添乱的原则进行工作!疫情期间总计向江津区交警支队,南城派出所等一线工作的民警捐助加餐食品15,600多元。同时承诺:隐涵公司一旦政府同意复工后,将免费提供江津区中心医院油溪传染病分院医护人员和病人一个月早餐!

想到就做到。自2月10日起,每天天还没亮,一辆早餐配送车就准时从江津城区出发,将鼎山商会的心意送达十公里外的油溪中心医院。

早在2月2日,商会会员罗科能就陆续推送瑞邦电梯的员工们为抗击疫情忙于在蔡家、油溪、先锋等镇的小区和医院为电梯消毒的图片:

“抗击疫情瑞邦在坚守!”

“为抗击疫情瑞邦电梯一定站好岗!”

“我的弟兄们虽然辛苦,为抗击疫情保驾,我们愿意!”

没有气势恢宏的口号,有的只是简朴的言语和看似简单的行动。英雄,其实并不神秘,至于之前如我一般芸芸众生中苦苦寻觅,原来是不知道,在每个平凡人的身体里,都有一颗英雄的种子。此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疫面前,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蹙一颦一举一动,都放射出了这种英雄的气质,洇开,洇开,一个民族的英雄基因闪闪发光,势如破竹,声威震天。


3.《我期待......》

文/蒋琼

曾经,在每个天际微亮的清晨,将往返六十分钟买菜购物的步行,当作健身的有氧运动,再乘着每个午休后的神清气爽,在滨江公园行拳舞剑;曾经,为了身边年幼的孙辈,已养成极少触碰手机的习惯,喜欢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看书、写字。虽然看得多写得少,且当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罢。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犹如在平静生活的湖水中扔进一粒石子,扰乱了我原本规律的退休时光。

新冠病毒的突袭,让我一度整天机不离手,在这阴云密布的日子,如饥似渴地关注着疫情。如此周而复始,一天天的光阴在指尖不停划动手机屏幕的忧心忡忡里悄然荒废,心绪随各类疫情信息大起大落,恍然间被动陷入了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纠结中,而这种纠结时常模糊左右我正确的思考力与判断力,阴霾的心似乎沉落湖底。

全民宅家。这是一场未来将给我们留下沉重记忆的特殊战役,举全国之力,阻击新冠病毒。宅家的日子,我也时常伫立窗前。楼下,街道沉默,商铺紧锁,满目的空寂如同梦境,难免唏嘘落寞。理性又告诉自己,当下,在做好自我保护时,应试着让疫情中的心境不再焦灼迷茫,让禁足宅家的日子不再乏味枯燥。

梳理情绪,调整心态,每天演奏完锅碗瓢盆交响曲后,余下的时间,通过正规渠道适时关注疫情外,重新拾起看书的习惯,以书捋顺纷扰,以书抚平空虚,以书充盈时日,学会了正视灾情,稳定情绪,远离负面,安然地与自己相处,踏实负责的过好疫情时期普通人的宅家生活,静待云开雾散。

一线白衣战士的舍身奋战,后方百姓宅家禁足坚守的整整一个月,只为守得云开见月明。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随着除湖北武汉以外各地疫情日渐“退烧”,为配合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当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临时出入证刚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时,当我们还在依然坚守禁足宅家时,竟有少数省、市曲解了放宽限行的概念,对疫情表现出盲目乐观,原本冷清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购物商城里顾客摩肩接踵、久闭的餐馆中食客熙熙攘攘、风景区里人山人海。伤疤并未痊愈,怎就突然忘了疼痛?病毒狡猾难缠,岂能如此掉以轻心?宅家憋闷已久的人们啊,请再坚持,请再忍忍 ,曙光虽已初现,但黎明尚未真正来临。看看一线白衣战士席地而卧劳累的睡姿,寒冷中持续治病救人而皲裂的双手,彻夜未眠熬红的双眼和被防护装备勒出深痕的脸庞,一串串被病毒感染数字的不断攀升......你怎忍心让他们双腿颤栗却依然前行的付出功亏一篑?你怎忍心让无数位白衣战士的生命白白牺牲?请学会克制吧,最终解禁释放的时机尚未成熟,即使部分城市新增患者暂时清零,并不意味风险已经清零。请放慢你们渴望外出的脚步吧,尝试各种有益的宅家方式,制定适合自己的各类小目标,让宅家结束之日,成为你小有收获之时。请珍惜各级党委政府、白衣战士、公安干警、有情有义的捐助者、一线社区干部、爱心志愿者乃至最最普通的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忘我的无私奉献吧!请记住,只有不负自己,才能不负岁月。珍惜自我生命,就是对英雄的致敬,对全社会的负责。

我期待,平凡普通的你和我,继续抑制住祈盼狂奔而出的冲动,等病魔彻底消除,待阴霾完全散尽,我们再痛快地走出家门,张开双臂一起拥抱抗疫战斗胜利的春天;我期待,花开疫散,一线白衣战士脱下笨重的防护装备,迈开轻盈的脚步置身大自然,沐浴春光,享受春风,让盛开的朵朵繁花,一路陪伴他们平安回家。敬畏生命,摈弃生活中不良的陈规陋习,面对突发重大事件能当机立断并勇于担当,杜绝曾经的灾难重蹈覆辙;我期待,疫情过后,春风十里,国泰民安。当你摘下口罩,无拘无束穿梭行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自由自在流连忘返于几水弯弯的长江之滨,仰望蓝天,深深吸吮久违的清新空气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爱你,祖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全民防控 众志成城·重庆文艺战“疫”系列报道】江津区文艺界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展示(二十四)

2020-03-20 07: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0日7时讯 自从重庆市江津区文学艺术界联合发出《关于用文艺的形式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后,陆续收到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曲艺、诗歌等文艺作品,以此向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同志们致敬。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第二十四期的文艺作品。

书法:蒋勇(重庆 白沙)

散文三则

1.《广播》

文/胡越

“在疫情期间一不拜年、二不串门、三不赶场、四不走亲访友……”在新冠肺炎发生后,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作出努力和贡献,而广播更是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广播是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宣传媒介,大到公社领导的讲话,小到大队里通知开会,无不通过广播来传达。广播里说的话就是代表上级,具有权威性。可以说,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农村广播是普通老百姓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那时每个公社都有一个广播站,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有线广播,喇叭高高的挂在电线杆顶上。每天早晨开机时都会先播放一段东方红,然后再是播音员给大家问好,开始一天的广播。播音员没有硬性要求说普通话,大多是操着方言广播,记得有个播音员的发音不太准,本来说的“广播站”,可我们却往往听成“鸡抱蛋”。“鸡抱蛋”是土话,意思是母鸡孵小鸡,听了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我们生产队的广播喇叭就安在我家屋旁的田埂上,距离不远,声音很大,我常常是躲在被窝里听广播,听着听着又睡过去了。爸爸妈妈听到广播后就起床开始忙活了,在那个没有手表、没有闹钟的年代,广播无疑是最好的时钟。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收工下班了,大家都跟着广播声走,仿佛号令一般。因此,广播也被大家比喻成了打鸣的“大公鸡”。广播一响,就戏谑说是“大公鸡”叫了。

广播里不仅有万千世界,而且还有一些好听的歌曲,在那个没有多少文化生活的年代,听广播无疑成为了老百姓最大的精神享受。广播里播放的新闻离大家的生活远了点,老百姓都不怎么感兴趣,但如果是播放评书、小说联播或者歌曲,大家都会认真听,时不时还哼上几句。记得我那时特别喜欢听联播,单田芳的评书听得是如痴如醉,常常是妈妈喊吃饭时都还舍不得离开。后来,随着港台流行音乐的兴起,一些人开始在广播里点播歌曲。哪家的小孩子考上学校了,哪家要办生日宴了,都要在广播里播放几首歌曲。听到了歌曲,大家也就知道哪家有喜事了,算好日期前去道贺。点播歌曲,其实发挥了请柬的作用。后来发展到店铺开业、乔迁新居等事项也去广播站点播歌曲。点歌是要收费的,但那时点歌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致于广播站都忙不过来。本来是中午12点正常开始广播,下午1点结束,往往是上午早早的就开始广播了,到下午两三点钟都无法结束,连正常的新闻播报都无法进行。印象深刻的是我小学的一位同学,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在那个年代是一件了不起的喜事,他的家人和亲戚在广播站给他足足点了播放三天的歌曲,确实风光了一阵。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在家里看更加精彩的电视节目,用上了手机,渐渐忽略了广播的存在。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我与老家更是渐渐疏远了。在移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家获取资讯的渠道也越来越方便快捷,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广播发挥的作用让人刮目相看。“肺炎疫情来势汹,劝你要待在家中。你走他家他心慌,他来你家你紧张……”这是街道社区流动广播播放的防疫宣传内容,疫情期间,这样的宣传每天都有。

面对疫情,广播发挥了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形势多样的广播,不但宣传了防疫的相关知识,而且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起,行动统一到了一起,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当前,防疫工作正处于最吃劲的时期,气不可泄、力不可松、民心更不可散。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中国画《等待春暖花开时》邹开甲(重庆 江津)



2.《一半是凡人,一半是英雄》

文/刘云霞 

在我简单的读书、教书的人生履历里,英雄不是凡人,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柏杨一般伟岸的身躯,有大提琴一般浑厚的嗓音,当需要他们拯救危难的时候,他们会从极目的地平线滚滚而来,耀眼得让人心甘情愿地匍匐于地。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是真实的平凡人,也是鲜活的英雄。

一个九五后的警察

刘钦松,九五后,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他的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做了一名普通的司机,母亲在一个事业单位做临聘会计。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学生。他手臂骨折,不巧我儿子也手肘被摔骨折。两个孩子恰好住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在那个时候,他穿着一件白背心,胳膊吊着绷带,安静腼腆得像个女孩子,任凭父母轮流着细致入微地照顾着他。当时还与他的父母感慨,独生子女士多么娇气多么经不起风浪。由此,与他们一家熟识并成为了朋友。

不知不觉,他就长大了,瘦瘦高高的,依旧安静腼腆。一年前,他在先锋派出所做了一名警察,活儿多且累,但不见他叫一声苦。想起当年他父母的感慨,不禁哑然:谁说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当年需要我们保护的孩子,现在长大了。

那天,与他母亲在微信里聊天。

“我们几天没下楼了,无聊时就到楼顶去放放风。”他们家住顶楼,我知道。

“你们不是备了口罩的吗?就用完了?”疫情防控一开始,一共同的开药店的朋友就为我们每家各准备了几十个口罩。

“都给了钦松,他值班要用。”

“派出所不是要发吗?”

“医疗资源紧缺,一线医护防护口罩也急缺……钦松值班,吃住都在单位,从过年起就没回来过。我们把口罩都给他了,我们不下楼不出门就行了。他说,他尽量不去单位领口罩,尽量把资源留给别人……”

我知道他妈妈所说的值班,疫情防控严峻,警察需要挨家挨户上门去走访排查。

至此,这个安静腼腆的九五后年轻人,与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公安、基层社区干部奔忙的身影,冲破了我虚设的“英雄”的栅栏,安静地义无反顾地在这场战役中扛起责任。

他是一名肛肠科医生

他的外貌并不起眼:个子不高,铜色圆脸,身材偏胖,言语不多。

他的头衔显赫:在国内外肛肠医学界颇为知名,现任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肛肠学会副秘书长、全国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肛肠教育知名专家等称号。

他就是江津土生土长的肛肠专家何朝刚。也许觉得自己太平凡,因有幸与他共过几次餐,即便他声名隆隆,也并不觉得他很特别。

他是医生。他是体制外的一名医生。他靠勤奋自学、拜师求艺、刻苦钻研成为了一名享誉国内外肛肠科的医生。

他的诊所很小,就在江津几江老城的南安街上,装修并不精致。偶尔从他诊所门口经过,总见有病人在与他交谈。难得一次见他有空,踏脚进去,我看见了满墙张贴着的各种奖状、各种国际国内交流,以及他与各级政要专家名流的合影。

疫情爆发之前,何朝刚被评为2019年度“感动江津十大人物”,获邀登台江津春晚。颁奖词说:“他躬耕医海34年,独创肛肠病非手术疗法,治愈国内外数十万名肛肠病患者;他济世救人、 传道授业,开办学校将绝学无私传授给国内外学员,培养优秀肛肠专科医师数千名,赢得了高度 赞誉;他是群众口中的“菩萨医生”,免费义诊9000余次,足迹遍布全国20个省市,为困难患者 减免医药费数十万元。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朝刚。工作上兢兢业业、临床中一丝不 苟、教学中勤勤恳恳,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用仁心妙术诠释了大医精诚。”

坐在观众席上,看着他在如雷的掌声中步履沉稳地走上舞台,我只是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世事常态。

但是这次,当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特别在江津区发现确诊病例,又通过大数据显示,春节前后从武汉来(返)津人员多达3200人,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何朝刚心急如焚,立刻请缨,投入战斗。

 “大疫当前就是大敌当前,没有国就没有家,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区政协常委,疫情就是命令。没得讲,我该上!”

“你们负责名仕城小区,我和他们负责三九厂这片区域,今晚一定要把小区这些户都走完,一个都不能落下。”

从1月29号开始, 58岁的何朝刚与护士、公安、社区等工作人员一起,对武汉返津人员进行入户排查,指导防护、体温检测、心理疏导,发放宣传资料。由于要“全副武装”对高危人群进行上门服务,出租车司机看见后心生畏惧,往往打不上车,走街串巷、登高爬楼,全靠步行。连续几天下来,脚掌磨出了血泡。他身体偏胖,膝关节又不好,每天累得双膝酸痛难忍,但一起参与防控的年轻护士没听到他叫一声苦、说一声累。

听闻17年前,他也说过这句看似平常的话。那一次,他同样主动请战,全身心投入到整整两个月的“非典”疫情防控。

我为自己先前的肤浅认识汗颜。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国家和民族危险的时刻,总要有人来表现,何朝刚选择了表现。这国家和民族危险的时刻,总要有人去承担,何朝刚与无数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一样,选择了承担。

迎刃而上,是英雄的选择。

逆向而行,是英雄们的原则。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商人

初识杨小平,是在几年前一次集体组织到延安的出差途中。参加活动的有六七十人,有来自区内各商会的商人,有来自学校的教师。他最开始留给我的印象是长相和言语都很有幽默感。瘦削的身材,格子花衬衫,友善的目光,狡黠的笑容,言语反应快。“会赚钱的商人大多一副聪明样。”我这样想。坐大巴车去黄帝陵时,恰好与他同座。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教师,可经常出去上课?”

“嗯。”我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声,因为对商人的成见,并不想多说很多话。

接下来,他的话匣子却打开了:“我也爱读书的。我经常告诉我的员工,要关心时事,要互相帮助,帮助需要的人,在帮助人之后再帮助自己,不要只盯着自己的碗里和锅里……”

杨小平的一席话让我联想起多年前看过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角乔致庸说的一段话:“我希望咱们生意人,不要心里只想着生意,你得心里装着天下,什么叫天下?天下苍生,你碰到的每一个人,你要想就是他一年四季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你老想着把什么东西卖给他最赚他的钱。”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后来,我知道他是鼎山商会的会长。

大概是2016年吧,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有人在问杨小平:“你的那条船什么时候经营?”

“计划2017年营业,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印象江津。”他回答时的语气很平和,像着力克制不轻意流露出喜怒的父亲,神情却像十月怀胎即将瓜熟蒂落、满怀喜悦的母亲。

后来,我知道他们说的那条船就是通泰门正在装修的五层餐饮船,从设计到施工已经几年时间了。回想杨小平说话的语气和神情,我想起了一个造船厂那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要做最好的船,顺便赚点钱。”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等待几年的时间,以做成“印象江津”留下一个新地标为目标,至于利润不过是之后的一个结果,这不就是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么?

2018年,政府结合国家相关法规条例,发布了关于开展辖区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的通告。面对才投入使用半年多的“印象江津”,杨小平多次流连江边心潮澎湃。怎么能够说抛弃就抛弃呢?那是他付出了多年心血的结晶啊!在他心里,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他已成才成家的女儿,一个就是“印象江津”。尽管情感上万分不舍,理智上他也坚定地支持政府保护长江环境、延续绿水青山的决定,只是在与外地买主商定协议的时候,要求添上这么一条:每年,允许我来看看,允许我到船上来住几天。

当“印象江津”在两艘拖轮护航下进行搬迁,很多人拍抖音短视频记录下那搬迁的瞬间,商会会员们纷纷给他留言:“会长别难过,到时我们陪你去看望她。”

为帮助贫困留守儿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和温暖而有意义的冬天,每到岁末,鼎山商会都要开展“鼎山之光.辉耀你我”捐助慰问鼎山街道贫困留守儿童活动。杨小平说:“捐助贫困留守儿童要成为鼎山商会的传统,让贫困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各界的关心。我们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给人予善,给人予爱,给人予鼓励,我们自己也得到善,得到爱,得到鼓励。”潘容芝是2018年新加入鼎山商会的新会员。她是鼎山疗养院的法人代表,正支援着江津琅山30多个特困残疾人,帮助50多个鼎山福利院特困五保户。2018年8月,得知她的疗养院有好些房间没有柜子,老人们存放衣物不方便,杨小平主动关心并带头为老人们献爱心。在他的带动下,鼎山商会共计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衣柜。

用政策武装头脑,用诚信守住底线,用服务赢得口碑,虽然企业微小,盈利微薄,商会里很多会员依然做得风生水起。一双手勤劳致富,一颗心回报社会。荣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涂荣、金星装饰有限责任公司陈相杰、隐涵的刘安梨、俸茂车城的王贞全、圆通物业的曹自华等都是江津知名企业主,他们积极拥护商会的公益善举。“人人可为,处处可为”如一颗种子,汇聚成鼎山商会一股股鲜活的道德中坚力量。

因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们也遭受了巨大损失。2月5日,鼎山商会却发布了爱心倡议书: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我们鼎山商会将用实际行动凸显社会责任,慷慨解囊,彰显大爱情怀!

4000、3000、1000、500……截止2月10日,商会共筹集捐款32400元。钱虽不多,但这是商会同仁的爱心,是对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和顽强与病毒做斗争的病人的一点心意和慰问。要把它用在实处。经杨小平会长多方了解后提议,商会常务副会长们商量决定:捐款首先用于给江津区中心医院油溪传染病分院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早餐,时间暂定一个月。

2月6日,鼎山商会副会长单位隐涵刘安梨在商会群里报告:疫情期间坚决按政府相关要求,尽好企业的责任,做好员工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思想,坚持不串门,不聚会,引领全体员工,在疫情期间不给国家添乱的原则进行工作!疫情期间总计向江津区交警支队,南城派出所等一线工作的民警捐助加餐食品15,600多元。同时承诺:隐涵公司一旦政府同意复工后,将免费提供江津区中心医院油溪传染病分院医护人员和病人一个月早餐!

想到就做到。自2月10日起,每天天还没亮,一辆早餐配送车就准时从江津城区出发,将鼎山商会的心意送达十公里外的油溪中心医院。

早在2月2日,商会会员罗科能就陆续推送瑞邦电梯的员工们为抗击疫情忙于在蔡家、油溪、先锋等镇的小区和医院为电梯消毒的图片:

“抗击疫情瑞邦在坚守!”

“为抗击疫情瑞邦电梯一定站好岗!”

“我的弟兄们虽然辛苦,为抗击疫情保驾,我们愿意!”

没有气势恢宏的口号,有的只是简朴的言语和看似简单的行动。英雄,其实并不神秘,至于之前如我一般芸芸众生中苦苦寻觅,原来是不知道,在每个平凡人的身体里,都有一颗英雄的种子。此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疫面前,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蹙一颦一举一动,都放射出了这种英雄的气质,洇开,洇开,一个民族的英雄基因闪闪发光,势如破竹,声威震天。


3.《我期待......》

文/蒋琼

曾经,在每个天际微亮的清晨,将往返六十分钟买菜购物的步行,当作健身的有氧运动,再乘着每个午休后的神清气爽,在滨江公园行拳舞剑;曾经,为了身边年幼的孙辈,已养成极少触碰手机的习惯,喜欢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看书、写字。虽然看得多写得少,且当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罢。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犹如在平静生活的湖水中扔进一粒石子,扰乱了我原本规律的退休时光。

新冠病毒的突袭,让我一度整天机不离手,在这阴云密布的日子,如饥似渴地关注着疫情。如此周而复始,一天天的光阴在指尖不停划动手机屏幕的忧心忡忡里悄然荒废,心绪随各类疫情信息大起大落,恍然间被动陷入了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纠结中,而这种纠结时常模糊左右我正确的思考力与判断力,阴霾的心似乎沉落湖底。

全民宅家。这是一场未来将给我们留下沉重记忆的特殊战役,举全国之力,阻击新冠病毒。宅家的日子,我也时常伫立窗前。楼下,街道沉默,商铺紧锁,满目的空寂如同梦境,难免唏嘘落寞。理性又告诉自己,当下,在做好自我保护时,应试着让疫情中的心境不再焦灼迷茫,让禁足宅家的日子不再乏味枯燥。

梳理情绪,调整心态,每天演奏完锅碗瓢盆交响曲后,余下的时间,通过正规渠道适时关注疫情外,重新拾起看书的习惯,以书捋顺纷扰,以书抚平空虚,以书充盈时日,学会了正视灾情,稳定情绪,远离负面,安然地与自己相处,踏实负责的过好疫情时期普通人的宅家生活,静待云开雾散。

一线白衣战士的舍身奋战,后方百姓宅家禁足坚守的整整一个月,只为守得云开见月明。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随着除湖北武汉以外各地疫情日渐“退烧”,为配合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当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临时出入证刚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时,当我们还在依然坚守禁足宅家时,竟有少数省、市曲解了放宽限行的概念,对疫情表现出盲目乐观,原本冷清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购物商城里顾客摩肩接踵、久闭的餐馆中食客熙熙攘攘、风景区里人山人海。伤疤并未痊愈,怎就突然忘了疼痛?病毒狡猾难缠,岂能如此掉以轻心?宅家憋闷已久的人们啊,请再坚持,请再忍忍 ,曙光虽已初现,但黎明尚未真正来临。看看一线白衣战士席地而卧劳累的睡姿,寒冷中持续治病救人而皲裂的双手,彻夜未眠熬红的双眼和被防护装备勒出深痕的脸庞,一串串被病毒感染数字的不断攀升......你怎忍心让他们双腿颤栗却依然前行的付出功亏一篑?你怎忍心让无数位白衣战士的生命白白牺牲?请学会克制吧,最终解禁释放的时机尚未成熟,即使部分城市新增患者暂时清零,并不意味风险已经清零。请放慢你们渴望外出的脚步吧,尝试各种有益的宅家方式,制定适合自己的各类小目标,让宅家结束之日,成为你小有收获之时。请珍惜各级党委政府、白衣战士、公安干警、有情有义的捐助者、一线社区干部、爱心志愿者乃至最最普通的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忘我的无私奉献吧!请记住,只有不负自己,才能不负岁月。珍惜自我生命,就是对英雄的致敬,对全社会的负责。

我期待,平凡普通的你和我,继续抑制住祈盼狂奔而出的冲动,等病魔彻底消除,待阴霾完全散尽,我们再痛快地走出家门,张开双臂一起拥抱抗疫战斗胜利的春天;我期待,花开疫散,一线白衣战士脱下笨重的防护装备,迈开轻盈的脚步置身大自然,沐浴春光,享受春风,让盛开的朵朵繁花,一路陪伴他们平安回家。敬畏生命,摈弃生活中不良的陈规陋习,面对突发重大事件能当机立断并勇于担当,杜绝曾经的灾难重蹈覆辙;我期待,疫情过后,春风十里,国泰民安。当你摘下口罩,无拘无束穿梭行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自由自在流连忘返于几水弯弯的长江之滨,仰望蓝天,深深吸吮久违的清新空气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爱你,祖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