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珐琅彩双狮耳瓷瓶

民国珐琅彩双狮耳瓷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17

瓷瓶通体施珐琅彩,红、黄、蓝、白颜色均有,色彩斑斓绚丽。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瓷器上的绘画讲究“画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件瓷瓶上绘仙桃、石榴数只,与漫卷的花草相搭配,有福寿延绵,多子多福的寓意;器身颈部塑一对狮子,又有太师少保,步步高升之意。珐琅瓷又名瓷胎画珐琅,需先制作素白瓷胎,再由画师绘画纹饰、施彩后烘烤而成。珐琅彩瓷器是中国瓷器生产工艺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绘瓷器中的佼佼者。它是在清代康熙晚期按照康熙皇帝的授意,将从欧洲传入的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釉上彩瓷新品种,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由于制作成本过于高昂,乾隆以后逐渐以粉彩代之。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民国珐琅彩双狮耳瓷瓶

2020-05-17 11:52:23 来源: 0 条评论

瓷瓶通体施珐琅彩,红、黄、蓝、白颜色均有,色彩斑斓绚丽。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瓷器上的绘画讲究“画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件瓷瓶上绘仙桃、石榴数只,与漫卷的花草相搭配,有福寿延绵,多子多福的寓意;器身颈部塑一对狮子,又有太师少保,步步高升之意。珐琅瓷又名瓷胎画珐琅,需先制作素白瓷胎,再由画师绘画纹饰、施彩后烘烤而成。珐琅彩瓷器是中国瓷器生产工艺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绘瓷器中的佼佼者。它是在清代康熙晚期按照康熙皇帝的授意,将从欧洲传入的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釉上彩瓷新品种,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由于制作成本过于高昂,乾隆以后逐渐以粉彩代之。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