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化旅游研究系列评论|“深入基层,助力‘双晒’”之二——重庆旅游演艺:尚需科学发展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重庆的旅游演艺已经处于全面“试水”状态,各区县,各单位创新的要点不胜枚举,令人欣慰。

重庆市文化旅游研究系列评论|“深入基层,助力‘双晒’”之二——重庆旅游演艺:尚需科学发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31

编者按:

2020年4月底至5月初,在市文旅委的带领下,市歌舞团、市京剧团、市杂技艺术团、市民族乐团,市芭蕾舞团、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深入区县,开展“深入基层,助力‘双晒’”创作采风活动,一行人对武隆、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进行了深入调研。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舞台艺术相关研究人员,有幸参与了本次调研活动,结合调研情况,写作文章,抛出“旅游演艺”相关问题,以期引发争鸣。

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的旅游演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广大游客从浅层观光到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产物,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旅游演艺发展的环境条件。从游客角度来说,旅游演艺的发展其实就是观光游览方式的一种转变,特别是历史文化等内容,它需要一种独特的解读,因而就创作了演艺这一手法演绎尘封的、历史的、抽象的文化内涵,进而加深旅游者的认识。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重庆的旅游演艺已经处于全面“试水”状态,各区县,各单位创新的要点不胜枚举,令人欣慰。然而由于是“试水”,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一是有的单位在设计具体项目时,思想上还应进一步放开,目前还存在将旅游演艺概念狭隘化的情况;二是某些景区在打造演艺项目的过程中,缺乏对本地文化资源的科学调研,为了吸引眼球,个别地方甚至存在臆造文化内容,“编造文化IP”的情况;三是对于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理念,借鉴不够,对本地文化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打造方式还较为粗放:旅游景区不是文化的博览园,也不是传说故事的集中讲解地。

其实,要解决上面存在问题,我们有现成的十六字箴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十六个字,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我们都熟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我们也该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已经把这十六个字用精用好。其实开启旅游演艺的正确姿势,就是用好这把金钥匙。今天的重庆旅游演艺发展,需要把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行“解放思想”之实: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

这次深入基层的调研和讨论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讨论话题都集中在如何让文艺院团走进景区,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诚然,这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不过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不要局限在如何让文化、让艺术走进景区,更需要让景区的文化走出去。

有两个文艺作品可以给我们启发。一个是晋朝的陶渊明写作的《桃花源记》,另一个是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两个作品,对它们相对应的旅游景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益。这样的作品创造就是让文化先于景点走出去的典范。文学让我们对于景区产生了想象空间,让我们对于景区有了向往。很大程度上,它增加了我们到实地去旅游,亲眼目睹当地风土人情的心理动机。再如《白鹿原》这样一部名作,让该地成为了一个景区。再如《卡萨布兰卡》这样一部电影,让很多电影迷,对于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产生了联想。再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确实给重庆带来了不少的网红景点。诚然,笔者所列举的都是舞台演艺之外的艺术形式,那么我们能否深入挖掘景区的文化,创作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舞台剧呢?舞台艺术相比文学、电影来说,它的传播范围相对小,传播受众少,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一部精品力作是不可多得的,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打磨。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剧目建设和景区文化结合起来,做深远的创作计划,努力做出优秀的作品。而不是“面上跑”“多而不精”。

(酉阳桃花源景区)

文化是景区隐性的财富,需要解放思想,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具有跨越区域的宽大视野,才能触摸到景区的文脉,发掘它的精华。景区文化不应当被狭隘地局限在景区本身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因为景区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文化空间。当我们决定去卡萨布兰卡的时候,不仅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景点,而是去游览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已经不是一个地理空间,而是文化空间。当我们去游览桃花源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它是一种文化空间。在景区同质化的现状面前,什么才能让景区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是景区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打造景区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放开视野,不仅要打造景区物理空间范围内的文化,而且要注重文化空间的打造。而文化空间的打造,需要的恰恰是艺术作品,而且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扶持,更需要把眼光放长远。

二、再提“实事求是”:旅游和艺术不能粗暴结合

舞台艺术走进旅游景区,确实是促进旅游景区文化水平提升的一种方式。而我们遇上一个问题:是否能将编排好的剧场舞台艺术硬生生搬到景区?

文艺院团所涉及的艺术门类较多,不能一概而论。大体上讲,文艺院团所创作的剧目艺术性较强,思想性较强,更多的是针对“严肃”的观众,这些剧目多半属于剧场艺术范围。而旅游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消遣式的生活方式,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冲突。游客能不能在旅游的同时,静下心来欣赏严肃的舞台艺术作品?游客到底需要什么样旅游演艺?当把舞台艺术植入到旅游景区的时候,首先应该有受众意识,我们应该创作什么样的剧目?能否符合游客的消费心理?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不根据受众群体的心理进行创作、演出,多半观众是不买账。

严肃的舞台艺术需要演出空间、观看空间、配套设施,尤其是大型舞台剧规格要求更高,景区在建设上有没有相关配套设施。剧场建设需要一大笔资金支持,对旅游景区当地也是不小的投入。另一方面,剧场投入运营后,能不能有效运营,有没有相对成熟的剧目,相对成熟的受众群体。当然,景区可以选择一些小型的或者露天的艺术演出,但是它的长驻性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选用当地非专业演员,可以对其进行培训,但演出质量往往是得不到保障的。如果选用专业性演员,又涉及到距离所产生的演出成本、时间成本的问题。再一个,舞台艺术作品能否和旅游景区文化融合,就需要编、导、演在创作之初,就要深入当地,挖掘当地文化,创作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舞台艺术作品。

(酉阳《梦幻桃源》演出剧照)

在舞台艺术走进旅游景区,助力景区提升文化建设的问题上,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深刻认识到艺术作品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差异,创作出符合观众心理,符合旅游景区文化,符合旅游景区现有硬件设施的艺术作品,才能实现艺术和旅游的融合。切忌好大喜功,生搬硬套,这样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经济上的损失。

三、“与时俱进”:跟上国内外的先进艺术理念

在舞台艺术和景区文化提升结合的问题上,需要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现代科技技术,吸收现代的传播技术,吸收现代的艺术理念,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景区文化。如舞剧《杜甫》片段《丽人行》舞蹈快闪西安大雁塔,市芭蕾舞团“图歌巷舞·城与舞”等把舞台艺术搬进城市空间,并通过自媒体等形式传播,就是非常好的案例。不仅传播了舞台艺术,而且对于景区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再如武隆的《印象·武隆》实景歌会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成为武隆的一张旅游名片。但实景戏剧演出占地面积较大,投入高科技技术含量高,参与人员较多,对安全性要求较高,舞台艺术化投入大,演出周期长、频次高等,使其成为典型的耗资巨大的旅游发展活动。因此,这类旅游项目的发展必须要求有大量优质的长期性客源,才能保证实景演出的经济效益。在实景舞台艺术打造上,需要谨慎。

笔者认为,在景区的舞台艺术打造上可以借鉴“沉浸式戏剧”的理念。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的概念最早源自英国,近年来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其打破传统戏剧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观演方式,演员在表演空间中移动。沉浸式戏剧需要观众参与,我们把所有互动性元素进行整合,这些都与艺术活动密切相关。沉浸式戏剧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一个类似真实世界的环境,在这个方面,旅游景区就是一个真实环境的空间设计,例如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彭水九黎城等,它们已经具备了沉浸式戏剧中最重要的空间设计环节,而缺乏的就是我们需要整个剧情的整体设计。其中,酉阳桃花源景区已经具备了沉浸式戏剧雏形,例如在景区设计上加入了鸡犬相闻的声音特效,以及可以提供租赁古装服饰。但是如何进一步打造沉浸式戏剧上还有待提升,可以打造一部关于陶渊明的沉浸式戏剧,把农耕文化以及现代年轻人对于世外桃源的精神向往结合起来,以游客为演员,以景区为舞台空间,既有现成的硬件条件,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以游客为演员避免了演员群体的人力成本,同时能够带动游客的参与性,再次可以拓展旅游的衍生品。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对于国服的钟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恰恰能够把握住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沉浸式戏剧可以实现多感官的体验,不仅是视觉体验,也是听觉的、味觉的,它能调动观众的主动参与性、互动性,是能够实现和旅游项目的融合。

沉浸式戏剧在我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特别是一些仪式戏剧。例如河北省武安市的“武安傩戏”就是典型的沉浸式戏剧,其中《捉黄鬼》就是以群众为演员参与式的大型戏剧活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传统民俗与沉浸戏剧结合,如何把传统民俗与当代观众连接,如何把传统民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通。诚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现代艺术理念和技术可借鉴和应用,而如何借用这些现代艺术理念和技术,融入到舞台艺术中,融入到景区文化提升中,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课题。但,要把舞台的观念解放,舞台艺术不仅仅是剧场内部的舞台,舞台是广阔的舞台。

四、“求真务实”:我们对自己文化充满自信,何用臆造?

文化是从土地中生发出来的,不是牵强附会,不是臆造出来的。求真务实,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才能让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深入基层,助力‘双晒’”创作采风活动中,一行人走过的每一个景区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武隆白马山曾经发生一场战役,为解放重庆及全川打开了通道。酉阳龚滩古镇大约1800年历史,是川盐古道上重要的集散地。濯水古镇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洪安是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此外,石柱万寿山、彭水阿依河等等,渝东南地区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武陵山区的高山峡谷相间,崇山峻岭横生。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下,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怎么能没有动人的故事?怎么不值得被歌颂?遥想历史,巴盐古道上有多少热血男儿埋骨他乡;万寿山上,秦良玉是如何在悬崖峭壁上建起一座精神堡垒;白马山战役是怎样的艰难险阻。这些都是值得被歌颂的,都是值得被书写的。

(石柱万寿山景区)

文化是土地生发出来的,艺术作品需要适合当地土壤,否则就会出现不接地气,曲高和寡的毛病。舞台艺术创作需要求真务实,需要感同身受,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首先是要真,如果艺术失去了“真”,那就是假大空。渝东南地区天然地不缺乏故事,更不缺乏文化,不必牵强附会,更不必胡编乱造,而需要的是发掘故事,打造文化。渝东南地区的文化是能够支撑打造出文艺精品的,是能够为景区文化打造出一张张精神名片的。

舞台艺术如何助力旅游景区文化提升?首先,要让舞台艺术走进景区,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其次,也要让舞台艺术走出来,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把旅游景区带出来。不要固步自封在景区的物理空间范围内打造文化,也不要固步自封在舞台艺术的剧场范围内打造艺术。利用固有的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的先进艺术理念,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好高骛远,充满文化自信。“文旅融合”不仅仅是能够被看见的融合才算融合,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应当是深层次的,是潜移默化的,是开放性的,是包容性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只有这样重庆旅游演艺,才能走的更远。

文/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吕霖枫 图/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提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市文化旅游研究系列评论|“深入基层,助力‘双晒’”之二——重庆旅游演艺:尚需科学发展

2020-05-31 07:35:00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

2020年4月底至5月初,在市文旅委的带领下,市歌舞团、市京剧团、市杂技艺术团、市民族乐团,市芭蕾舞团、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深入区县,开展“深入基层,助力‘双晒’”创作采风活动,一行人对武隆、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进行了深入调研。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舞台艺术相关研究人员,有幸参与了本次调研活动,结合调研情况,写作文章,抛出“旅游演艺”相关问题,以期引发争鸣。

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的旅游演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广大游客从浅层观光到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产物,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旅游演艺发展的环境条件。从游客角度来说,旅游演艺的发展其实就是观光游览方式的一种转变,特别是历史文化等内容,它需要一种独特的解读,因而就创作了演艺这一手法演绎尘封的、历史的、抽象的文化内涵,进而加深旅游者的认识。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重庆的旅游演艺已经处于全面“试水”状态,各区县,各单位创新的要点不胜枚举,令人欣慰。然而由于是“试水”,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一是有的单位在设计具体项目时,思想上还应进一步放开,目前还存在将旅游演艺概念狭隘化的情况;二是某些景区在打造演艺项目的过程中,缺乏对本地文化资源的科学调研,为了吸引眼球,个别地方甚至存在臆造文化内容,“编造文化IP”的情况;三是对于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理念,借鉴不够,对本地文化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打造方式还较为粗放:旅游景区不是文化的博览园,也不是传说故事的集中讲解地。

其实,要解决上面存在问题,我们有现成的十六字箴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十六个字,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我们都熟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我们也该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已经把这十六个字用精用好。其实开启旅游演艺的正确姿势,就是用好这把金钥匙。今天的重庆旅游演艺发展,需要把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行“解放思想”之实: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

这次深入基层的调研和讨论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讨论话题都集中在如何让文艺院团走进景区,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诚然,这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不过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不要局限在如何让文化、让艺术走进景区,更需要让景区的文化走出去。

有两个文艺作品可以给我们启发。一个是晋朝的陶渊明写作的《桃花源记》,另一个是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两个作品,对它们相对应的旅游景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益。这样的作品创造就是让文化先于景点走出去的典范。文学让我们对于景区产生了想象空间,让我们对于景区有了向往。很大程度上,它增加了我们到实地去旅游,亲眼目睹当地风土人情的心理动机。再如《白鹿原》这样一部名作,让该地成为了一个景区。再如《卡萨布兰卡》这样一部电影,让很多电影迷,对于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产生了联想。再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确实给重庆带来了不少的网红景点。诚然,笔者所列举的都是舞台演艺之外的艺术形式,那么我们能否深入挖掘景区的文化,创作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舞台剧呢?舞台艺术相比文学、电影来说,它的传播范围相对小,传播受众少,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一部精品力作是不可多得的,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打磨。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剧目建设和景区文化结合起来,做深远的创作计划,努力做出优秀的作品。而不是“面上跑”“多而不精”。

(酉阳桃花源景区)

文化是景区隐性的财富,需要解放思想,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具有跨越区域的宽大视野,才能触摸到景区的文脉,发掘它的精华。景区文化不应当被狭隘地局限在景区本身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因为景区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文化空间。当我们决定去卡萨布兰卡的时候,不仅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景点,而是去游览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已经不是一个地理空间,而是文化空间。当我们去游览桃花源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它是一种文化空间。在景区同质化的现状面前,什么才能让景区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是景区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打造景区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放开视野,不仅要打造景区物理空间范围内的文化,而且要注重文化空间的打造。而文化空间的打造,需要的恰恰是艺术作品,而且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扶持,更需要把眼光放长远。

二、再提“实事求是”:旅游和艺术不能粗暴结合

舞台艺术走进旅游景区,确实是促进旅游景区文化水平提升的一种方式。而我们遇上一个问题:是否能将编排好的剧场舞台艺术硬生生搬到景区?

文艺院团所涉及的艺术门类较多,不能一概而论。大体上讲,文艺院团所创作的剧目艺术性较强,思想性较强,更多的是针对“严肃”的观众,这些剧目多半属于剧场艺术范围。而旅游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消遣式的生活方式,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冲突。游客能不能在旅游的同时,静下心来欣赏严肃的舞台艺术作品?游客到底需要什么样旅游演艺?当把舞台艺术植入到旅游景区的时候,首先应该有受众意识,我们应该创作什么样的剧目?能否符合游客的消费心理?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不根据受众群体的心理进行创作、演出,多半观众是不买账。

严肃的舞台艺术需要演出空间、观看空间、配套设施,尤其是大型舞台剧规格要求更高,景区在建设上有没有相关配套设施。剧场建设需要一大笔资金支持,对旅游景区当地也是不小的投入。另一方面,剧场投入运营后,能不能有效运营,有没有相对成熟的剧目,相对成熟的受众群体。当然,景区可以选择一些小型的或者露天的艺术演出,但是它的长驻性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选用当地非专业演员,可以对其进行培训,但演出质量往往是得不到保障的。如果选用专业性演员,又涉及到距离所产生的演出成本、时间成本的问题。再一个,舞台艺术作品能否和旅游景区文化融合,就需要编、导、演在创作之初,就要深入当地,挖掘当地文化,创作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舞台艺术作品。

(酉阳《梦幻桃源》演出剧照)

在舞台艺术走进旅游景区,助力景区提升文化建设的问题上,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深刻认识到艺术作品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差异,创作出符合观众心理,符合旅游景区文化,符合旅游景区现有硬件设施的艺术作品,才能实现艺术和旅游的融合。切忌好大喜功,生搬硬套,这样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经济上的损失。

三、“与时俱进”:跟上国内外的先进艺术理念

在舞台艺术和景区文化提升结合的问题上,需要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现代科技技术,吸收现代的传播技术,吸收现代的艺术理念,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景区文化。如舞剧《杜甫》片段《丽人行》舞蹈快闪西安大雁塔,市芭蕾舞团“图歌巷舞·城与舞”等把舞台艺术搬进城市空间,并通过自媒体等形式传播,就是非常好的案例。不仅传播了舞台艺术,而且对于景区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再如武隆的《印象·武隆》实景歌会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成为武隆的一张旅游名片。但实景戏剧演出占地面积较大,投入高科技技术含量高,参与人员较多,对安全性要求较高,舞台艺术化投入大,演出周期长、频次高等,使其成为典型的耗资巨大的旅游发展活动。因此,这类旅游项目的发展必须要求有大量优质的长期性客源,才能保证实景演出的经济效益。在实景舞台艺术打造上,需要谨慎。

笔者认为,在景区的舞台艺术打造上可以借鉴“沉浸式戏剧”的理念。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的概念最早源自英国,近年来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其打破传统戏剧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观演方式,演员在表演空间中移动。沉浸式戏剧需要观众参与,我们把所有互动性元素进行整合,这些都与艺术活动密切相关。沉浸式戏剧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一个类似真实世界的环境,在这个方面,旅游景区就是一个真实环境的空间设计,例如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彭水九黎城等,它们已经具备了沉浸式戏剧中最重要的空间设计环节,而缺乏的就是我们需要整个剧情的整体设计。其中,酉阳桃花源景区已经具备了沉浸式戏剧雏形,例如在景区设计上加入了鸡犬相闻的声音特效,以及可以提供租赁古装服饰。但是如何进一步打造沉浸式戏剧上还有待提升,可以打造一部关于陶渊明的沉浸式戏剧,把农耕文化以及现代年轻人对于世外桃源的精神向往结合起来,以游客为演员,以景区为舞台空间,既有现成的硬件条件,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以游客为演员避免了演员群体的人力成本,同时能够带动游客的参与性,再次可以拓展旅游的衍生品。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对于国服的钟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恰恰能够把握住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沉浸式戏剧可以实现多感官的体验,不仅是视觉体验,也是听觉的、味觉的,它能调动观众的主动参与性、互动性,是能够实现和旅游项目的融合。

沉浸式戏剧在我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特别是一些仪式戏剧。例如河北省武安市的“武安傩戏”就是典型的沉浸式戏剧,其中《捉黄鬼》就是以群众为演员参与式的大型戏剧活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传统民俗与沉浸戏剧结合,如何把传统民俗与当代观众连接,如何把传统民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通。诚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现代艺术理念和技术可借鉴和应用,而如何借用这些现代艺术理念和技术,融入到舞台艺术中,融入到景区文化提升中,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课题。但,要把舞台的观念解放,舞台艺术不仅仅是剧场内部的舞台,舞台是广阔的舞台。

四、“求真务实”:我们对自己文化充满自信,何用臆造?

文化是从土地中生发出来的,不是牵强附会,不是臆造出来的。求真务实,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才能让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深入基层,助力‘双晒’”创作采风活动中,一行人走过的每一个景区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武隆白马山曾经发生一场战役,为解放重庆及全川打开了通道。酉阳龚滩古镇大约1800年历史,是川盐古道上重要的集散地。濯水古镇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洪安是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此外,石柱万寿山、彭水阿依河等等,渝东南地区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武陵山区的高山峡谷相间,崇山峻岭横生。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下,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怎么能没有动人的故事?怎么不值得被歌颂?遥想历史,巴盐古道上有多少热血男儿埋骨他乡;万寿山上,秦良玉是如何在悬崖峭壁上建起一座精神堡垒;白马山战役是怎样的艰难险阻。这些都是值得被歌颂的,都是值得被书写的。

(石柱万寿山景区)

文化是土地生发出来的,艺术作品需要适合当地土壤,否则就会出现不接地气,曲高和寡的毛病。舞台艺术创作需要求真务实,需要感同身受,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首先是要真,如果艺术失去了“真”,那就是假大空。渝东南地区天然地不缺乏故事,更不缺乏文化,不必牵强附会,更不必胡编乱造,而需要的是发掘故事,打造文化。渝东南地区的文化是能够支撑打造出文艺精品的,是能够为景区文化打造出一张张精神名片的。

舞台艺术如何助力旅游景区文化提升?首先,要让舞台艺术走进景区,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其次,也要让舞台艺术走出来,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把旅游景区带出来。不要固步自封在景区的物理空间范围内打造文化,也不要固步自封在舞台艺术的剧场范围内打造艺术。利用固有的传统文化,借鉴国外的先进艺术理念,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好高骛远,充满文化自信。“文旅融合”不仅仅是能够被看见的融合才算融合,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应当是深层次的,是潜移默化的,是开放性的,是包容性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只有这样重庆旅游演艺,才能走的更远。

文/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吕霖枫 图/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提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