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文“话”·第九弹|古代职场启示录之:Why?有人跳槽跳进坑,他们却跳出逆袭人生
人在江湖飘,谁人不跳槽?

重庆有文“话”·第九弹|古代职场启示录之:Why?有人跳槽跳进坑,他们却跳出逆袭人生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03

本期文“话”人:南诏二郎

人在江湖飘,谁人不跳槽?

“跳槽”,绝对是职场永恒热词。

但古往今来,却有多少人跳槽失败,纵身一跃跳进坑。

当然,也有很多原本潦倒之人,通过跳槽实现了人生逆袭,甚至被历史铭记。

为了蹭一下求职季这个热点,今天二郎专程请来三位古代跳槽大咖,让他们和大伙分享一下“跳槽”的正确打开方式——

NO.1:别人挤破头考“公务员”,我却辞官上前线

我叫高适,唐朝人。

很多人以为我是诗人,殊不知,我真正的职业是军人。

你们更不知道,我的求职经历有多么坎坷。

我年轻时便有才名,个性也很洒脱。我虽非燕赵儿郎,却颇有游侠之风,喜欢到处旅游当驴友,还被《新唐书》说成是“不拘小节”。

那时,我压根不担心找工作,总觉得自己勾勾手指,好工作就会跑来。

二十岁那年,我到首都长安找工作,临行前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朋友韦参军。

其诗曰:“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掼取公卿。”

盛唐才子多狂放。彼时的我,就这样。

然而,在大唐神都长安,我却处处碰壁。

就跟现在很多心比天高的年轻人一样,我当时郁闷至极,怨天怨地怨空气,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凄凄然离开长安,在梁宋两州辗转游走,后来定居宋州。

为了求职,我被迫向大唐的人才招聘制度屈服,开始准备考科举。

为了糊口,我又开垦了几亩薄田,开始了漫长的耕读生活。

那段日子是真的惨,真的,惨到靠朋友接济度日,就连《唐书·高适传》都说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但我一直在努力求职,不仅做过节度使幕僚,还坚持参加科举考试。

可每次考试总是落地。

这些年,我唯一的收获是体察了民间疾苦,还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哥们。

你一定认识这些哥们。他们中,有一个叫李白,还有一个叫杜甫。

就这么惨兮兮混到了四十六岁,我才遇到生命中第一个贵人——睢阳太守张九皋

经张大人推荐,我通过了特殊人才招聘考试“有道科”,当上了封丘尉,也就是这个县的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 

对我这样一个大龄待业人员来说,能得到这么一个“铁饭碗”,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我没干几年却跳了槽。

话说当时的大唐,赫赫盛世已经出现了衰败的端倪。朝内有杨国忠、高力士弄权,边境上各大节度使坐拥重兵,官僚体系也日益腐朽,各级官员对上逢迎、对下欺压。

这样的工作环境,让我极度不适应,于是做了一首诗《封丘作》,以明我心: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当时我的郁闷,由此可见一斑。

四十九岁时,我辞了职,却没着急找下家,而是再次到长安游历。

吃吃喝喝玩了几个月,我终于想明白了:既然不适合考科举当文官,那就跳槽做武将!

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生于将门——我祖父曾做过大唐安东都护。

身上流淌着名将血脉,我从小就对大漠边塞和麾下连营抱有一种不能名状的情愫。

可能是老天眷顾,这时我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贵人——梁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

哥叔大人很有名,西鄙人诗中“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说的就是他。

幸得哥舒大人青睐,已入知天命之年的我,进入节度使幕府做了掌书记,当上了哥舒大人的幕僚长兼办公室主任。

从此,我的职业生涯开了挂。

在哥舒大人引荐下,我成了朝廷选拔对象,入朝担任左拾遗,后来又转任监察御史。

随后,安史之乱爆发了。

在安史之乱中及其后,我始终追随朝廷,参与了平定永王李璘叛乱、睢阳解围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并历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高职,最后官至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最后获封为渤海县侯,成为诗人中空前绝后的成功人士!

这就是我历时三十年的求职经历。

【求职感言】

回望这段经历,我依然深感庆幸。

因为在漫长的寻找之后,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地方。

那就是战场。

在战场上,我以半百高龄裹甲执锐,冲锋在陷阵破敌的最前沿,决荡于保家卫国的第一线。头顶飘扬的唐旗就是我的信仰,身上的明光铠和手中的马朔横刀赋予了我力量。

在战场上,我一手握刀捍卫大唐的荣光,一手执笔为家国写下流传千古的翰墨篇章。

在战场上,我实现了为国效力的梦想,驰骋冲杀的快感更是让我浑身舒爽。

在战场上,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人趋之若鹜的工作,不一定就是好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求职的正道。

NO.2:你说跳槽我真疯狂,却不懂有梦想才有力量

我叫班超,汉朝人。

我生于书香门第,家父班彪、兄长班固和舍妹班昭都是著名史学家。

生于这样的家庭,我的人生似乎早已注定——像老爸老哥老妹一样,饱读诗书,然后修史立著。

在我职业生涯的开端,似乎也应验了这样的“预言”。

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我哥被召入京城洛阳,做了皇家编辑“校书郎”。沾了老哥的光,我和母亲也搬到京城。

有了“京城户口”,并不意味着就能在京城糊口。

找工作,就成了我定居洛阳后的头等大事。

为供养老母,我被迫当起“临时工”,专门给官府誊抄文书。

日复一日地抄书,让我觉得无比枯燥。

一次被逼急了,我忍不住“噌”地跳起来,把毛笔朝地上一扔,怒喝道:“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成天抄抄写写算什么!?”

我这话掷地有声,却引来同事一阵窃笑。

哎,我的梦想,他们不懂。

彼时的大汉帝国,刚刚从王莽篡政的乱局中恢复元气。 

但帝国本土元气虽复,朝廷却并没有恢复对遥远西域的控制。

在王莽篡汉期间,大汉的宿敌北匈奴取得了西域霸权,一时间实力大增,公开和我朝叫板。

为此,朝廷决定出击西域,恢复对西域的控制权。

大历史激荡的洪流中,我的人生也渐渐被推上巅峰。

永平十六年(73年),窦固将军率部出塞,进击匈奴。闻讯,我果断跳槽,到窦将军麾下担任假司马(代理幕僚长),随军出征。

一到军中,我便如鲲入海、鹏升天,在蒲类海和匈奴铁骑交锋,连战连胜。

那体面,可比在官府抄文件写材料风光多了。

看到我这个人力资源的价值,窦将军也 是信任有加,派我和郭恂郭从事出使西域诸国。

人岗相适、业绩出众、领导培养——看来,我这次跳槽是跳对了。

我后来的故事,各位想必早就知道了。

在鄯善国,我们碰上了庞大的匈奴使团。为宣扬大汉天威,我说出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言,领着三十六个手下发动了一场突袭,直接团灭了匈奴使团。见这阵仗,原本摇摆不定的鄯善王当即认怂,表示要归附大汉。

在于阗国,一个宫廷巫师妖言迷惑国王,要跟大汉作对。见状,我索性杀掉巫师,又把人头送到了国王面前。看到巫师的人头,吓得浑身直哆嗦的于阗王立马表示:“我听大汉朝的!”

在疏勒国,我派部下田虑到王宫,招降匈奴人扶植的国王兜题。见田虑单枪匹马,兜题压根没放在眼里。却不想,老田瞅准一个机会,抽出环首刀劫持了兜题,那动作才叫一个麻溜!劫持了国王,老田把我和弟兄们迎进王宫,兵不血刃地完成了疏勒国王位交接。

……

一千九百多年后,我在西域的这些故事,已经变成了你们心中的传奇。但你们并不知道,我对西域最大的贡献,并不是像超级英雄一样“一人降一国”,而是如太极高手一般,在不耗费或少耗费大汉国力的前提下,通过高超的外交手腕,团结该团结的、打击该打击的,借助西域诸国的力量,打造“以夷制夷”的平衡。

浴血奔波了三十一年,我终于将辽阔的西域治理成为联结中原的贸易通道和拱卫大汉的安全屏障。

大汉永元七年(95年),朝廷为了表彰我经略西域的功勋,封我为定远侯,食邑千户。

领旨受封的那一刻,我开心极了。

用你们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年轻时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职业规划,被老夫我实现啦!

永元十四年(102年)九月,我去世于帝都洛阳。

此时,距我从西域退休归国,仅仅一个月。

【求职感言】

弥留之际,我眼前不断涌动着一团团炽热滚烫的红。

那是在西域茫茫黄沙间,始终指引我负重前行的大汉的旗帜。

那是昔日投笔从戎时,我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那是因梦想而生的百折不挠的激情,是照亮奋斗人生的光和热。

有人说,梦想不能当饭吃。

可你们看看我,不是吃得很好么!

因此,我要劝一劝后世诸君:对某些人而言,稳定舒适的工作,不一定就是好工作;能让你产生远大梦想、并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迸发无限激情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NO.3:从跃马横刀到书斋苦熬,我庆幸自己跳对了槽

我叫张载,宋朝人。

和前面两位相反,我的求职经历是弃武从文。

我生活在靖康之乱前的大宋,用你们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北宋。

众所周知,大宋民富而国不强。经年积弱之下,以至于边境烽火连天。

我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充满外患的时代,因此在读书之余,我热爱军事、少喜谈兵。

彼时,除了雄踞北方的契丹,位于大宋西北方的党项人也日益崛起,时常侵扰我境。

大宋征讨无策,只得每年“赐”给党项绢、银、茶业等大量物资,用来换取短暂的和平。

怎奈何狼子野心,党项人收了好处,却掳掠依旧,搅得西北边境烽烟连绵。

见大宋如此窝囊,正值热血年华的我只觉得骨鲠在喉,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人建立了西夏国,从此成为大宋西北劲敌。

庆历元年(1041年),西夏国主李元昊起倾国之兵,麾十余万铁骑攻掠大宋。好水川一战,大宋上万野战劲卒为国捐躯,洮西之地亦被夺占。

噩耗传来,我只觉万箭穿心、泣血不能寐,于是奋笔疾书,一挥而就西北定边策论《边议九条》,并进谏给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范大人。同时,我也邀约了精通军事的铁哥们焦寅,准备编练民团,前往收复洮西之地。

没曾想,收到我的上书后,范大人竟然召见了我。

彼时,范大人正坐镇延州主持西北防务。同年,我去往延州,在军府觐见了范大人。

听了我对《边议九条》的解释,范大人不住点头,眼神里溢满赞誉之色,还给我提了不少建议。

我本以为,自己就要披坚执锐、追随仰慕已久的范大人建功西北了。

可是,范大人却对我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我一愣。 

见状,范大人笑着解释——原来,他觉得我饱读诗书,又有勤于思考的头脑,如果能潜心专研学问,必成大器。

说白了,就是在读书做学问上,我有核心竞争力。

于是,他劝我发挥比较优势,将来传播正道,成就将远远大于当兵。

“咚!”

范大人的话就像一粒投入池塘的巨石,让我的心波涛汹涌。

就在那天,我的就业倾向发生了逆转。

拜别范大人后,我回家开始埋头苦读。

十余年间,我不仅精研《中庸》,又如饥似渴地饱览了儒释道三家经典,并依托儒家理论体系进行了融会贯通、取长补短。

随着学识水涨船高,我渐渐夯实了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匡国济世的学术体系。

大宋嘉佑二年(1057年),我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将多年所学付诸实践。

此后多年,我在治学和地方治理上皆有建树。

工作做出了业绩,我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在御史中丞吕公著引荐下,我进京面见皇帝,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

后来,因我老弟反对王安石,我受到牵连,索性罢官回到老家横渠潜心研学,过起了“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半夜坐起,取烛以书”的研学生活。

这段看似清苦的日子,让我能够潜心治学,并对一生所学所悟进行总结,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学说流派——关学

作为大宋理学的重要流派,关学以《易》为基本理论,以《中庸》为主要载体,以孔子和孟子的观点作为方法论,提出了世间万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太虚”,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气”。

听起来很玄乎?

说白了,就是一种以“气”为基础,认识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方法。

好,再说点不玄乎的。

在潜心治学的日子里,我回顾自己的职业经历和求职生涯,提出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职业定位。

一共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被后世知识分子奉为人生信条的“横渠四句”。

大宋熙宁十年(1107年)十一月十七日,已经功成名就的我溘然长逝。

【求职感言】

回想当年,我气血方刚,一心只想纵横沙场,建功马上、封王拜相。

但经范大人指点迷津,我毅然选择了一个自己更擅长的就业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我三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原本的“擅长”变成“精通”,又从“精通”变成了“权威”。

在这个方向上,我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看来,当年范大人没忽悠人——我的确很擅长读书治学。

在此,我也给诸君提个建议:茫茫职场,选择浩如烟海。找工作时,且莫此山望着那山高——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就是找工作的王道。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有文“话”·第九弹|古代职场启示录之:Why?有人跳槽跳进坑,他们却跳出逆袭人生

2020-06-03 1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本期文“话”人:南诏二郎

人在江湖飘,谁人不跳槽?

“跳槽”,绝对是职场永恒热词。

但古往今来,却有多少人跳槽失败,纵身一跃跳进坑。

当然,也有很多原本潦倒之人,通过跳槽实现了人生逆袭,甚至被历史铭记。

为了蹭一下求职季这个热点,今天二郎专程请来三位古代跳槽大咖,让他们和大伙分享一下“跳槽”的正确打开方式——

NO.1:别人挤破头考“公务员”,我却辞官上前线

我叫高适,唐朝人。

很多人以为我是诗人,殊不知,我真正的职业是军人。

你们更不知道,我的求职经历有多么坎坷。

我年轻时便有才名,个性也很洒脱。我虽非燕赵儿郎,却颇有游侠之风,喜欢到处旅游当驴友,还被《新唐书》说成是“不拘小节”。

那时,我压根不担心找工作,总觉得自己勾勾手指,好工作就会跑来。

二十岁那年,我到首都长安找工作,临行前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朋友韦参军。

其诗曰:“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掼取公卿。”

盛唐才子多狂放。彼时的我,就这样。

然而,在大唐神都长安,我却处处碰壁。

就跟现在很多心比天高的年轻人一样,我当时郁闷至极,怨天怨地怨空气,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凄凄然离开长安,在梁宋两州辗转游走,后来定居宋州。

为了求职,我被迫向大唐的人才招聘制度屈服,开始准备考科举。

为了糊口,我又开垦了几亩薄田,开始了漫长的耕读生活。

那段日子是真的惨,真的,惨到靠朋友接济度日,就连《唐书·高适传》都说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但我一直在努力求职,不仅做过节度使幕僚,还坚持参加科举考试。

可每次考试总是落地。

这些年,我唯一的收获是体察了民间疾苦,还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哥们。

你一定认识这些哥们。他们中,有一个叫李白,还有一个叫杜甫。

就这么惨兮兮混到了四十六岁,我才遇到生命中第一个贵人——睢阳太守张九皋

经张大人推荐,我通过了特殊人才招聘考试“有道科”,当上了封丘尉,也就是这个县的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 

对我这样一个大龄待业人员来说,能得到这么一个“铁饭碗”,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我没干几年却跳了槽。

话说当时的大唐,赫赫盛世已经出现了衰败的端倪。朝内有杨国忠、高力士弄权,边境上各大节度使坐拥重兵,官僚体系也日益腐朽,各级官员对上逢迎、对下欺压。

这样的工作环境,让我极度不适应,于是做了一首诗《封丘作》,以明我心: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当时我的郁闷,由此可见一斑。

四十九岁时,我辞了职,却没着急找下家,而是再次到长安游历。

吃吃喝喝玩了几个月,我终于想明白了:既然不适合考科举当文官,那就跳槽做武将!

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生于将门——我祖父曾做过大唐安东都护。

身上流淌着名将血脉,我从小就对大漠边塞和麾下连营抱有一种不能名状的情愫。

可能是老天眷顾,这时我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贵人——梁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

哥叔大人很有名,西鄙人诗中“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说的就是他。

幸得哥舒大人青睐,已入知天命之年的我,进入节度使幕府做了掌书记,当上了哥舒大人的幕僚长兼办公室主任。

从此,我的职业生涯开了挂。

在哥舒大人引荐下,我成了朝廷选拔对象,入朝担任左拾遗,后来又转任监察御史。

随后,安史之乱爆发了。

在安史之乱中及其后,我始终追随朝廷,参与了平定永王李璘叛乱、睢阳解围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并历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高职,最后官至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最后获封为渤海县侯,成为诗人中空前绝后的成功人士!

这就是我历时三十年的求职经历。

【求职感言】

回望这段经历,我依然深感庆幸。

因为在漫长的寻找之后,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地方。

那就是战场。

在战场上,我以半百高龄裹甲执锐,冲锋在陷阵破敌的最前沿,决荡于保家卫国的第一线。头顶飘扬的唐旗就是我的信仰,身上的明光铠和手中的马朔横刀赋予了我力量。

在战场上,我一手握刀捍卫大唐的荣光,一手执笔为家国写下流传千古的翰墨篇章。

在战场上,我实现了为国效力的梦想,驰骋冲杀的快感更是让我浑身舒爽。

在战场上,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人趋之若鹜的工作,不一定就是好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求职的正道。

NO.2:你说跳槽我真疯狂,却不懂有梦想才有力量

我叫班超,汉朝人。

我生于书香门第,家父班彪、兄长班固和舍妹班昭都是著名史学家。

生于这样的家庭,我的人生似乎早已注定——像老爸老哥老妹一样,饱读诗书,然后修史立著。

在我职业生涯的开端,似乎也应验了这样的“预言”。

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我哥被召入京城洛阳,做了皇家编辑“校书郎”。沾了老哥的光,我和母亲也搬到京城。

有了“京城户口”,并不意味着就能在京城糊口。

找工作,就成了我定居洛阳后的头等大事。

为供养老母,我被迫当起“临时工”,专门给官府誊抄文书。

日复一日地抄书,让我觉得无比枯燥。

一次被逼急了,我忍不住“噌”地跳起来,把毛笔朝地上一扔,怒喝道:“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成天抄抄写写算什么!?”

我这话掷地有声,却引来同事一阵窃笑。

哎,我的梦想,他们不懂。

彼时的大汉帝国,刚刚从王莽篡政的乱局中恢复元气。 

但帝国本土元气虽复,朝廷却并没有恢复对遥远西域的控制。

在王莽篡汉期间,大汉的宿敌北匈奴取得了西域霸权,一时间实力大增,公开和我朝叫板。

为此,朝廷决定出击西域,恢复对西域的控制权。

大历史激荡的洪流中,我的人生也渐渐被推上巅峰。

永平十六年(73年),窦固将军率部出塞,进击匈奴。闻讯,我果断跳槽,到窦将军麾下担任假司马(代理幕僚长),随军出征。

一到军中,我便如鲲入海、鹏升天,在蒲类海和匈奴铁骑交锋,连战连胜。

那体面,可比在官府抄文件写材料风光多了。

看到我这个人力资源的价值,窦将军也 是信任有加,派我和郭恂郭从事出使西域诸国。

人岗相适、业绩出众、领导培养——看来,我这次跳槽是跳对了。

我后来的故事,各位想必早就知道了。

在鄯善国,我们碰上了庞大的匈奴使团。为宣扬大汉天威,我说出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言,领着三十六个手下发动了一场突袭,直接团灭了匈奴使团。见这阵仗,原本摇摆不定的鄯善王当即认怂,表示要归附大汉。

在于阗国,一个宫廷巫师妖言迷惑国王,要跟大汉作对。见状,我索性杀掉巫师,又把人头送到了国王面前。看到巫师的人头,吓得浑身直哆嗦的于阗王立马表示:“我听大汉朝的!”

在疏勒国,我派部下田虑到王宫,招降匈奴人扶植的国王兜题。见田虑单枪匹马,兜题压根没放在眼里。却不想,老田瞅准一个机会,抽出环首刀劫持了兜题,那动作才叫一个麻溜!劫持了国王,老田把我和弟兄们迎进王宫,兵不血刃地完成了疏勒国王位交接。

……

一千九百多年后,我在西域的这些故事,已经变成了你们心中的传奇。但你们并不知道,我对西域最大的贡献,并不是像超级英雄一样“一人降一国”,而是如太极高手一般,在不耗费或少耗费大汉国力的前提下,通过高超的外交手腕,团结该团结的、打击该打击的,借助西域诸国的力量,打造“以夷制夷”的平衡。

浴血奔波了三十一年,我终于将辽阔的西域治理成为联结中原的贸易通道和拱卫大汉的安全屏障。

大汉永元七年(95年),朝廷为了表彰我经略西域的功勋,封我为定远侯,食邑千户。

领旨受封的那一刻,我开心极了。

用你们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年轻时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职业规划,被老夫我实现啦!

永元十四年(102年)九月,我去世于帝都洛阳。

此时,距我从西域退休归国,仅仅一个月。

【求职感言】

弥留之际,我眼前不断涌动着一团团炽热滚烫的红。

那是在西域茫茫黄沙间,始终指引我负重前行的大汉的旗帜。

那是昔日投笔从戎时,我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那是因梦想而生的百折不挠的激情,是照亮奋斗人生的光和热。

有人说,梦想不能当饭吃。

可你们看看我,不是吃得很好么!

因此,我要劝一劝后世诸君:对某些人而言,稳定舒适的工作,不一定就是好工作;能让你产生远大梦想、并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迸发无限激情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NO.3:从跃马横刀到书斋苦熬,我庆幸自己跳对了槽

我叫张载,宋朝人。

和前面两位相反,我的求职经历是弃武从文。

我生活在靖康之乱前的大宋,用你们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北宋。

众所周知,大宋民富而国不强。经年积弱之下,以至于边境烽火连天。

我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充满外患的时代,因此在读书之余,我热爱军事、少喜谈兵。

彼时,除了雄踞北方的契丹,位于大宋西北方的党项人也日益崛起,时常侵扰我境。

大宋征讨无策,只得每年“赐”给党项绢、银、茶业等大量物资,用来换取短暂的和平。

怎奈何狼子野心,党项人收了好处,却掳掠依旧,搅得西北边境烽烟连绵。

见大宋如此窝囊,正值热血年华的我只觉得骨鲠在喉,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人建立了西夏国,从此成为大宋西北劲敌。

庆历元年(1041年),西夏国主李元昊起倾国之兵,麾十余万铁骑攻掠大宋。好水川一战,大宋上万野战劲卒为国捐躯,洮西之地亦被夺占。

噩耗传来,我只觉万箭穿心、泣血不能寐,于是奋笔疾书,一挥而就西北定边策论《边议九条》,并进谏给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范大人。同时,我也邀约了精通军事的铁哥们焦寅,准备编练民团,前往收复洮西之地。

没曾想,收到我的上书后,范大人竟然召见了我。

彼时,范大人正坐镇延州主持西北防务。同年,我去往延州,在军府觐见了范大人。

听了我对《边议九条》的解释,范大人不住点头,眼神里溢满赞誉之色,还给我提了不少建议。

我本以为,自己就要披坚执锐、追随仰慕已久的范大人建功西北了。

可是,范大人却对我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我一愣。 

见状,范大人笑着解释——原来,他觉得我饱读诗书,又有勤于思考的头脑,如果能潜心专研学问,必成大器。

说白了,就是在读书做学问上,我有核心竞争力。

于是,他劝我发挥比较优势,将来传播正道,成就将远远大于当兵。

“咚!”

范大人的话就像一粒投入池塘的巨石,让我的心波涛汹涌。

就在那天,我的就业倾向发生了逆转。

拜别范大人后,我回家开始埋头苦读。

十余年间,我不仅精研《中庸》,又如饥似渴地饱览了儒释道三家经典,并依托儒家理论体系进行了融会贯通、取长补短。

随着学识水涨船高,我渐渐夯实了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匡国济世的学术体系。

大宋嘉佑二年(1057年),我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将多年所学付诸实践。

此后多年,我在治学和地方治理上皆有建树。

工作做出了业绩,我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在御史中丞吕公著引荐下,我进京面见皇帝,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

后来,因我老弟反对王安石,我受到牵连,索性罢官回到老家横渠潜心研学,过起了“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半夜坐起,取烛以书”的研学生活。

这段看似清苦的日子,让我能够潜心治学,并对一生所学所悟进行总结,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学说流派——关学

作为大宋理学的重要流派,关学以《易》为基本理论,以《中庸》为主要载体,以孔子和孟子的观点作为方法论,提出了世间万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太虚”,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气”。

听起来很玄乎?

说白了,就是一种以“气”为基础,认识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方法。

好,再说点不玄乎的。

在潜心治学的日子里,我回顾自己的职业经历和求职生涯,提出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职业定位。

一共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被后世知识分子奉为人生信条的“横渠四句”。

大宋熙宁十年(1107年)十一月十七日,已经功成名就的我溘然长逝。

【求职感言】

回想当年,我气血方刚,一心只想纵横沙场,建功马上、封王拜相。

但经范大人指点迷津,我毅然选择了一个自己更擅长的就业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我三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原本的“擅长”变成“精通”,又从“精通”变成了“权威”。

在这个方向上,我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看来,当年范大人没忽悠人——我的确很擅长读书治学。

在此,我也给诸君提个建议:茫茫职场,选择浩如烟海。找工作时,且莫此山望着那山高——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就是找工作的王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