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向前跑的春天》 作者:谭岷江
在华溪村,春天和勤劳感恩的村民一样,是向前跑着的。

散文《向前跑的春天》 作者:谭岷江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04

散文《向前跑的春天》

文/谭岷江

在华溪村,春天和勤劳感恩的村民一样,是向前跑着的。

昨晚下了一场小小的春雨,院子里的春意,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盎然。64岁的谭登周从屋后山上蜂桶处回到屋檐下,鞋子上沾了一点新鲜的泥土。走了将近十分钟的山路,他有些喘息,但他望了望门前摆的一根板凳(这根板凳他经常光顾休息),又笑着往地坝边沿走去。

那里一字形摆着七个花盆。花盆就地取材,随手拈来,显得有点千奇百怪:三个由胶制菜油壶改装,两个是陶瓷盆,一个破锑瓢,剩下的则是一个旧碗。花盆简陋,种的却是谭登周十几天前从山上挖回的兰草,有五盆已经开花,散放着淡淡的清香,像七座袖珍花园。

“我的病,已经好了不少,我要多养点蜜蜂,多搞几个产业,多挣点钱。”谭登周的声音很小,但精神很好,看不出是一个大病初愈的老人。他一说话,就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春节前,小儿子谭弟海从外地回来,花了1800元,刚给他换了一副固定的假牙,以前的假牙是活动的,每天晚上睡前必须取下,他很不习惯。

“到今天,刚好整整两年了。”提到两年前的意外摔伤,他指了指大门上的对联,上面写着“九死一生靠政府,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是“共产党好”。“要是没有党,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驻村工作队,我坟上的草可能都有好深了。”谭登周动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二次生命。”

2018年3月10日上午,谭登周在地里劳动,因为山高坡陡,一不小心便跌下摔倒到金溪沟河里,完全失去知觉。幸好驻村工作队员从这里路过,及时将他送到乡医院,随后紧急转送县城。在县医院昏迷半个多月后,他才醒了过来,肋骨、肩胛、膝盖多处骨折,牙齿几乎掉光,头部、肺和心脏等多处受损,直到国庆节后才基本康复回家,至今头上仍有一个山杏大小的小窝。在国家好政策的帮助下,谭登周个人只付了一万元左右的药费。出院后的他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妻子焦光润年龄比他大十岁,有一些慢性病,无法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但“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很快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谭登周把土地流转给了村办集体经济组织,村里将他和妻子纳入低保户,让他担任义务护林员。为报答党恩,他坚持晴天拄着拐杖巡山,如果遇到下雨,就委托妻子代为巡护。

同时,家庭签约医生刘新江定期上门为谭登周服务,让他的身体慢慢得到了恢复,精神越来越好,拐杖搁下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谭登周决定坚持发展产业,报答党恩。

一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先饲养了10箱中蜂,其中5箱就放在屋后不远的山坡上。随着身体的逐步好转,他又增加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产业,喂养了17只鸡和1只鹅,让在深圳打工的小儿子买来销售饮料的柜式机,给前来参观旅游的外地游客提供方便。

2019年底,谭登周在巡林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株野生兰草,便对培植兰草产生了兴趣。他开始在院坝里培植兰草,目前已拥有三十多笼兰草。

“有了兰花和蜂蜜,我家未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谭登周决定,今年计划再增加饲养5至10桶蜜蜂,把幸福的日子过得更甜蜜。

说这话的时候,他容光焕发,像一个已经全面康复的健康人。

在谭登周家的下边,住着脱贫户谭启云。他家新修的厕所就在路边,外观很漂亮,里面很整洁,门上有锁,但谭启云一直没关锁过,说是要为过往的村民和游客提供方便。

因为家庭穷,谭启云40岁才和五十公里外的大歇镇村民欧中兰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加上妻子带来的两个儿子,全家共六口人。夫妻俩勤劳能干,分工合作,在家发展养殖业,加上两个儿子成年后都在外务工,在当地算是有一定存款的“殷实户”。

2016年7月,在深圳一家推拿店的大儿子突然觉得全身有些不舒,以为只是简单感冒,并没在意;直到10月,才觉得病情有些加重,便请假到当地一家医院看病,被诊断为大脑寄生虫,做了开颅手术,就回到石柱县中医院做了一年多的康复治疗。因为大儿子在深圳和石柱都忘了购买医疗保险,这场大病前后花费40多万元,让谭启云一家因病致贫,除去原来的积蓄,还负债20多万元。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这件事。”谭启云说,“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在深圳买,结果他一忙事,就搞忘了。”

2018年,经过村里的精准识别,谭启云因为负债被核定为贫困户。四个孩子中,大儿子病后右侧手脚半瘫,无法外出打工,5岁的小女儿也有点小残疾,他便让妻子在街上租房,除照顾27岁的大儿子外,还负责照顾两个女儿读书;又借资3万元,让22岁的小儿子到石柱县城开起了蛋糕鲜花店,他则独自留守家中,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养殖业,早日还清债务,脱贫致富。

“青山就是我们老百姓的金山。”谭启云在家里养了十几头猪,又在山上敞养了四头牛和50多只山羊。两年来,他跑遍了四周的大山山顶,跑坏了六双鞋子,为了路更好走,“披荆斩棘”砍坏了三把砍柴刀。从山上的板子湾、周家湾、蜂桶岩、油榨湾、窟窿寨、黄连坪到一线岩等20多个地方,他一共放了200多个蜂箱,成功招引了32箱野生蜜蜂入驻。除了在家喂猪,只要上山,他一般每天要从早上忙到傍晚。辛勤的劳动为他带来丰厚的收获,当年收入便超过了10万元。2019年底,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除开家庭日常开支外,他基本还清了所有债务,成功实现了脱贫。

2020年初,谭启云一家享受了贫困户居民点购房优惠政策,在乡场上的杮子坝居民点有了一套宽敞舒适的住房:“妻子带着孩子在乡场上住,女儿读书和儿子就医,就更方便了。”

对未来,谭启云总是充满微笑。“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也才五十岁,还要趁年轻多挣点钱。”

生活在春天、和春天一起向前跑的人,都是幸福的。

文/谭岷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散文《向前跑的春天》 作者:谭岷江

2020-06-04 20:03:26 来源: 0 条评论

散文《向前跑的春天》

文/谭岷江

在华溪村,春天和勤劳感恩的村民一样,是向前跑着的。

昨晚下了一场小小的春雨,院子里的春意,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盎然。64岁的谭登周从屋后山上蜂桶处回到屋檐下,鞋子上沾了一点新鲜的泥土。走了将近十分钟的山路,他有些喘息,但他望了望门前摆的一根板凳(这根板凳他经常光顾休息),又笑着往地坝边沿走去。

那里一字形摆着七个花盆。花盆就地取材,随手拈来,显得有点千奇百怪:三个由胶制菜油壶改装,两个是陶瓷盆,一个破锑瓢,剩下的则是一个旧碗。花盆简陋,种的却是谭登周十几天前从山上挖回的兰草,有五盆已经开花,散放着淡淡的清香,像七座袖珍花园。

“我的病,已经好了不少,我要多养点蜜蜂,多搞几个产业,多挣点钱。”谭登周的声音很小,但精神很好,看不出是一个大病初愈的老人。他一说话,就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春节前,小儿子谭弟海从外地回来,花了1800元,刚给他换了一副固定的假牙,以前的假牙是活动的,每天晚上睡前必须取下,他很不习惯。

“到今天,刚好整整两年了。”提到两年前的意外摔伤,他指了指大门上的对联,上面写着“九死一生靠政府,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是“共产党好”。“要是没有党,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驻村工作队,我坟上的草可能都有好深了。”谭登周动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二次生命。”

2018年3月10日上午,谭登周在地里劳动,因为山高坡陡,一不小心便跌下摔倒到金溪沟河里,完全失去知觉。幸好驻村工作队员从这里路过,及时将他送到乡医院,随后紧急转送县城。在县医院昏迷半个多月后,他才醒了过来,肋骨、肩胛、膝盖多处骨折,牙齿几乎掉光,头部、肺和心脏等多处受损,直到国庆节后才基本康复回家,至今头上仍有一个山杏大小的小窝。在国家好政策的帮助下,谭登周个人只付了一万元左右的药费。出院后的他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妻子焦光润年龄比他大十岁,有一些慢性病,无法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但“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很快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谭登周把土地流转给了村办集体经济组织,村里将他和妻子纳入低保户,让他担任义务护林员。为报答党恩,他坚持晴天拄着拐杖巡山,如果遇到下雨,就委托妻子代为巡护。

同时,家庭签约医生刘新江定期上门为谭登周服务,让他的身体慢慢得到了恢复,精神越来越好,拐杖搁下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谭登周决定坚持发展产业,报答党恩。

一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先饲养了10箱中蜂,其中5箱就放在屋后不远的山坡上。随着身体的逐步好转,他又增加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产业,喂养了17只鸡和1只鹅,让在深圳打工的小儿子买来销售饮料的柜式机,给前来参观旅游的外地游客提供方便。

2019年底,谭登周在巡林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株野生兰草,便对培植兰草产生了兴趣。他开始在院坝里培植兰草,目前已拥有三十多笼兰草。

“有了兰花和蜂蜜,我家未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谭登周决定,今年计划再增加饲养5至10桶蜜蜂,把幸福的日子过得更甜蜜。

说这话的时候,他容光焕发,像一个已经全面康复的健康人。

在谭登周家的下边,住着脱贫户谭启云。他家新修的厕所就在路边,外观很漂亮,里面很整洁,门上有锁,但谭启云一直没关锁过,说是要为过往的村民和游客提供方便。

因为家庭穷,谭启云40岁才和五十公里外的大歇镇村民欧中兰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加上妻子带来的两个儿子,全家共六口人。夫妻俩勤劳能干,分工合作,在家发展养殖业,加上两个儿子成年后都在外务工,在当地算是有一定存款的“殷实户”。

2016年7月,在深圳一家推拿店的大儿子突然觉得全身有些不舒,以为只是简单感冒,并没在意;直到10月,才觉得病情有些加重,便请假到当地一家医院看病,被诊断为大脑寄生虫,做了开颅手术,就回到石柱县中医院做了一年多的康复治疗。因为大儿子在深圳和石柱都忘了购买医疗保险,这场大病前后花费40多万元,让谭启云一家因病致贫,除去原来的积蓄,还负债20多万元。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这件事。”谭启云说,“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在深圳买,结果他一忙事,就搞忘了。”

2018年,经过村里的精准识别,谭启云因为负债被核定为贫困户。四个孩子中,大儿子病后右侧手脚半瘫,无法外出打工,5岁的小女儿也有点小残疾,他便让妻子在街上租房,除照顾27岁的大儿子外,还负责照顾两个女儿读书;又借资3万元,让22岁的小儿子到石柱县城开起了蛋糕鲜花店,他则独自留守家中,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养殖业,早日还清债务,脱贫致富。

“青山就是我们老百姓的金山。”谭启云在家里养了十几头猪,又在山上敞养了四头牛和50多只山羊。两年来,他跑遍了四周的大山山顶,跑坏了六双鞋子,为了路更好走,“披荆斩棘”砍坏了三把砍柴刀。从山上的板子湾、周家湾、蜂桶岩、油榨湾、窟窿寨、黄连坪到一线岩等20多个地方,他一共放了200多个蜂箱,成功招引了32箱野生蜜蜂入驻。除了在家喂猪,只要上山,他一般每天要从早上忙到傍晚。辛勤的劳动为他带来丰厚的收获,当年收入便超过了10万元。2019年底,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除开家庭日常开支外,他基本还清了所有债务,成功实现了脱贫。

2020年初,谭启云一家享受了贫困户居民点购房优惠政策,在乡场上的杮子坝居民点有了一套宽敞舒适的住房:“妻子带着孩子在乡场上住,女儿读书和儿子就医,就更方便了。”

对未来,谭启云总是充满微笑。“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也才五十岁,还要趁年轻多挣点钱。”

生活在春天、和春天一起向前跑的人,都是幸福的。

文/谭岷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