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来了解一下刻在文翁石室的最强教材
1000多年前的四川人,开学要使用什么教材呢?

开学第一课,来了解一下刻在文翁石室的最强教材

来源:封面新闻2020-09-02

9月1日,幼儿园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朋友圈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家长们忙着晒神兽归笼的喜悦,老师们晒花名册上的生僻字如何“打脑壳”。有孩子的家长们,放学接了孩子之后,照例要守着电视,收看今晚的《开学第一课》。

1000多年前的四川人,开学要使用什么教材呢?你需要了解一下曾经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中C位出道、刻在文翁石室的后蜀残石经。如今,这些蜀石经正在四川博物院展出,不少观众慕名而来打卡。四川博物院院长韦荃寄语学子:传承千年的“最强教材”——五代后蜀残石经,祝愿莘莘学子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崭新的日子,永远保持求知若渴的精神,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奋发努力,学业有成。

文翁如何创办石室学宫?蜀石经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9月7日晚7点半,“名人大讲堂”邀请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做客四川省图书馆,将为线上线下的观众讲解文翁的公学与治水之道。

见证蜀学兴盛

1938年,人们在成都南校场外的城墙下面,挖掘出了近十块石经的残片。石块虽然残损,但秀美的正楷字刻仍清晰可见,后经学者确认,这正是遗世千年的后蜀石经的残石。这几件残石何以登上《国家宝藏》的舞台?因为这一方石经的背后,还有一所千年学堂和一群生生不息的传承者。在它们的身上,隐藏着蜀学“冠天下而垂无穷”的基因密码。

古代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官定儒家经书,被称为“石经”,对于统一文字、推广教育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石经要在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条件相对富庶的环境下,才会被刊刻。

五代是唐宋之交的“大乱斗”时期,后蜀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国家,以成都为国都。身处战火纷飞的五代,为什么偏偏后蜀能刊刻石经呢?在冷兵器时代,后蜀有了可以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四川盆地水土丰饶,为发展生产和耕作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此外,当时的后蜀,境内很少发生战争,也没有大的动荡。所以,天时地利之下,让四川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经济发达地区。

长期藏于石室

自东汉以来,计有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孟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即七朝石经。川博馆藏的蜀石经,就是其中的“孟蜀广政石经”。

后蜀皇帝孟昶和宰相毋昭裔都很重视教育。“孟蜀广政石经”的成碑,得益于后蜀宰相毋昭裔,他是一个有文韬武略的谋臣,也是颇具盛名的刻书家。孟蜀广政初年(938年),他发起了将儒家经典镌刻于石碑的浩大工程。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席贡补刻《孟子》入石,最终形成“十三经”才竣工。

这部蜀石经长期收藏于文翁石室中学,刻有近20万言,是历代石经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一般的石经刊刻不过数年,最多也不过20年而已,而蜀石经的形成,却断断续续绵延了230余年,贯穿四个朝代,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极为罕见。

2019年1月,《国家宝藏》走进成都石室中学,捐赠了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这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向外捐赠的唯一一本“蜀石经”拓本。

史上最强教材

刊刻石经是帝王文治的一种手段,客观上它有规范汉字字体、字形的功能,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载体,它是汉、魏、唐、蜀、宋、清钦定的官方文本,起着标准教科书作用。

蜀石经采用初唐书法大家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体,共刻有一千多块石碑,规模之大堪称历代石经之冠。这种异代同工的刻经过程,史无前例。

一般的石经都只有经文,而蜀石经却独具特色,不但有经文,而且还有双行注文,经注并刻,可谓空前绝后。这样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所以不少宋人以蜀石经本为标准著书,比如大学者朱熹著《论语集注》,就用的是蜀石经本。

蜀石经在历代石经中最早镌刻《孟子》,并首次将儒家“十三经”全部汇集一堂,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和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后来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当然,后蜀石经的存在,也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开学第一课,来了解一下刻在文翁石室的最强教材

2020-09-02 07:23:59 来源: 0 条评论

9月1日,幼儿园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朋友圈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家长们忙着晒神兽归笼的喜悦,老师们晒花名册上的生僻字如何“打脑壳”。有孩子的家长们,放学接了孩子之后,照例要守着电视,收看今晚的《开学第一课》。

1000多年前的四川人,开学要使用什么教材呢?你需要了解一下曾经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中C位出道、刻在文翁石室的后蜀残石经。如今,这些蜀石经正在四川博物院展出,不少观众慕名而来打卡。四川博物院院长韦荃寄语学子:传承千年的“最强教材”——五代后蜀残石经,祝愿莘莘学子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崭新的日子,永远保持求知若渴的精神,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奋发努力,学业有成。

文翁如何创办石室学宫?蜀石经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9月7日晚7点半,“名人大讲堂”邀请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做客四川省图书馆,将为线上线下的观众讲解文翁的公学与治水之道。

见证蜀学兴盛

1938年,人们在成都南校场外的城墙下面,挖掘出了近十块石经的残片。石块虽然残损,但秀美的正楷字刻仍清晰可见,后经学者确认,这正是遗世千年的后蜀石经的残石。这几件残石何以登上《国家宝藏》的舞台?因为这一方石经的背后,还有一所千年学堂和一群生生不息的传承者。在它们的身上,隐藏着蜀学“冠天下而垂无穷”的基因密码。

古代中央政府在碑石上刊刻官定儒家经书,被称为“石经”,对于统一文字、推广教育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石经要在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条件相对富庶的环境下,才会被刊刻。

五代是唐宋之交的“大乱斗”时期,后蜀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国家,以成都为国都。身处战火纷飞的五代,为什么偏偏后蜀能刊刻石经呢?在冷兵器时代,后蜀有了可以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四川盆地水土丰饶,为发展生产和耕作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此外,当时的后蜀,境内很少发生战争,也没有大的动荡。所以,天时地利之下,让四川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经济发达地区。

长期藏于石室

自东汉以来,计有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孟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即七朝石经。川博馆藏的蜀石经,就是其中的“孟蜀广政石经”。

后蜀皇帝孟昶和宰相毋昭裔都很重视教育。“孟蜀广政石经”的成碑,得益于后蜀宰相毋昭裔,他是一个有文韬武略的谋臣,也是颇具盛名的刻书家。孟蜀广政初年(938年),他发起了将儒家经典镌刻于石碑的浩大工程。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席贡补刻《孟子》入石,最终形成“十三经”才竣工。

这部蜀石经长期收藏于文翁石室中学,刻有近20万言,是历代石经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一般的石经刊刻不过数年,最多也不过20年而已,而蜀石经的形成,却断断续续绵延了230余年,贯穿四个朝代,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极为罕见。

2019年1月,《国家宝藏》走进成都石室中学,捐赠了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这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向外捐赠的唯一一本“蜀石经”拓本。

史上最强教材

刊刻石经是帝王文治的一种手段,客观上它有规范汉字字体、字形的功能,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载体,它是汉、魏、唐、蜀、宋、清钦定的官方文本,起着标准教科书作用。

蜀石经采用初唐书法大家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体,共刻有一千多块石碑,规模之大堪称历代石经之冠。这种异代同工的刻经过程,史无前例。

一般的石经都只有经文,而蜀石经却独具特色,不但有经文,而且还有双行注文,经注并刻,可谓空前绝后。这样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所以不少宋人以蜀石经本为标准著书,比如大学者朱熹著《论语集注》,就用的是蜀石经本。

蜀石经在历代石经中最早镌刻《孟子》,并首次将儒家“十三经”全部汇集一堂,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和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后来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当然,后蜀石经的存在,也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