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扶贫记(组诗)
文/隆玲琼
入户调查
她让孙女叫我姑姑
孙女甜甜地叫了,我也美美地应了
那么,这样算下来,我应该是他儿子的妹妹(她的儿子比我大)
应该是她的女儿,一个讨人爱的幺女儿
正因为这样,事后
我对自己接下来的问话感到羞愧:
“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难处……”
当时她一直摇头,笑着不说话
像极了一个宽容的母亲
有水自来
听说要给水拍照,她乐颠颠带我们进了厨房
打着手电,在案板底下
一个陶瓷水缸上面
拧开一个干净的塑料水龙头,指我们看
“清亮得很呐———”
她满目慈爱,像是对着一条长长的河
发出了赞美,然后
又拉着我:这孩子,真是好得很呐……
年过七旬,从没有缺水概念的她
一脸喜悦地牵着我,像牵着
满山村的清溪浅水
蔫薯
“挑均匀、光滑,带根须的新鲜红薯
用稻草串连,在有柴火香的屋子里,悬挂
数日,即成蔫薯”
她留守深山,有做蔫薯的坚持与雅兴
我身居闹市,常感失落和孤独
她不贫穷,我亦不富有
没有血缘,没有道德绑架
我愿细听她的“疯言疯语”,她愿一双小脚
颤巍巍地爬上阁楼,为我取下一筐清甜
劈柴
放一截木头竖在地上
举高斧头,劈下,再连柴带斧头举起
劈下,一分为二,就成事了
在13队领取扶贫手册时
队长带我们反复练习了这样的一分为二
二分为四……
一行七人,六人都顺利出师
能手起斧落劈出柴块来
我不行,力量小,劈不动劈不开
队长说劈材是男人的事,你一女同志别较劲
可以帮忙捡干树丫生火
我接受他的分工,我相信
这把火,可以点燃整个寒冬
可以燎原———
路
李老伯拎着一袋柚子在村口堵我
他说自家树结的,牙不好不敢吃
放着要坏,坏了只有扔
硬生生把我说成了拯救柚子树的人
这也就罢了,车子发动时他匆匆靠拢
很不好意思地说:隆妹,那个路也好了,谢谢
他的身影在后视镜变成一个点后快速消失
我的脑海却浮现出道路千万条
柏油路,石板路,村道路,田间小路
小康路,致富路,来路,出路……
我想不起来他说的到底是什么路,是哪一条路
这个质朴寡言的农民,又硬生生地塞给我
一条路的功德。猝不及防地
在这场攻坚战中,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