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文艺场域如何拓展之一|全球大流行之后的美术界:趋势与路径
艺术,建构了与现实隔绝的共时性场域,真实地呈现出人类灵魂的体验,提示着生命与生活历史的意义。

后疫情时期文艺场域如何拓展之一|全球大流行之后的美术界:趋势与路径

来源:《重庆文艺》2020-09-19

文/陆飞 徐进毅


法国画家让·巴提斯特·勒尼奥(Jean-Bapsiste REGNAULT)为我们描绘了《罗马史诗》中的一个动人故事:一对彼此深爱的眷侣因外力不得不分离,女孩狄普塔丝对于失去眼前的牧羊少年感到恐慌,她将爱人的身影用烧焦的木枝画在了墓碑的空白处,绘画便因此诞生了。画中充满了忧郁的气氛,有意思的是,投射在墓碑上的阴影,似乎提醒我们:这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的相互交错。

艺术,建构了与现实隔绝的共时性场域,真实地呈现出人类灵魂的体验,提示着生命与生活历史的意义。而在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的爆发,冲击了这种体验的长期稳定性。历史经验表明,艺术不会像女孩和牧羊少年的爱情一样消逝,但“艺术世界”却有了“狄普塔丝的恐慌”,被迫置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交错中。随着全球疫情的不稳定性增加,曾经门庭若市的美术馆、画廊和展会被迫关停和延期,整个行业不得不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也许,“后疫情”只是暂时的幻象,量化疫情对艺术届的影响或许为时尚早,但艺术的走向不应被悬置,它是真切摆在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隔离带来的停摆与焦虑

在当代社会,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其与接受和消费联系在一起。全球化重新定义了各种关系,亦将艺术置于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中,这似乎为艺术创作、展示和欣赏提供了更多机会。而当我们重以美学家迪基的“艺术世界”概念审视当下,便能理解疫情所带来的恐慌和焦虑。物理隔阂不仅一定程度上切断了鉴赏、评论和研究与艺术品的关系,对整个艺术体制中的各个环节又冲击极大,艺术品所谓的“程序性义”[ 彭锋.从“艺术”到“艺术界”——艺术的赋魅与祛魅[J].文艺研究,2016(05):5-13.]无法成立。

Artnet数据库分析了2020年3月的全球拍卖结果,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5.8%。[ 全球拍卖销售额骤降75.8%!当下艺术市场的安全底线在哪里?[EB/OL] (2020-05-04)[2020-08-09]]6月1日,国际博协(ICOM)发布了《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记录了疫情对全世界1600多座博物馆的严重影响,30%的博物馆将会裁员,美国、荷兰和意大利分别有33%、25%、25%的博物馆可能永久性闭馆。[ Museums,Museum Professionals and COVID-19 [EB/OL] (2020-06-01)[2020-08-09] ]

与公立博物馆、美术馆相比,民营美术馆因为不受政府拨款支持,多处于自负盈亏的生存状态,做出闭馆决定往往承受更多的压力。2月6日,原定于春季在UCCA举办的“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群展、“鄢醒个展”被迫宣布将延期开幕;X美术馆也延后开馆。艺博会同样接力取消,巴塞尔艺术展于2月7日正式宣布取消原定3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展会。

事实上,在这样的“至暗时刻”,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来自艺术和审美的慰藉与超越。艺术和艺术工作者绝不仅仅是无助待援的弱者,更应是引领人性超越恐惧和惶惑的前行者。当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节奏时,各种压力层叠而至,但隔离的独特体验,在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中,将会成为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鲜活佐证。显而易见的是,物理隔离在切断公众与艺术品实体的关系的同时,带来了公共服务、市场运转等一系列问题,也让我们深刻的思考“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关系,经济压力、运营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于缺失艺术实体“膜拜价值”的焦虑,而艺术的“光韵”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意义,却静默的显现了。


二、理性沉淀与自我修复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阐明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和原真性,这些特性被其称为“光韵”。随着机械复制和现代艺术的发展,真实性取代了艺术的“膜拜价值”,艺术的“展示价值”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消除了若即若离之距离感的东西,“复制”出可以为人所直接把握和深入的世界。无疑,“光韵”的消失是带有负面论调的。但本雅明没有预料到,机械复制竟然成为了公众欣赏艺术的唯一途径。

如果说当代社会蔓延的“孤独瘟疫”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被疏离,那么,艺术则开辟了一处心灵的避难所,这样的避难所在当代信息传播方式之中,大多数作为通向艺术实体的中介空间而存在。隔离之下,文化生活向中介空间迁移的趋势愈发明显,“艺术世界”的生存诉求与受众的精神需求契合,成为大流行之后动人的图景。

其实,在疫情爆发之前,如何利用科技与新媒体手段传播艺术,已经成为众多美术馆、博物馆摆在桌面上的课题,线上交易也早已成为艺术市场重要的业务构成,停摆则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理性沉淀期,为未来做更多学术上、理论上的思考和准备。VR展、公共项目、交易平台,也在倒逼下陆续成熟起来。根据国家文物局“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的部署安排,“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也紧急扩增了在线展览内容,以满足公众足不出户在线观展的需求。截至目前,平台共收录了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展览423个。木木美术馆在闭馆后两周内推出了虚拟群展“艺术还在: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X美术馆于在3月6日开放了首个虚拟美术馆空间暨线上策展项目,通过交互破除了以往单向输出的展示关系。UCCA 在疫情略有缓和后的5月举办了“紧急中的沉思”,将目光聚焦于区域语境和紧急状态下艺术的迫切表达。上海西岸美术馆的“静默长假”中展示了9位艺术家在疫情期间的创作,以艺术的视角回应生活方式的变化。

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多数艺术机构意识到仅仅开设一两个线上项目还远远不够,如果不能尽快建立自己的数字平台,调整策展方向,它们很可能在受到更大的经济冲击前就被观众遗忘。目前令人欣慰的是,线上承载的内容量和传播渠道有线下无法比拟的优势,而VR、AR和交互等新技术的介入亦公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6月17日,第二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正式上线,卓纳画廊此次带来的“15个房间”为主题的线上展览,高古轩画廊也带来了迄今为止最大型的线上销售展览。

相比单纯的欣赏与展示,艺术市场面临的考验则更为复杂,美股5次熔断引发全球经济大衰退的担忧,而且疫情结束的时间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线上交易渠道的作用凸显,打通线上线下将会成为很多企业的共同举措。自2008年,数字平台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为艺术交易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可访问性和透明度。2月24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拍卖行业的影响调研分析报告》中就指出:“采取网络拍卖来对冲经营损失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拍卖行业的影响调研分析报告[EB/OL] (2020-02-24)[2020-08-09] ]3月26日,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街头艺术家Banksy线上专场拍卖大获成功,总成交额为140万美元,远超预估。嘉德拍卖先于3月3日举办了“至诚——中国嘉德网络公益拍卖”,随后又推出了“E-BIDDING”系列拍卖会,保利拍卖也于6月开始了首届网拍预展。

艺术世界本应有更多的传达方式,“原真性”固然是不可替代的。但从长远来看,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的活动模式赋予了隔离下的艺术行业新的生命,特别是在艺术长期维系公众关系的情况下,隔离下的冷静沉淀,也将会为行业的变革与转型积蓄更为理性的爆发力。


三、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共情

作为先锋艺术的前沿阵地,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将其中心概念定为“lumbung”(稻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跨学科策展人表示,根据农业概念“Lumbung”,他们试图表达一种可持续的集体管理资源模式,象征着慷慨与共情,通过分享知识、团结和资源,增进所在地区的当地实践和生态系统的福祉。那么,什么样的“艺术世界”会让我们感到慷慨和共情、持续和完整,而不是进一步的孤立和焦虑?实际上这不是个小问题,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能否在漫长时间里,维持许多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以往,线上项目模仿线下项目基本是作为实体空间的临时补充,而在疫情期间,利用AR和VR这样的科技手段帮助人们体验艺术,则充当起重要作用。过去几年间,艺术在新技术领域确实大有拓展,苹果公司的[AR]T Walk、teamLab的无界美术馆,以及无数群展和双年展中的VR艺术品都可见一斑。“看见”终究是视觉艺术品的第一要素,在艺术机构大面积采用新技术展示的同时,科技也作为手段成为了艺术,未来将会有更多需要攻克的内容和拓展的余地,艺术家、美术馆、艺术市场也必然会受益。

虽然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实体给人们的切身体验,但艺术机构如果在这样的思维里,坚持传统逻辑,必然是不符合时代语境的。艺术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知识生产和交流的场域,是一种开放式的观点表达和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其实,中介空间在机械复制技术诞生之前,艺术的叙事性为人们带来了共鸣与移情。


四、面向未来:数字趋势与挑战

疫情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冲击可能比表象看到的更长久,大流行病之后的伤痕更需要艺术来疗愈,宏观层面和公众层面对艺术抱有的期待不止于踏入展场的精神满足,而是其能否作为“后疫情”经济发展和公共文化的抓手。不可否认,在线上传播的模式之下,艺术机构需要格外考虑观众的体验。如何让观众透过屏幕获得如临现场的观感?如何利用数字媒介与观众产生有效的互动?特别是对于绘画、雕塑、装置等强调现场感受的艺术而言,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深入思考新冠疫情对于“艺术世界”的广泛影响是第一步。可以想象,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端技术将会更加发达,也将进一步丰富互联网艺术的呈现方式。除了艺术机构和画廊需要及时作出响应之外,艺术家的创作也势必会受到传播媒介带来的影响。艺术家更应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思考病疫与艺术的关系:作为艺术家,能否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策展人是否真正关注到公众和艺术的疏离与亲近,用学术、逻辑和空间建立新的叙事?艺术市场在隔离中抓到的救命稻草能否永续?疫情倒逼下中介空间的拓展余地几何?

而对于艺术机构而言,则需要建立艺术品价值链。包括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促进艺术创作、欣赏与展示的智能化,实现供销一体化整合,将“艺术世界”全面“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中,从而实现数据驱动的价值链。同时,逐步摸索、发展“艺术+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打通艺术创作与市场,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创作链、产业链、资金链互通,进一步激活与艺术互联网相关的金融服务,包括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与银行体系相串联的艺术银行服务,以及各种扶持基金、收藏基金,最终串联整个艺术生态圈、盘活存量、重塑“艺术世界”的结构。

(作者简介:陆飞,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职员;徐进毅,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职员,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后疫情时期文艺场域如何拓展之一|全球大流行之后的美术界:趋势与路径

2020-09-19 18:00:38 来源: 0 条评论

文/陆飞 徐进毅


法国画家让·巴提斯特·勒尼奥(Jean-Bapsiste REGNAULT)为我们描绘了《罗马史诗》中的一个动人故事:一对彼此深爱的眷侣因外力不得不分离,女孩狄普塔丝对于失去眼前的牧羊少年感到恐慌,她将爱人的身影用烧焦的木枝画在了墓碑的空白处,绘画便因此诞生了。画中充满了忧郁的气氛,有意思的是,投射在墓碑上的阴影,似乎提醒我们:这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的相互交错。

艺术,建构了与现实隔绝的共时性场域,真实地呈现出人类灵魂的体验,提示着生命与生活历史的意义。而在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的爆发,冲击了这种体验的长期稳定性。历史经验表明,艺术不会像女孩和牧羊少年的爱情一样消逝,但“艺术世界”却有了“狄普塔丝的恐慌”,被迫置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交错中。随着全球疫情的不稳定性增加,曾经门庭若市的美术馆、画廊和展会被迫关停和延期,整个行业不得不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也许,“后疫情”只是暂时的幻象,量化疫情对艺术届的影响或许为时尚早,但艺术的走向不应被悬置,它是真切摆在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隔离带来的停摆与焦虑

在当代社会,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其与接受和消费联系在一起。全球化重新定义了各种关系,亦将艺术置于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中,这似乎为艺术创作、展示和欣赏提供了更多机会。而当我们重以美学家迪基的“艺术世界”概念审视当下,便能理解疫情所带来的恐慌和焦虑。物理隔阂不仅一定程度上切断了鉴赏、评论和研究与艺术品的关系,对整个艺术体制中的各个环节又冲击极大,艺术品所谓的“程序性义”[ 彭锋.从“艺术”到“艺术界”——艺术的赋魅与祛魅[J].文艺研究,2016(05):5-13.]无法成立。

Artnet数据库分析了2020年3月的全球拍卖结果,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5.8%。[ 全球拍卖销售额骤降75.8%!当下艺术市场的安全底线在哪里?[EB/OL] (2020-05-04)[2020-08-09]]6月1日,国际博协(ICOM)发布了《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记录了疫情对全世界1600多座博物馆的严重影响,30%的博物馆将会裁员,美国、荷兰和意大利分别有33%、25%、25%的博物馆可能永久性闭馆。[ Museums,Museum Professionals and COVID-19 [EB/OL] (2020-06-01)[2020-08-09] ]

与公立博物馆、美术馆相比,民营美术馆因为不受政府拨款支持,多处于自负盈亏的生存状态,做出闭馆决定往往承受更多的压力。2月6日,原定于春季在UCCA举办的“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群展、“鄢醒个展”被迫宣布将延期开幕;X美术馆也延后开馆。艺博会同样接力取消,巴塞尔艺术展于2月7日正式宣布取消原定3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展会。

事实上,在这样的“至暗时刻”,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来自艺术和审美的慰藉与超越。艺术和艺术工作者绝不仅仅是无助待援的弱者,更应是引领人性超越恐惧和惶惑的前行者。当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节奏时,各种压力层叠而至,但隔离的独特体验,在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中,将会成为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鲜活佐证。显而易见的是,物理隔离在切断公众与艺术品实体的关系的同时,带来了公共服务、市场运转等一系列问题,也让我们深刻的思考“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关系,经济压力、运营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于缺失艺术实体“膜拜价值”的焦虑,而艺术的“光韵”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意义,却静默的显现了。


二、理性沉淀与自我修复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阐明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和原真性,这些特性被其称为“光韵”。随着机械复制和现代艺术的发展,真实性取代了艺术的“膜拜价值”,艺术的“展示价值”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消除了若即若离之距离感的东西,“复制”出可以为人所直接把握和深入的世界。无疑,“光韵”的消失是带有负面论调的。但本雅明没有预料到,机械复制竟然成为了公众欣赏艺术的唯一途径。

如果说当代社会蔓延的“孤独瘟疫”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被疏离,那么,艺术则开辟了一处心灵的避难所,这样的避难所在当代信息传播方式之中,大多数作为通向艺术实体的中介空间而存在。隔离之下,文化生活向中介空间迁移的趋势愈发明显,“艺术世界”的生存诉求与受众的精神需求契合,成为大流行之后动人的图景。

其实,在疫情爆发之前,如何利用科技与新媒体手段传播艺术,已经成为众多美术馆、博物馆摆在桌面上的课题,线上交易也早已成为艺术市场重要的业务构成,停摆则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理性沉淀期,为未来做更多学术上、理论上的思考和准备。VR展、公共项目、交易平台,也在倒逼下陆续成熟起来。根据国家文物局“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的部署安排,“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也紧急扩增了在线展览内容,以满足公众足不出户在线观展的需求。截至目前,平台共收录了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展览423个。木木美术馆在闭馆后两周内推出了虚拟群展“艺术还在: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X美术馆于在3月6日开放了首个虚拟美术馆空间暨线上策展项目,通过交互破除了以往单向输出的展示关系。UCCA 在疫情略有缓和后的5月举办了“紧急中的沉思”,将目光聚焦于区域语境和紧急状态下艺术的迫切表达。上海西岸美术馆的“静默长假”中展示了9位艺术家在疫情期间的创作,以艺术的视角回应生活方式的变化。

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多数艺术机构意识到仅仅开设一两个线上项目还远远不够,如果不能尽快建立自己的数字平台,调整策展方向,它们很可能在受到更大的经济冲击前就被观众遗忘。目前令人欣慰的是,线上承载的内容量和传播渠道有线下无法比拟的优势,而VR、AR和交互等新技术的介入亦公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6月17日,第二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正式上线,卓纳画廊此次带来的“15个房间”为主题的线上展览,高古轩画廊也带来了迄今为止最大型的线上销售展览。

相比单纯的欣赏与展示,艺术市场面临的考验则更为复杂,美股5次熔断引发全球经济大衰退的担忧,而且疫情结束的时间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线上交易渠道的作用凸显,打通线上线下将会成为很多企业的共同举措。自2008年,数字平台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为艺术交易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可访问性和透明度。2月24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拍卖行业的影响调研分析报告》中就指出:“采取网络拍卖来对冲经营损失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拍卖行业的影响调研分析报告[EB/OL] (2020-02-24)[2020-08-09] ]3月26日,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街头艺术家Banksy线上专场拍卖大获成功,总成交额为140万美元,远超预估。嘉德拍卖先于3月3日举办了“至诚——中国嘉德网络公益拍卖”,随后又推出了“E-BIDDING”系列拍卖会,保利拍卖也于6月开始了首届网拍预展。

艺术世界本应有更多的传达方式,“原真性”固然是不可替代的。但从长远来看,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的活动模式赋予了隔离下的艺术行业新的生命,特别是在艺术长期维系公众关系的情况下,隔离下的冷静沉淀,也将会为行业的变革与转型积蓄更为理性的爆发力。


三、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共情

作为先锋艺术的前沿阵地,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将其中心概念定为“lumbung”(稻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跨学科策展人表示,根据农业概念“Lumbung”,他们试图表达一种可持续的集体管理资源模式,象征着慷慨与共情,通过分享知识、团结和资源,增进所在地区的当地实践和生态系统的福祉。那么,什么样的“艺术世界”会让我们感到慷慨和共情、持续和完整,而不是进一步的孤立和焦虑?实际上这不是个小问题,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能否在漫长时间里,维持许多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以往,线上项目模仿线下项目基本是作为实体空间的临时补充,而在疫情期间,利用AR和VR这样的科技手段帮助人们体验艺术,则充当起重要作用。过去几年间,艺术在新技术领域确实大有拓展,苹果公司的[AR]T Walk、teamLab的无界美术馆,以及无数群展和双年展中的VR艺术品都可见一斑。“看见”终究是视觉艺术品的第一要素,在艺术机构大面积采用新技术展示的同时,科技也作为手段成为了艺术,未来将会有更多需要攻克的内容和拓展的余地,艺术家、美术馆、艺术市场也必然会受益。

虽然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实体给人们的切身体验,但艺术机构如果在这样的思维里,坚持传统逻辑,必然是不符合时代语境的。艺术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知识生产和交流的场域,是一种开放式的观点表达和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其实,中介空间在机械复制技术诞生之前,艺术的叙事性为人们带来了共鸣与移情。


四、面向未来:数字趋势与挑战

疫情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冲击可能比表象看到的更长久,大流行病之后的伤痕更需要艺术来疗愈,宏观层面和公众层面对艺术抱有的期待不止于踏入展场的精神满足,而是其能否作为“后疫情”经济发展和公共文化的抓手。不可否认,在线上传播的模式之下,艺术机构需要格外考虑观众的体验。如何让观众透过屏幕获得如临现场的观感?如何利用数字媒介与观众产生有效的互动?特别是对于绘画、雕塑、装置等强调现场感受的艺术而言,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深入思考新冠疫情对于“艺术世界”的广泛影响是第一步。可以想象,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端技术将会更加发达,也将进一步丰富互联网艺术的呈现方式。除了艺术机构和画廊需要及时作出响应之外,艺术家的创作也势必会受到传播媒介带来的影响。艺术家更应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思考病疫与艺术的关系:作为艺术家,能否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策展人是否真正关注到公众和艺术的疏离与亲近,用学术、逻辑和空间建立新的叙事?艺术市场在隔离中抓到的救命稻草能否永续?疫情倒逼下中介空间的拓展余地几何?

而对于艺术机构而言,则需要建立艺术品价值链。包括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促进艺术创作、欣赏与展示的智能化,实现供销一体化整合,将“艺术世界”全面“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中,从而实现数据驱动的价值链。同时,逐步摸索、发展“艺术+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打通艺术创作与市场,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创作链、产业链、资金链互通,进一步激活与艺术互联网相关的金融服务,包括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与银行体系相串联的艺术银行服务,以及各种扶持基金、收藏基金,最终串联整个艺术生态圈、盘活存量、重塑“艺术世界”的结构。

(作者简介:陆飞,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职员;徐进毅,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职员,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