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鲁迅等大师之作,《中国文学课》出版
近日,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特聘教授陈思和等所著的图书《中国文学课》(上下册)出版。

解读鲁迅等大师之作,《中国文学课》出版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9-24

9月2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四川人民出版社获悉,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特聘教授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张新颖等所著的图书《中国文学课》(上下册)已由该社出版。

据介绍,《中国文学课》的书稿内容,来源于陈思和等人在音频平台上的“中国文学大师课”。“这套书中,陈思和将领衔国内一众专家,为广大读者导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四川人民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由鲁迅研究专家郜元宝讲《呐喊》、沈从文研究专家张新颖讲《边城》,陈思和讲张爱玲《金锁记》,严锋讲刘慈欣《三体》,而《白鹿原》《长恨歌》《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也被各领域专家教授一一解读。此外,在书中,王蒙、莫言、王安忆、严歌苓、马原、余华、张炜、叶兆言、苏童、张悦然等10名作家也亲自分享他们的人生与文学。该书共分为10个主题,涵盖了100部文学经典名著。

“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被围墙建筑起来的校园内,高校的资源应该在适当的条件下为社会服务。”在该书的序言中,对于开设这门课的初衷,陈思和这样解释,不过不同于在学校的课程,在面对社会听众时,更需要的是通过文学来发生感情的作用,丰富人性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元素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

陈思和还透露,当初自己也曾担心这些内容能否打动听众。“但我思考了一下后,就发现任何文化创造和精神产品,都需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听者,培养我们的听众,并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知音。”

记者了解到,《中国文学课》在出版过程中,编写团队又对音频课的内容进行了再三打磨,并增添了若干音频中没有的篇目。“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留存现当代经典作家的宝贵资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最为生动、丰富的一手记录。”陈思和说。


部分精彩内容摘录

诞生 

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意识,那么你的出生和不出生就跟一块石头一样。

文学的写作,其中包含着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体会,也是对生命的追求。我们有时候受感动的也恰恰是我们看到了这个文学作品和自己起了共鸣,或者是和你的心情起了摩擦。

写作是个好办法,把这一切一切很可能不再出现的种种的体验,能够让它写成文字保留下来。不变的就是我对人生有一种珍惜,有一种追求。

——王蒙

童年

如果给我一个幸福的童年,我宁愿不要当作家。

童年时期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的性格确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生活、个人经验,乃至于他出生的地点的不一样,才使我们个体千姿百态,才使我们人的性格千奇百怪。那么这样一种奇特性、独特性,就是文学最需要的。

——莫言

青春

每一代人的青春故事都是不同的。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代人的青春是相似的。因为所有的青春的意义也许从来不曾改变。这种青春的意义也许就是冲破那些阻碍,翻过面前的一堵一堵的高墙,青春是关于摆脱束缚的,青春也是关于寻求自由的。确实有很多的小说都给我们提供了令人难忘的青春形象。

——张悦然

女性

这些年来,男性和女性关系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里边,我们的婚姻也罢,爱情也罢,已经完全不是改革开放之初80年代的时候那样的一个状况。

在这个城市里,你会看到很多非常优秀的、生活很有光彩的独立女性。但是这些独立女性好像到任何时代,她还是渴望有一个婚姻家庭。讲到底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怎么生活最幸福。这其实是男性和女性共同面对的。

——王安忆

爱情与婚姻

东方女人的这种极其柔性的、母性的、妻性的性质在很年轻的一个女人身上,像扶桑这样的一个二十岁的女人身上,就能够吸引这些年轻的男孩子。东方女人身上的这几种性质是西方女人好像不具备的,或者就是说没有那么强烈的体现。

克里斯和扶桑的爱情中永远也不可能是平等的,不可能是他和他自己民族的那种女性会产生出的这样一种爱。所以这就是两个民族当中,如果不能产生正确的对彼此心灵的阅读,就是永远失去了他们结合的可能性。

——严歌苓

在路上

当你面对阅读中的世界的时候,只是用文字、用思想,基本上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感受,或者以自己的思维去回答、去解答阅读中所带来的世界的问题。

但是,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一切不仅仅是那么简单了,因为这个世界它的可变性,它的复杂性,其实是远远要超过你的阅读体系。

其实看世界,不光是看地理,看别人的文化,看别人的面孔,其实更有意义的是,多看这个世界,可以看到世界更多的线条和色彩,以及潜藏在线条和色彩当中的那个内容。

——苏童

困顿

文学应该有这样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健康。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情绪是不能发泄出来的,因为感觉到发泄出来以后可能会伤害别人,也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就会把那些很不健康的情绪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阅读文学作品,就可以借助于那些虚构的人物,借助于别人,把自己那些不健康的情绪给发泄出去。一个人必须有时候要大笑,有时候要痛哭,这样他才能够让自己的心理变得更加健康。

——余华

生活的艺术

文学不仅仅是理想,光有理想显然是不够的,文学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真相。

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所说的许多理想,只是理想。许多理想根本就不存在。

这本《南京人》既有很多理想的成分在里面,同时也是在告诉大家,真相可能是什么?真相有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但是真相毕竟还是真相。一句话,理想和真相是文学这只大鸟能够飞翔的翅膀,缺一不可。文学没有理想不行,没有真相更不行。

——叶兆言

人性深处

这个世界就在动态中,世界没有一刻不在变化,那么人作为世界当中的一份子,人的变化我觉得都合乎常情常理。

过往的时代,大家都比较安于自己的角色,就是命运分派给自己的那个角色。而到了这个时代,大家突然发现,欲望的释放特别厉害。

虽然2000年以前司马迁已经断言: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人动来动去,熙熙攘攘的一切都是围绕一个“利”字,这是事实吗?也许原来也是事实,但是原来更多的情形是每个人安于命运赋予他那个角色。

——马原

超越生死  

无数的人在长生不老的希望面前失败了,希望破灭了,很容易走向绝望。

当任何一种巨大的奋斗、探索的热望,回到了冷静的现实世界,明确了人只有短短的一生,他们都会觉得物质享受非常重要,离开了这一生,就没有未来。这种意识有强大的力量,它在整个的人生当中,使你变得更现实。

当一个人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对真理的热情,丧失了信仰,那么整个族群都将变得非常的可怕,社会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切大部分都是来自一种绝望感,来自一种垂死的心理。

——张炜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琪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解读鲁迅等大师之作,《中国文学课》出版

2020-09-24 07:58:14 来源: 0 条评论

9月2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四川人民出版社获悉,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特聘教授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张新颖等所著的图书《中国文学课》(上下册)已由该社出版。

据介绍,《中国文学课》的书稿内容,来源于陈思和等人在音频平台上的“中国文学大师课”。“这套书中,陈思和将领衔国内一众专家,为广大读者导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四川人民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由鲁迅研究专家郜元宝讲《呐喊》、沈从文研究专家张新颖讲《边城》,陈思和讲张爱玲《金锁记》,严锋讲刘慈欣《三体》,而《白鹿原》《长恨歌》《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也被各领域专家教授一一解读。此外,在书中,王蒙、莫言、王安忆、严歌苓、马原、余华、张炜、叶兆言、苏童、张悦然等10名作家也亲自分享他们的人生与文学。该书共分为10个主题,涵盖了100部文学经典名著。

“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被围墙建筑起来的校园内,高校的资源应该在适当的条件下为社会服务。”在该书的序言中,对于开设这门课的初衷,陈思和这样解释,不过不同于在学校的课程,在面对社会听众时,更需要的是通过文学来发生感情的作用,丰富人性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元素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

陈思和还透露,当初自己也曾担心这些内容能否打动听众。“但我思考了一下后,就发现任何文化创造和精神产品,都需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听者,培养我们的听众,并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知音。”

记者了解到,《中国文学课》在出版过程中,编写团队又对音频课的内容进行了再三打磨,并增添了若干音频中没有的篇目。“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留存现当代经典作家的宝贵资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最为生动、丰富的一手记录。”陈思和说。


部分精彩内容摘录

诞生 

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意识,那么你的出生和不出生就跟一块石头一样。

文学的写作,其中包含着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体会,也是对生命的追求。我们有时候受感动的也恰恰是我们看到了这个文学作品和自己起了共鸣,或者是和你的心情起了摩擦。

写作是个好办法,把这一切一切很可能不再出现的种种的体验,能够让它写成文字保留下来。不变的就是我对人生有一种珍惜,有一种追求。

——王蒙

童年

如果给我一个幸福的童年,我宁愿不要当作家。

童年时期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的性格确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生活、个人经验,乃至于他出生的地点的不一样,才使我们个体千姿百态,才使我们人的性格千奇百怪。那么这样一种奇特性、独特性,就是文学最需要的。

——莫言

青春

每一代人的青春故事都是不同的。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代人的青春是相似的。因为所有的青春的意义也许从来不曾改变。这种青春的意义也许就是冲破那些阻碍,翻过面前的一堵一堵的高墙,青春是关于摆脱束缚的,青春也是关于寻求自由的。确实有很多的小说都给我们提供了令人难忘的青春形象。

——张悦然

女性

这些年来,男性和女性关系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里边,我们的婚姻也罢,爱情也罢,已经完全不是改革开放之初80年代的时候那样的一个状况。

在这个城市里,你会看到很多非常优秀的、生活很有光彩的独立女性。但是这些独立女性好像到任何时代,她还是渴望有一个婚姻家庭。讲到底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怎么生活最幸福。这其实是男性和女性共同面对的。

——王安忆

爱情与婚姻

东方女人的这种极其柔性的、母性的、妻性的性质在很年轻的一个女人身上,像扶桑这样的一个二十岁的女人身上,就能够吸引这些年轻的男孩子。东方女人身上的这几种性质是西方女人好像不具备的,或者就是说没有那么强烈的体现。

克里斯和扶桑的爱情中永远也不可能是平等的,不可能是他和他自己民族的那种女性会产生出的这样一种爱。所以这就是两个民族当中,如果不能产生正确的对彼此心灵的阅读,就是永远失去了他们结合的可能性。

——严歌苓

在路上

当你面对阅读中的世界的时候,只是用文字、用思想,基本上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感受,或者以自己的思维去回答、去解答阅读中所带来的世界的问题。

但是,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一切不仅仅是那么简单了,因为这个世界它的可变性,它的复杂性,其实是远远要超过你的阅读体系。

其实看世界,不光是看地理,看别人的文化,看别人的面孔,其实更有意义的是,多看这个世界,可以看到世界更多的线条和色彩,以及潜藏在线条和色彩当中的那个内容。

——苏童

困顿

文学应该有这样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健康。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情绪是不能发泄出来的,因为感觉到发泄出来以后可能会伤害别人,也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就会把那些很不健康的情绪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阅读文学作品,就可以借助于那些虚构的人物,借助于别人,把自己那些不健康的情绪给发泄出去。一个人必须有时候要大笑,有时候要痛哭,这样他才能够让自己的心理变得更加健康。

——余华

生活的艺术

文学不仅仅是理想,光有理想显然是不够的,文学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真相。

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所说的许多理想,只是理想。许多理想根本就不存在。

这本《南京人》既有很多理想的成分在里面,同时也是在告诉大家,真相可能是什么?真相有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但是真相毕竟还是真相。一句话,理想和真相是文学这只大鸟能够飞翔的翅膀,缺一不可。文学没有理想不行,没有真相更不行。

——叶兆言

人性深处

这个世界就在动态中,世界没有一刻不在变化,那么人作为世界当中的一份子,人的变化我觉得都合乎常情常理。

过往的时代,大家都比较安于自己的角色,就是命运分派给自己的那个角色。而到了这个时代,大家突然发现,欲望的释放特别厉害。

虽然2000年以前司马迁已经断言: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人动来动去,熙熙攘攘的一切都是围绕一个“利”字,这是事实吗?也许原来也是事实,但是原来更多的情形是每个人安于命运赋予他那个角色。

——马原

超越生死  

无数的人在长生不老的希望面前失败了,希望破灭了,很容易走向绝望。

当任何一种巨大的奋斗、探索的热望,回到了冷静的现实世界,明确了人只有短短的一生,他们都会觉得物质享受非常重要,离开了这一生,就没有未来。这种意识有强大的力量,它在整个的人生当中,使你变得更现实。

当一个人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对真理的热情,丧失了信仰,那么整个族群都将变得非常的可怕,社会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切大部分都是来自一种绝望感,来自一种垂死的心理。

——张炜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琪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