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重庆文旅会|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川渝两地如何协同唱好“交响乐”?
今(15)日,2020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主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高峰论坛暨第三届T12中国西部文旅产业发展峰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聚焦2020重庆文旅会|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川渝两地如何协同唱好“交响乐”?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1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5日22时讯(记者 吴思佳)释放文旅新动能,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助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两地如何协同发力?又有哪些重要抓手?下一步具体举措是什么?

今(15)日,2020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主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高峰论坛暨第三届T12中国西部文旅产业发展峰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的专家学者、文旅企业代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齐聚一堂,聚智、聚力、聚资成渝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

该论坛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悦来投资集团、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文史研究所、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旅发中心、重庆新闻旅游集团、T12中国西部旅游媒体联盟承办。

圆桌论坛现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要做到“五同”推进“三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文化圈、生态圈、旅游圈、恋爱圈、亲情圈、友谊圈,是巴文化与蜀文化的共生之地、融合之地。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做到‘五同’、推进‘三唱’、坚持‘三变’。”论坛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后强发表主题演讲称。

他说,巴蜀历史具有同源性、文明具有互补性、旅游具有直通性、经济具有叠加性,要进一步做大区域旅游市场、做强区域旅游品牌、提升区域旅游品质,奏响巴山蜀水文旅融合发展“交响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首先,要做到巴蜀“五同”,即画好“同心圆”,通过顶层设计,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定位为准则,建立巴蜀文旅共同体;做大“同类项”,把相似的产业和景区携手整合,实现利益共享、共同提高;共建“同盟军”,建立市场共同体,在招商引资、土地开发、人才流转、产品推销、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共举巴蜀旗、共打巴蜀牌;优化“同位素”,在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拓展两个市场、做大两个极核;强调“同义词”,同谱一个调、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场剧,努力谋求共同语汇。

其次,要坚持巴蜀“三唱”。推进成渝文旅要素大合唱,把科技、人才、资本、秩序、标准、基础设施等要素有机整合,激活存量,做大增量,共同融合;着力构建土地要素、金融要素、人才要素、大数据服务等平台,将文旅项目建设用地纳入成渝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等。

推进成渝文旅业态大合唱,全面深入推进成渝都市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娱乐旅游、森林康养旅游、医美度假旅游、工业科技旅游、研学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红色教育旅游等多种业态。

推进成渝文旅区域大合唱,发挥重庆和成都双城旅游目的地的带动功能,沿岷江、嘉陵江、沱江、长江,突破行政辖区分割,以地理优势或资源特质,构建带状、环状自由通达的旅游闭环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发表主题演讲

最后,还要坚持思维“三变”,文旅大合唱要坚持“觉变”思维,满足游人追求视觉变化、听觉变化、味觉变化、感觉变化、触觉变化的需求;坚持“维变”思维,“维变”就是维度的变化,把内容IP的维度、文创产品的维度、场境服务的维度、市场价值提升的维度进行捆绑打包,让旅游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坚持“聚变”思维,“聚变”就是极核聚合能量释放,巴山与蜀水的结合、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四川与重庆的结合,就是“氢弹的聚变”,将释放巨大能量,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精耕三条精品路线 重塑三重关系高质量发展乡村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不能是空中楼阁,需要整体的规划、线路的连接、产品的共建共享等。想把该走廊建设成世界级文旅大乐园,串点成线的线路必不可少。”论坛主题演讲后,举行了圆桌论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艾莲分享了她的观点。

在她看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精耕三条精品线路大有可为。首先是关于三国文化的旅游线路,其中传统的南、北线,涵盖德阳、绵阳、乐山、广元、汉中、彭水、忠县、万州、奉节等;最近新挖掘的东线,涵盖成都、乐山、宜宾、泸州、重庆、恩施、宜昌等,沿途文旅资源丰富,可挖掘提炼的东西很多,可以组合出一系列的长中短相结合的线路。

其次是川渝古盐道,沿途古镇、碑刻、会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开发价值非常高,川渝两地完全可以共建共享这一黄金廊道。

最后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大量工业遗址线路,内容同样非常丰富,大有文章可做,打造好后将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支撑。

圆桌论坛上,与会的重庆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立新也分享了观点。她称,乡村是文旅融合发展中十分值得关注的领域,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一个话题。

王立新认为,乡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定要处理好三组关系问题。一是,帮扶与被帮扶问题,过去我们往往把乡村认为是一个客体,是一个帮扶的对象。实际上,在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后,城市的生活方式,会使很多城里人迫切需要乡村。二是,传统精英和新乡贤运动问题,现在的一些新乡贤或者叫新的意见领袖,尚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三是,新旧关系问题,需打造既有历史韵味、人文沉淀,又有现代气息的乡村文旅目的地。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加速 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支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各区县如何积极融入这一国家战略,抢抓机遇,聚力发展呢?圆桌论坛还邀请到南充、合川、营山等地相关负责人作了经验分享。

四川省南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忠臣说,南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文化交汇处,既有蜀文化,也有巴文化。前不久,南充分别在重庆、成都举行了文旅推介会,获得良好效果——国庆中秋假期,南充迎来游客热潮,共接待游客563.5万人次,总量居四川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他说,未来,南充将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南充加速度融入成渝“朋友圈”,为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贡献力量。

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波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合川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为推动成渝地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合川区积极联动周边的成渝城市群以及三江流域的城市,通过建立联盟、开发线路、组合营销的形式促进文旅共享发展。接下来,合川还将联动四川相关城市打造嘉陵江水上游、康养休闲文旅项目等,进一步深化成渝之间的文旅合作,共同为巴蜀文旅走廊建设贡献合川智慧和力量。

四川省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说,文化赋予旅游别样意义,营山将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把握住机遇,擦亮耕读文化、进士文化、红色文化和康养文化4张名片,加快建设有影响力的山水田园城市和川渝合作示范县。

(本文图片由重庆文旅会组委会提供)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聚焦2020重庆文旅会|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川渝两地如何协同唱好“交响乐”?

2020-10-15 22:33:5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5日22时讯(记者 吴思佳)释放文旅新动能,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助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两地如何协同发力?又有哪些重要抓手?下一步具体举措是什么?

今(15)日,2020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主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高峰论坛暨第三届T12中国西部文旅产业发展峰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的专家学者、文旅企业代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齐聚一堂,聚智、聚力、聚资成渝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

该论坛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悦来投资集团、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文史研究所、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旅发中心、重庆新闻旅游集团、T12中国西部旅游媒体联盟承办。

圆桌论坛现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要做到“五同”推进“三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文化圈、生态圈、旅游圈、恋爱圈、亲情圈、友谊圈,是巴文化与蜀文化的共生之地、融合之地。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做到‘五同’、推进‘三唱’、坚持‘三变’。”论坛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后强发表主题演讲称。

他说,巴蜀历史具有同源性、文明具有互补性、旅游具有直通性、经济具有叠加性,要进一步做大区域旅游市场、做强区域旅游品牌、提升区域旅游品质,奏响巴山蜀水文旅融合发展“交响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首先,要做到巴蜀“五同”,即画好“同心圆”,通过顶层设计,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定位为准则,建立巴蜀文旅共同体;做大“同类项”,把相似的产业和景区携手整合,实现利益共享、共同提高;共建“同盟军”,建立市场共同体,在招商引资、土地开发、人才流转、产品推销、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共举巴蜀旗、共打巴蜀牌;优化“同位素”,在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拓展两个市场、做大两个极核;强调“同义词”,同谱一个调、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场剧,努力谋求共同语汇。

其次,要坚持巴蜀“三唱”。推进成渝文旅要素大合唱,把科技、人才、资本、秩序、标准、基础设施等要素有机整合,激活存量,做大增量,共同融合;着力构建土地要素、金融要素、人才要素、大数据服务等平台,将文旅项目建设用地纳入成渝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等。

推进成渝文旅业态大合唱,全面深入推进成渝都市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娱乐旅游、森林康养旅游、医美度假旅游、工业科技旅游、研学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红色教育旅游等多种业态。

推进成渝文旅区域大合唱,发挥重庆和成都双城旅游目的地的带动功能,沿岷江、嘉陵江、沱江、长江,突破行政辖区分割,以地理优势或资源特质,构建带状、环状自由通达的旅游闭环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发表主题演讲

最后,还要坚持思维“三变”,文旅大合唱要坚持“觉变”思维,满足游人追求视觉变化、听觉变化、味觉变化、感觉变化、触觉变化的需求;坚持“维变”思维,“维变”就是维度的变化,把内容IP的维度、文创产品的维度、场境服务的维度、市场价值提升的维度进行捆绑打包,让旅游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坚持“聚变”思维,“聚变”就是极核聚合能量释放,巴山与蜀水的结合、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四川与重庆的结合,就是“氢弹的聚变”,将释放巨大能量,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精耕三条精品路线 重塑三重关系高质量发展乡村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不能是空中楼阁,需要整体的规划、线路的连接、产品的共建共享等。想把该走廊建设成世界级文旅大乐园,串点成线的线路必不可少。”论坛主题演讲后,举行了圆桌论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艾莲分享了她的观点。

在她看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精耕三条精品线路大有可为。首先是关于三国文化的旅游线路,其中传统的南、北线,涵盖德阳、绵阳、乐山、广元、汉中、彭水、忠县、万州、奉节等;最近新挖掘的东线,涵盖成都、乐山、宜宾、泸州、重庆、恩施、宜昌等,沿途文旅资源丰富,可挖掘提炼的东西很多,可以组合出一系列的长中短相结合的线路。

其次是川渝古盐道,沿途古镇、碑刻、会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开发价值非常高,川渝两地完全可以共建共享这一黄金廊道。

最后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大量工业遗址线路,内容同样非常丰富,大有文章可做,打造好后将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支撑。

圆桌论坛上,与会的重庆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立新也分享了观点。她称,乡村是文旅融合发展中十分值得关注的领域,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一个话题。

王立新认为,乡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定要处理好三组关系问题。一是,帮扶与被帮扶问题,过去我们往往把乡村认为是一个客体,是一个帮扶的对象。实际上,在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后,城市的生活方式,会使很多城里人迫切需要乡村。二是,传统精英和新乡贤运动问题,现在的一些新乡贤或者叫新的意见领袖,尚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三是,新旧关系问题,需打造既有历史韵味、人文沉淀,又有现代气息的乡村文旅目的地。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加速 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支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各区县如何积极融入这一国家战略,抢抓机遇,聚力发展呢?圆桌论坛还邀请到南充、合川、营山等地相关负责人作了经验分享。

四川省南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忠臣说,南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文化交汇处,既有蜀文化,也有巴文化。前不久,南充分别在重庆、成都举行了文旅推介会,获得良好效果——国庆中秋假期,南充迎来游客热潮,共接待游客563.5万人次,总量居四川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他说,未来,南充将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南充加速度融入成渝“朋友圈”,为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贡献力量。

重庆市合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波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合川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为推动成渝地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合川区积极联动周边的成渝城市群以及三江流域的城市,通过建立联盟、开发线路、组合营销的形式促进文旅共享发展。接下来,合川还将联动四川相关城市打造嘉陵江水上游、康养休闲文旅项目等,进一步深化成渝之间的文旅合作,共同为巴蜀文旅走廊建设贡献合川智慧和力量。

四川省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说,文化赋予旅游别样意义,营山将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把握住机遇,擦亮耕读文化、进士文化、红色文化和康养文化4张名片,加快建设有影响力的山水田园城市和川渝合作示范县。

(本文图片由重庆文旅会组委会提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