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镇
开县温泉古镇
在重庆东北部美丽的山水之中,静卧着一座近2000年历史天造地设的古镇—温泉镇,“集山水之大观,得神灵之钟爱”。从雪宝山发源的清江穿山过峡, 逶迤而东,在这里把温泉古镇分为河东河西,并以“S”形的太极图把两岸衔接在一起。
一、古镇历史背景
[历史沿革]温泉镇原名温汤井,早在1800年前的东汉建安时代,刘备挥鞭入川建立霸业,匡扶汉室,当他得知这里卤盐联井,物产富有,于是分朐忍之北而设汉丰县,意为“汉土丰盛”之意,直至今日,许多民俗学家仍然认为开县建县源于温泉井盐。历经千年之后,红红火火的古盐镇虽然不见卤盐联井的盛景,但走进古镇,昔日的方形筒井仍依稀可见,每条石板街似乎仍然散发着淡淡的咸味。历经久远的汉唐,迈进明清时代,温泉古镇更是市井繁华,依山而建的河东河西两片街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板式木房和吊脚楼,更为特色的是盐渍泥、盐咸石,为温泉镇筑起了一方经风耐雨的古老民居。
[古洞]九井十八洞,洞洞出神仙。这句话仍是当今温泉人的口头禅。十八洞洞在山中,洞在镇中,洞在家中,沿一线晃悠悠的甩甩桥,你可进入居仙洞,攀过陡峭的手扒岩,你可进入祖师洞,绕道河西人家,你可探到老龙洞,最奇怪的当数河东山腰的仙女洞了,走进仙女洞,洞内曲折幽深邃,神奇的钟乳石与山顶的月亮室把仙女洞装点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天上人间,也把一个仙女下凡的美丽故事散发在了这个飘渺的洞府。与仙女洞浑然一体的是独巧别致的古戏楼,古戏楼全部是由木拱构架而成,没用一棵铁钉,文物价值极高。在古戏楼的左厢房,斗室藏彩绘,壁画惊巴渝。一副天官寿星图和钟旭嫁妹图以其传统的立意和流畅的线条成为温泉古文化的又一美学具象。画轴里抽象神秘的书法文字,更成了古文字学家考据的内容,其中空格空框,成了古镇历史上未解的一道谜。
[古树]温泉镇历经千年沧桑,这里古木森森,黄桷成荫,沿200余棵黄桷古道,你不但可以听到空山鸟语,亦可闻到木鱼梵音。
[古桥]四山壁立,据险而倚,自古以来,温泉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可以东出蜀楚西进巴秦,是著名的秦巴古道上的咽喉,古镇旁的七里潭廊桥建始于初唐,重修于明清,历经风雨,碑志尚存,这见证了秦巴古道上物流的往来与官吏的交流,而山顶山的古寨则见证了一次又一次因盐而争的战火,也为温泉镇在中国历史地域上抹上了一束无可取代的亮色。
[非物质文化]温泉镇因盐而兴,因险而名,也因人而盛。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巴人在这方别有洞天的乐园里开物拓土,发明了彪悍粗犷的肉连霄,喜庆欢乐的人亭架,细腻美观的十字绣。由于温泉的奇特山水和蔚盛人文,这里还形成了一个特别的习俗——正月十五对骂斗灯。由于一条清江把古镇分为河东河西,两岸争强好胜。于是,正月十五这天河东河西灯火映天,鼓乐齐鸣,对骂对歌,直至天明。解放后,这种习俗又演变成斗灯斗亮,无宵之夜,古镇河东河西万盏烛光,人们纷纷点灯祈福,一片欢乐和谐。
二、古镇保护与利用
2010年温泉镇被批准为重庆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后,镇党委政府将古镇的保护与利用纳入了政府届期工作重点来抓,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依托千年古镇优势,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古镇各项配套功能。
(一)重规划,确定总体目标
为了确保古镇原有的古风古貌特色,更好地有利于古镇的建设与发展,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重在古镇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近年来,聘请了重庆大学城市与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古镇编制了《古镇保护规划》、《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古镇市政管网修建性详细规划》、《古镇交通体系详细规划》、《古镇旅游规划》。明确了建设时序,细化了管理措施,确定了古镇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振兴温泉古镇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措施,确保建设秩序健康发展
一是成立古镇保护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相关职能部门的副镇长为副组长,由规划、市政、国土、供电、派出所、工商、供水、供气、通讯、文化站、广播站、经发办、镇安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为古镇建设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制定了《古镇管理保护办法》,细化房屋改造的办事程序,房屋风貌控制的要求,对古建筑采取“修缮、整修和改造”相结合,保持原有的古风古貌古韵。
三是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由镇经发办负责对外招商引资到古镇核心区进行落户,政府营造投资环境,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四是完善古镇核心区的市政设施,分步实施古镇配套工程,2013年投资105万元改造了古盐井道路工程,逐步实施管网入地、核心区的两条街道石板路整修工程、房屋风貌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