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重庆的电视方言节目
曾经一度,重庆电视台的方言节目,在全国的电视业界和观众心目中,享有很好的口碑。栏目剧《雾都夜话》,以“重庆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的节目属性在全国开了方言节目的先河,一时间,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均收到了不错的收视业绩。之后,电视理论界对“栏目剧”展开研讨,该模式从此在理论上站住了足跟。紧随其后,以评说世间百态的谈话节目《生活麻辣烫》,也采用了方言,也很快被观众接纳,在重庆荧屏迅速走红。
以上两个例子告诉我们,方言是老百姓自己的语言,用这样的语言制作的电视节目,通俗易懂,有着天然的接近性,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它最接地气。据了解,至今为止,方言节目在其它省市电视台的地方频道,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它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适应了大众传媒的传播规律,顺应了大众的收视心理。
必须看到,方言节目的通俗并不等于低俗,它虽然有着天然的接近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这既是标准,也是界限,如果降低了标准,混淆了界限,它势必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某些方言节目之所以时有遭人诟病,我们不妨从这两个方面,去追寻一下它的根源。
方言节目怎么啦?无论是电视人还是观众,都在关心这个问题。事实上,重庆电视人从来没有放弃方言节目这块阵地。在一番痛定思痛之后,重庆电视台仍有一批优秀的方言节目脱颖而出,如《大城小事》和《凡人有乐》,它们俯下身段,在服务功能上大做文章,不仅赢得观众的青睐,还受到学界的瞩目,如《大城小事》先后获得多种奖励,目前已成为重庆电视台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方言节目,重庆电视人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终于让方言节目又找到了新的方向,重新拾回了信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是走出误区,开启了节目的新思路。一说到方言节目,不少人将它片面理解为插科打诨的节目内容和段子言子一类的节目形式,这显然是个误区。在这个误区的影响下,不少电视人始终围绕着“插科打诨”和“段子言子”的老一套展开思维和创作。不可否认,方言节目的确长于表现类似题材,也适合“段子言子”的表现形式。但若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题材枯竭。形式如果始终不变,观众也会感到乏味。纵观《大城小事》和《凡人有乐》的每一个节目,没有一个是靠“插科打诨”在观众中立稳足跟的,也没有一个是靠“段子言子”赢得观众的青睐的。
二是重新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导向。这些节目摒弃了“插科打诨”和“段子言子”的老一套,却在在服务功能上做足了文章。以《大城小事》为例,《大城小事》栏目从2012年4月9日开办至今,已经足足有8年多的时间了,它从亮相的那一刻起,就以“大众公仆”的形象亮相于荧屏,实现了新的角色转换。据了解,《大城小事》以“不帮则已,一帮到底”为栏目的定位理念;以帮助都市人群解决都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育、教、职等多方面的困难为节目方针,尤其是它针对发生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小事”,原创性地搭建起了为都市人生活服务的电视互动平台,而深受都市百姓的欢迎。又如《凡人有乐》,它由地方方言曲艺明星主持,它不仅为喜欢唱歌的普通百姓搭建起了展示的平台,还请专业的声乐老师现场指导,达到了既活跃电视荧屏,又丰富了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双重效果。
三是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主持人。任何一个节目都离不开主持人,方言节目也是如此,在这里,笔者特别要向他们表示敬意。相对于用普通话主持节目,他们是属于游走于“边缘”的主持人,主流节目与他们无缘,评奖与他们无缘,他们却乐于在方言节目的舞台上默默耕耘,这需要超强的敬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境界。如《大城小事》的主持人何力、贝贝(彭赋姮)、胖娃(余旭),他们在节目中谈笑风生,巧妙穿插,拿捏有度,以极其投入的角色状态,不仅对观众产生了极强的亲和力,又很好地体现了节目宗旨,我们理应为他们点赞。
最后特别需要说明一点,为方言搭建一个合适的载体,这是主流媒体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正如不少专家指出的那样,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好方言,因为它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浓缩着这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真要向坚守方言节目的重庆电视人表示致敬。
文/赖永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