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艺网《艺诗潮》开栏了 欢迎全国诗作者投稿!
《艺诗潮》是一个宣传推介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网媒平台,待条件成熟时,编委会将编辑出版《艺诗潮诗选集》作为对广大诗作者、读者的回报。

重庆文艺网《艺诗潮》开栏了 欢迎全国诗作者投稿!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03

诗歌是时代的号角,诗歌的意义就是常说的“诗言志”,这个“志”既是思想的展现,也是情感的表露;时代呼唤有情怀的诗人,时代亦呼唤有责任、有担当的诗人。重庆是中国新诗的重镇之一,重庆文艺网创办的《艺诗潮》是为市内外诗歌作者搭建的诗歌展现平台,其目的是:立足重庆,宣传重庆,以清新高雅的诗歌作品鼓舞士气、传播正能量。本诗歌平台,重点刊发重庆诗人作品,也欢迎市外诗作者向平台投稿。

本平台欢迎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诗歌作品,特别欢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充满激情、力量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反映社会时代主流,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陶冶人们道德情操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新诗作品。更欢迎在艺术上有追求、有创新和贴近读者的短小诗歌作品。

本平台要求原创诗歌作品,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艺诗潮》是一个宣传推介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网媒平台,不支付稿费。待条件成熟时,编委会将编辑出版《艺诗潮诗选集》作为对广大诗作者、读者的回报。

本平台拟设以下子栏目:

《诗高地》主要刊发本市及市外著名诗人作品。

《诗星空》主要刊发本市及市外青年诗人、诗作者及诗坛新人作品。

《诗古风》主要刊发旧体诗、词等,即:律绝古风皆国粹,曲联词赋亦精华。

《诗纵横》主要刊发诗歌理论、诗歌评论、及诗人推介等方面文章。 

为了持续办好《艺诗潮》平台,本平台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关心以及资助。 

《艺诗潮》责任编辑:曾绍仑

投稿邮箱:937427269@qq.com

 

首期《诗高地》

 

长江写意三首

杨金帮

《致长江》

 

我们追溯那逝去的时光

汲汲奔波在大江上

 

泊船赤壁 寻觅沉沙的折戟

漫步金陵 辨认六朝的小巷  

挑灯静室 查阅尘封的古藉

涉险山洞 发掘先民的宝藏

斑斑点点的文物古迹呵

触动我们思古的幽想

召回了昔时东去的波浪

五千岁月奔流的名川呵

顷刻间 涌入我们的心房

回旋 激荡

一声哽咽

千古兴亡

悠悠大江

 

你碧波荡漾 引骚客华章

屈子吟 太白诗 东坡词

代代绝唱

你惊涛拍岸 塑如画景像

峨嵋秀 庐山奇 三峡壮

处处风光

你哺育田园 遗土肥稻香

水苏杭 雾重庆 鱼武昌

座座天堂

你呵

从莽莽雪山携来凛然正气

民族元气赖以滋养

炎黄子孙磨砺成钢

 

啊 长江

绚丽多彩的画廊

慷慨激昂的诗行

肥沃国土的血脉

东方巨龙的故乡

 

龙的传人应为龙颂扬

江的儿女当为江歌唱

借笔九华天台峰

蘸墨洞庭万顷浪

吞纳江风六千里

挥笔写大江

写不尽呵

源远流长


 

《游三峡小吟》

(曾在长航工作数年,往返三峽几十次,日久生情,留诗以纪之)


三峡风光,自古颂传,

而今揽胜,我有轮船。

辞白帝而赴江陵,可学李白;.

能高卧且能信步,不是舢板。

 

试来浮江东下,峰回路转,

高坝平湖,山水潋滟,

笛声船影,络绎不断,

峡谷震荡,我心悠然。


夔门为我开天险,

香溪为我送清泉,

张飞为我擂战鼓,

葛坝为我叩楚关。


最难忘,

神女露羞颜,

猿声来询探,

相过频回首,

人别心留连。


临下船,

清盘缠,

费百金,

拍桌板,

一声长笑:“哈哈划算!”



《过轮渡有感》


日日过大江,一渡一惆怅;

流水化逝水,波光载时光;

往来伤行旅,成败叹无常;

生活多冗事,命途尽奔忙;

一念每及此,心事逐八荒;

 

偶见数稚子,倚栏诵华章;

嗓音犹细细,书声自琅琅;

忽悟个中意,万事可比量;

欲思舟行速,须得力划桨;

破浪楫不息,百年成远航;

                         

(作者杨金帮,南岸区作协主席兼区文联副主席,工商大学教授)



金秋的感受四首

曾绍仑

《金秋在北京感受阳光


秋天的北京

阳光很明亮很干净

那些鲜艳红叶那些绿色柳技

那些挂在树上的苹果和柿子

显现出阳光的颜色和厚重

在阳光的照耀下

我感受着阳光小手的抚摸

秋天的阳光让北京这座城市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是秋天的阳光

赋予了北京这座都市

无穷的魅力和畅想的灵气

在阳光下漫步感悟

空气中流动着一种芳香

一种金色音韵轻轻撞击心灵

大地上绿色展示着诱惑

蓝天里白云的姿态很生动

金秋是北京收获的季节

十月让北京凝聚力量展示力量

我的诗句在阳光下跳着舞步

节奏恰好与我的心律相通



《在首都大街上行走


北京深秋的阳光媚妩娇艳

我毫无顾忌地行走在大街上

听说前天空气混浊雾霾迷漫

今天阳光却展开翅膀在飞翔

从北京展览馆出发向西行走

迎着深秋阳光体验她的温暖

行走中体会运动节拍与快乐

行走在首都会产生一种豪迈

六朝古都现代都市纠结在心

这里曾是那些惊天故事发源地

 

阳光总是随影随行而且随意

过了西直门又走向了阜成门

走过白塔寺又路过了广济寺

从西四北大街路过梅兰芳故居

由护国寺走向新街口回西直门

轨迹正好是个四四方方长方形

时间脚步从昼慢慢滑向了夜晚

脚步丈量的这个小小的长方形

在北京地图上只是一个很小区域

在心灵的空间它却是很大很大

行走中大街绿树车流都擦肩而过

行走中不少胡同与故事擦肩而过

行走中不少的门和历史擦肩而过

行走中不少素不相识的人擦肩而过

此刻我在飞机上写成以上这段经历

掠过首都上空我正与北京擦肩而过 



《与云彩擦肩而过 


阳光在机翼上是一团明亮光斑

在三万英尺上心里感觉有点悬

此时握笔写诗正好转视注意力

让诗句安慰我这颗悬浮着的心

脚下山峦沟壑很朦胧云彩绚烂

气流让飞机和心不停地摇动

此刻女播音让大家保持平静

她甜润的嗓音让心得到安慰

气流又来了机身又摇动起来

仿佛就象在一艘晃动的船上

而心却不会象乘船那样泰然

这毕竟是在三万英尺之上呵

虽说不能触摸土地的暖热

真的感觉和神灵很近很近

飞机平稳了心情就平稳了

这一定是上帝在安慰我们

机翼上那团光斑是诗神吗

忽左忽右好像在写金色诗行

我知道云上深邃蓝色天空

在心中此刻就是诗的血液



《云之上


飞机平稳飞翔在云之上

人在机舱里静坐思想

灵感火花闪耀在云之上

写出的诗句在云之上

心灵的寄托在云之上

梦想与夙愿在云之上

两小时人生里程在云之上

两小时的思念在云之上

假若生命划为快乐与烦恼

我愿将快乐久留在地上

让烦恼全都飘散在云之上

 

(作者曾绍仑,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诗星空

路过你的城(组诗)

《如果我是风》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你流泪的日子

为你吹干脸上的泪

抚平你心里流出的悲伤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春天为你吹开含苞的花蕾

让整个春天温暖你的全世界

也爱上你的全世界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夏天热浪翻滚的时候

给你送来一季的清凉

让你的心快乐安放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秋天最美的枝头

让你收获所有的希望

 

如果我是风

可以和雪花一起到来

陪你赴一场圣洁的爱恋

 

如果我是风

可以为你带走所有的痛苦

让你的人生只剩下美满和幸福

 

这就是我想要的

在唯一的你的面前

唯一的模样



《祝福着的思念》


夏夜,热浪袭击着搁浅的情绪

蝉吟虫鸣

与这个夜晚依靠的心情

在向你交集

千言万语的牵挂

只能合成一句:你好吗

 

此刻,你停靠的海角寂静

天涯无语

是否,用无言在诉说着别离

无边的夜色把思念切割

成片,成丝,成缕

成淡淡的忧伤

 

请原谅,风里的情思带着泪

一切源于情非得已

连告别的勇气变得紧张和吃力

最后,温柔地相守

衷心的祝福是今夜唯一的保留



《离弦之声》

 

入夜,心绪随风

在月亮身旁看星光闪烁

那一朵在春天邂逅的烟花

在夜空苏醒着

直到遗憾卷进缠绵

 

蝉儿浅吟低唱

在夏的琴弦上悠扬

你出现或者不出现

夏天的深静中

动听的琴音依然

 

一切都是最美的

最好的人

在最真的喜欢里

倾听离弦之声

荷塘梦醉

不被期待地落泪成珠


 

《情人的眼泪》

 

一直以为

你只是爱播种的思念

分裂的牵挂

合成的水晶

 

眼前的你

挂在夏天的窗口

又像是情人用心折叠的风铃

每一叶都是一只千纸鹤

每一滴都是染色的蓝眼泪

缓缓滑落

 

爱的,恨的,出具真实

快乐的,悲伤的,露着坦诚

幸福的,痛苦的,一针见血

落尽遗失的美好

有了你

孤单才有缱绻的理由

 

想着想着走远了

走着走着遇见了

看过流年,涉过岁月

爱着,证明自己存在过


 

《路过你的城》

 

列车载着夜的灯光

缓缓驶过你的城

这条路上

绕过多少旅人的目光

匆匆一年又一年

重复着往返

没有人在意她的白天和夜晚

 

此刻,多想夜的脚步走得慢一点

再慢一点

借着傍晚时分

在途径有你的地方

停留刹那的想念


 

《乌云》

 

一朵劫持阳光的云

散落的阴凉

会带来一阵雨

打湿脚下的土地

 

送来的闪电雷鸣

掀翻暴风雨来临前的黑暗

风儿被你带走

天边的那一道彩虹

是你遗失的美好

 

这世界

你只是路过


 

《你好吗》

 

夏夜星空下

晓月沉沉

浸泡在星光里的心事

被月色搅动

思念从心里奔流出来

飘向你

 

人们在夏夜里数星星

数着自己的幸福

我跟随月光

寻找你的身影

只想知道,你好吗

 

蓦然间

月亮向我慢慢靠近

云朵带着我渐渐远离

 

皎洁的月光

清清浅浅

伸出一双温柔手

揉碎了所有清冷和孤独

 

蛙声和虫鸣叫清空了黑夜

沉醉无处可去

穿上月亮添置的衣裳

抱紧自己

慢慢的过着时光

读着牵挂的忧伤


 

《花开,安静在风中》

 

等待,期许着美好

就像这样

蹲在夏日的时光里

细数日子

 

等待着

各自想念

一缕阳光下

风儿轻轻到来

能否感觉到的温柔

都是全部的努力

从开始到未来

一场夜雨

降下了夏日的温度

执意让风铃关上音乐

合上刚打开扉页的书本

 

伫立窗前

在夏天的风景里

看烟雨斜阳飘渺的云彩

在风中,静候花开


 

《七月,恋上雨》

 

乌云逃离天空

雷电跳出云层

在这高楼林立的都市

风划过窗外

到达的是另一个窗外

 

树的身子压得很低

呼唤在竭尽全力

一切靠得那么近

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可是,七月就是七月

变换总是超过想象

云来了,风来了

雨不至

来与不来

时光都将远去

 

作者简介:田金梅,女,网名若梅似雪,鸟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苗族,秀山县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报刊。作品散见于《银河系》《长江诗歌》《二月文学》《五月》《秀·SHOW》《中外文艺》《成都晚报》《星星·散文诗》《中国微型诗》《诗意人生》《作家视野》《重庆晚报》《重庆新诗日历》等报刊杂志。



《诗古风》

唐元龙诗三首

《我们小区的桂花

  

聚丰园的桂花,

依傍着清清的池塘。

云竹与她为伴?

玉兰也投来羡慕的目光。

 

聚丰园的桂花,

邀来秋风的打赏。

花树只有一个心愿,

请把芬芳带进每一扇画窗。

 

聚丰园的桂花,

为何总有几枝含苞未放?

老桂悄悄告诉我:

是要留给今夜的吴刚。

    

庚子中秋日午后草于

重庆南坪聚丰花园  


              

《桂花树下随想

 

风一趟,雨一程,

打造出满树的星星。

太阳为她添彩,

巧绘出无数会笑的眼晴。

 

花一季,树一轮,

苦等着八月的光阴。

待到嫦娥起舞,

好将香气铺满朗朗乾坤。

2020年10月1日写于

渝州 南岸聚丰花园


 

《南滨路观红嘴鸥

   

近日,成群结队的人群涌向南岸滨江路,为的是一睹成百上千只红嘴鸥不远万里,喜聚重庆。观众们面对上下翻飞的鸥群,或拍照,或投食,或赞美,尽情观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因而有诗。

       

为迎红嘴数群鸥,

镜面搭台一望收。

万众同观天外舞,

翩翩剪破一江秋。

 

2020年11月6日于南滨路

(作者唐元龙,重庆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


 

雨后登枇杷山

 

雨后入城逛书坊,又趋故地七星岗。

枇杷山上琵琶女,月琴岛边约情郎。

已去阜园聆清唱,难寻戴馆佐文章。

当年诗会忆片断,也曾滥竽赋双江。

(2018.10.7)


 

戊戌重阳登高小吟

 

微信赐福灵通广,

满城风雨近重阳。

银楼石狮显强势,

道边宝马鸣乖张。

易学先生瞻远景,

无识小子靠危墙。

登高岂叹茱萸少,

文峰塔前凑断章。

(张庆豹,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南岸作家》副主编)

 

《诗纵横

 

读两首白话诗看不同的诗歌境界与情怀

曾绍仑

一、周氏兄弟同为我国白话新诗的先驱者

鲁迅(周树人)与周作人两兄弟同为中国文坛最早尝试创作白话新诗的探索者,他俩除积极地从事过新诗的创作外,同时也为草创期的"五四"诗坛做出了先驱者的贡献。他们早期创作的白话诗为当时的中国白话新诗的起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们的新诗创作数量虽不多,时间也不长,但却引领了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然而鲁迅和周作人的性格和思想各异,他们的新诗创作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1902年4月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祖籍浙江绍兴。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散文深沉博大,充满哲理和深邃的思考,如《野草》;又如《朝花夕拾》,具有明快的基调。鲁迅是一个杂文大家。鲁迅写白话诗写得极少,现在从一些资料上看,有六首白话诗,即,《梦》《他们的花园》《他》《爱之神》《桃花》《人与时》。鲁迅的白话诗主要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助威的,完全摆脱了旧体诗的腔调,用非常散文化的诗句,表达了对新思想新生活的追求。鲁迅为什么后来不写白话诗了呢,他曾在《集外集》的序言中作过解释,他写道:“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鲁迅是说到做到,除前期发表的6首白话诗之外,他真的突然对白话诗“洗手不作”了。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祖籍浙江绍兴。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都是中国文坛的散文大家,也都深懂日本文学,表现出来的文风却是风格迥异,两人早期创作的白话诗的风格和境界也各有不同。以下笔者选择鲁迅和周作人早期各一首诗作一浅析。


二、两首白话诗赏析

《人与时》

鲁迅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

 

《人与时》解读:

这首诗由“从前”到“现在”,由“现在”到“将来”,构成了时间的长河。诗作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独特的见解,鼓励人们抓住“现在”,改进“现在”。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抑或将来,都是有着极深远的意义的。

全诗分为两层意思。前三句为第一层,叙述了三种人对于“时”的不同看法:第一种人认为将来胜过现在,这些人回避现实,把理想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空想之上;第二种人认为现在远不如从前,这些人总是留念过去,对新思想、新事物总是看不惯,是典型的复古主义;第三种人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这些人精神已经麻木保守,根本看不到“现在”的黑暗,看不到将来的光明。

后四句为第二层,是“时”对三种人的表态。“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是对三种人的总驳,虽然只有一句话,却一语中的,指出他们都错在对“现在”所持的观点上。接下来“时”再针对三种人的不同思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那种认为从前好的人,就请他自己回到过去,回到辛亥革命的“从前”——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中去,但只是他自己去,别人可不陪他去;对那种认为将来好的人,就请他“跟我前去”。表明这种人的大方向虽然正确,但空喊口号,回避现实,理想终归是不能实现的,既然如此,那么只有请他立足现在,正视现在,改进现在,以实际行动才能战胜光明,实现美好的未来; 对那种仅仅只说了“什么?”的糊涂虫,就没什么好说的,只有让他自己清醒过来,才能为他设想将来。

这首诗给人们很大的启示,时间警告我们,要重视现在,正如鲁迅说的:“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要人们把握现在,正视现实,才能做今天的改革者,时代的弄潮儿,才能与时间不断前进。

 

《慈姑的盆》

周作人

绿盆里种下几颗慈姑,长出青青的小叶。

秋寒来了,叶都枯了,只剩了一盆的水。

清冷的水里,荡漾着两三根飘带似的暗绿的水草。

时常有可爱的黄雀,在落日里飞来,

蘸水悄悄地洗澡。

 

《慈姑的盆》解读:

周作人的创作素以小品文著称,堪称一代宗师。新诗在他只是偶尔试笔。但在新诗草创时期,他却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出版于一九二二年的文学研究会新诗选集《雪朝》,就将他当时的二十六首新诗全部选入。虽然今天看来,他的新诗佳作并不多,但这首小诗,寥寥九行,看似不经心,随手摄取一幅小景,却诗意浓郁,耐人寻味。慈姑又名马蹄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常作盆裁观赏。其叶呈卵状箭形,鲜绿色,春天着花,夏季休眠,随即枯萎。所以,寻常之人,于寒秋时节看盆中慈姑,只能看到几片枯败枝叶,一泓凄清之水。而善于觅取诗歌素材,善于发现诗美,营造诗境的诗人则不同。他的慈姑盆中,此时又无端地萌生着两三水草,宛若飘带,荡漾有致;尤其令人惊讶的是,竟会有一只可爱的黄雀,常在日暮时分前来,悄然蘸水,洗其羽毛。诗人别具慧眼,几线水草野生,已给败叶空盆凭添些许慰籍,一只黄雀来浴,更使画面顿时鲜活起来,情绪气氛陡增几分明丽。当然,这明丽只是凄凉背景上的明丽,寒秋枯叶与落日黄雀在色调上仍是相对协调的,这里表现出诗人遣词造境的匠心。至于黄雀为什么来?是慕慈姑素朴淡雅之风范,苦恨春天无缘相见,此时邂逅,但见芳韵陨却,盆水犹存,伤不自胜,故再三前来,聊致恁吊之意呢?还是俗念未消,尘缘未了,逢此清碧之水,自惭形秽,来作几番洗濯呢?我们不得而知。而黄雀蘸水时,总是那般悄然动作,不肯碰得水响,想必是怕惊扰了安息的绿色灵魂吧。

 

三、两首白话诗的思想境界及艺术特色

(一)两首诗均是白话诗的写作尝试。周氏兄弟都积极地从事过白话诗的创作,都为草创时期的"五四"诗坛做出了不凡的贡献。鲁迅诗作《人与时》最初发表于《新青年》1918年7月第5卷第1号,署名唐俟,后收入《集外集》。周作人的新诗创作比鲁迅稍晚,1919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6卷2号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新诗《小河》。后来出版的新诗集《雪朝》第2集中,收进了他的《两个扫雪的人》《慈姑的盆》《背枪的人》等26首新诗。二人新诗创作数量虽不多,时间也不长,但却对新诗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二)思想境界:鲁迅诗作《人与时》这首诗由“从前”到“现在”,由“现在”到“将来”,构成了时间的长河。同时又用拟人的手法,借以表达了诗人独特的见解,鼓励人们抓住“现在”,改进“现在”,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才能创造光明的未来。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抑或将来,都是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的。

鲁迅认为,在自然法则面前,人是渺小的;但顺应时光创造新生活的人,才会有其生命的价值。鲁迅的这种深入人类历史进程的体验,把他的心理时空扩展了。于是,他超越了传统静态的时空概念,将绵延的观点引入到诗作里。鲁迅的新诗抒发了一个勇往直前的战士对中国社会的深切忧思,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走向是他始终关注的焦点。

周作人的新诗则转入对自我生命的玩味咏叹,表达了诗人个体生命的体验。诗作《慈姑的盆》是一首以写景抒发自我情怀的诗作,或许诗中有些隐藏的喻意,但反映的却是他自已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境境显然不可与鲁迅的高度相比拟。诗作《慈姑的盆》中,有一句为“清冷的水里,荡漾着两三根/飘带似的暗绿的水草。”这是典型的欧式句子,水草前面加了三个限定词,意思是明确的,诗中各句都是如此。诗的愁怨情调或许是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惋惜?或许是对荒芜中触发生机的渴望?还是恬淡自然的生活态度?

(三)诗作的艺术特色

诗作《人与时》在艺术表现的内在结构上,都有着浓重的象征性,彻底抛弃了旧诗词旧格律体的表现方式,将象征和写实手法融化为一体,并且从平常的现代白话语言中表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辨,虽不能一看就懂,却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诗作《慈姑的盆》写得清新自然、空灵隽秀,以一副别样动人的情景,给读者以美的感受。诗作语言冲淡质朴,完全口语化了,体现了作者当时的艺术追求,与诗中淡远恬谧的情调意境是相吻合的。

 

(四)一个深沉迂回一个平淡自然

血气决定情思的状态,而情思却决定语言的风格,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所以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气质情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体现着作家的情操和志趣。鲁迅和周作人是性格、气质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深沉迂回,一个平淡自然。

鲁迅《人与时》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诗歌精短而警策。诗中所写到的“时”,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诗人在谈“时”时,避免了概念化的空洞描述,采取问答与对比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批评不重视现实的错误观念,对迷恋以往的复古主义者,以及糊里糊涂对现实无所追求者,表示彻底的摒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勇敢地面对“现在”,又执着地追求未来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不断跟随时代前进,要求改革的奋发进取精神。鲁迅善于将深沉的思想和强烈的爱憎寓于象征性文本之中,加上反讽隐喻的表现手法,使他的新诗呈现出曲折迂回、忧愤深广的风格。

周作人知识广博、志趣雅致,加上他的性格平和雍容,深受中国古代士大夫和谐中庸思想的影响,他的气质颇近于古代的陶渊明,新诗创作的风格也表现出冲淡自然的品味。《慈姑的盆》了了数行,信手拈来,却透出清隽幽雅,玲珑景致耐人寻味,其风格近似于他的散文。

周作人带着一种隐逸的情怀和避祸保身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试图寻找美与和谐,他认为,做诗的人要做怎样的诗,只能听他自已完全的自由,新诗采用自由体便于自由地抒写真情实感,因此,他的新诗在平淡自然的味道里又掺杂着一种苦涩的味道。

鲁迅和周作人是现代文坛上互相对立的一种存在。作为早期引领诗坛风气的先驱者,他们的新诗真正实现了语言和形式的解放,具备了现代性的诗思和诗质,从而为白话诗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树立了典范。但二人白话诗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些异同点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鲁迅和周作人在白话诗创作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曾绍仑,作家、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文艺网《艺诗潮》开栏了 欢迎全国诗作者投稿!

2020-12-03 16:47:35 来源: 0 条评论

诗歌是时代的号角,诗歌的意义就是常说的“诗言志”,这个“志”既是思想的展现,也是情感的表露;时代呼唤有情怀的诗人,时代亦呼唤有责任、有担当的诗人。重庆是中国新诗的重镇之一,重庆文艺网创办的《艺诗潮》是为市内外诗歌作者搭建的诗歌展现平台,其目的是:立足重庆,宣传重庆,以清新高雅的诗歌作品鼓舞士气、传播正能量。本诗歌平台,重点刊发重庆诗人作品,也欢迎市外诗作者向平台投稿。

本平台欢迎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诗歌作品,特别欢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充满激情、力量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反映社会时代主流,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陶冶人们道德情操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新诗作品。更欢迎在艺术上有追求、有创新和贴近读者的短小诗歌作品。

本平台要求原创诗歌作品,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艺诗潮》是一个宣传推介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网媒平台,不支付稿费。待条件成熟时,编委会将编辑出版《艺诗潮诗选集》作为对广大诗作者、读者的回报。

本平台拟设以下子栏目:

《诗高地》主要刊发本市及市外著名诗人作品。

《诗星空》主要刊发本市及市外青年诗人、诗作者及诗坛新人作品。

《诗古风》主要刊发旧体诗、词等,即:律绝古风皆国粹,曲联词赋亦精华。

《诗纵横》主要刊发诗歌理论、诗歌评论、及诗人推介等方面文章。 

为了持续办好《艺诗潮》平台,本平台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关心以及资助。 

《艺诗潮》责任编辑:曾绍仑

投稿邮箱:937427269@qq.com

 

首期《诗高地》

 

长江写意三首

杨金帮

《致长江》

 

我们追溯那逝去的时光

汲汲奔波在大江上

 

泊船赤壁 寻觅沉沙的折戟

漫步金陵 辨认六朝的小巷  

挑灯静室 查阅尘封的古藉

涉险山洞 发掘先民的宝藏

斑斑点点的文物古迹呵

触动我们思古的幽想

召回了昔时东去的波浪

五千岁月奔流的名川呵

顷刻间 涌入我们的心房

回旋 激荡

一声哽咽

千古兴亡

悠悠大江

 

你碧波荡漾 引骚客华章

屈子吟 太白诗 东坡词

代代绝唱

你惊涛拍岸 塑如画景像

峨嵋秀 庐山奇 三峡壮

处处风光

你哺育田园 遗土肥稻香

水苏杭 雾重庆 鱼武昌

座座天堂

你呵

从莽莽雪山携来凛然正气

民族元气赖以滋养

炎黄子孙磨砺成钢

 

啊 长江

绚丽多彩的画廊

慷慨激昂的诗行

肥沃国土的血脉

东方巨龙的故乡

 

龙的传人应为龙颂扬

江的儿女当为江歌唱

借笔九华天台峰

蘸墨洞庭万顷浪

吞纳江风六千里

挥笔写大江

写不尽呵

源远流长


 

《游三峡小吟》

(曾在长航工作数年,往返三峽几十次,日久生情,留诗以纪之)


三峡风光,自古颂传,

而今揽胜,我有轮船。

辞白帝而赴江陵,可学李白;.

能高卧且能信步,不是舢板。

 

试来浮江东下,峰回路转,

高坝平湖,山水潋滟,

笛声船影,络绎不断,

峡谷震荡,我心悠然。


夔门为我开天险,

香溪为我送清泉,

张飞为我擂战鼓,

葛坝为我叩楚关。


最难忘,

神女露羞颜,

猿声来询探,

相过频回首,

人别心留连。


临下船,

清盘缠,

费百金,

拍桌板,

一声长笑:“哈哈划算!”



《过轮渡有感》


日日过大江,一渡一惆怅;

流水化逝水,波光载时光;

往来伤行旅,成败叹无常;

生活多冗事,命途尽奔忙;

一念每及此,心事逐八荒;

 

偶见数稚子,倚栏诵华章;

嗓音犹细细,书声自琅琅;

忽悟个中意,万事可比量;

欲思舟行速,须得力划桨;

破浪楫不息,百年成远航;

                         

(作者杨金帮,南岸区作协主席兼区文联副主席,工商大学教授)



金秋的感受四首

曾绍仑

《金秋在北京感受阳光


秋天的北京

阳光很明亮很干净

那些鲜艳红叶那些绿色柳技

那些挂在树上的苹果和柿子

显现出阳光的颜色和厚重

在阳光的照耀下

我感受着阳光小手的抚摸

秋天的阳光让北京这座城市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是秋天的阳光

赋予了北京这座都市

无穷的魅力和畅想的灵气

在阳光下漫步感悟

空气中流动着一种芳香

一种金色音韵轻轻撞击心灵

大地上绿色展示着诱惑

蓝天里白云的姿态很生动

金秋是北京收获的季节

十月让北京凝聚力量展示力量

我的诗句在阳光下跳着舞步

节奏恰好与我的心律相通



《在首都大街上行走


北京深秋的阳光媚妩娇艳

我毫无顾忌地行走在大街上

听说前天空气混浊雾霾迷漫

今天阳光却展开翅膀在飞翔

从北京展览馆出发向西行走

迎着深秋阳光体验她的温暖

行走中体会运动节拍与快乐

行走在首都会产生一种豪迈

六朝古都现代都市纠结在心

这里曾是那些惊天故事发源地

 

阳光总是随影随行而且随意

过了西直门又走向了阜成门

走过白塔寺又路过了广济寺

从西四北大街路过梅兰芳故居

由护国寺走向新街口回西直门

轨迹正好是个四四方方长方形

时间脚步从昼慢慢滑向了夜晚

脚步丈量的这个小小的长方形

在北京地图上只是一个很小区域

在心灵的空间它却是很大很大

行走中大街绿树车流都擦肩而过

行走中不少胡同与故事擦肩而过

行走中不少的门和历史擦肩而过

行走中不少素不相识的人擦肩而过

此刻我在飞机上写成以上这段经历

掠过首都上空我正与北京擦肩而过 



《与云彩擦肩而过 


阳光在机翼上是一团明亮光斑

在三万英尺上心里感觉有点悬

此时握笔写诗正好转视注意力

让诗句安慰我这颗悬浮着的心

脚下山峦沟壑很朦胧云彩绚烂

气流让飞机和心不停地摇动

此刻女播音让大家保持平静

她甜润的嗓音让心得到安慰

气流又来了机身又摇动起来

仿佛就象在一艘晃动的船上

而心却不会象乘船那样泰然

这毕竟是在三万英尺之上呵

虽说不能触摸土地的暖热

真的感觉和神灵很近很近

飞机平稳了心情就平稳了

这一定是上帝在安慰我们

机翼上那团光斑是诗神吗

忽左忽右好像在写金色诗行

我知道云上深邃蓝色天空

在心中此刻就是诗的血液



《云之上


飞机平稳飞翔在云之上

人在机舱里静坐思想

灵感火花闪耀在云之上

写出的诗句在云之上

心灵的寄托在云之上

梦想与夙愿在云之上

两小时人生里程在云之上

两小时的思念在云之上

假若生命划为快乐与烦恼

我愿将快乐久留在地上

让烦恼全都飘散在云之上

 

(作者曾绍仑,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诗星空

路过你的城(组诗)

《如果我是风》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你流泪的日子

为你吹干脸上的泪

抚平你心里流出的悲伤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春天为你吹开含苞的花蕾

让整个春天温暖你的全世界

也爱上你的全世界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夏天热浪翻滚的时候

给你送来一季的清凉

让你的心快乐安放

 

如果我是风

可以在秋天最美的枝头

让你收获所有的希望

 

如果我是风

可以和雪花一起到来

陪你赴一场圣洁的爱恋

 

如果我是风

可以为你带走所有的痛苦

让你的人生只剩下美满和幸福

 

这就是我想要的

在唯一的你的面前

唯一的模样



《祝福着的思念》


夏夜,热浪袭击着搁浅的情绪

蝉吟虫鸣

与这个夜晚依靠的心情

在向你交集

千言万语的牵挂

只能合成一句:你好吗

 

此刻,你停靠的海角寂静

天涯无语

是否,用无言在诉说着别离

无边的夜色把思念切割

成片,成丝,成缕

成淡淡的忧伤

 

请原谅,风里的情思带着泪

一切源于情非得已

连告别的勇气变得紧张和吃力

最后,温柔地相守

衷心的祝福是今夜唯一的保留



《离弦之声》

 

入夜,心绪随风

在月亮身旁看星光闪烁

那一朵在春天邂逅的烟花

在夜空苏醒着

直到遗憾卷进缠绵

 

蝉儿浅吟低唱

在夏的琴弦上悠扬

你出现或者不出现

夏天的深静中

动听的琴音依然

 

一切都是最美的

最好的人

在最真的喜欢里

倾听离弦之声

荷塘梦醉

不被期待地落泪成珠


 

《情人的眼泪》

 

一直以为

你只是爱播种的思念

分裂的牵挂

合成的水晶

 

眼前的你

挂在夏天的窗口

又像是情人用心折叠的风铃

每一叶都是一只千纸鹤

每一滴都是染色的蓝眼泪

缓缓滑落

 

爱的,恨的,出具真实

快乐的,悲伤的,露着坦诚

幸福的,痛苦的,一针见血

落尽遗失的美好

有了你

孤单才有缱绻的理由

 

想着想着走远了

走着走着遇见了

看过流年,涉过岁月

爱着,证明自己存在过


 

《路过你的城》

 

列车载着夜的灯光

缓缓驶过你的城

这条路上

绕过多少旅人的目光

匆匆一年又一年

重复着往返

没有人在意她的白天和夜晚

 

此刻,多想夜的脚步走得慢一点

再慢一点

借着傍晚时分

在途径有你的地方

停留刹那的想念


 

《乌云》

 

一朵劫持阳光的云

散落的阴凉

会带来一阵雨

打湿脚下的土地

 

送来的闪电雷鸣

掀翻暴风雨来临前的黑暗

风儿被你带走

天边的那一道彩虹

是你遗失的美好

 

这世界

你只是路过


 

《你好吗》

 

夏夜星空下

晓月沉沉

浸泡在星光里的心事

被月色搅动

思念从心里奔流出来

飘向你

 

人们在夏夜里数星星

数着自己的幸福

我跟随月光

寻找你的身影

只想知道,你好吗

 

蓦然间

月亮向我慢慢靠近

云朵带着我渐渐远离

 

皎洁的月光

清清浅浅

伸出一双温柔手

揉碎了所有清冷和孤独

 

蛙声和虫鸣叫清空了黑夜

沉醉无处可去

穿上月亮添置的衣裳

抱紧自己

慢慢的过着时光

读着牵挂的忧伤


 

《花开,安静在风中》

 

等待,期许着美好

就像这样

蹲在夏日的时光里

细数日子

 

等待着

各自想念

一缕阳光下

风儿轻轻到来

能否感觉到的温柔

都是全部的努力

从开始到未来

一场夜雨

降下了夏日的温度

执意让风铃关上音乐

合上刚打开扉页的书本

 

伫立窗前

在夏天的风景里

看烟雨斜阳飘渺的云彩

在风中,静候花开


 

《七月,恋上雨》

 

乌云逃离天空

雷电跳出云层

在这高楼林立的都市

风划过窗外

到达的是另一个窗外

 

树的身子压得很低

呼唤在竭尽全力

一切靠得那么近

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可是,七月就是七月

变换总是超过想象

云来了,风来了

雨不至

来与不来

时光都将远去

 

作者简介:田金梅,女,网名若梅似雪,鸟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苗族,秀山县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报刊。作品散见于《银河系》《长江诗歌》《二月文学》《五月》《秀·SHOW》《中外文艺》《成都晚报》《星星·散文诗》《中国微型诗》《诗意人生》《作家视野》《重庆晚报》《重庆新诗日历》等报刊杂志。



《诗古风》

唐元龙诗三首

《我们小区的桂花

  

聚丰园的桂花,

依傍着清清的池塘。

云竹与她为伴?

玉兰也投来羡慕的目光。

 

聚丰园的桂花,

邀来秋风的打赏。

花树只有一个心愿,

请把芬芳带进每一扇画窗。

 

聚丰园的桂花,

为何总有几枝含苞未放?

老桂悄悄告诉我:

是要留给今夜的吴刚。

    

庚子中秋日午后草于

重庆南坪聚丰花园  


              

《桂花树下随想

 

风一趟,雨一程,

打造出满树的星星。

太阳为她添彩,

巧绘出无数会笑的眼晴。

 

花一季,树一轮,

苦等着八月的光阴。

待到嫦娥起舞,

好将香气铺满朗朗乾坤。

2020年10月1日写于

渝州 南岸聚丰花园


 

《南滨路观红嘴鸥

   

近日,成群结队的人群涌向南岸滨江路,为的是一睹成百上千只红嘴鸥不远万里,喜聚重庆。观众们面对上下翻飞的鸥群,或拍照,或投食,或赞美,尽情观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因而有诗。

       

为迎红嘴数群鸥,

镜面搭台一望收。

万众同观天外舞,

翩翩剪破一江秋。

 

2020年11月6日于南滨路

(作者唐元龙,重庆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


 

雨后登枇杷山

 

雨后入城逛书坊,又趋故地七星岗。

枇杷山上琵琶女,月琴岛边约情郎。

已去阜园聆清唱,难寻戴馆佐文章。

当年诗会忆片断,也曾滥竽赋双江。

(2018.10.7)


 

戊戌重阳登高小吟

 

微信赐福灵通广,

满城风雨近重阳。

银楼石狮显强势,

道边宝马鸣乖张。

易学先生瞻远景,

无识小子靠危墙。

登高岂叹茱萸少,

文峰塔前凑断章。

(张庆豹,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南岸作家》副主编)

 

《诗纵横

 

读两首白话诗看不同的诗歌境界与情怀

曾绍仑

一、周氏兄弟同为我国白话新诗的先驱者

鲁迅(周树人)与周作人两兄弟同为中国文坛最早尝试创作白话新诗的探索者,他俩除积极地从事过新诗的创作外,同时也为草创期的"五四"诗坛做出了先驱者的贡献。他们早期创作的白话诗为当时的中国白话新诗的起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们的新诗创作数量虽不多,时间也不长,但却引领了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然而鲁迅和周作人的性格和思想各异,他们的新诗创作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1902年4月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祖籍浙江绍兴。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散文深沉博大,充满哲理和深邃的思考,如《野草》;又如《朝花夕拾》,具有明快的基调。鲁迅是一个杂文大家。鲁迅写白话诗写得极少,现在从一些资料上看,有六首白话诗,即,《梦》《他们的花园》《他》《爱之神》《桃花》《人与时》。鲁迅的白话诗主要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助威的,完全摆脱了旧体诗的腔调,用非常散文化的诗句,表达了对新思想新生活的追求。鲁迅为什么后来不写白话诗了呢,他曾在《集外集》的序言中作过解释,他写道:“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鲁迅是说到做到,除前期发表的6首白话诗之外,他真的突然对白话诗“洗手不作”了。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祖籍浙江绍兴。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都是中国文坛的散文大家,也都深懂日本文学,表现出来的文风却是风格迥异,两人早期创作的白话诗的风格和境界也各有不同。以下笔者选择鲁迅和周作人早期各一首诗作一浅析。


二、两首白话诗赏析

《人与时》

鲁迅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

 

《人与时》解读:

这首诗由“从前”到“现在”,由“现在”到“将来”,构成了时间的长河。诗作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独特的见解,鼓励人们抓住“现在”,改进“现在”。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抑或将来,都是有着极深远的意义的。

全诗分为两层意思。前三句为第一层,叙述了三种人对于“时”的不同看法:第一种人认为将来胜过现在,这些人回避现实,把理想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空想之上;第二种人认为现在远不如从前,这些人总是留念过去,对新思想、新事物总是看不惯,是典型的复古主义;第三种人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这些人精神已经麻木保守,根本看不到“现在”的黑暗,看不到将来的光明。

后四句为第二层,是“时”对三种人的表态。“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是对三种人的总驳,虽然只有一句话,却一语中的,指出他们都错在对“现在”所持的观点上。接下来“时”再针对三种人的不同思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那种认为从前好的人,就请他自己回到过去,回到辛亥革命的“从前”——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中去,但只是他自己去,别人可不陪他去;对那种认为将来好的人,就请他“跟我前去”。表明这种人的大方向虽然正确,但空喊口号,回避现实,理想终归是不能实现的,既然如此,那么只有请他立足现在,正视现在,改进现在,以实际行动才能战胜光明,实现美好的未来; 对那种仅仅只说了“什么?”的糊涂虫,就没什么好说的,只有让他自己清醒过来,才能为他设想将来。

这首诗给人们很大的启示,时间警告我们,要重视现在,正如鲁迅说的:“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要人们把握现在,正视现实,才能做今天的改革者,时代的弄潮儿,才能与时间不断前进。

 

《慈姑的盆》

周作人

绿盆里种下几颗慈姑,长出青青的小叶。

秋寒来了,叶都枯了,只剩了一盆的水。

清冷的水里,荡漾着两三根飘带似的暗绿的水草。

时常有可爱的黄雀,在落日里飞来,

蘸水悄悄地洗澡。

 

《慈姑的盆》解读:

周作人的创作素以小品文著称,堪称一代宗师。新诗在他只是偶尔试笔。但在新诗草创时期,他却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出版于一九二二年的文学研究会新诗选集《雪朝》,就将他当时的二十六首新诗全部选入。虽然今天看来,他的新诗佳作并不多,但这首小诗,寥寥九行,看似不经心,随手摄取一幅小景,却诗意浓郁,耐人寻味。慈姑又名马蹄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常作盆裁观赏。其叶呈卵状箭形,鲜绿色,春天着花,夏季休眠,随即枯萎。所以,寻常之人,于寒秋时节看盆中慈姑,只能看到几片枯败枝叶,一泓凄清之水。而善于觅取诗歌素材,善于发现诗美,营造诗境的诗人则不同。他的慈姑盆中,此时又无端地萌生着两三水草,宛若飘带,荡漾有致;尤其令人惊讶的是,竟会有一只可爱的黄雀,常在日暮时分前来,悄然蘸水,洗其羽毛。诗人别具慧眼,几线水草野生,已给败叶空盆凭添些许慰籍,一只黄雀来浴,更使画面顿时鲜活起来,情绪气氛陡增几分明丽。当然,这明丽只是凄凉背景上的明丽,寒秋枯叶与落日黄雀在色调上仍是相对协调的,这里表现出诗人遣词造境的匠心。至于黄雀为什么来?是慕慈姑素朴淡雅之风范,苦恨春天无缘相见,此时邂逅,但见芳韵陨却,盆水犹存,伤不自胜,故再三前来,聊致恁吊之意呢?还是俗念未消,尘缘未了,逢此清碧之水,自惭形秽,来作几番洗濯呢?我们不得而知。而黄雀蘸水时,总是那般悄然动作,不肯碰得水响,想必是怕惊扰了安息的绿色灵魂吧。

 

三、两首白话诗的思想境界及艺术特色

(一)两首诗均是白话诗的写作尝试。周氏兄弟都积极地从事过白话诗的创作,都为草创时期的"五四"诗坛做出了不凡的贡献。鲁迅诗作《人与时》最初发表于《新青年》1918年7月第5卷第1号,署名唐俟,后收入《集外集》。周作人的新诗创作比鲁迅稍晚,1919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6卷2号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新诗《小河》。后来出版的新诗集《雪朝》第2集中,收进了他的《两个扫雪的人》《慈姑的盆》《背枪的人》等26首新诗。二人新诗创作数量虽不多,时间也不长,但却对新诗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二)思想境界:鲁迅诗作《人与时》这首诗由“从前”到“现在”,由“现在”到“将来”,构成了时间的长河。同时又用拟人的手法,借以表达了诗人独特的见解,鼓励人们抓住“现在”,改进“现在”,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才能创造光明的未来。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抑或将来,都是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的。

鲁迅认为,在自然法则面前,人是渺小的;但顺应时光创造新生活的人,才会有其生命的价值。鲁迅的这种深入人类历史进程的体验,把他的心理时空扩展了。于是,他超越了传统静态的时空概念,将绵延的观点引入到诗作里。鲁迅的新诗抒发了一个勇往直前的战士对中国社会的深切忧思,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走向是他始终关注的焦点。

周作人的新诗则转入对自我生命的玩味咏叹,表达了诗人个体生命的体验。诗作《慈姑的盆》是一首以写景抒发自我情怀的诗作,或许诗中有些隐藏的喻意,但反映的却是他自已的内心独白,其思想境境显然不可与鲁迅的高度相比拟。诗作《慈姑的盆》中,有一句为“清冷的水里,荡漾着两三根/飘带似的暗绿的水草。”这是典型的欧式句子,水草前面加了三个限定词,意思是明确的,诗中各句都是如此。诗的愁怨情调或许是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惋惜?或许是对荒芜中触发生机的渴望?还是恬淡自然的生活态度?

(三)诗作的艺术特色

诗作《人与时》在艺术表现的内在结构上,都有着浓重的象征性,彻底抛弃了旧诗词旧格律体的表现方式,将象征和写实手法融化为一体,并且从平常的现代白话语言中表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辨,虽不能一看就懂,却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发人深省。

诗作《慈姑的盆》写得清新自然、空灵隽秀,以一副别样动人的情景,给读者以美的感受。诗作语言冲淡质朴,完全口语化了,体现了作者当时的艺术追求,与诗中淡远恬谧的情调意境是相吻合的。

 

(四)一个深沉迂回一个平淡自然

血气决定情思的状态,而情思却决定语言的风格,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所以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气质情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体现着作家的情操和志趣。鲁迅和周作人是性格、气质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深沉迂回,一个平淡自然。

鲁迅《人与时》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诗歌精短而警策。诗中所写到的“时”,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诗人在谈“时”时,避免了概念化的空洞描述,采取问答与对比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批评不重视现实的错误观念,对迷恋以往的复古主义者,以及糊里糊涂对现实无所追求者,表示彻底的摒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勇敢地面对“现在”,又执着地追求未来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不断跟随时代前进,要求改革的奋发进取精神。鲁迅善于将深沉的思想和强烈的爱憎寓于象征性文本之中,加上反讽隐喻的表现手法,使他的新诗呈现出曲折迂回、忧愤深广的风格。

周作人知识广博、志趣雅致,加上他的性格平和雍容,深受中国古代士大夫和谐中庸思想的影响,他的气质颇近于古代的陶渊明,新诗创作的风格也表现出冲淡自然的品味。《慈姑的盆》了了数行,信手拈来,却透出清隽幽雅,玲珑景致耐人寻味,其风格近似于他的散文。

周作人带着一种隐逸的情怀和避祸保身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试图寻找美与和谐,他认为,做诗的人要做怎样的诗,只能听他自已完全的自由,新诗采用自由体便于自由地抒写真情实感,因此,他的新诗在平淡自然的味道里又掺杂着一种苦涩的味道。

鲁迅和周作人是现代文坛上互相对立的一种存在。作为早期引领诗坛风气的先驱者,他们的新诗真正实现了语言和形式的解放,具备了现代性的诗思和诗质,从而为白话诗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树立了典范。但二人白话诗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些异同点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鲁迅和周作人在白话诗创作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曾绍仑,作家、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