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访》对话典型人物 传递时代精神
重庆卫视于2020年11月2日推出人物专访类节目《重庆专访》,每期节目时长10分钟。

《重庆专访》对话典型人物 传递时代精神

来源:重庆广电监测台2020-12-24

重庆卫视于2020年11月2日推出人物专访类节目《重庆专访》,每期节目时长10分钟,每周一至周五晚22:15在重庆卫视播出,并在重庆广电移动客户端“第1眼”中同步推送。节目通过一对一专访的形式,与每一位嘉宾面对面地坦诚对话,用心交流,就新闻事件、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推动受众走进受访嘉宾、理解新闻事件,进一步拓展了广电节目的深度和广度。

聚焦典型,引领导向

《重庆专访》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聚焦时代人物的先进事迹,突出其为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如11月2日播出的首期节目中,采访了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领域“泰斗级”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深入的对话向受众展现了这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秉持的不畏艰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11月19日播出的节目中,采访了为乘客保驾护航的西部航空PN6363机组人员,再现了机组人员临危不乱、迅速施救、紧急备降,为突发疾病的孩子赢得宝贵抢救时间的感人事迹。节目选取的受访人物极具典型性,通过深入对话,挖掘故事人物背后的优秀品质,通过生动呈现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被访嘉宾坚韧的奋斗、创新的意识、开放的胸怀和进取的精神,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在社会效果层面上,引导受众向榜样人物学习,推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团结奋进的良好舆论氛围。

多维视角,紧接地气

做客《重庆专访》的嘉宾覆盖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影视等多个领域,已播出的二十几期节目中,受访嘉宾有科学界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和徐宗本;教育界的高校校长,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和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文化界的青年舞者胡沈员和当代雕塑家姜杰;体育界的花样滑冰世界冠军赵宏博和申雪;以及影视界的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和知名影星杨子姗等。不同领域的嘉宾为节目带来了多元的素材以及多维的视角,既在广度和深度上丰富了节目内容,又满足了受众多层次的需求。多维视角下的访谈内容也注重与重庆当下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与专家对话交流,挖掘推动重庆发展的新机遇、新实践、新创造。如11月3日节目中,记者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对话,结合“后疫情时代”重庆旅游经济现状,探讨重庆文化产业进一步的发展趋向;11月20日播出的节目中,记者通过和南山控股总经理王世云对话,解读中国南山集团在重庆的发展规划;11月23日节目采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探讨重庆如何借力RCEP协定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26日节目采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听取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力布局、人才协同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剪辑精炼,直击重点

《重庆专访》剪辑手法精炼简洁,访谈内容及呈现方式丰富灵活,融入了图片、音频、VCR短片、采访手记等多种表现形式。节目采用主持人与嘉宾一对一交流形式,采访现场契合访谈人物生活和工作场景。主持人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控场能力,通过主持人的引导直击核心话题,帮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对嘉宾及相关新闻事件产生清晰认识和深入解构。同时,节目拓展多种传播渠道,除在重庆卫视、重庆广电移动客户端“第1眼”中发布外,还在重庆广电官方微博、重庆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重庆发布”等平台同步推出。大小屏联动,多渠道推送,融媒体传播,提升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重庆专访》在节目内容、形式和价值观引导上均可圈可点,开播一个多月以来,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俱佳,希望节目组再接再厉,将《重庆专访》打造成为重庆卫视新的品牌栏目。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专访》对话典型人物 传递时代精神

2020-12-24 22:27:01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卫视于2020年11月2日推出人物专访类节目《重庆专访》,每期节目时长10分钟,每周一至周五晚22:15在重庆卫视播出,并在重庆广电移动客户端“第1眼”中同步推送。节目通过一对一专访的形式,与每一位嘉宾面对面地坦诚对话,用心交流,就新闻事件、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推动受众走进受访嘉宾、理解新闻事件,进一步拓展了广电节目的深度和广度。

聚焦典型,引领导向

《重庆专访》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聚焦时代人物的先进事迹,突出其为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如11月2日播出的首期节目中,采访了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领域“泰斗级”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深入的对话向受众展现了这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秉持的不畏艰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11月19日播出的节目中,采访了为乘客保驾护航的西部航空PN6363机组人员,再现了机组人员临危不乱、迅速施救、紧急备降,为突发疾病的孩子赢得宝贵抢救时间的感人事迹。节目选取的受访人物极具典型性,通过深入对话,挖掘故事人物背后的优秀品质,通过生动呈现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被访嘉宾坚韧的奋斗、创新的意识、开放的胸怀和进取的精神,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在社会效果层面上,引导受众向榜样人物学习,推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团结奋进的良好舆论氛围。

多维视角,紧接地气

做客《重庆专访》的嘉宾覆盖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影视等多个领域,已播出的二十几期节目中,受访嘉宾有科学界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和徐宗本;教育界的高校校长,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和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文化界的青年舞者胡沈员和当代雕塑家姜杰;体育界的花样滑冰世界冠军赵宏博和申雪;以及影视界的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和知名影星杨子姗等。不同领域的嘉宾为节目带来了多元的素材以及多维的视角,既在广度和深度上丰富了节目内容,又满足了受众多层次的需求。多维视角下的访谈内容也注重与重庆当下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与专家对话交流,挖掘推动重庆发展的新机遇、新实践、新创造。如11月3日节目中,记者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对话,结合“后疫情时代”重庆旅游经济现状,探讨重庆文化产业进一步的发展趋向;11月20日播出的节目中,记者通过和南山控股总经理王世云对话,解读中国南山集团在重庆的发展规划;11月23日节目采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探讨重庆如何借力RCEP协定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26日节目采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听取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力布局、人才协同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剪辑精炼,直击重点

《重庆专访》剪辑手法精炼简洁,访谈内容及呈现方式丰富灵活,融入了图片、音频、VCR短片、采访手记等多种表现形式。节目采用主持人与嘉宾一对一交流形式,采访现场契合访谈人物生活和工作场景。主持人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控场能力,通过主持人的引导直击核心话题,帮助受众在最短时间内对嘉宾及相关新闻事件产生清晰认识和深入解构。同时,节目拓展多种传播渠道,除在重庆卫视、重庆广电移动客户端“第1眼”中发布外,还在重庆广电官方微博、重庆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重庆发布”等平台同步推出。大小屏联动,多渠道推送,融媒体传播,提升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重庆专访》在节目内容、形式和价值观引导上均可圈可点,开播一个多月以来,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俱佳,希望节目组再接再厉,将《重庆专访》打造成为重庆卫视新的品牌栏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