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话百年第77期 |《杨闇公日记》
《杨闇公日记》真实反映了他的革命斗争历程,展现了他“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革命精神,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

百物话百年第77期 |《杨闇公日记》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09

杨闇公牺牲后,其妻赵宗楷将日记从重庆悄悄带回藏于潼南老家阁楼墙洞里,解放后才取出。1978年,杨闇公的子女杨绍中、杨赤花将其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一级文物。

杨闇公(1898-1927),又名尚述,重庆潼南双江人。是大革命时期四川党组织的建设者之一。他15岁即远赴上海投奔革命。1917年去日本留学,1920年回国。1924年1月12日,与吴玉章等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办《赤心评论》。1925年起任中共四川地委书记兼军委书记。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任书记。同年10月,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同年冬,参与策划四川泸(州)顺(庆)起义。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被捕。他备受军阀严刑,牺牲时被割舌、断手、剜目,身中三弹仍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屈服,被周恩来称赞为“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牺牲的烈士”。

日记记录了1924年1月至1926年1月期间杨闇公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反映了他的革命斗争历程,展现了他“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革命精神,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到的“十余年来,出生入死者四次”,“吾人既生斯世,唯一目的是求怎样解决生活问题,尤其是群众的生活问题,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大使命”。日记是杨闇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的当时政治形势及四川党组织早期活动情况,是党史研究的珍贵文献资料。

撰文/雷雯佳

参考文献: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志•文物志(1949-2012)》(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赵宗楷遗作,杨赤花、杨绍中整理:《“人生若马掌铁,磨灭方休!”——记和杨闇公同志在一起的日子》,《潼南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

杨绍中等编辑整理:《杨闇公日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联合出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卫视

重庆华龙网集团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百物话百年第77期 |《杨闇公日记》

2021-08-09 07:00:00 来源:

杨闇公牺牲后,其妻赵宗楷将日记从重庆悄悄带回藏于潼南老家阁楼墙洞里,解放后才取出。1978年,杨闇公的子女杨绍中、杨赤花将其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一级文物。

杨闇公(1898-1927),又名尚述,重庆潼南双江人。是大革命时期四川党组织的建设者之一。他15岁即远赴上海投奔革命。1917年去日本留学,1920年回国。1924年1月12日,与吴玉章等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办《赤心评论》。1925年起任中共四川地委书记兼军委书记。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任书记。同年10月,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同年冬,参与策划四川泸(州)顺(庆)起义。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被捕。他备受军阀严刑,牺牲时被割舌、断手、剜目,身中三弹仍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屈服,被周恩来称赞为“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牺牲的烈士”。

日记记录了1924年1月至1926年1月期间杨闇公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反映了他的革命斗争历程,展现了他“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革命精神,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到的“十余年来,出生入死者四次”,“吾人既生斯世,唯一目的是求怎样解决生活问题,尤其是群众的生活问题,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大使命”。日记是杨闇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的当时政治形势及四川党组织早期活动情况,是党史研究的珍贵文献资料。

撰文/雷雯佳

参考文献: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志•文物志(1949-2012)》(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赵宗楷遗作,杨赤花、杨绍中整理:《“人生若马掌铁,磨灭方休!”——记和杨闇公同志在一起的日子》,《潼南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

杨绍中等编辑整理:《杨闇公日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联合出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卫视

重庆华龙网集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