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话百年第90期 | 重庆脱贫攻坚牺牲干部实物——手机 眼镜 工作牌(杨骅)
杨骅,男,汉族,1970年12月生,重庆忠县忠州人,生前曾是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金鸡镇傅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百物话百年第90期 | 重庆脱贫攻坚牺牲干部实物——手机 眼镜 工作牌(杨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22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第九十期:重庆脱贫攻坚牺牲干部实物——手机 眼镜 工作牌(杨骅)

杨骅,男,汉族,1970年12月生,重庆忠县忠州人,生前曾是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金鸡镇傅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2018年8月21日早上8点多,杨骅突发疾病倒在了扶贫工作的岗位上,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与世长辞,生命定格在48岁。令人感动的是,直到去世的前一刻,杨骅仍在与扶贫对象沟通联系,忙着解决村民刘兴国的危房改造问题。“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提起杨骅的名字,接受过他帮扶的群众无不叹息哀悼,追思怀念,竖起大拇指,一位小女孩甚至声泪俱下地说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杨骅的生命”的话语。

从驻村的第一时间起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止,杨骅都是以忘我的姿态全心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帮扶着困难群众,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庄严承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干净、担当的本色,为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再添新时代的华章。“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政治坚定,心系群众,恪尽职守,苦干实干的扶贫干部的肯定。同年11月29日,中央文明办授予杨骅“敬业奉献好人”称号;12月16日,重庆市委追授杨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并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候选人物。2021年2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杨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参考资料:

俞平:《一个承诺 一生践行》,重庆日报,2018年11月12日。

俞平:《一种激励 一份担当》,重庆日报,2018年11月14日。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百物话百年第90期 | 重庆脱贫攻坚牺牲干部实物——手机 眼镜 工作牌(杨骅)

2021-08-22 07:00:00 来源: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第九十期:重庆脱贫攻坚牺牲干部实物——手机 眼镜 工作牌(杨骅)

杨骅,男,汉族,1970年12月生,重庆忠县忠州人,生前曾是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金鸡镇傅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2018年8月21日早上8点多,杨骅突发疾病倒在了扶贫工作的岗位上,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与世长辞,生命定格在48岁。令人感动的是,直到去世的前一刻,杨骅仍在与扶贫对象沟通联系,忙着解决村民刘兴国的危房改造问题。“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提起杨骅的名字,接受过他帮扶的群众无不叹息哀悼,追思怀念,竖起大拇指,一位小女孩甚至声泪俱下地说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杨骅的生命”的话语。

从驻村的第一时间起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止,杨骅都是以忘我的姿态全心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帮扶着困难群众,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庄严承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干净、担当的本色,为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再添新时代的华章。“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政治坚定,心系群众,恪尽职守,苦干实干的扶贫干部的肯定。同年11月29日,中央文明办授予杨骅“敬业奉献好人”称号;12月16日,重庆市委追授杨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并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候选人物。2021年2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杨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参考资料:

俞平:《一个承诺 一生践行》,重庆日报,2018年11月12日。

俞平:《一种激励 一份担当》,重庆日报,2018年11月14日。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