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的“版权之痛”用户看得懂吗
对于网友来说,告别一家独大的版权垄断,终于可以自由选择听歌平台。

在线音乐的“版权之痛”用户看得懂吗

来源:文汇报2021-09-05

“腾讯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利”的消息一出,旋即登上微博热搜。目前,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5.5亿次。这是对此前监管打响在线音乐“反垄断”之战的一次积极回应。一个多月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责令腾讯及其关联公司,在三十日内解除独家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

消息一出,舆论为之一振。对于网友来说,告别一家独大的版权垄断,终于可以自由选择听歌平台。各家平台也为之叫好,大量弹窗“由于版权保护,您所在的地区暂时无法播放”的歌曲有机会重新“上架”。音乐人似乎也能松一口气:可以从纠结和哪家平台签订独家协议中抽身,把注意力更聚焦于创作本身。

然而,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指出,形成良好市场生态仍任重道远。截至记者发稿,被视作衡量“独家版权”标尺的歌手周杰伦相关歌曲,尚未从其他平台重新上架。而回首几年间,从全面正版化到如今叫停独家版权,国家监管机构的每一次“重拳出击”,都让在线音乐市场得到净化,让产业转型驶向健康轨道。可是,若将目光聚焦于在线音乐平台就会发现,曾经“百花齐放”的格局,逐步演变成腾讯旗下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两虎相争”。而来势汹汹的短视频平台和综艺节目,已然改写了用户消费音乐的方式和音乐产品的传播轨迹。相应地,音乐的创作逻辑与产品价值也经历着深刻重塑。音乐市场要迎来转机,自上而下的监管之后,更期待平台回归“内容为中心”,推动音乐市场生态长远健康发展。

垄断的“护城河”守得住版权留不住用户

在线音乐的“版权之痛”由来已久。2015年7月,国家监管着手整治盗版泛滥的局面,在线音乐告别“免费时代”。在音乐人刚为全面正版化欢呼不久,各家平台就展开了“跑马圈地”的版权争夺战。

“财大气粗”的腾讯音乐先行一步,在监管令之前半年便开始了版权布局,陆续拿下包括华纳、索尼、英皇在内20多家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紧接着,囤积大量版权的海洋音乐和腾讯的音乐业务合并,使腾讯音乐的版权音乐在整体版权音乐中占比高达九成。紧随其后的,是凭借社区运营出圈、拿到七成版权的网易云音乐。

与几大巨头“高歌猛进”相对应的,是各具特色的平台黯然出局。以“天天动听”为代表的多家依靠播放器起家的平台或被收购、或直接关停。而2015年曾坐拥4亿用户的多米音乐,在关停前夕仅剩百万用户。今年2月,虾米音乐的关停,意味着在线音乐平台场上只剩腾讯、网易两个“玩家”,虾米因深耕原创、注重用户体验备受音乐爱好者好评,经历“易主”阿里、换将等风波,倒在“反垄断”枪响前夜,让网友无限唏嘘。

争夺版权的几年间,“最强购买力”和“最大市场份额”成就“最大话语权”。“跑马圈地”过后非但没有尘埃落定,反而在平台间的骂战官司中,让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用户来说,垄断的“护城河”带不来用户“忠诚度”。相反在为了版权分属不同平台的歌手、专辑切换被迫下载多个App中,对于在线音乐的好感被消耗殆尽。与此同时,单一平台的付费模式更是花样繁多,收听下载不同价,不同音质不同价,包月过后还要为某些专辑另外付费……

针对这一乱象,监管早有动作。2019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已开展针对腾讯音乐与三大唱片公司等签署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协议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的调查。不久前的公告,也宣告调查取得进展。

唱片公司变成贸易公司,音乐人仍旧被动

版权垄断伤害的,不只是平台良性竞争的市场生态,同样也对上游形成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曾炮轰,“唱片公司已变成贸易公司,音乐版权模式很大程度阻碍了市场的创新发展”。

表面上看,在平台竞争之下,手握版权的内容上游再度赢回话语权,让好音乐的价值得到保护和尊重。可事实上,版权的绝大部分收益,直接落入少数几家唱片巨头的口袋,能够分给小厂牌、独立音乐人是杯水车薪。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音乐版权市场近60%的营收集中在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索尼音乐三大唱片公司。而另一边,入驻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独立音乐人数量均超过20万,可“月入过万”都还是奢望。

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平均,并未让唱片巨头更积极地投入内容创作。全面正版化的几年间,坐拥世界89.1%的音乐版权,三大巨头掌握歌曲的价格上涨近10倍。选择依靠存量“躺赢”的结果就是——老歌比新歌更值钱,进一步挤压了有创作才华的新人成长空间。

所以此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同样对上游有所约束,即要求平台“依据版权实际使用情况、用户付费情况、歌曲单价、应用场景、签约期限等因素向上游版权方报价,不得通过高额预付金等方式变相提高竞争对手成本,排除、限制竞争。”

视频平台悄然布局音乐业务,新的市场增长点亟待发掘

由于平台的恶性竞争和唱片公司的“躺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业内人士“看衰”在线音乐产业。然而在全面正版化的六年间,市场非但没有缩水,反而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增长至428.9亿元。届时国内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将达6.45亿人。

近两年,随着抖音、唱吧等平台的加入,音乐产业的线上发展更为多元,多档热播综艺让说唱、摇滚、国风等小众音乐发出更大声量。可以说,当在线音乐平台每年为版权持续“烧钱”时,视频平台已悄然布局音乐业务。字节跳动近几年持续投入网络歌曲孵化传播,结合抖音短视频生态打造自己的音乐推广体系。而B站一方面试图吃下音悦台留下的MV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音乐星计划”“云音乐节”等方式集聚音乐人和厂牌。

当然这还不够。“音乐视频化”固然为在线音乐市场找到阶段性迂回发展的道路,但回归“听歌”这项需求本身,市场运行逻辑绝不应只停留在版权瓜分争夺上。平台只有让音乐人真正获得与创作相匹配的收益,让用户真正便利自由地收听、分享歌曲,或许才能告别乱象,迎来健康长久的发展。
  作者:黄启哲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在线音乐的“版权之痛”用户看得懂吗

2021-09-05 08:42:54 来源: 0 条评论

“腾讯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利”的消息一出,旋即登上微博热搜。目前,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5.5亿次。这是对此前监管打响在线音乐“反垄断”之战的一次积极回应。一个多月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责令腾讯及其关联公司,在三十日内解除独家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

消息一出,舆论为之一振。对于网友来说,告别一家独大的版权垄断,终于可以自由选择听歌平台。各家平台也为之叫好,大量弹窗“由于版权保护,您所在的地区暂时无法播放”的歌曲有机会重新“上架”。音乐人似乎也能松一口气:可以从纠结和哪家平台签订独家协议中抽身,把注意力更聚焦于创作本身。

然而,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指出,形成良好市场生态仍任重道远。截至记者发稿,被视作衡量“独家版权”标尺的歌手周杰伦相关歌曲,尚未从其他平台重新上架。而回首几年间,从全面正版化到如今叫停独家版权,国家监管机构的每一次“重拳出击”,都让在线音乐市场得到净化,让产业转型驶向健康轨道。可是,若将目光聚焦于在线音乐平台就会发现,曾经“百花齐放”的格局,逐步演变成腾讯旗下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两虎相争”。而来势汹汹的短视频平台和综艺节目,已然改写了用户消费音乐的方式和音乐产品的传播轨迹。相应地,音乐的创作逻辑与产品价值也经历着深刻重塑。音乐市场要迎来转机,自上而下的监管之后,更期待平台回归“内容为中心”,推动音乐市场生态长远健康发展。

垄断的“护城河”守得住版权留不住用户

在线音乐的“版权之痛”由来已久。2015年7月,国家监管着手整治盗版泛滥的局面,在线音乐告别“免费时代”。在音乐人刚为全面正版化欢呼不久,各家平台就展开了“跑马圈地”的版权争夺战。

“财大气粗”的腾讯音乐先行一步,在监管令之前半年便开始了版权布局,陆续拿下包括华纳、索尼、英皇在内20多家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紧接着,囤积大量版权的海洋音乐和腾讯的音乐业务合并,使腾讯音乐的版权音乐在整体版权音乐中占比高达九成。紧随其后的,是凭借社区运营出圈、拿到七成版权的网易云音乐。

与几大巨头“高歌猛进”相对应的,是各具特色的平台黯然出局。以“天天动听”为代表的多家依靠播放器起家的平台或被收购、或直接关停。而2015年曾坐拥4亿用户的多米音乐,在关停前夕仅剩百万用户。今年2月,虾米音乐的关停,意味着在线音乐平台场上只剩腾讯、网易两个“玩家”,虾米因深耕原创、注重用户体验备受音乐爱好者好评,经历“易主”阿里、换将等风波,倒在“反垄断”枪响前夜,让网友无限唏嘘。

争夺版权的几年间,“最强购买力”和“最大市场份额”成就“最大话语权”。“跑马圈地”过后非但没有尘埃落定,反而在平台间的骂战官司中,让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用户来说,垄断的“护城河”带不来用户“忠诚度”。相反在为了版权分属不同平台的歌手、专辑切换被迫下载多个App中,对于在线音乐的好感被消耗殆尽。与此同时,单一平台的付费模式更是花样繁多,收听下载不同价,不同音质不同价,包月过后还要为某些专辑另外付费……

针对这一乱象,监管早有动作。2019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已开展针对腾讯音乐与三大唱片公司等签署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协议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的调查。不久前的公告,也宣告调查取得进展。

唱片公司变成贸易公司,音乐人仍旧被动

版权垄断伤害的,不只是平台良性竞争的市场生态,同样也对上游形成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曾炮轰,“唱片公司已变成贸易公司,音乐版权模式很大程度阻碍了市场的创新发展”。

表面上看,在平台竞争之下,手握版权的内容上游再度赢回话语权,让好音乐的价值得到保护和尊重。可事实上,版权的绝大部分收益,直接落入少数几家唱片巨头的口袋,能够分给小厂牌、独立音乐人是杯水车薪。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音乐版权市场近60%的营收集中在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索尼音乐三大唱片公司。而另一边,入驻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独立音乐人数量均超过20万,可“月入过万”都还是奢望。

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平均,并未让唱片巨头更积极地投入内容创作。全面正版化的几年间,坐拥世界89.1%的音乐版权,三大巨头掌握歌曲的价格上涨近10倍。选择依靠存量“躺赢”的结果就是——老歌比新歌更值钱,进一步挤压了有创作才华的新人成长空间。

所以此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同样对上游有所约束,即要求平台“依据版权实际使用情况、用户付费情况、歌曲单价、应用场景、签约期限等因素向上游版权方报价,不得通过高额预付金等方式变相提高竞争对手成本,排除、限制竞争。”

视频平台悄然布局音乐业务,新的市场增长点亟待发掘

由于平台的恶性竞争和唱片公司的“躺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业内人士“看衰”在线音乐产业。然而在全面正版化的六年间,市场非但没有缩水,反而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增长至428.9亿元。届时国内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将达6.45亿人。

近两年,随着抖音、唱吧等平台的加入,音乐产业的线上发展更为多元,多档热播综艺让说唱、摇滚、国风等小众音乐发出更大声量。可以说,当在线音乐平台每年为版权持续“烧钱”时,视频平台已悄然布局音乐业务。字节跳动近几年持续投入网络歌曲孵化传播,结合抖音短视频生态打造自己的音乐推广体系。而B站一方面试图吃下音悦台留下的MV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音乐星计划”“云音乐节”等方式集聚音乐人和厂牌。

当然这还不够。“音乐视频化”固然为在线音乐市场找到阶段性迂回发展的道路,但回归“听歌”这项需求本身,市场运行逻辑绝不应只停留在版权瓜分争夺上。平台只有让音乐人真正获得与创作相匹配的收益,让用户真正便利自由地收听、分享歌曲,或许才能告别乱象,迎来健康长久的发展。
  作者:黄启哲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