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细化管理提质量  强化保护促发展
近年来,在重庆市文物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不断完善可移动文物管理制度,拓展可移动文物利用途径,提升可移动文物研究水平,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细化管理提质量  强化保护促发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9-09

近年来,在重庆市文物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不断完善可移动文物管理制度,拓展可移动文物利用途径,提升可移动文物研究水平,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晋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可移动文物保护更加科学规范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压实安全责任,创新藏品管理措施,加强可移动文物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藏品管理保护工作做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

藏品管理更加规范

藏品总账完备、档案详实、定级规范。对馆藏登记在册的24185件(套)藏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平台进行了登录,建立了齐全的馆藏文物总登记账、分类账、纸质和电子藏品档案,实行账物分类管理的科学保管方法,定期对账物清查,做到账物相符。为加强藏品定级保护,确保文物合理利用,2013年、2019年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申请市文物局组织重庆市文物鉴定组专家对我馆藏品进行鉴定与定级,共定级珍贵文物69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3件(套),二级文物35件(套),三级文物644件(套),为后续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按照国家文物局对珍贵文物档案的规范要求,加大馆藏珍贵文物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建档力度,补充完善了馆藏珍贵文物基础档案。目前已全面完成了馆藏692件套珍贵文物的拍照、绘图、建档备案工作,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建立,使全部珍贵文物有了详细而完备的档案资料,并对所建档案进行归类存放,设专人妥善保管。

藏品日常管理。库房藏品根据温湿度的不同要求,按质地进行分类分库专人保管,藏品放置按“上轻下重、前低后高”原则按类别摆放整齐,做到查验、提取方便。珍贵文物设立专库存放,全部配备无酸纸囊匣,重点保管;其他藏品,设立专柜(架)妥善保存。坚持藏品出入库审批制度, 使藏品在每次出入库中手续清楚,确保藏品在出入库中安全无误。

藏品库房管理。在库房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室内安防、消防设施齐备,内部均安装摄像监控系统消防应急设备箱和消防器械、感应门禁系统。每个库房配置专职管理员两人,分别保管库房钥匙与门禁,坚持进出库房同进同出原则,采取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藏品管理部与安全保卫科每日加强对库房设施设备检查,全面排查库房安防、消防、电路电器等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认真填写文物库房安全巡查记录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做好藏品出入库登记、人员进出库登记以及库房巡查日志等工作。定期将有关记录表、清单、文件、库房日志等整理归档。

为使文物库房保存“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定期对通风口的扇叶进行清洗并适时清洁地面和柜架,用以排除灰尘和降低湿度,竭力降低文物遭受降尘、悬浮颗粒物附着引起的物化或生化侵蚀的风险,使保存环境满足文物保护要求。

藏品征集有序开展

为充实博物馆藏品,改变以出土文物为主的藏品结构体系,结合馆藏实际,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制定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接受捐赠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近四年,通过接收社会机构或个人捐赠、考古发掘移交、海关与公安等部门罚没移交等其他渠道共征集各类藏品1866件(套),其中登入总账711件(套)。所有征集藏品手续完整并及时登记、建档、入库保存,流程符合相关规定,所有清单、文件及时建档保存备查。

藏品环境趋于可控

针对文物库房与陈列展示厅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控制问题,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先后制定了《藏品养护办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制度(试行)》《环境监测机房管理制度》。藏品库房配备了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库房内均安装有无线温湿度监测仪器并配备手持温湿度监测仪器等,每日详细监测、记录各库房温湿度变化,确保每个库房能按质地独立控制室内温湿环境;对一些对温湿度特别敏感的珍贵文物如书画,专门配置了智能恒湿文物储藏柜。同时,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积极推进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对全部文物库房、展厅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应用被动及主动调控措施,对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及展厅小环境质量控制进行改造,极大地提升了该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

加强原创展览的举办和文创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推进藏品的有效利用

为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在基于馆藏品推出《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万川汇流》《刘江先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盐井沟古象》4个基本陈列的基础上,每年不定期推出10余个原创性临时展览,如《金猪迎春——万州区博物馆生肖文化展》《砖上春秋·大汉风范——万州区博物馆馆藏汉晋画像砖特展》《岁月无声光影有迹——万州电影事业回顾展》《巴渝名家书画展》《馆藏青瓷器展》《馆藏兵器展》等,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配合展览的举办,该馆有步骤分年度对三峡工程万州地下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文物共计641件/套进行了文物保护再修复,有70%以上的修复品都用于展览。

为进一步激发文物的活力,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依托馆藏资源,与万州三峡文物商店有限公司、万州区邮政局、三峡学院美术系等单位合作,设计开发了万州老照片相册、三峡炭雕、馆藏字画书签、虎钮錞于茶叶罐、中国古代钱币册等共计6类22种文创产品,架起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新桥梁,缩短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产品深受观众喜爱,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努力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相继发表了《万州唐墓出土人物俑服饰研究》《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万州的文化构成与特色文化》《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现状及对策思考》等论文;出版了《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记录三峡百万移民工程的壮丽史诗》《万川汇流——万州历史文化陈列》2部展览图录和《万州武陵墓群考古发掘报告》《万州下中村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万州大丘坪墓群考古发掘报告》3部研究专著;印制了 《万州历史知多少》研学教材、《盐井沟古象》《太白岩石刻群拓片选编》《流淌的乡愁》等科普读物;拍摄了15集“三峡移民故事”和第一期 “以文物说”10集短视频,陆续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华龙网、“平湖万州”公众号、万州电视台等播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第二期“三峡移民故事”15集、“以文物说”10集正在拍摄。

下一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将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万州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成果,强化保护,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好、传承好、利用好万州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利用好预防性保护的设施设备,逐步实现文物保护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制定中长期文物预防性保护科技研究规划,提出并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项目,结合本馆实际,研究制订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编制《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二期项目》方案,争取项目尽快实施,以期实现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跨越式发展。

可移动文物档案

可移动文物保存柜

无酸纸囊匣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站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细化管理提质量  强化保护促发展

2021-09-09 20:52:53 来源: 0 条评论

近年来,在重庆市文物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不断完善可移动文物管理制度,拓展可移动文物利用途径,提升可移动文物研究水平,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晋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可移动文物保护更加科学规范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压实安全责任,创新藏品管理措施,加强可移动文物基础工作和信息化建设,藏品管理保护工作做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

藏品管理更加规范

藏品总账完备、档案详实、定级规范。对馆藏登记在册的24185件(套)藏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平台进行了登录,建立了齐全的馆藏文物总登记账、分类账、纸质和电子藏品档案,实行账物分类管理的科学保管方法,定期对账物清查,做到账物相符。为加强藏品定级保护,确保文物合理利用,2013年、2019年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申请市文物局组织重庆市文物鉴定组专家对我馆藏品进行鉴定与定级,共定级珍贵文物69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3件(套),二级文物35件(套),三级文物644件(套),为后续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按照国家文物局对珍贵文物档案的规范要求,加大馆藏珍贵文物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建档力度,补充完善了馆藏珍贵文物基础档案。目前已全面完成了馆藏692件套珍贵文物的拍照、绘图、建档备案工作,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建立,使全部珍贵文物有了详细而完备的档案资料,并对所建档案进行归类存放,设专人妥善保管。

藏品日常管理。库房藏品根据温湿度的不同要求,按质地进行分类分库专人保管,藏品放置按“上轻下重、前低后高”原则按类别摆放整齐,做到查验、提取方便。珍贵文物设立专库存放,全部配备无酸纸囊匣,重点保管;其他藏品,设立专柜(架)妥善保存。坚持藏品出入库审批制度, 使藏品在每次出入库中手续清楚,确保藏品在出入库中安全无误。

藏品库房管理。在库房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室内安防、消防设施齐备,内部均安装摄像监控系统消防应急设备箱和消防器械、感应门禁系统。每个库房配置专职管理员两人,分别保管库房钥匙与门禁,坚持进出库房同进同出原则,采取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藏品管理部与安全保卫科每日加强对库房设施设备检查,全面排查库房安防、消防、电路电器等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认真填写文物库房安全巡查记录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做好藏品出入库登记、人员进出库登记以及库房巡查日志等工作。定期将有关记录表、清单、文件、库房日志等整理归档。

为使文物库房保存“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定期对通风口的扇叶进行清洗并适时清洁地面和柜架,用以排除灰尘和降低湿度,竭力降低文物遭受降尘、悬浮颗粒物附着引起的物化或生化侵蚀的风险,使保存环境满足文物保护要求。

藏品征集有序开展

为充实博物馆藏品,改变以出土文物为主的藏品结构体系,结合馆藏实际,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制定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接受捐赠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近四年,通过接收社会机构或个人捐赠、考古发掘移交、海关与公安等部门罚没移交等其他渠道共征集各类藏品1866件(套),其中登入总账711件(套)。所有征集藏品手续完整并及时登记、建档、入库保存,流程符合相关规定,所有清单、文件及时建档保存备查。

藏品环境趋于可控

针对文物库房与陈列展示厅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控制问题,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先后制定了《藏品养护办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制度(试行)》《环境监测机房管理制度》。藏品库房配备了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库房内均安装有无线温湿度监测仪器并配备手持温湿度监测仪器等,每日详细监测、记录各库房温湿度变化,确保每个库房能按质地独立控制室内温湿环境;对一些对温湿度特别敏感的珍贵文物如书画,专门配置了智能恒湿文物储藏柜。同时,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积极推进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对全部文物库房、展厅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应用被动及主动调控措施,对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及展厅小环境质量控制进行改造,极大地提升了该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

加强原创展览的举办和文创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推进藏品的有效利用

为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在基于馆藏品推出《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万川汇流》《刘江先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盐井沟古象》4个基本陈列的基础上,每年不定期推出10余个原创性临时展览,如《金猪迎春——万州区博物馆生肖文化展》《砖上春秋·大汉风范——万州区博物馆馆藏汉晋画像砖特展》《岁月无声光影有迹——万州电影事业回顾展》《巴渝名家书画展》《馆藏青瓷器展》《馆藏兵器展》等,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配合展览的举办,该馆有步骤分年度对三峡工程万州地下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文物共计641件/套进行了文物保护再修复,有70%以上的修复品都用于展览。

为进一步激发文物的活力,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依托馆藏资源,与万州三峡文物商店有限公司、万州区邮政局、三峡学院美术系等单位合作,设计开发了万州老照片相册、三峡炭雕、馆藏字画书签、虎钮錞于茶叶罐、中国古代钱币册等共计6类22种文创产品,架起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新桥梁,缩短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产品深受观众喜爱,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努力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相继发表了《万州唐墓出土人物俑服饰研究》《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万州的文化构成与特色文化》《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现状及对策思考》等论文;出版了《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记录三峡百万移民工程的壮丽史诗》《万川汇流——万州历史文化陈列》2部展览图录和《万州武陵墓群考古发掘报告》《万州下中村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万州大丘坪墓群考古发掘报告》3部研究专著;印制了 《万州历史知多少》研学教材、《盐井沟古象》《太白岩石刻群拓片选编》《流淌的乡愁》等科普读物;拍摄了15集“三峡移民故事”和第一期 “以文物说”10集短视频,陆续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华龙网、“平湖万州”公众号、万州电视台等播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第二期“三峡移民故事”15集、“以文物说”10集正在拍摄。

下一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将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万州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成果,强化保护,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好、传承好、利用好万州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利用好预防性保护的设施设备,逐步实现文物保护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制定中长期文物预防性保护科技研究规划,提出并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项目,结合本馆实际,研究制订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编制《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二期项目》方案,争取项目尽快实施,以期实现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跨越式发展。

可移动文物档案

可移动文物保存柜

无酸纸囊匣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站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