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话百年|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大楼悬挂的国徽
【开栏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重庆华龙网集团推出《百物话百年》栏目,精选100件馆藏文物进行阐释,讲诉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大楼悬挂的国徽
金属质地,长径83.5厘米,短径77厘米,1987年征集,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2010年重庆市文物鉴定组鉴定为一级文物。
西南军政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大区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机关,也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机关,驻寓重庆,下辖云南、贵州、西康三个省和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省级行署区,以及重庆一个直辖市和西藏地区。1949年10月23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解放西南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向二野全体指战员下达了进军川黔的作战命令。11月1日,第二野战军主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发起川黔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南起天柱、北至辰溪的百余里进攻地段上向贵州国民党守军发动进攻,15日解放贵阳,21日解放遵义,30日解放重庆。
为落实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解放西南、稳定西南和开发西南的既定方针,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刘伯承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开始筹建西南大行政区领导机关。1950年2月8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在重庆正式宣告成立。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贺龙、邓小平、熊克武、龙云、刘文辉、王维舟等六人为副主席,并任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87人。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西南军政委员会组织条例》。同月2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刘伯承主席的报告和相关领导关于减租、军事、财经、文教等4个专题报告。正式揭开了巩固西南、建设西南和发展西南的历史序幕。
1953年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更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1954年11月,西南行政委员会完成其历史任务,正式宣布撤销。在此期间,西南军政委员会在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的直接领导下,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厂矿民主改革,以及“三反”、“五反”等群众性社会改革工作,完成了西南地区的经济恢复与改革工作,因地制宜地领导了各级人民政府,发动了群众,具体贯彻了中央的方针与政策。
馆藏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大楼悬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大区人民政权建立的标志,她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广大西南地区实施有效的管辖。
撰文/郑犁
参考文献:
《邓小平大辞典》编委会. 邓小平大辞典[M]. 1994
艾新全、林明远:《邓小平在西南的理论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