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美术馆,感受画家张恩利30余年创作历程
近日,展览“张恩利:有颜色的房子”在龙美术馆(重庆馆)开展。

来龙美术馆,感受画家张恩利30余年创作历程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9-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0日16时讯(文/杜典韵)近日,展览“张恩利:有颜色的房子”在龙美术馆(重庆馆)开展。展览展出作品70余件,涵盖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城市人物肖像作品、2000年代至2010年代对于日常之物的描绘、近几年创作的抽象绘画和空间绘画装置,以及数件艺术家手稿,一部影像纪录片,用三个篇章系统地呈现艺术家30余年的创作历程。

海报横版
展览海报。龙美术馆供图

张恩利,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在上海,曾在世界各地的多个重要机构举办过个展。张恩利的作品主题一直专注于描绘寻常事物以及日常生命活动痕迹。他常将勾画出的无以名状的线条与抽象掩映的色块相互转化,使画面获得了具体的质感与体量感。他的绘画装置作品通过融合环境、历史与个体经验的体悟,创造性地将观者置于时间与空间叙事的双重虚空之中。张恩利通过对于常在事物的不同角度的描绘,引发观者对“存在”这个命题的不断思考。

张恩利肖像。摄影:Cathie Zhao
张恩利肖像。Cathie Zhao 摄

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以创作于1990年至2005年的具象人物肖像画为开端,描绘了肉市、酒馆、舞池、宴席、澡池里的寻常人物。作为一个当时被边缘化的艺术家,在上海被忽视的角落里,张恩利既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又是所处时代的漩涡中积极的参与者。他画中的形象来自身边的朋友、同事、街上走过的某个女人、菜市场里买菜的人等等。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308
展览现场。杜典韵 摄

第二个篇章延续2003年至2010年代的日常物系列作品,既有具象“物”,也有以纯粹的色块、线条、形状为表现手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物”。张恩利认为,物体的存在讲述了与人有关的隐性叙事,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普遍存在,它反映出人的生活状态。日常物系列作为标志性时期贯穿他创作实践十余年之久。本次展览的日常物包括皮管、纸盒、球网、球、床垫、铁架床、马赛克容器、树、灯、沙发等等。

DSC06897
展览现场。龙美术馆供图

第三个篇章展出“肖像系列”作品,以近三年的新作为主。张恩利将停留于心间的印象以抽象的表现形式,通过颜色、形式、构图、情绪、空间感受等方式重新演绎于画布上。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具象的名字,通常以人物的职业、状态、经历等特点命名,展现了艺术家探究自我潜意识对于记忆的影响以及不同人物状态的抽象化理解。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649
游客正在参观展览。杜典韵 摄

“你们仔细看我不同时期的作品,虽然风格一直在改变,但是其实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展览现场,张恩利热情地为前来观展的参观者进行导览。从早期的具象人物肖像、到以具象的“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再到近年来完全抽象化的“肖像系列”作品……张恩利每个阶段的作品都独具其风格,但仔细理解下,他创作的主题或技法上的改变并不突然,而是贯穿其创作风格的自然转变,作品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即艺术家自始至终保持着对人文、对日常物、对生活、对空间的持续关注和关怀。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718
张恩利正在介绍展览。杜典韵 摄

值得一提的是,张恩利还将根据龙美术馆(重庆馆)的空间结构,呈现了3件“空间绘画”装置作品,包括位于一楼中庭的大型纸盒装置《三层塔》(2020),二楼展厅内的《彩色地板》(2019)、《悬垂的皮管子》(2014)。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看到张恩利对于空间和绘画的高度敏感。张恩利运用纸盒来构建大型绘画装置,也回应了他一直以来对日常之物的关注。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705
作品《彩色地板》。杜典韵 摄

据悉,该展览将展出至2021年12月12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来龙美术馆,感受画家张恩利30余年创作历程

2021-09-20 21:17:06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0日16时讯(文/杜典韵)近日,展览“张恩利:有颜色的房子”在龙美术馆(重庆馆)开展。展览展出作品70余件,涵盖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城市人物肖像作品、2000年代至2010年代对于日常之物的描绘、近几年创作的抽象绘画和空间绘画装置,以及数件艺术家手稿,一部影像纪录片,用三个篇章系统地呈现艺术家30余年的创作历程。

海报横版
展览海报。龙美术馆供图

张恩利,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在上海,曾在世界各地的多个重要机构举办过个展。张恩利的作品主题一直专注于描绘寻常事物以及日常生命活动痕迹。他常将勾画出的无以名状的线条与抽象掩映的色块相互转化,使画面获得了具体的质感与体量感。他的绘画装置作品通过融合环境、历史与个体经验的体悟,创造性地将观者置于时间与空间叙事的双重虚空之中。张恩利通过对于常在事物的不同角度的描绘,引发观者对“存在”这个命题的不断思考。

张恩利肖像。摄影:Cathie Zhao
张恩利肖像。Cathie Zhao 摄

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以创作于1990年至2005年的具象人物肖像画为开端,描绘了肉市、酒馆、舞池、宴席、澡池里的寻常人物。作为一个当时被边缘化的艺术家,在上海被忽视的角落里,张恩利既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又是所处时代的漩涡中积极的参与者。他画中的形象来自身边的朋友、同事、街上走过的某个女人、菜市场里买菜的人等等。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308
展览现场。杜典韵 摄

第二个篇章延续2003年至2010年代的日常物系列作品,既有具象“物”,也有以纯粹的色块、线条、形状为表现手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物”。张恩利认为,物体的存在讲述了与人有关的隐性叙事,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普遍存在,它反映出人的生活状态。日常物系列作为标志性时期贯穿他创作实践十余年之久。本次展览的日常物包括皮管、纸盒、球网、球、床垫、铁架床、马赛克容器、树、灯、沙发等等。

DSC06897
展览现场。龙美术馆供图

第三个篇章展出“肖像系列”作品,以近三年的新作为主。张恩利将停留于心间的印象以抽象的表现形式,通过颜色、形式、构图、情绪、空间感受等方式重新演绎于画布上。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具象的名字,通常以人物的职业、状态、经历等特点命名,展现了艺术家探究自我潜意识对于记忆的影响以及不同人物状态的抽象化理解。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649
游客正在参观展览。杜典韵 摄

“你们仔细看我不同时期的作品,虽然风格一直在改变,但是其实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展览现场,张恩利热情地为前来观展的参观者进行导览。从早期的具象人物肖像、到以具象的“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再到近年来完全抽象化的“肖像系列”作品……张恩利每个阶段的作品都独具其风格,但仔细理解下,他创作的主题或技法上的改变并不突然,而是贯穿其创作风格的自然转变,作品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即艺术家自始至终保持着对人文、对日常物、对生活、对空间的持续关注和关怀。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718
张恩利正在介绍展览。杜典韵 摄

值得一提的是,张恩利还将根据龙美术馆(重庆馆)的空间结构,呈现了3件“空间绘画”装置作品,包括位于一楼中庭的大型纸盒装置《三层塔》(2020),二楼展厅内的《彩色地板》(2019)、《悬垂的皮管子》(2014)。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看到张恩利对于空间和绘画的高度敏感。张恩利运用纸盒来构建大型绘画装置,也回应了他一直以来对日常之物的关注。

微信图片_20210920205705
作品《彩色地板》。杜典韵 摄

据悉,该展览将展出至2021年12月12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