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枇杷山书院获评2022年度文物利用优秀项目
近日,重庆市文物局指导重庆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开展了2022年度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评选活动,经各区县和有关单位自主申报,通过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各8项。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枇杷山书院获评2022年度文物利用优秀项目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6-1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陈发源 通讯员 胡滨洋)近日,重庆市文物局指导重庆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开展了2022年度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评选活动,经各区县和有关单位自主申报,通过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各8项。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的“枇杷山书院”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获评2022年度文物利用优秀项目,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实践的《丰都县文管所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铁质文物除锈剂封护材料技术研究》和指导的《巫山博物馆重要出土鎏金青铜器保护修复——鎏金青铜文物再现研究》同时入选2022年度文物科技创新项目。

“枇杷山书院”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依托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办公会大楼旧址,修缮改建,进一步加强了考古成果的展示利用与转化,提升文物价值的传播,创新社教服务平台,助力文化旅游融合。该项目凸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职能,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属性进行深挖和再造,本着“在历史中阅读优美文化,在文物里感受优秀传统”的理念,着力打造重庆市首家历史文化阅读空间、文化遗产研学交流平台,以文化地标吸引流量,通过文化遗产“IP”化,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园。

据了解,枇杷山书院秉持公众教育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宗旨和理念,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招商运营规范化机制。自开院以来,已成为重庆考古人的“会客厅”、重庆文旅新的“打卡地”、文博学术交流的“大讲坛”、重庆历史文化与文博图书的“知识窗”,对同类型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具有示范意义。

图片5

《丰都县文管所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铁质文物除锈及封护材料技术研究》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实施的保护修复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考古CT、X射线荧光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评估铁质文物锈蚀分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除锈清理,并针对铁质文物基体疏松情况进行了封护补强的针对性研究,取得了对铁器保护修复的专项研究的实效。

图片6

《巫山博物馆重要出土鎏金青铜器保护修复——鎏金青铜文物再现研究》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导设计的保护修复成果实践,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创立的鎏金青铜文物凝胶清洗专利技术的一次成功的示范典范,为鎏金青铜器科学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再现效果显著,充分展示了鎏金文物的真实性保护原则,令这批鎏金青铜文物重获新生。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枇杷山书院获评2022年度文物利用优秀项目

2022-06-15 21:15:0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陈发源 通讯员 胡滨洋)近日,重庆市文物局指导重庆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开展了2022年度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评选活动,经各区县和有关单位自主申报,通过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各8项。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的“枇杷山书院”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获评2022年度文物利用优秀项目,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实践的《丰都县文管所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铁质文物除锈剂封护材料技术研究》和指导的《巫山博物馆重要出土鎏金青铜器保护修复——鎏金青铜文物再现研究》同时入选2022年度文物科技创新项目。

“枇杷山书院”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依托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办公会大楼旧址,修缮改建,进一步加强了考古成果的展示利用与转化,提升文物价值的传播,创新社教服务平台,助力文化旅游融合。该项目凸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职能,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属性进行深挖和再造,本着“在历史中阅读优美文化,在文物里感受优秀传统”的理念,着力打造重庆市首家历史文化阅读空间、文化遗产研学交流平台,以文化地标吸引流量,通过文化遗产“IP”化,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园。

据了解,枇杷山书院秉持公众教育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宗旨和理念,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招商运营规范化机制。自开院以来,已成为重庆考古人的“会客厅”、重庆文旅新的“打卡地”、文博学术交流的“大讲坛”、重庆历史文化与文博图书的“知识窗”,对同类型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具有示范意义。

图片5

《丰都县文管所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铁质文物除锈及封护材料技术研究》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实施的保护修复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考古CT、X射线荧光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评估铁质文物锈蚀分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除锈清理,并针对铁质文物基体疏松情况进行了封护补强的针对性研究,取得了对铁器保护修复的专项研究的实效。

图片6

《巫山博物馆重要出土鎏金青铜器保护修复——鎏金青铜文物再现研究》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导设计的保护修复成果实践,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创立的鎏金青铜文物凝胶清洗专利技术的一次成功的示范典范,为鎏金青铜器科学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再现效果显著,充分展示了鎏金文物的真实性保护原则,令这批鎏金青铜文物重获新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