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红池坝镇
红池坝镇生态环境良好,降水充沛、常年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为78%;旅游资源富集,山高水远、峰险峡幽,有国家AAA级景区“红池云乡”和红池坝大峡谷,是“重庆市首批气候养生地”;旅游区位突出,通过建成的64公里“一横一纵”旅游干线公路,到红池坝AAAA级景区仅需30分钟。已由原来离巫溪县城最远的乡镇,变成离重庆主城、红池坝景区最近的地方,并成为红池坝景区的“西大门”“前客厅”。
近年来,坚持走深走实“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围绕实现“农田变景观、农村变景区、农房变民宿”目标,坚持以更高标准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新业态,以更大力度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以更实举措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既扮靓面子,又做实里子,不断形成绿色崛起内生动力,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一、坚持农为基础,实现“产业生态化、农业景观化”。
持续深入贯彻“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理念,利用山区“高中低”特殊发展空间,实现错季蔬菜、水果等上市时间的“早中晚”市场竞争优势,以万亩茶叶、经果、蔬菜、中药材,万群中蜂以及三万头(只)草食牲畜为主的“六个万级”产业全面落地。坚持规模化、标准化、景观化发展,让“茶园、果园、药园、菜园”变成“可视、可食”的景观。如茶山村标准化青脆李产业园、茶园村小平原、中岗村龙池坝、银洞村月亮台等。
同时,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打造景观带,龙台村5社、渔沙村南岸坪的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田地上搭上豆篱瓜架、种上瓜果蔬菜,实现门前就有景观。九坪村吴家坪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设“微田园”,“错地块、搭色彩,错季节、不断档”栽种蔬菜品种,实施“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让普通常见的菜园变身“可观赏、可食用,可采摘、可学习”的农业景观和农作物科普基地。目前,红池坝镇已构建起“春品茗赏花,夏避暑摘果,秋观叶采药,冬民俗戏雪”四季农旅融合发展格局。
二、通过“四改五治”,让偏远山乡变AAA景区。
为不断深化“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红池坝镇持续开展“四改五治”行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改变群众生活习惯。实施“改厕、改厨、改圈、改庭院”专项行动“改面子”,2903户农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提升。实施“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田园及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改里子”,坚持因村施策、因户施策,不搞大拆大建、移花栽木,不搞建公园式环境打造,努力保留农村特有的农耕文明和乡土元素;坚持就地取材,用群众随手可得、农村随处可见的砖石瓦竹木等材料进行加工,对畜禽圈、柴禾堆、晾晒架、菜园地等农村常见事物,进行规范、改造和提升,彻底改变偏远农村“脏、乱、差”的面貌;让农村常见事物变为景观,让认知、采摘蔬菜瓜果变为旅游体验,让农村生活场景变为风景。
建立“干部督、党员带、群众评、大家比”环境卫生推进机制,创新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定期组织农村党员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活动,引导群众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由村(社区)两委牵头,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环境卫生评比规则;由乡村振兴互助会成员和党员代表负责,分村分社每月开展一次环境卫生评比。设立环境卫生评比榜,对评比结果张榜公示。对“清洁户”“卫生户”予以表彰,对“不清洁户”予以曝光,让文明、卫生成为习惯。
目前,已建成渔沙南岸坪、银洞月亮台、茶园小平原、中岗龙池坝、龙台金竹坪、茶山柑子坪、九坪吴家坪等农旅融合示范片7个,成功创建红池云乡国家AAA级景区,茶山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迈出了农旅融合、稳定增收的坚实步子。
三、落实旅游为龙头,实现民房为民宿、增收添门路。
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群众“靠旅增收、兴旅致富”,坚持“作示范、强服务”,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引进华侨城集团、重庆巴渝民宿公司、宁之源公司等企业,建成华侨城巴渝民宿、云中客栈民宿酒店;建设九坪村吴家坪森林康养示范项目——云中筑院,对吴家坪土坯房及院落进行改造,作为还原农村生活场景、展示老旧物件、体现本土特色、传承农耕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举措,努力为群众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新房怎么建、旧房怎么改、经营怎么办”作出示范,发挥引领作用。
自去年五一以来,游客络绎不绝,云阳、开州、奉节等周边区县及重庆主城游客都慕名而来,每逢小长假和周末各个酒店民宿都是“天天爆满、一房难求”,部分民宿客房需提前一个月预订,火爆场景让村民喜出望外。真正实现了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发家致富、共享天伦之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