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安富街道
安富,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寓“安定富足”之意,是中国三大陶都、四大名陶“荣昌陶”的主产地。

荣昌区安富街道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7-26

安富,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寓“安定富足”之意,是中国三大陶都、四大名陶“荣昌陶”的主产地。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辖12个村(社)区,总人口近6万。地处成渝两大都市黄金分割点,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场镇距成渝高速公路出口仅3.5公里,距南大泸高速公路出口仅1公里,距泸州云龙机场30公里。

(一)立足非遗创特色,荣昌陶名片持续擦亮。

1. 荣昌陶产业逐步兴盛。一是陶工业产业发展势头劲。累计完成广富工业园、城镇建设征地拆迁4900余亩,奥福精细陶瓷、锦坤陶瓷、恒隆陶瓷、惠达卫浴、日丰陶瓷等近10家国内知名陶瓷企业如期入驻。街道现有陶瓷企业120余家,规上企业25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总产值近100亿元。二是陶文创产业发展动能足。坚持以陶文化为依托,集聚各种陶文化元素,加快发展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入驻各类文创、文旅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总产值达7000万元。三是陶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大。相继建设完成安陶小镇景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陶宝古驿道、陶宝古街、荣昌陶博物馆、荣昌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为主的陶主题旅游线路,其中:荣昌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自2019年正式运营以来,开设特色课程43门,累计接待研学14人次,实现收入1500万元。近年来,安陶小镇累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亿元。

2. 荣昌陶人才济济一堂。一是陶人才队伍含金量更高。现有国家级陶艺人才4人,其中荣昌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人;市级艺术陶瓷类工艺美术大师17人,其中荣昌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4人;区级艺术陶瓷类工艺美术师及民间工艺师213人,其中荣昌陶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148人。其中,梁先才、罗天锡2人获评荣昌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肖洪荣获十大巴渝工匠称号,梁先才、罗天锡、刘吉芬、肖祥洪、向新华等5人获得“棠城工匠”称号,田家祥工作室被评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陶人才培养渠道更广。邀请知名陶艺大师开设陶艺技能研培班,培训荣昌陶艺人才、工匠200余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苏宜兴等合作,定期选送陶艺人才参加培训。采取下任务、定目标等方式,通过“师带徒”培养陶艺传承人30余名。三是陶人才交流平台更多。成功打造“安北陶艺村”“通安小栖”等陶工作室,为陶文化培训、传承和陶人才培养交流及荣昌陶展示提供优质平台。建成重庆国际柴烧创作交流中心荣昌国际柴烧创作交流中心,引进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陶艺创作实习基地落户安北陶瓷。成立全区首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商会——荣昌陶商会,助力陶行业企业抱团发展,集中力量打响荣昌陶品牌。

3. 荣昌陶品牌声名鹊起。一是荣昌陶作品屡获佳绩。累计组织陶艺大师、陶艺工作室等参加全国性展会68次,斩获奖牌172枚,其中:金奖26枚,银奖34枚,铜奖72枚。2019年,7件荣昌陶作品首次被中国美术馆典藏并在京公开展览。二是荣昌陶宣传推介硕果累累。成功举办荣昌陶文化艺术节暨安陶小镇开街活动、窑王祭祀活动、2019年重庆“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陶都杯”陶艺技能大赛等各类陶主题活动16次,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发布300余次有关荣昌陶发展的报道,受到社会及群众广泛赞誉。三是安陶小镇成文旅融合新典范。安陶小镇作为全市唯一特色小镇先后入选国家特色小镇创建典型和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入围中国文创地图“线下实体活动及场景榜样”和“非遗文创榜样”,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称号。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先后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庆市研学旅行目的地、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荣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获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最具发展潜力服务示范案例奖”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荣昌陶博物馆入选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功创建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二)聚焦双城谋发展,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一是“双昌”合作园区有序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区是重庆市荣昌区与四川省隆昌市围绕粮油、生猪产业共建的农业合作园区,位于荣昌与隆昌毗邻区域,涉及安富街道、盘龙镇、龙集镇和隆昌市石燕桥镇、胡家镇、界市镇等“七镇一街道”。合作园总占地19.6万亩,其中荣昌片区为10.1万亩,隆昌片区为9.5万亩,合作园区按照坡上猪场油茶(茶园)种养循环、旱地高粱油菜轮作、水田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思路进行产业布局,实行“生产+科技+加工+服务”一体化发展,涉及道路交通、高标准农田、智慧稻渔基地、智慧示范猪场、农旅融合、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物流、美丽新村建设等30余项建设任务。其中,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完成园区核心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00亩,完成存栏荣昌种猪500头智能化猪场选址、环评、用地和设计前期工作。推动斑竹村、普陀村大宗油料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旱涝保收的油料生产基地2700亩,单位产量将提高20KG/亩,亩均收入提高120元以上;围绕“双昌”合作园的环线道路、休闲观光步道分别完成4.9公里、6公里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整治,已完成核心区86户农房整治等。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信息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打造成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样板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区、川南渝西乡村振兴先行区。同时,也将合作园区建设成为丘陵地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区、巴蜀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区,成为川渝毗邻地区农业合作的示范样板。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完成三崇堂、安北陶艺村、余家河坝、林居坝4个人居环境整治样板院落建设。以点带线分别实施完成通安村罗家祠及安三路沿线和古桥社区、垭口村等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累计新增绿化12000平方米,维修公共院坝7000余平方米,完成农房提升800户,受益近万人。通过筹资、筹劳等方式,统筹推进9个村(社区)30个非示范点建设,成功创建市级绿色示范村庄3个。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依托“小院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载体,以院落为单位开展人居环境卫生评比100余次,组织“文明家庭”评选活动11场,成功申报美丽庭院220余家,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通安村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更加壮大。结合陶、茶产业优势,成立文创、文旅类公司,完成通安、垭口、洗布潭3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探索发展抱团式经济模式,古桥、普陀等8个村(社区)通过“村村联合”的方式,发展物业管理、乡村旅游、生态养殖等产业。充分利用示范村带动效益,深化各村合作,红茶厂、“双创集市”、农耕体验等项目序时推进中。积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种植大户22户,成立专业合作社18个,培育粮油、草莓、西瓜、柑橘及无公害蔬菜基地8个,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累计流转土地4700余亩。截至目前,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0万元。

四是人才组织队伍更加活力。累计发展党员 2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1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狠抓普陀村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先后优化调整村(社区)专职干部26名,配齐配强11个村(社)本土人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5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书记轮训,累计开展干部培训20余期1400余人次,采用“上挂+下派”方式选派新任专干实岗锻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持续提升。按进度完成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重庆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站落户安富通安村,先后三批共18名清华大学硕博生到安富主要围绕公共服务相关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高标准建设陶人才展厅,引进100余名大学生或返乡人才创新创业。

“十四五”时期,安富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陶为本、融合发展思路,突出以陶兴文、以陶兴业、以陶兴城、以陶兴村,着力在城市品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福祉、基层党建等方面下功夫,打造陶瓷产业集聚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地、陶主题休闲旅游消费地,建设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荣昌区安富街道

2022-07-26 16:19:00 来源:

安富,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寓“安定富足”之意,是中国三大陶都、四大名陶“荣昌陶”的主产地。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辖12个村(社)区,总人口近6万。地处成渝两大都市黄金分割点,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场镇距成渝高速公路出口仅3.5公里,距南大泸高速公路出口仅1公里,距泸州云龙机场30公里。

(一)立足非遗创特色,荣昌陶名片持续擦亮。

1. 荣昌陶产业逐步兴盛。一是陶工业产业发展势头劲。累计完成广富工业园、城镇建设征地拆迁4900余亩,奥福精细陶瓷、锦坤陶瓷、恒隆陶瓷、惠达卫浴、日丰陶瓷等近10家国内知名陶瓷企业如期入驻。街道现有陶瓷企业120余家,规上企业25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总产值近100亿元。二是陶文创产业发展动能足。坚持以陶文化为依托,集聚各种陶文化元素,加快发展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入驻各类文创、文旅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总产值达7000万元。三是陶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大。相继建设完成安陶小镇景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陶宝古驿道、陶宝古街、荣昌陶博物馆、荣昌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为主的陶主题旅游线路,其中:荣昌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自2019年正式运营以来,开设特色课程43门,累计接待研学14人次,实现收入1500万元。近年来,安陶小镇累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亿元。

2. 荣昌陶人才济济一堂。一是陶人才队伍含金量更高。现有国家级陶艺人才4人,其中荣昌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人;市级艺术陶瓷类工艺美术大师17人,其中荣昌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4人;区级艺术陶瓷类工艺美术师及民间工艺师213人,其中荣昌陶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传承人148人。其中,梁先才、罗天锡2人获评荣昌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肖洪荣获十大巴渝工匠称号,梁先才、罗天锡、刘吉芬、肖祥洪、向新华等5人获得“棠城工匠”称号,田家祥工作室被评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陶人才培养渠道更广。邀请知名陶艺大师开设陶艺技能研培班,培训荣昌陶艺人才、工匠200余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苏宜兴等合作,定期选送陶艺人才参加培训。采取下任务、定目标等方式,通过“师带徒”培养陶艺传承人30余名。三是陶人才交流平台更多。成功打造“安北陶艺村”“通安小栖”等陶工作室,为陶文化培训、传承和陶人才培养交流及荣昌陶展示提供优质平台。建成重庆国际柴烧创作交流中心荣昌国际柴烧创作交流中心,引进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陶艺创作实习基地落户安北陶瓷。成立全区首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商会——荣昌陶商会,助力陶行业企业抱团发展,集中力量打响荣昌陶品牌。

3. 荣昌陶品牌声名鹊起。一是荣昌陶作品屡获佳绩。累计组织陶艺大师、陶艺工作室等参加全国性展会68次,斩获奖牌172枚,其中:金奖26枚,银奖34枚,铜奖72枚。2019年,7件荣昌陶作品首次被中国美术馆典藏并在京公开展览。二是荣昌陶宣传推介硕果累累。成功举办荣昌陶文化艺术节暨安陶小镇开街活动、窑王祭祀活动、2019年重庆“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陶都杯”陶艺技能大赛等各类陶主题活动16次,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发布300余次有关荣昌陶发展的报道,受到社会及群众广泛赞誉。三是安陶小镇成文旅融合新典范。安陶小镇作为全市唯一特色小镇先后入选国家特色小镇创建典型和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入围中国文创地图“线下实体活动及场景榜样”和“非遗文创榜样”,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称号。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先后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庆市研学旅行目的地、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荣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获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最具发展潜力服务示范案例奖”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荣昌陶博物馆入选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功创建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二)聚焦双城谋发展,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一是“双昌”合作园区有序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区是重庆市荣昌区与四川省隆昌市围绕粮油、生猪产业共建的农业合作园区,位于荣昌与隆昌毗邻区域,涉及安富街道、盘龙镇、龙集镇和隆昌市石燕桥镇、胡家镇、界市镇等“七镇一街道”。合作园总占地19.6万亩,其中荣昌片区为10.1万亩,隆昌片区为9.5万亩,合作园区按照坡上猪场油茶(茶园)种养循环、旱地高粱油菜轮作、水田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思路进行产业布局,实行“生产+科技+加工+服务”一体化发展,涉及道路交通、高标准农田、智慧稻渔基地、智慧示范猪场、农旅融合、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物流、美丽新村建设等30余项建设任务。其中,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完成园区核心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00亩,完成存栏荣昌种猪500头智能化猪场选址、环评、用地和设计前期工作。推动斑竹村、普陀村大宗油料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旱涝保收的油料生产基地2700亩,单位产量将提高20KG/亩,亩均收入提高120元以上;围绕“双昌”合作园的环线道路、休闲观光步道分别完成4.9公里、6公里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整治,已完成核心区86户农房整治等。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信息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打造成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样板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区、川南渝西乡村振兴先行区。同时,也将合作园区建设成为丘陵地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区、巴蜀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区,成为川渝毗邻地区农业合作的示范样板。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完成三崇堂、安北陶艺村、余家河坝、林居坝4个人居环境整治样板院落建设。以点带线分别实施完成通安村罗家祠及安三路沿线和古桥社区、垭口村等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累计新增绿化12000平方米,维修公共院坝7000余平方米,完成农房提升800户,受益近万人。通过筹资、筹劳等方式,统筹推进9个村(社区)30个非示范点建设,成功创建市级绿色示范村庄3个。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依托“小院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载体,以院落为单位开展人居环境卫生评比100余次,组织“文明家庭”评选活动11场,成功申报美丽庭院220余家,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通安村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更加壮大。结合陶、茶产业优势,成立文创、文旅类公司,完成通安、垭口、洗布潭3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探索发展抱团式经济模式,古桥、普陀等8个村(社区)通过“村村联合”的方式,发展物业管理、乡村旅游、生态养殖等产业。充分利用示范村带动效益,深化各村合作,红茶厂、“双创集市”、农耕体验等项目序时推进中。积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种植大户22户,成立专业合作社18个,培育粮油、草莓、西瓜、柑橘及无公害蔬菜基地8个,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累计流转土地4700余亩。截至目前,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0万元。

四是人才组织队伍更加活力。累计发展党员 2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1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狠抓普陀村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先后优化调整村(社区)专职干部26名,配齐配强11个村(社)本土人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5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书记轮训,累计开展干部培训20余期1400余人次,采用“上挂+下派”方式选派新任专干实岗锻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持续提升。按进度完成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重庆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站落户安富通安村,先后三批共18名清华大学硕博生到安富主要围绕公共服务相关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高标准建设陶人才展厅,引进100余名大学生或返乡人才创新创业。

“十四五”时期,安富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陶为本、融合发展思路,突出以陶兴文、以陶兴业、以陶兴城、以陶兴村,着力在城市品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福祉、基层党建等方面下功夫,打造陶瓷产业集聚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地、陶主题休闲旅游消费地,建设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