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崇龛镇
崇龛镇,始建于公元583年(隋代开皇三年,拥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道家至尊陈抟老祖的故乡。崇龛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地理人文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菜花节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00万人次,年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以上,菜花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重庆旅游赏花胜地”,2021年陈抟故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
今年以来,崇龛镇紧紧围绕潼南区委“1356”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多举措多方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产业+,高规格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一是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将琼江美丽河湖示范打造、水美乡村建设与陈抟故里景区提档升级相结合,以争创5A级景区为目标,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太极广场、景区停车场(30000余平方米)、游客中转站、游船码头、电瓶车道、小火车道,升级改造景区厕所,对核心景区和公路沿线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做优做亮菜花节这张名片,打造琼江乡村振兴走廊。二是打通农文旅全产业链。以农旅、文旅融合为重点,加快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展培育一批精品农家乐、特色民宿,策划包装一批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园,兴办星级农家乐和旅社78家,引导10家区内外餐饮企业入驻景区。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消薄”工程,规范农村“三资”管理,鼓励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培育“一村一特”“一村一品”。
二、旅游+,高品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打造葫芦坝文创园。深挖陈抟文化内涵,以太极养生文化、千年古镇文化、农耕文化、唐宋民间文化为主线,通过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研学、文化+康养、文化+科普的“2+5”运营模式,打造了葫芦坝文创园,建成扎染、陶艺、木艺、汉服文化小院,推出“木艺、扎染、陶艺、绣球”手工艺体验和汉服秀等汉文化活动。将田园风光、农耕文明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构建“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乡村与城镇互动,田园风光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二是唱响“周末到潼南”。钓鱼虾。黎龙的缘相源三星级乡村酒店,钓小龙虾,品龙虾宴,今年共接待5000余人次。黄兴全的甲鱼、白乌鱼产值几百万元,订单销量佳。摘鲜果。九家堰的李子(1000亩),白沙村的葡萄、沃柑,花海农庄的桃子,大屋村的草莓,崇龛镇栽种各类精品水果3000余亩,上万游客来我镇体验摘鲜果。体验农事。滕文强的盗梦空间(500亩、亩产值上万元),由3名潼南籍大学生创办,是中小学校外科普特色基地,专门从事稻田综合种养项目——水稻套养甲鱼、大闸蟹、小龙虾、桂鱼等。认养菜地599元/年即可认养20平方米/块/菜地,1680元/年可认养半亩稻田(家庭2-3人),学生参与、体验水稻从播种到秋收的全过程,西南大学、铜梁巴川小学、区江北幼儿园等学生均来参加过农耕科普活动,近 5 年共开展科普活动 300 余次,年接待参观学习人员 5000 余人次,得到各界一致好评。
下一步,崇龛镇将依托粮油产业园和油菜花景区,延伸粮油产业链,积极发展“稻田 +”生态综合种养,建设万亩级“宜机化+全程机械化”的绿色粮油示范片,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加快崇龛农产品初加工园建设,转型提升油菜观光体验性与睡养小镇品质,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重点以“大地粮油”休闲农旅组团为主题,以“一景、一街、一环、两园”为主线,以三大提升路径重构核心吸引。一是打造“一花一水一人一山”陈抟故里景区。二是盘活周边项目赋予乡村休闲新业态重构乡村游线,白沙花街—老店玫瑰庄园—九埝李园。三是扩大可游范围,打造花海生态绿环。让游客“游在崇龛、玩在崇龛、吃在崇龛、住在崇龛、养在崇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