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青年镇
青年镇,地处重庆东南部,幅员面积55.5平方公里,辖6村1社区,人口2.6万人,是市级特色小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青年镇始建于唐贞观16年,距今已有1379年历史,现存弥陀寺、飞龙塔等历史古迹10余处,有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有板辽湖金沙滩、板辽湖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更古苗湾等特色景区景点。青年镇是农业大镇,全镇粮食生产面积2.48万亩,全镇粮食产量7400吨。目前,青年镇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主要有茶叶、生猪、生态鱼、蜜柚、中药材、草莓、蜜蜂、山羊、肉牛等产业,特色高效农业产业覆盖了全镇各村,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全镇农业龙头企业6家,家庭农场10户,种养殖大户5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余个。
青年镇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立足“一城三区一极”目标定位,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乡村振兴和城镇提升作为全镇全局工作两个基本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并推进,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为全面融入新经济产业园,打造产城融合小镇、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交通节点小镇、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生活小镇提供坚实支撑。
一、青年镇基本情况
青年镇,地处重庆东南部,幅员面积55.5平方公里,辖6村1社区,人口2.6万人,是市级特色小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一是交通便捷。青年镇东邻石林,西连石角,北接南桐,南临关坝、坡渡,既是万盛经开区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也是重庆连接贵州的重要门户和陆海新通道节点之一。二是水资源充沛。境内有板辽、毛里、大槽水库,有溱溪河、洗布河,有源头活水鲤鱼河,常年可固定储水1500万立方米。三是矿产资源富饶。据初步勘探,镇域可供开采的白云石资源3600万吨,石灰石资源383.3万吨,砂岩资源2500万吨。四是文旅资源丰富。青年镇始建于唐贞观16年,距今已有1379年历史,现存弥陀寺、飞龙塔等历史古迹10余处,有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有板辽湖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更古苗湾等特色景区景点。五是土地资源亟待利用。青年镇有约10平方公里优质土地资源可用。其中城镇建成区周边可扩展使用土地4.84平方公里,更古曾家湾片区1.5平方公里、板辽大屋基片区1.14平方公里、板辽湖及周边片区1.5平方公里、更古均田至新田湾片区1平方公里。六是基础条件较为完善。已建成1万平方米休闲健身广场,0.5万方/天自来水厂,120吨/天垃圾收运站,占地17亩的社会福利中心,0.33万平方米的商贸市场,0.15万方/天污水处理站及配套雨污水管网,有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105中学、中心医院等完备的教育卫生设施,有青羊印象、青年财富广场、青莲春色等优质楼盘小区,生产生活保障水平较高。
二、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打造农业品牌
青年镇是农业大镇,全镇粮食生产面积2.48万亩,全镇粮食产量7400吨。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打造农业品牌。目前,青年镇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主要有茶叶、生猪、生态鱼、蜜柚、无公害蔬菜、鱼腥草、雷竹、中药材、草莓、蜜蜂、山羊、肉牛等产业,特色高效农业产业覆盖了全镇各村,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全镇农业龙头企业6家,家庭农场10户,种养殖大户5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余个。
茶叶产业是全镇农业支柱产业,现有面积3000余亩,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两家,重庆翠信茶业有限公司和盛尚茶叶公司,茶叶品牌有“滴翠剑名”、“黑山红”和“盛鼎玉露”三大茶叶品牌,另有堡堂和板辽两个规模种植基地。更古、堡堂、湛家种植琯溪蜜柚3500亩;生猪生产将是青年镇第二大农业产业,重庆佳沃思农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仔猪生产基地和种猪育成场,占地面积120余亩,投入资金1.17亿元,目前建成仔猪生产基地,养殖能繁母猪2400头,年产仔猪5万头,养殖公猪200头,目前已向市场提供仔猪27228头,并向正大集团供应种猪2020头,实现产值1831.26万元,正在扩建存栏15000头仔猪,出栏30000头的育肥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000万元。板辽生态渔业发展初见成效,由重庆宜水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生态鱼养殖场,占地面积85亩,养殖生态鱼20万斤,年产值160万元,利用大槽水库闲置资源养殖生态鱼2万斤,年产值50万元,拟开发板辽水库实施生态鱼养殖,养殖生态鱼25万斤,预计年产值200万元。更古村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以大葱、番茄、赤松茸等特色蔬菜为主。燕石村属青年镇高海拔地区,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主要发展高山养殖和中药材种植,高山养殖以山羊和蜜蜂为主,山羊养殖户18 户1000头,蜜蜂养殖户40户600箱,年产蜂蜜5000斤。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余亩,主要以药柑为主(更古村药柑种植面积500亩)。毛里村以雷竹和鱼腥草产业为主,种植雷竹290亩,规模种植户2户,70余户农户种植鱼腥草150亩。围绕板辽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发展了草莓、枇杷、西瓜等水果种植产业,发展了小龙虾、牛蛙等特色养殖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进一步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三、农村面貌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一是抓紧抓实重点村和试点示范村建设,打造堡堂村和板辽村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区级试点示范村。全面完成在堡堂村、板辽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在板辽村青杠林实施庭院经济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投入资金70万元,完善板辽村青杠林片区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提升,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全面推进青杠林片区庭院经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整村推进亮化工程。投入资金70余万元,沿渝黔高速复线沿线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在更古村、堡堂村、湛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69盏,投入资金40万元,在板辽村、燕石村、毛里村人员聚集区安装太阳能路灯115盏。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80万元,在更古村实施硬化出行便道200米。在堡堂村、湛家村新建出行便道和生产便道7480米。四是实施脱贫户、一般户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共计投入资金80万余元,针对148户脱贫户和一般户实施人居整治项目,硬化院坝1953平方米、安装围网830米、新建鸡圈105个、修建排水沟210米、新建羊圈1个、新建牛圈1个、新建猪圈1个、新建入户便道360米、新修堡坎22立方米。五是积极开展“五清理一活动”,清理“蓝棚顶”、清理无人居住的废旧房、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堆、清理田间地头的废弃物、清理管线“蜘蛛网”。六是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在各村每季度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对“最美庭院”获得户给予物质奖励或鼓励。七是深入开展乡村治理。拟在板辽村、堡堂村、湛家村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以法治、德治、自治、示范带动为内容开展乡村治理,设立积分,将积分用于正向激励和反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