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披新绿 荒地焕发新活力——清水土家族乡大堰村奏响乡村振兴曲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近日,在清水土家族乡大堰村,漫山的玉米郁郁葱葱,一排排的玉米秆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挺立着,上面挂着两三个包得像粽子的小棒在风中摇曳,让人一下子感觉到丰收的喜悦。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撂荒地”。
大堰村位于云阳龙缸国家AAAAA级景区核心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00余亩。近年来,由于村内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土地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如何有效遏制耕地撂荒,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了村支两委的一块“心病”。
乡村振兴为大堰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全村坚持党建引领,探寻发展新路。将撂荒地复耕复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村集体流转复耕、引进业主流转复耕的方式,将原来农户小而分散、碎片化土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大块土地进行流转,由农业龙头企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整治,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一年来,挖掘机在一处处“沉睡”的撂荒地上来回作业,除草、平整、翻耕,共整治撂荒地720亩。经过改造,原来茅草林立的荒地,一步步变成平整松软的田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针对村集体整治的撂荒地,因地制宜,结合地理区位和气候优势,经过多方咨询西南大学、农业企业等专家,选择种植马尔科等高山土豆品种50亩。在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村集体的认真管护下,今年土豆喜获丰收,共收土豆6万余斤。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重庆锦易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建设种植基地600余亩,种植玉米、高粱等粮油作物。
全村通过撂荒地复耕复种,让闲置土地“重获新生”,带动村民近40人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撂荒地已成了村民的致富田。
大堰村乡村振兴曲俨然奏响。下一步,全村将进一步优先种植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同时,依托引进的云阳县豪山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云阳县幺妹香食品有限公司等业主,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村干部”模式,建设食品加工厂,生产高山土豆粉、红薯粉、土家香粽等土家特色食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文/市政协帮扶集团驻村第一书记,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束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