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洞窟里的“蒙娜丽莎”“九色鹿”首次来渝展出 这场展览值得你来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4日20时讯(记者 陈发源)如果你对敦煌壁画饶有兴致,但又因忙于工作而无法去现场一览敦煌壁画的绝世之美,那么从7月15日起,你的机会来了。包括“禅定像”“九色鹿”在内的33幅敦煌壁画和塑像首次来到重庆,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和敦煌壁画来一场近距离的接触。
据了解,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从7月15日起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C馆正式对外开放,在为期一个月的展期中,市民们可免费入馆参观展览。
现代数字技术高保真复制敦煌壁画首次来渝
敦煌,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世界,令无数的艺术家们为之痴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五彩斑斓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塑像使其名满天下。
敦煌壁画由于在原始洞窟受空间和光线的限制,很难看清楚真实画面,如今,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引入,敦煌壁画用另一种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据了解,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利用现代数字技术,选取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壁画精品组成了“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
本次巡展也是敦煌壁画首次以新的方式来渝,选取了通过现代数字技术高保真复制的敦煌石窟艺术经典作品33幅进行展出,如:莫高窟第254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图、第220窟药师经变、以及45窟佛龛彩塑等。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些壁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不乏鸿篇巨制,壁画构图形式多样,线条笔法凝练,色彩瑰丽,壁画内容饱满丰富,再现了敦煌壁画艺术的辉煌。
据展览策展人曾学军说:“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莫高窟和榆林窟两大石窟的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壁画,虽然这次展品是复制品,但同敦煌石窟上的壁画原作分毫不差,在这里看敦煌壁画就如同到了敦煌现场一样感受它的美。”
动画片《九色鹿》原型壁画《鹿王本生故事图》亮相
相信70后、80后对上世纪80年代所拍摄的动画片《九色鹿》一定不陌生,而作为该动画片的原型壁画《鹿王本生故事图》也在本次展览中亮相,市民朋友也可以通过这幅展品重温儿时的记忆。
展出的《鹿王本生故事图》讲诉的是九色鹿从恒河中救起溺水者,为报答九色鹿救命之恩,溺水者发誓不泄露其所处。王后夜梦九色鹿,欲得其皮做褥,得其角为饰。国王悬赏捕鹿,溺水者背约告密,并带领国王前往射猎。鹿见国王陈述始末,国王惭愧,斥责溺水者并下令保护九色鹿,而以手指鹿的溺人得到恶报,全身长满疥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这幅画面由两端开始向中间铺陈,将鹿与国王的相遇安排在中央。图中,鹿王神态安详潇洒,国王静听鹿言并低下头部似乎有谦虚羞愧状。画面上象征性的山水和宫阙,不仅说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而且展现了汉代画像的平面装饰美。
据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石窟讲解员张琪介绍,此次展览也带来了很多幅精美的壁画,虽然真实的莫高窟壁画无法带到重庆来,但通过高保真的形式还原在了展板,带进了博物馆,而在这次展品当中,《鹿王本生》也是敦煌壁画当中举世闻名且最为经典的故事。
张琪说,《鹿王本生故事图》来自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二百五十七号洞窟,洞窟的形制保存相对非常完整,这幅壁画历经了1000多年,在原始细腻的墙壁上依然非常完整,无论在内容、题材、还是艺术价值,在整个莫高窟乃至在石窟壁画题材当中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禅定像》现身三峡博物馆
在本次展览当中,除了精美的洞窟壁画之外,还有两尊塑像也在本次展览当中展出,这其中就有来自北魏第二百五十九窟的《禅定像》,作为莫高窟彩塑代表作之一的塑像也是本次展览亮点之一。
据张琪介绍,《禅定像》结构紧凑,手法洗练,面部表情刻画细微,高耸长眉,塑像微挑的眼角,上翘的嘴角形成两个动人的小窝,表露出内心澄心静滤中得到纯净的内在怡情。
张琪说,这幅禅定塑像整体保存比较完整,它给人的形象、意境和美却能够吸引大众喜欢,相较莫高窟二百五十九号洞窟里众多塑像,此次展览展出的《禅定像》独具代表性,后来不少游客被这尊塑像嘴角的微笑和状态所深深吸引,大家也声称它为“东方的梦娜丽莎”。
从7月15日起至8月15日,“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C馆免费对外开放,在为期一个月的展期中,市民们可走进博物馆,一睹敦煌壁画的绝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