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无锡梅里遗址为商周遗址
导航

考古发现无锡梅里遗址为商周遗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7-26


近日,记者从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1年的考古发掘,无锡梅里遗址野外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表示,无锡梅里遗址内涵丰富,遗址的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和类型的遗址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探讨吴文化的起源及早期面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梅里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街道泰伯庙东部伯渎河两岸的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遗址范围向北可至泰伯大道附近,西到至德路,南至梅里中路,东至新友路一带。此次考古共清理发掘灰坑、灰沟、水井、建筑基址等遗迹近200处,获得了早至商代晚期晚至西周春秋的大量陶片。修复文物标本100余件,主要分为商代晚期、西周中晚期和历史时期,其中商代晚期代表器物有印纹陶鸭形壶、刻槽盆、三足盘等,西周晚期代表器型有夹砂红陶绳纹鬲、印纹硬陶瓿以及数量众多的原始瓷豆、碗等,历史时期从汉代至明清时期均有,基本以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为主。

据有关文献记载,后世的吴文化肇始于商末周初的“泰伯奔吴”。有学者认为泰伯当时所奔之“荆蛮”,应指无锡、苏州一带。有关泰伯奔吴在梅里,后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泰伯墓碑记》以及南朝的《后汉书》等,都有泰伯冢在梅里的记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吴太伯”也称:“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也就是现在的梅村。


“目前,有关‘泰伯奔吴’的传说未有定论,且争议较大,更多的依据来自文献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考古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无锡梅里遗址考古项目领队刘宝山告诉记者,在梅里遗址不同遗迹中提取的三个碳样标本测年数据,分别对应商代、春秋和战国时期,因此遗址可追溯至商周时代,这与商末周初“泰伯奔吴”的时间点比较契合。且周边建有泰伯庙、伯渎河(据传是泰伯开凿的人工运河)等关键遗迹,这为“泰伯奔吴”等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考古研究线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此外,专家还表示,伯渎河两岸分布有鸿山遗址、彭祖墩遗址、顾更上尤家弄土墩墓群、梅里遗址以及泰伯庙和泰伯墓等文物遗存,伯渎河与这些历史遗迹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采用有效的发掘方法解决伯渎河与梅里遗址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追寻吴文化之根,挖掘吴文化的内涵精髓。

专家建议对梅里遗址的核心区域采取永久性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展示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目前,无锡已计划建设梅里遗址展示馆,实施原址保护展示,并委托国内权威文物保护设计专业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展示馆概念性设计,方案已基本成型,力争整个遗址展示馆项目在2021年完成并对外开放运营。

“目前,梅里遗址总共发掘了1600平方米,考虑项目整体规划,以及区域历经多次工程建设的破坏,所剩文化层较薄,且呈碎片化分布,野外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刘宝山表示,在梅里遗址展示馆地块,考古队只进行了初步发掘,待展示馆建成后,还将开展室内考古,对遗址开展更深入、系统的考古工作和多学科合作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将三千多年以来梅村的历史文化面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艺术>APP资讯>
考古发现无锡梅里遗址为商周遗址
2019-07-26 06:05:0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近日,记者从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1年的考古发掘,无锡梅里遗址野外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表示,无锡梅里遗址内涵丰富,遗址的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和类型的遗址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探讨吴文化的起源及早期面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梅里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街道泰伯庙东部伯渎河两岸的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遗址范围向北可至泰伯大道附近,西到至德路,南至梅里中路,东至新友路一带。此次考古共清理发掘灰坑、灰沟、水井、建筑基址等遗迹近200处,获得了早至商代晚期晚至西周春秋的大量陶片。修复文物标本100余件,主要分为商代晚期、西周中晚期和历史时期,其中商代晚期代表器物有印纹陶鸭形壶、刻槽盆、三足盘等,西周晚期代表器型有夹砂红陶绳纹鬲、印纹硬陶瓿以及数量众多的原始瓷豆、碗等,历史时期从汉代至明清时期均有,基本以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为主。

据有关文献记载,后世的吴文化肇始于商末周初的“泰伯奔吴”。有学者认为泰伯当时所奔之“荆蛮”,应指无锡、苏州一带。有关泰伯奔吴在梅里,后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泰伯墓碑记》以及南朝的《后汉书》等,都有泰伯冢在梅里的记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吴太伯”也称:“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也就是现在的梅村。


“目前,有关‘泰伯奔吴’的传说未有定论,且争议较大,更多的依据来自文献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考古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无锡梅里遗址考古项目领队刘宝山告诉记者,在梅里遗址不同遗迹中提取的三个碳样标本测年数据,分别对应商代、春秋和战国时期,因此遗址可追溯至商周时代,这与商末周初“泰伯奔吴”的时间点比较契合。且周边建有泰伯庙、伯渎河(据传是泰伯开凿的人工运河)等关键遗迹,这为“泰伯奔吴”等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考古研究线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此外,专家还表示,伯渎河两岸分布有鸿山遗址、彭祖墩遗址、顾更上尤家弄土墩墓群、梅里遗址以及泰伯庙和泰伯墓等文物遗存,伯渎河与这些历史遗迹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采用有效的发掘方法解决伯渎河与梅里遗址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追寻吴文化之根,挖掘吴文化的内涵精髓。

专家建议对梅里遗址的核心区域采取永久性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展示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目前,无锡已计划建设梅里遗址展示馆,实施原址保护展示,并委托国内权威文物保护设计专业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展示馆概念性设计,方案已基本成型,力争整个遗址展示馆项目在2021年完成并对外开放运营。

“目前,梅里遗址总共发掘了1600平方米,考虑项目整体规划,以及区域历经多次工程建设的破坏,所剩文化层较薄,且呈碎片化分布,野外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刘宝山表示,在梅里遗址展示馆地块,考古队只进行了初步发掘,待展示馆建成后,还将开展室内考古,对遗址开展更深入、系统的考古工作和多学科合作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将三千多年以来梅村的历史文化面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责任编辑: 陈发源
更多热点新闻
·重庆市文化馆系统基层文化新闻通讯员培训 ...
·重庆小伙把“中国传统戏法”融入魔术表演 ...
·邱少云烈士事迹巡展首站走进璧山
·“中法少年 绘·话巴渝”活动在渝举行
·“何梦婕琵琶”音乐会8月2日上演
·重庆文艺界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 ...
·第三届重庆民间文化艺术之星复赛首战有惊 ...
更多收藏拍卖
·甘肃大堡子山文物回归中国
·英国公共艺术品用度遭质疑
·法国路易王朝珍品
·美石与巧匠的邂逅
·砚台:方寸中的大市场
·和田玉冷知识知多少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小众藏品砗磲受宠价格翻升
QQ:2330236491
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