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让手中的风景呈现家乡大美 观“文化中国”重庆微视频获奖作品有感
文/赖永勤
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日益普及,它所拥有的多种功能能够把大千世界浓缩于“手掌之中”,各类信息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其中,移动审美,又为更多人所关注,从而加快了对它的发掘和利用。眼下风起云涌的微视频,已成为移动审美的重要载体。
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重庆图书馆、重庆华龙网集团主办,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各区县(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各区县(自治县)图书馆协办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文化中国”重庆微视频征集活动,自2019年10月启动以来,得到了重庆影像业界和微视频爱好者的热切响应,160余部各类微视频作品汇集在一起,展现了重庆的锦绣河山,深厚的人文底蕴,人民的精神面貌,可谓洋洋大观,叹为观止。
更为令人喜悦的是,经过初评、复评、终评而诞生的获奖作品,不仅实现了举办者的初衷,而且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微视频作品和创作人才,尤其是进入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作品,不失为重庆形象的精彩荟萃和高度概括。他们的创作者,则是微视频创作的宝贵才富,使我们有理由对他们有更大的期许。
获一等奖的《重庆24小时》虽然只有短短2分53秒,却准确地把握住了重庆独有的城市精神以及与时代的关系,高度浓缩了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的山水文化,特有的民俗文化,展现了重庆人的胸怀气度和精神特质。该作品的立意、创意和表现手法,以及它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属性,在此次大赛中具有标杆性的作用。
获二等奖的《寻江城》则胜在它精巧的构思和表达。一位国际友人,为一本书而走进一座城市,观察一座城市,体会一座城市,从而让家乡的城市风貌、历史底蕴、奇山秀水、民风民俗得以全面诠释和展现。这部颜值高、画面美、情意浓的作品,得到了评委的好评。
获二等奖的《“醉”美巫山》从一张贺卡和一片红叶,引导受众去畅游家乡和饱览秀色,是一部充满唯美和诗意的作品。它的唯美,来自它的画面、镜头和结构。它的诗意,则来自它的朦胧、节奏和文字。这部作品的美学追求,同样具有示范意义。
获三等奖的《岁月留青》堪称一部微型纪录片,通过一位竹雕手艺人的追求、技艺和传承,展示了家乡的山水和家乡的人。这种将家乡风貌、传统文化、人物故事和价值追求,融为一体的表现形式,不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也是我们倡导的创作方向。
获三等奖的《春暖花开》,诞生在新冠疫情突发的特殊时期,不仅体现了创作者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彰显了对历史负责的认真态度。真实的画面蕴含着思考,冷峻的叙述饱含着深情,让人动容感怀,具有史的价值和意义。
获三等奖的《陶夭》,通过一对青年对家乡陶艺的痴迷,表现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在理想信念多元,价值体系变异的当今,该作品的立意和呈现尤其让人感佩。坚守传统文化和理想信念,都需要实在的践行,该作品让我们受到启发。
其余获得优秀奖的作品,也各有千秋,或有高远的主题立意,或有别致的叙事表达,或有唯美的镜头语汇,或有独到的探索思考……均值得嘉许。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在思想立意、史学常识、基本审美和职业素养还需要提升的一些作品,创作者还必须在以上方面加强修炼。须知,影像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才能够拍出优秀的视频作品。
(作者:国家一级文学编辑,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文旅委、重庆广电集团(总台)节目评审专家,重庆文艺家评论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