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花生(重庆市级非遗)

2022-05-24

四代相传的匠心味道

去一趟永川回来,给亲朋好友的伴手礼中,一定少不了川东花生。你也许会问,花生有什么稀奇的?不是哪儿都能买吗?可永川的川东花生非同寻常,它历经百年历史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却仍然恪守着祖传的制作工艺和配方,让你在今天仍能品尝到百年老字号的匠心味道。

“川东花生”虽然迟至1991年才被命名,但关于它的故事还得从清末讲起。早在1905年,传承人申希泉的曾祖父申用章就开始学习制作盐花生,并在永川黄瓜山村一带挑着扁担走家串户地叫卖。申用章病故后,儿子申道煊继承父业,打出了申氏“瓜子盐花生”的招牌。“瓜子盐花生”凭借其独特风味,口碑相传,在川东地区已是家喻户晓。申道煊离世后,儿子申济超继承衣钵,并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于1983年创办了永川最早的乡镇企业——黄瓜山食品加工厂。由于申济超掌握了加工制作盐花生的核心技术,黄瓜山食品厂出产的花生一时间供不应求。1991年,这份家业传至申希泉手里,他深感肩上担子重大,于是在乡镇企业转产之际,重新创办了文峰食品厂,把祖传手工制作的花生命名为“川东花生”,并注册了商标。

申氏家族一脉单传的花生加工制作技艺之所以能够经受时间的淘洗,保存至今,与几代传承人对祖传秘方和传统制作工序的坚守密不可分。川东花生的原材料产自永川本地,经过严格筛选,只有粒大饱满的优质干花生才有机会“转世”成为川东花生。其采用祖传的“三炙三冷”工艺,不仅将花生的营养价值完全保留了下来,还让精心烘焙后的花生能保持温和的性质,不像一般炒熟或油炸的花生那样容易让人上火。所谓“三炙三冷”,是几道非常费时费力的工序:先烘6至8小时,再冷却10小时以上;然后焙8小时,又冷却10小时以上;最后烤4小时,再完全冷却。这样做能让花生分步熟化,达到香、酥、脆的效果,口感细腻独特。

随着时代变迁、经济飞速发展,申希泉若完全按照祖传的手工作坊式技艺来加工花生,恐怕川东花生早已被时代所淘汰。他在继承祖传配方、不改变传统制作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对设备进行了大胆改进,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作业。虽然不锈钢清洗滚转机代替了过去用双手在盆里反复搓洗花生表面泥沙的动作,天然气替代了柴火,不锈钢专用蒸煮器取代了大铁锅,但川东花生祖传的生产工艺并没有被简化。在改变生产工具的基础上,传统技艺才得以存续下来。

就在申希泉的曾祖父曾叫卖过的这片土地上,如今屹立着生产川东花生的重庆市文峰食品厂。它作为一家优秀的私营企业,不仅将祖辈的花生加工手艺传承了下来,还在新时代里承担起了它的新使命。它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几千亩花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常年解决多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为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而申希泉在面临时代新挑战下做出的取与舍,其中蕴含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智慧,更值得我们学习。

摄图网_500892210_花生(企业商用)